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彭炼  王泽涛  李里  刘美平  卢笛 《中医研究》2011,24(12):62-64
目的:观察从络病理论论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偏瘫肩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从络病理论论治给予针刺拔罐治疗,2组均以2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1例。2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ET、NO含量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络病理论论治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有良好疗效较好,可能与改善血浆中ET、NO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药配合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以针药配合功能训练,对照组予以功能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手部肿胀程度测量、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肩关节活动度量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量表对患者的手部肿胀、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能不同程度地减轻手肿及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度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配合功能训练综合疗法可提高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单纯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组(简称针刺组)和肩封理疗组(简称肩封组),连续治疗14天。结果:针刺组在减轻疼痛与水肿方面显著优于肩封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刺络拔罐综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邓文华  刘少会  黄秋霞  庄灿 《光明中医》2022,(15):2791-2794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2组均予电针治疗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原有基础上予刺络放血拔罐。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法(VAS)评分及肩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电针联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肩周炎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可增加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刺络放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行刺络放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比较2组疗效、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VAS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和肩关节各向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刺络放血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效果,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6.
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与单纯电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取天宗、肩髃、肩髎等穴针刺,配合取疼痛、痉挛处梅花针叩刺后拔罐.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疗法,通过上肢关节活动度、疼痛等指标判断其效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6%,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梅花针叩刺后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针灸配合穴位按摩与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20例符合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医辨病为中风中经络,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组和针灸对照组,并进行2组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测定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上肢综合运动功能评分、上肢疼痛评定、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穴位按摩治疗气虚血瘀型肩-手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例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VAS评分、上肢FMA评分、水肿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水肿评分较治疗前将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肩关节疼痛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中风后SHS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予针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红花化瘀汤熏洗疗法,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佳,疼痛VAS评分较对照组低,肩关节外展角度、肩关节上举角度、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SHS患者采取红花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肩关节疼痛程度,恢复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刺络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对照组为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刺络拔罐配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浮针疗法对3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对患者肩手功能损伤程度、疼痛程度、运动功能等进行评定,治疗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3%,显效率为30%;治疗后患者上肢的损伤程度、疼痛症状、运动功能等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浮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拍打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拍打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4例进行疗效观察,另设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34例。结果: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拍打结合刺络拔罐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常规电针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24%。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拍打结合刺络拔罐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段红莉  王雅娟  刘玉洁 《河北中医》2009,31(10):1450-1452
目的观察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3例随机单盲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在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基础上予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自拟方口服。对照组21例予神经内科一般治疗处理及基础康复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B rathel指数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上肢Fugl-M 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36%,对照组总有效率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B rathel指数评分、ADL评分、上肢Fugl-M eyer评分及水肿程度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比较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柔肝理筋、化湿通络法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改善患者的上肢关节疼痛、肿胀、痉挛状态,进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提高其生存质量,比单纯的基础康复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火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凯  华兰英  叶晓娟 《新中医》2012,(10):99-101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给予火针治疗,隔天治疗1次,15天为1疗程;对照组31例给予现代康复治疗,每天1次,每次20min,15天为1疗程一观察,瞄床疗效、疼病情况及上肢功能。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2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简化Fugl—Mever量表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火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红花化瘀汤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A、B、C 3组,A组采用红花化瘀汤结合针刺治疗,B组单针刺治疗,C组单用红花化瘀汤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肩关节疼痛、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A组前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B、C 2组(P0.01),肩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B、C 2组(P0.01);不良反应均显著低于B、C 2组(P0.05)。结论:红花化瘀汤结合针刺能显著改善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前后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肩关节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刺络拔罐为主治疗Ramsty-Hunt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刺络拔罐疗法配合针灸等治疗 Ramsty- 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治疗组采取大椎、完骨等穴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的方法配合针灸等治疗 ;32例对照组采取针灸、阿昔洛韦等治疗。结果与结论  4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 81.2 5 % ,对照组为 5 6 .2 5 % ,优于对照组 (P<0 .0 5 )。且治疗组中、短期耳痛缓解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相似文献   

17.
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朝坚  李金香  刘智  娄必丹 《中国针灸》2007,27(12):889-891
目的:探寻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的最佳方法。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刺络组、西药组各40例。刺络组采用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中药熏洗,西药组采用口服利尿药,分别治疗1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刺络组总有效率为85.0%,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0.0%,刺络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前后水肿症状积分比较,刺络组压之凹陷、皮肤湿冷、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总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刺络组肢体瘫软、气短乏力、舌质暗淡、总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手十二井刺络放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刺络拔罐配合悬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刺络拔罐配合悬灸)和对照组40例(西药治疗),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和疼痛程度以及皮损恢复程度。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疼痛评定和皮损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刺络拔罐配合悬灸能明显减轻疼痛,加快疱疹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灸配合刺络走罐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刺络走罐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剌络走罐;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刺络走罐治疗痤疮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刺络拔罐疗法配合针灸等治疗Ramsay Hun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患者取大椎、完骨等穴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的方法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以针灸、阿昔洛韦等治疗.结果与结论: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1.2%,对照组为56.2%,治疗组优于对照纽(P<0.05).且治疗组中、短期耳痛缓解率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