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及特征。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324例为病例组,同期收治的非癌症患者657例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食管癌发病的相关因素及特征。  结果  2型糖尿病(年限≥2年)为食管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使用胰岛素(≥2年)能够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同时吸烟、饮酒、高脂血症、体质量指数≥24、食管憩室为食管癌的危险性因素。  结论  导致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较多,目前发现2型糖尿病以及使用胰岛素与食管癌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应对糖尿病患者易患食管癌的高危亚群做好一、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88例患者,其中46例患者施行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otal endoscopy Mckeown esophagectomy,TEME),42例施行胸腔镜联合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horac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tomy Mckeown esophagectomy,TLME)。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ASA分级、术前TNM分期及术前合并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TEME组的腹部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级均较TLME组患者低(P < 0.05),住院总费用稍高于TLME组(P < 0.05)。两组患者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术后TNM分期、腹部手术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的枚数及站数、淋巴结转移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TEME组术后总并发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TEME组的微小并发症中肺炎、心律失常、切口感染发生率较TLME组低(P < 0.05),重大并发症中肺炎的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  结论  TEME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呼吸衰竭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分析研究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治疗措施。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x^2检验,对114例呼吸衰竭患者的原因及死亡风险进行分析。结果因手术相关并发症引发的呼吸衰竭者40例(35.1%),因严重呼吸道感染诱发的呼吸衰竭者43例(37.7%),二者占全组的72.8%(83/114)。其他原因为麻醉清醒不完全或术中输液过量造成肺水肿、肺动脉栓塞、严重心律失常等。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者、术后并发症种类愈多者、术前肺功能差者、术前放疗者、术后第2天以后开始插管者、辅助呼吸时间愈长者、呼吸衰竭合并肺炎或‘肾衰者,其死亡危险性显著增加。其中前3者为显著独立致死因素,相对风险度分别为2.50,2.37和1.68;而与年龄、性别、手术治疗方式、术前合并疾病史、术前应用抗菌素等因素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多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和呼吸道感染所致。仔细谨慎的手术操作和术后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避免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措施。术后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征、及时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是减少术后呼吸衰竭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观察组)与未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对照组)的食管癌患者各32例,术前均进行血常规、心电图以及各器官功能检查,并监测各项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66.64±12.66)岁VS(54.43±10.73)岁];手术时间也较对照组长;术前肺功能检查结果表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患者MVV%、FEV1%得分[(49.64±5.43)、(38.42±4.97)分]明显低于未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患者的[(80.36±6.11)、(68.24±4.55)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1.3%、46.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吸烟史、术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个数、呼吸衰竭合并各类疾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吻合口瘘等,均为影响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黄旭  杜铭  陈焕文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19):1189-119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  总结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73例食管癌患者在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术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手术方法和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包括胸腔镜下游离食管、腹腔镜下游离胃、消化道重建等重要步骤。  结果  73例患者术中均顺利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全组手术时间180~410 min,平均时间273 min,其中放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平均时间27 min。术中出血量50~450 mL,平均出血量120 mL。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胃肠功能不适5例,均顺利出院。  结论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收集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基线资料,经Logistic回归分析,获取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共26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1.67%(26/12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通气方式、糖尿病、慢阻肺、吸烟史、术前肺功能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手术时间≥4 h、术中出血量≥200 mL、术前白蛋白水平<30 g/L、单肺通气、糖尿病、慢阻肺、吸烟史、术前肺功能(FEV1/FVC)<70%为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 食管癌患者根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较高,且与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白蛋白水平等密切相关,临床需尽早开展针对性干预,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癌腔镜术后不同营养途径对患者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腔镜手术的310例患者临床资料, 其中术中放置鼻十二指肠管102例, 空肠造瘘98例, 术后早期进食110例。比较3组患者术前, 术后第4天血清白蛋白、体重; 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及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不适、造瘘口渗液感染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3组均无住院死亡。鼻十二指肠管组与空肠造瘘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而早期进食组较这两组时间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均未出现术后急性胃扩张及胃排空障碍, 在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十二指肠管组在鼻胃减压管拔除后咽喉部不适高于空肠造瘘组, 术后有11%的患者自行拔管。空肠造瘘组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造瘘口渗液, 其中有1例较严重者予拔除造瘘管, 有5例患者出现不全肠梗阻。  结论  早期经口进食是食管癌腔镜术后较适宜的营养途径, 符合患者的生理状态, 减少手术带来的应激,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促进加速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食管术后患者的营养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了胸骨后径路胃造瘘进行术后营养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胸外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127例食管癌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胸骨后胃造瘘, 并分析其术后并发症。  结果  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肠梗阻, 无一例因造瘘管出现皮下感染, 无一例出现造瘘管脱落。  结论  对于胸骨后径路食管重建患者而言, 术中进行胃造瘘解决术后营养问题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9.
102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诊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02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2例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中,34例发生呼吸衰竭(占33.3%),12例死亡(占呼吸衰竭病例数的35.3%,占呼吸功能不全病例数的11.8%)。术后呼吸功能不全发生时间:从手术结束麻醉苏醒后不能脱呼吸机至术后10天,其中呼吸衰竭多发生于发生呼吸功能不全6~12小时后。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时间为2~27天。结论:术前心肺功能较差、肺部原发疾病、术中输入较多晶体液、术中大量输血、手术创伤、术后切口疼痛、肺部感染、胸胃扩张、吻合口瘘、胃贲门残端瘘等与老年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有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的食管癌, 肺功能对手术的选择可作客现判断, 时间肺活量是重要参数, 但不能预测术后肺功能不全, 必须结合具体情况作客观分析, COPD者有过多次自发性气胸, 肺气肿明显, 肺大泡弥散分布, 肺间质纤维化明显, 放射治疗后都易发生急性呼吸衰竭, 术前控制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痉挛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早期辨认并及时处理各类并发症有助于预防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 呼气末正压辅助呼吸加血管扩张剂硝普钠, 在预防及治疗本组急性呼吸衰竭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目前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应用广泛, 经鼻-空肠营养管是主要的肠内营养途径, 具有无创、简便、安全、易行的特点。但目前为止, 国内外鲜见报道上腹-右胸食管癌切除术中闭合式空肠营养管安置的文献。本研究中通过改进手术操作, 探索Ivor-Lewis术中闭合式安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连续实施85例Ivor-Lewis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 其中男72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59.7±7.5岁。每例患者均尝试闭合式安置空肠营养管。主要手术步骤包括:1)经腹游离胃, 食管裂孔的扩大和幽门括约肌捏断术; 2)经胸管胃制作, 食管肿瘤切除和胃食管胸内吻合; 3)在巡回护士协助下, 术者进行空肠营养管的闭合式安置。  结果  全组病例无术后死亡或营养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营养管安置成功52例, 总体安置成功率为61.2%(52/85), 其中40例安置成功并成功实施术后全肠内营养支持; 12例安置成功, 但因其它原因无法实施肠内营养; 安置失败(33例)的患者均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肠内营养组在营养制剂费用、营养制剂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两项指标上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1 469±741元vs. 3 223±917元, P < 0.001;3.4% vs. 7.2%, P < 0.001)。  结论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中闭合式空肠营养管安置, 是一种无创、安全、简单可行的手术操作方式, 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经济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外科医生通过练习完全可以熟练实施Ivor-Lewis术中营养管闭合式安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和远近期生存率等情况,评估老年食管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行根治性食管癌手术的患者253例。根据年龄将其分为A组(年龄 < 60岁)、B组(60~75岁)和C组(年龄≥75岁),比较分析3组患者远近期疗效。  结果  3组患者在合并高血压病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术后总并发症、主要并发症、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功能不全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术后吻合口瘘和其他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随访时间为50.7个月,A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1、3、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8个月、98.9%、86.8%和69.0%,B组为61个月、93.1%、76.1%和51.0%,C组为32个月、63.3%、46.0%和28.8%(P < 0.001)。A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1、3、5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60个月、98.86%、85.20%和45.50%,B组为43个月、87.6%、53.1%和26.9%,C组为11个月、30.0%、20.0%和10.0%。A组分别与B、C组比较、B组与C组相比较生存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OS和PF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龄和Ⅳ期肿瘤患者(P < 0.05)。  结论  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远期生存率下降。年龄和肿瘤病理分期偏晚是影响食管癌患者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一种改良胸腹联合切口治疗贲门癌的研究。  方法  收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贲门癌手术病例27例。分为三组: 改良胸腹联合切口组、经典胸腹联合切口组和左开胸组, 比较三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除胸管时间、住院天数等一般项目, 以及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呼吸功能影响和术后疼痛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  改良胸腹联合切口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淋巴结情况等与经典胸腹联合切口组相近, 术后并发症及使用止痛药物少于其他二组。术后肺功能受损及恢复情况优于其他二组。  结论  此种改良胸腹联合切口入路符合贲门癌手术要求, 且创伤小、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 简单实用, 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正常的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血清白蛋白变化(ΔALB)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连云港市市立东方医院经根治性手术治疗(R0切除,D2或D2+淋巴结清扫)的老年(年龄>65岁)胃癌患者的实验室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以鉴定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因素。计算ΔALB,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测量ΔALB的截止值并得出诊断精度。ΔALB定义为:(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后第1天白蛋白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100%。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21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7%。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ΔALB、C-反应蛋白水平[CRP(POD3)]与联合脏器切除是术前ALB水平正常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并发症情况,计算ΔALB、CRP(POD3)与联合脏器切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0.609与0.614。ΔALB的截止值为17.1%,灵敏度为0.564,特异度为0.805;以17.1%作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低ΔALB组(152例)和高ΔALB组(62例)。对于不同级别并发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高ΔALB组均大于低ΔALB组(均P < 0.05)。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与低ΔALB的患者相比,高ΔALB的患者短期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P < 0.001)。  结论  对于术前血清白蛋白正常的老年胃癌患者,ΔALB是术后短期并发症的独立预测因素,ΔALB超过17.1%时,术后并发症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以及根据血清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确定的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探讨术前SII-PNI评分在预测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27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70岁)临床资料,分别计算术前SII及PNI值。利用ROC曲线确定SII、PNI的最佳cut-off值,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各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  结果  术前SII-PNI不同评分患者中,肿瘤直径、肿瘤浸润程度(p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pTNM分期、脉管浸润与神经受侵发生率以及Ki-67阳性比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P=0.023)、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16)、存在淋巴结转移(P=0.014)、肿瘤pTNM分期(P=0.001)和术前SII-PNI评分(P=0.001)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术前SII-PNI评分与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同时评分越高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而且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食管癌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39/121)和无感染组(82/121).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围手术期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9例(32.2%),液气胸21例(17.4%),呼吸衰竭5例(4.1%),死亡1例(0.8%).单因素分析:FEV1/FVC、高血压史、切口、单/双腔气管插管、人工气胸、手术当日引流量与之相关;多因素分析: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术后当天引流量多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双腔插管单肺通气为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后引流量多、术前肺功能受损为协同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份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短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1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Cox回归分析MS及其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及生存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中MS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9%)较非MS组(11.5%)高(P=0.014)。单因素分析显示MS、高血压、高血糖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糖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发现,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是结直肠癌术后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超重或肥胖是结直肠癌术后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P=0.007)。  结论  MS及其相关组份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有明显影响作用;MS及相关组份在短时间内难以控制满意,对结直肠癌预后影响较大,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