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食管pH监测在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而内镜检查阴性的4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无上消化道症状的1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行食管24h pH监测检查,分析比较其结果。结果42例内镜阴性者经食管24h pH值监测检出36例(85.71%)符合GERD诊断标准,有反流症状患者酸反流次数、酸长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pH值〈4 总百分比、pH值〈4 立位百分比、pH值〈 4卧住百分比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95、6.38、6.12、7.34、7.86、6.06,P均〈0.05)。老年患者24h pH监测GERD栓出率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X^2=6.36,P〈0.05)。结论食管24h pH值监测是诊断内镜检查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酸碱度24小时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树坤  殷飞 《临床荟萃》2003,18(20):1161-1162
196 9年Spencer首先应用 pH电极进行食管pH值动态监测 ,Johnson和DeMeester分别对正常人和具有反流症状的患者做 2 4小时 pH动态监测 ,定量分析食管酸暴露程度的临床意义。目前 ,食管的 2 4小时 pH动态监测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成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诊断的“金标准”。 2 4小时pH动态监测的可重复性 (84 %~ 93% )、敏感性和特异性(96 % )均好。 2 4小时 pH动态监测可用来评价症状与 (酸 )反流的相关性 ,对于判断内镜检查无食管炎 ,但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者 (NERD)及可疑症状 (如非心源性胸痛、慢性声嘶等 )是否由反流引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食管pH监测和内镜检查在GER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诊断GERD患者121例行内镜及pH检查,对照组18例行内镜和pH检查。结果:内镜食管炎检出率51.2%(74/121),pH检测,阳性率87.6%(106/121)。对74例内镜诊断的食管炎与pH检测进一步分析显示食管酸暴露时间越长,内镜下炎症程度及症状越重。而32例内镜阴性的症状性反流性食管炎,症状多为轻中度,pH<4的总时间%的值亦偏低,但其数值与食管酸暴露数值有重叠。故不能以内镜阳性作为诊断GERD的客观依据,必须结合使用其他方法才能回答有否反流。结论:24h pH确实是诊断GERD的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在以呼吸道症状为主时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42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GERD患者进行内镜检查、24小时食管内pH及胆汁监测,给予洛赛克、贝洛钠、铝碳酸锓联合用药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复查内镜及24小时食管内pH和胆汁监测,分析胃酸及胆汁反流在GERD中的发病机理以及联合用药的疗效。结果 42倒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反流。并以酸反流为主。混合反流者食管炎分级和呼吸道症状较单纯反流者重。联合用药治疗后胃镜检查食管炎症消失。食管内pH及胆汁监洲均正常。结论 GERD的呼吸道症状与反流有关,胃酸及胆汁在GERD发病机制中起协同作用。对以呼吸道症状就诊而反复治疗欠佳的患者,应考虑GERD的可能。进行胃镜及食管内pH和胆汁监测能明确诊断。对无条件进行上述检查的患者,给予联合用药试验性诊断治疗,也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与病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锡玲 《临床荟萃》2003,18(20):1160-1161
虽然 4 0 %~ 6 0 %的胃食管反流病 (GERD)患者内镜检查为阴性结果 ,即所谓的内镜阴性反流病 (endoscopynegativerefluxdisease ,ENRD)或称为非侵蚀性反流病 (non -erosiverefluxdisease ,NERD) ,内镜检查在GERD的诊断及治疗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均需要进行内镜检查 ,其目的是 :①确定有无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esophagitis)及其程度 ;②与其他疾病做鉴别诊断 ;③对症状长期存在的患者进行Barrett食管筛选 ,或确定GERD的其他并发症 ;④内镜治疗前的必要准备。笔者只对GERD的消化内镜检查及组织病理…  相似文献   

6.
非心源性胸痛29例胃食管反流动力学检查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 (GER)动力学检查对非心源性胸痛的诊断价值及抗反流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 9例非心源性胸痛患者进行病史询问、胃镜检查和 2 4h食管pH监测或核素GER试验 ,对符合胃食管反流病(GERD)者用兰索拉唑治疗。结果 :2 9例中符合GERD 17例 ,其中 7例有GER症状 ,6例有反流性食管炎 ,兰索拉唑治疗GERD的有效率为 94 1%。结论 :2 4h食管pH监测及核素GER试验能更好地识别非心源性胸痛中的GER ,而兰索拉唑对GER性胸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并总结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 利用24 h食管pH/阻抗监测技术,对68例患者进行监测及护理.结果 66例一次置管成功,2例二次置管成功.置管后无鼻咽、胃部损伤以及误吸等并发症.置管前后每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的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本组患者确诊为GERD者59例(86.76%),其中酸反流为主者34例(50%),弱酸反流为主者23例(33.82%),非酸反流为主者2例(2.94%).结论 24 h食管pH值/阻抗监测是安全、有效、无创、客观的检查技术,可以更加准确的诊断GERD.正确的插管方法及良好的护理配合是提高检查成功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24小时食管PH监测对诊断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24h食管pH检测对胃食管反流和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采用携带式24h食管pH分析仪对37例具有胃食管反流症状患者作为疾病组在常态下进行24h食管pH监测,并以2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20名正常成人中平均97.7%的时间食管pH>4,观察6项食管pH测定指标,得出95%的正常值范围:pH<4的总时间百分率为4.97%;pH<4的立位时间百分率为3.82%;pH<4的卧位总时间百分率2.34%,反流持续≥5min的次数<2.57;最长反流持续时间<18.62min,pH<4的反流次数为25.69次。疾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24h食管pH监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4.59%,明显高于食管钡餐X线检查(27.02%)、内镜检查(40.54%)及食管粘膜活检(51.35%)等方法。 结论:24h食管pH监测的指标对鉴别生理性与病理性GER,深入了解GER与食管炎的关系,特别对GERD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诊断价值明显优于食管钡餐X线检查和内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而内镜检查主要用予诊断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GERD的检查包括食管测压、24h的pH监测、食管滴酸试验等,但这些检查一般医院仪器缺乏及相对的侵人性而未能普及。作者通过多年的胃镜检查发现,翻转胃镜下观察贲门与胃镜间隙有宽有狭,有的患者贲门紧包绕胃镜,有的患者贲门与胃镜有较大间隙,本文探讨这一表现是否与GERD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bilitec2000)24小时监测食管腔内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探讨DGER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中的意义。方法: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对60例GERD患者(包括食管炎18例)及33名健康人进行24小时食管腔内胆红素监测,以胆红素吸收值达到或超过0.14作为胆汁反流的阈值,计算反流总次数、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反流超过5分钟的次数及最长反流时间。以健康人的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第九十五百分位作为正常值上限,用于判断GERD患者胆汁反流是否阳性。结果:GERD患者24小时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的中位数为1.9%(0~12.6%),高于对照组的0.5%(0~2.1%,P<0.05);食管炎患者相应为3.7%(0.95%~12.6%),明显高于非食管炎患者的1.4%(0~7.6%,P<0.05);GERD患者中有20例(34%)胆汁反流阳性(混合反流);混合反流的20例食管炎占12例(60%),而胆汁反流阴性的39例中食管炎只有6例(15%),P<0.05。10例GERD患者两次监测结果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便携式光纤分光光度计监测食管胆红素水平用于诊断DGER是可行和可靠的;34%的GERD患者存在酸和胆汁混合反流,混合反流可加重食管黏膜损害。  相似文献   

11.
王桂香 《天津护理》2005,13(2):81-81
24小时食管pH监测被认为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金标准。我科2004年2月起采用瑞典Medtmnic公司生产的Digitrapper^TM pH400型pH记录仪对17例哮喘患者进行24小时pH检查,以探讨哮喘与GERD的相关性,现将护理与配合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胃食管反流病(GERD)Q评分三种方法在GER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于2011年4月—2012年6月因烧心、反酸等症状就诊于消化科门诊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胃镜组、24 h食管pH值监测组及GERD Q评分组,每组40例,分别接受电子胃镜、24 h食管pH值监测及GERD Q问卷评分,比较分析各种方法对GERD的检出情况。结果:24 h食管pH值监测组40例患者中病理性反流者19例,生理性反流者5例,GERD阳性率显著高于胃镜组及GERD Q评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组与GERD Q评分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食道pH值监测可以对食管内反流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为GERD的临床诊断及不同类型的反流治疗方案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 GERD 患者对标准质子泵抑制剂( PPI)方案产生不完全或缺失应答,持续表现严重而频繁的反流症状,称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RGERD)[2]。酸反流是 GERD 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食管 pH 监测可提供客观的酸反流证据,是目前诊断 GERD 的金标准。传统导管式 pH 监测需留置鼻导管,患者依从性差。近期我们采用国产食管 pH 胶囊监测系统对1例剑突下及咽部灼热感患者行72 h 食管 pH 监测,确诊 RGERD,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也称作内镜阴性反流病(ENRD)或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占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50%~70%[1].我国北京、上海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NERD约占GERD的67%[2],其发病机制与酸有明显的相关性.作者通过监测70例NERD患者24 h PH值并与RE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NERD患者酸暴露特点及其对临床诊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24 h食管pH值监测,了解胃食管返流的次数、程度、时间、返流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并对31例拟诊为GERD患者24 h食管pH值监测过程的进行护理.结果整个pH监测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熟练的操作技术,电极的定位,完整的监测日记,在食管pH监测中尤为重要.结论监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凌慧芬  朱秀琴 《现代护理》2005,11(2):152-153
目的研究24小时食管pH值监测在胃食管反流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通过24h食管pH值监测,了解胃食管返流的次数、程度、时间、返流与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抗反流手术前、后评价。并对31例拟诊为GERD患者24h食管pH值监测过程的进行护理。结果整个pH监测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熟练的操作技术,电极的定位,完整的监测日记,在食管pH监测中尤为重要。结论监测的结果直接关系到诊断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GERD患者24h食管pH动态监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 30例患有胃食管反流病 (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的患者进行 2 4h食管动态pH值监测、探讨 2 4hpH值与胃食管反流 (GER)之间的关系 ,从而对GERD的发生、发展、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0例患者采用SynectisDigitrapperMKⅢ动态 pH监测仪及计算机分析用软件动态监测 2 4hpH值。采用Johson和DeMeester 6种参数指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以反映病人的反流程度 ,通过症状指数的计算来比较有症状及无症状时食管反流 pH检测资料。 结果  6种参数指标正常组分别为 ( 1.34± 1.10 ,1.6 0±1.2 4 ,1.10± 1.6 0 ,30 .0± 11.5 ,0 .75± 0 .2 0 ,6 .2± 5 .90 ) ,病例组分别为 ( 13.5 2± 8.4 7,12 .2 7± 4 .99,16 .94±4 .99,5 6 .2 4± 13.98,4 .12± 2 .4 8) ,两组经方差检验 ,差异显著 (P <0 .0 1)。病例组各参数诊断阳性率如下 :其中 pH <4的总时间阳性率为 90 % ,2 4h内pH <4超过 5min的反流次数阳性率为 80 % ,症状指数≥ 5 0 %的阳性率为 80 % ,总分 >14 .72的阳性率为 80 % ,立位 pH <4的总时间 %为 5 7% ,卧位 pH <4的总时间 %为87%。结论 我们认为pH <4的总时间 ( % )、pH <4长于 5min反流次数这二个参数指标结合症状指数及综合评分是判断GERD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收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f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的临床信息、胃镜表现以及24 h食管pH-阻抗监测结果,比较难治性GERD和非难治性GERD的反流特点,探讨难治性GERD的预测因素,为临床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入选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因反酸、烧心、非心源性胸痛、咽痛等症状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疑诊为GERD的74例患者.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胃镜结果等.监测患者的食管下段pH和食管阻抗变化.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无效或者deMeester评分下降少于50%;非难治性GERD诊断:符合GERD诊断标准,同时经过PPI治疗4周(每天至少1次)症状改善明显;非GERD诊断:内镜检查未见食管黏膜损害,且24 h食管pH-阻抗监测反流次数和deMeester评分不足以诊断GERD.计数资料正态分布者用r±s表示,菲正态分布者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25th,75th)表示.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按是否为GERD、是否为难治性GERD分组,比较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反流特征性因素.结果:(1)难治性GERD患者与非难治性GERD患者的酸反流次数、总反流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GERD患者的deMeester评分较非难活性GERD患者高,长酸反流次数较非难治GERD患者多(P=0.032,P=0.008);(2)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难治性GERD与长酸反流次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1和0.045).长酸反流次数增加1次,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增加36%;NERD患者发生难治性GERD的危险是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4.54倍;(3)不同类型GERD的反流特征: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次数大于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患者,而近端反流百分比显著大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和Barrett食管患者(P=0.006).结论:(1)长酸反流次数多和NERD是难治性GERD的独立危险因素;(2)NERD患者比糜烂食管炎患者更容易发展为难治性GERD.NERD患者的近端反流百分比的升高可能与其对PPI的反应差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玉丁 《临床荟萃》2003,18(20):1177-1177
胃内容物 (包括十二指肠液 )反流入食管产生症状或并发症时 ,称为胃食管反流病 (GERD)。酸 (碱 )反流导致的食管黏膜破损称为反流性食管炎 (RE)。消化内镜是RE的主要诊断方法。GERD广义地包括了食管黏膜破损或无破损。因此 ,可分为内镜阳性GERD和内镜阴性GERD。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有破损者为RE。1 RE的诊断标准有典型的GERD症状如明显烧心、反酸、胸骨后灼痛等。而无报警症状者需具备下列RE的依据。1.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 见表 1。表 1 RE的内镜诊断及分级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积分0级正常 (可有组织学改变 ) 0Ⅰ级点状…  相似文献   

20.
<正>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gative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NERD)是指具有典型的反流症状但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正常者,亦称内镜阴性反流病或称症状性GERD。在GERD中NERD的比例高达60%~70%[2]。其典型症状为烧心和反流(酸反流、碱反流),排除其他疾病,且内镜检查食管黏膜未见损伤,可以诊断为NERD;如症状不典型,表现为上腹痛、腹胀、非心源性胸痛、慢性咳嗽、哮喘或慢性咽喉痛等,需行与反流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