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临床特点,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血压水平分为3组。正常血压对照组136例(血压≤139/89mmHg);IDH组138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高血压(双期、SDH)组64例(血压≥140/90mmHg)。早晨空腹采血,测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做腹部B超,描记心电图。结果与正常血压组比较,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及高血压组心率、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均有显著升高(P<0.05或P<0.01);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高血压组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和左心室肥厚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其舒张压与BMI呈相关趋势(r=0.134,P>0.05)。结论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及高血压存在明显体质及代谢异常,控制体重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甚为重要。控制体重及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亦同样适应于正常血压超重及肥胖者。  相似文献   

2.
腹内脂肪对高血压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内脂肪对高血压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腹部脂肪螺旋CT测定的554例高血压患者排除有糖尿病史、调脂药物治疗史及严重心肺疾病、消化道疾病后的228例,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腹型肥胖标准分为腰围超标组(AO+组,114例)和腰围正常组(AO-组,114例);再将228例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腰围超标和腹内脂肪堆积分4个亚组,并测量血压、体重指数(BMI)、腰围,检测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O+组舒张压、BMI、腹内脂肪面积(VA)、空腹血糖、负荷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空腹胰岛素和HOMA-IR均显著高于AO-组(P<0.01);腰围与空腹血糖、负荷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OMA-IR和空腹胰岛素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VA与HOMA-IR和空腹胰岛素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腹围超标和腹内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血糖、血脂异常最为严重;即使腰围正常,只要合并腹内脂肪堆积,胰岛素抵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将349例受试者依据年龄和血压分为3组:将60~79岁高血压患者作为老年高血压组(Ⅰ组,122例),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作为老老年高血压组(Ⅱ组,105例),年龄≥80岁血压正常者作为老老年正常血压组(Ⅲ组,1 22例)。动脉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结构,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肌酐,计算尿微量蛋白肌酐的比率(ACR),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Ⅱ组患者baPWV和LVMI明显高于Ⅲ组和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Ⅲ组比较,Ⅰ组、Ⅱ组尿微量白蛋白和AC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与LVMI、ACR、收缩压、舒张压、脉压、体重指数和年龄呈正相关(r=0.40、0.24、0.37、0.20、0.20、0.22、0.52,P<0.05,P<0.01)。年龄、收缩压和体重指数对baPWV有独立的影响作用;baPWV是影响LVMI和ACR的主要因素。结论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增加,且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和代谢综合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62例老年代谢综合症患者和30例正常老年对照者,检测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空腹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血清脂联素、高敏C反应蛋白、尿素氮、肌酐,计算体重指数,测尿微量蛋白。结果:(1)高血压组和代谢综合症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腹围、尿微量蛋白、游离脂肪酸、血糖、胰岛素、肌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尿微量蛋白、体重指数、腰围均成负相关(r=-0.230~-0.304,P<0.05~<0.01)。结论:代谢综合症和单纯高血压老年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且脂联素水平与血压、BMI、腰围及尿微量蛋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血尿酸水平与肥胖、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北京军队干休所60~80岁的体检人员(717例)进行调查,分别按该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血尿酸水平,以四分位数法将男女各分为4组,测定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TG、TC、HDL-C、血尿酸等指标。结果年龄、腰围、血压、TG、FP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随血尿酸水平的升高显著升高(P<0.05),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IR、腰围、TG、空腹血糖与血尿酸水平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血压高、血糖高及胰岛素抵抗等MS组分之间关系密切。因此,在MS的治疗过程中,要重视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武汉市江汉区人群高血压前期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与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两个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水平将其分为高血压组、高血压前期组及对照组,对三组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高血压前期组患者平均年龄、吸烟率、体质指数(BMI)、腰围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前期组患者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Cr)、超敏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分析,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BMI、空腹血糖、TG、UA,高血压前期患者危险因素有年龄、BMI、UA(P0.05)。高血压前期组患者中,51.3%的患者至少合并1项代谢异常,其合并超重及肥胖、高血糖、脂代谢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前期组患者已经出现心脏代谢异常风险因素的聚集。对于此类患者,保持正常体重,改变生活方式,控制血压水平,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重要意义。因大部分高血压前期患者无自觉症状,迫切需要建立以社区为单位的高血压防治体系,提高高血压前期患者对血压水平的主动控制性,减缓高血压前期患者向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高血压人群血脂和肾功能差异及血压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7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的体检者1717例,详细记录病史、测量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血压等,检测血常规、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应用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生化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 A1)、载脂蛋白B(Apo B)、尿素氮(Urea)、肌酐(Cr)、尿酸(UA)。并根据健康状态和血压值分为4组,健康组(1158例),双期高血压组(254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89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216例),将4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研究,并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组、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受试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6.71±10.23)岁、(46.35±10.72)岁、(44.85±9.34)岁、(46.57±7.68)岁。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的年龄、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而各组性别、身高、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3组TG、CHO、Urea、Cr、UA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双期高血压组、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LDL-C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双期高血压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LDL-C均明显低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P0.05);双期高血压组UA明显高于单纯舒张期高血压组(P0.05)。相关性分析:TG、CHO、LDL-C、Urea、Cr、UA均与收缩压呈显著正相关性,TG、CHO、Cr、UA均与舒张压呈显著正相关性。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BMI、TG、CHO、Cr、UA是收缩压的危险因素,而年龄、BMI、TG、CHO、LDL-C、Cr、UA是舒张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过程中,除单纯的降压药治疗外,还应同时给予调节脂质代谢和肾脏代谢的药物,更重要的是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进而达到真正延缓高血压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姚文琦 《内科》2007,2(4):505-507
目的观察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关系,并分析影响2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因素。方法对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单纯脑梗死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测定血尿酸、血脂、血糖及肌酐等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TG、BMI、WHR、FINS、HOMA指数、BP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血尿酸水平升高、高TG血症、低HDL血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OR=1.66~2.76)。结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升高与肥胖、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及高血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体重指数(BMI)与血脂及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65岁的1 63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不同BMI分为Ⅰ组(1 155例,BMI<24 kg/m2)、Ⅱ组(397例,24 kg/m2≤BMI<28 kg/m2)、Ⅲ组(85例,BMI≥28 kg/m2),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血脂及血压检测。结果Ⅱ、Ⅲ组收缩压、舒张压、TC、TG、LDL-C较Ⅰ组显著升高(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显著升高(P<0.05),HDL-C异常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随BMI升高,高血压分级逐渐升高。结论积极控制BMI对预防血脂异常、高血压的发生发展,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1例,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组47例和尿酸正常组154例。男性血尿酸420μmol/L,女性血尿酸360μmol/L定义为高尿酸血症。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血尿酸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尿酸正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血肌酐、空腹血糖、TG、代谢综合征、腹型肥胖、高血糖及高TG血症比例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腰围、空腹血糖及TG与血尿酸呈正相关,而HDL-C与血尿酸呈负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OR=1.080,95%CI:1.035~1.127,P=0.000)和TG(OR=1.472,95%CI:1.021~2.122,P=0.038)是血尿酸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各组分密切相关,其中腰围和TG是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青年高血压患者中,单纯舒张压达到3级的高血压(DBP)和合并收缩压达到3级的高血压(DBP+SBP)两种类型的高血压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情况。 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CON)93例、DBP组86例、DBP+SBP组101例,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的心脏结构、功能,计算左心室质量分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比较三组人群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差异。 结果 DBP组、DBP+SBP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家族史均比CON组高(均P<0.05),而2组间均无明显差异。DBP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CON组(均P<0.01)。而DBP+SBP组的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DBP组(均P<0.01)。但DBP组与DBP+SBP组中的舒张压未见明显差异。3组中代表心脏结构的左室短轴横径、左室短轴前后径、右室前后径、右室横径、左房横径、右房横径均无明显差异。但与CON组相比,DBP组与DBP+SBP组的左房前后径均增加(均P<0.05),而后两者组间无明显差异。代表心脏外大血管结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也无明显差异。三组中的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均无明显差异。与CON组相比,DBP 组和DBP+SBP组的E/A值均降低(均P<0.05)。但后2组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舒张压达到3级的青年高血压患者,可出现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前后径增加等结构改变,同时左心室的舒张能力显著下降。而是否合并收缩压升高对上述改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口学情况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分析各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综合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60例新发现高血压Ⅰ级患者(试验组)和30名健康体检的志愿者(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脂、肝及肾功能、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astolic diameter,LVI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心率、血糖的差异,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综合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有高血压家族史、年龄60岁及以上人数比例及体质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脂异常、肝及肾功能异常人数比例及SBP、DBP、IVST、LVPWT、LVMI、血糖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高血压患者舒张压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年龄(OR=5.155)、DBP(OR=4.759)、LVMI(OR=4.482)。结论高血压好发于高龄、高体质量指数、血脂和肝及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年龄、DBP、LVMI对患者舒张压功能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薛同能  雍辉  陈雨 《心脏杂志》2022,34(5):546-551
目的 研究不同有氧运动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3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安静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B组进行中低强度持续有氧运动训练;C组进行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训练,运动训练持续12周。对比三组训练前后血压、体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厚度(IVST)水平变化,自主神经功能及运动耐力变化。 结果 与训练前比较,三组患者训练4、8与12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4周后本组比较,训练8与12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8周后本组比较,训练12周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A组训练后同时段比较,B组、C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与B组训练后同时段比较,C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低(均P<0.01);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A组LVMI与LVDd降低(均P<0.01),LVPWT与IVST降低(均P<0.05),B组与C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与IVST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后A组比较,B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IVST均降低(均P<0.05),C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IVST均降低(均P<0.01);与训练后B组比较,C组体质量、LVMI、LVDd、LVPWT、IVST均降低(均P<0.01)。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三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1);训练后与A组比较,B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5),C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1);训练后与B组比较,C组VO2与METs水平均升高(均P<0.01)。 结论 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中低强度持续有氧运动均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减轻体质量,改善患者心肌肥厚和自主神经功能,提高运动耐力,且高强度间歇有氧运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80岁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pressurevariability,BPV)与左室质量指数(1eftven—tficularmassindex。LVMI)的变化。方法入选〉80岁老人155例,按照血压情况分为无高血压(normotensive,NH)组、高血压未治疗(hypertension,HT)组、高血压治疗达标(treatment,TG)组,比较其24h动态血压参数和LVMI。结果HT组与NH组、TG组LVMI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T组与NH组在日间收缩压变异率、夜间收缩压变异率、夜间舒张压变异率、24h收缩压变异率、24h舒张压变异率、24h平均压变异率及夜间平均压变异率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G组与NH组比较,夜间舒张压变异率及24h舒张压变异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80岁老年人群血压水平决定左心室重构,同时高血压患者较无高血压者血压变异明显,尤其日间、夜间、24h收缩压变异,24h平均压变异、夜间平均压变异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33例老年人群临床资料,分为高血压组98例和对照组35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24 h、昼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及标准差,以标准差代表BPV的值。根据昼间收缩压标准差的第50百分位数将高血压组分为昼间高BPV组48例和昼间低BPV组50例,比较2组的危险因素、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微量白蛋白尿。结果高血压组24 h、昼间、夜间收缩压和收缩压变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昼间高BPV组IMT、LVMI明显高于昼间低BPV组[(1.09±0.44)mm vs(0.94±0.17)mm,P<0.05;(239.97±52.87)g/m~2 vs(208.41±46.10)g/m~2,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昼间收缩压变异性与颈总动脉IMT、LVMI独立相关。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BPV较高,昼间收缩压变异性是颈总动脉IMT增厚和左心室肥厚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根据心电图、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是否伴有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分为LVH组42例及无LVH组53例,另选择血压正常且无LVH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3组一般临床资料,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3组24 h、夜间、昼间平均血压、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及LVMI。结果3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尿酸、血红蛋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各时间段内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性别、糖尿病比例、Hcy、肌酐、LVMI及24 h、夜间、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VH组男性比例、Hcy、LVMI及24 h、夜间、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明显高于无LVH组和对照组(P<0.05),LVH组和无LVH组糖尿病比例和肌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和56.6%vs 7.5%,(92.0±4.8)μmol/L和(81.3±15.9)μmol/L vs(65.4±13.2)μmol/L,P<0.05]。无LVH组与对照组LVMI及24 h、夜间、昼间收缩压标准差和舒张压标准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LVH组非杓型高血压比例明显高于无LVH组和对照组(85.7%vs 34.0%、5.0%,P=0.000)。结论BPV与高血压患者的LVH关系密切,其可能作为靶器官损伤最新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兰州市社区4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病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兰州市天庆嘉园社区1 969名40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其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高血压的诊断以1999年中国高血压联盟提出的新标准为依据。调查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并分析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40岁以上居民中高血压病患病率为43.47%,标化患病率为38.1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9.41%比36.93%,P<0.001)。高血压知晓率为60.75%,治疗率40.07%,控制率为15.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打鼾、空腹血糖升高、高血压家族史、常吃咸菜、年龄、常吃肉类、腰围增大均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率达38.12%,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急需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对比青年与中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4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及中老年组(年龄>44岁),其中青年组126例,中老年组416例。结果:2组在起病是否有诱因、入院是否有疼痛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中高血压患者比例低(X2=15.22,P<0.001),吸烟者比例低(X2=10.67,P=0.001),饮酒者比例低(X2=4.58,P=0.038),Marfan综合征者比例高(X2=108.56,P<0.00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者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青年组入院时平均心率较快(P=0.001),甘油三酯(TG)水平较高(P=0.001),入院后血压控制至达标水平(<120/80mmHg)所需的时间较长(P=0.042),青年组行介入及外科手术治疗者的比例较高(X2=27.04,P<0.001),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肌酐(Cr)、尿素氮(BUN)、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方面2组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中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相比,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青年主动脉夹层患者采取介入及外科手术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压昼夜节律与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 连续入选2010 年8 月至2012 年1 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93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测量指标计算所得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与无LVH 组;再根据24 h 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结果分为血压晨峰组与无血压晨峰组,杓型血压组与非杓型血压组.分析比较24 h 血压、白昼和夜间血压均值、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与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结果 ①与无LVH 组相比,LVH 组24 小时收缩压(24 h SBP)、24 小时舒张压(24 h 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和夜间舒张压(nDBP)均升高,P<0.01;LVH 组24 小时平均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高于无LVH 组,P<0.05,但两组24 小时平均舒张压标准差(24 h DSD)无差别;与无LVH 组相比,LVH组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和夜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升高,P<0.01;但白昼收缩压标准差(dSSD)和白昼舒张压标准差(dDSD)无差别.②血压晨峰组LVMI 高于无血压晨峰组,P<0.05;血压晨峰组LVH 比率也高于无血压晨峰组,P<0.01;与无血压晨峰组相比,血压晨峰组24 h SBP、dSBP 和nSBP 均增高,P<0.05,但两组24 h DBP、dDBP 和nDBP 无差别.③杓型血压组LVMI 低于非杓形血压组,P<0.05;杓型血压组LVH 比率低于非杓形血压组,P<0.01;与非杓形血压组相比,杓型血压组nSBP、nDBP 均降低,P<0.01;而两组24 hSBP、24 h DBP、dSBP、dDBP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LVH 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晨峰密切相关.具有血压晨峰的患者和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LVH.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变化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无创性血压监测仪对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对比血压节律正常(勺型组)和异常(非勺型组)患者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程度。结果 非勺型组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值较勺型组升高(P<0.01);左心室重量和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5,0.01),24小时平均动脉压与左心室重量指数呈显著相关性r=0.55,P<0.01;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脑梗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组间在偶测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较节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有更显著的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