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AO分型)的手术疗效、入路选择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26例,其中C1型13例,C2型11例,C3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4周18例,5~6周5例,6周以上3例,其中最长1例68d,平均为31.6d。单纯或延长的Koche-Langenbeck入路6例,单纯髂腹股沟入路4例,髂股入路7例,联合入路9例。结果平均手术耗时255min,失血1840mL。所有患者获得8~52个月(平均15.5个月)随访。无死亡、急性感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切口渗出1例,异位骨化5例。术后12周按照Matta标准对复位情况进行评估: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5例,不满意复位2例,满意率92.3%。采用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对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16例,良5例,一般4例,差1例,优良率为80.8%。结论对于陈旧性髋臼C型骨折应争取尽早解剖复位,并进行积极的术后功能锻炼。手术切口的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医生的手术经验和伤后手术时机决定。  相似文献   

2.
Wang MY  Wu XB  Zhu SW  Cao QY  Wu HH  Rong GW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2):130-133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并评价术后疗效。方法:对1993年8月-2001年8月手术治疗的陈旧性髋臼骨折32例的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功能结果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9.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例,良16例,中10例,差3例,优良率为59.4%。术后出现坐骨神经损伤1例,出现异位骨化6例,股骨头坏死3例。结论: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要慎重选择手术指征,经恰当的手术入路,正确的复位固定方法,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从1993年2月~2005年9月,共手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21例,其中横形合并后壁骨折3例,T形骨折4例,双柱骨折11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形骨折3例。手术采用联合入路(髂腹股沟 K-L入路)。结果解剖复位12例(57.1%),复位满意5例(23.8%),复位不满意4例(19.1%)。解剖复位率在最初和最近6年手术组分别为44.4%和66.7%。获2~8年随访的15例中,临床和X线优良率分别为65.3%和67.2%,其中解剖和非解剖复位组的临床优良率分别为78.6%和32.8%(P<0.01)。并发症:坐骨神经不全性牵伸损伤1例;深部感染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中、重度骨关节炎2例,轻度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BrookerⅠ、Ⅱ度4例,Ⅲ度2例。结论采用联合入路治疗复杂型陈旧性髋臼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17例,分别从分型、手术入路及方法、功能结果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临床评分结果优3例,良7例,一般5例,差2例。结论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应认真考虑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制定合适的复位和固定方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髋臼骨折是一种负重关节内的骨折,由于髋臼局部解剖结构较复杂,操作比较困难,多需切复内固定治疗[1],特别是陈旧性髋臼骨折,若不行手术治疗,往往造成较严重后果.本院自1997年2月至2002年8月,手术治疗了21例陈旧性髋臼骨折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髋臼骨折是一种暴力机制复杂 ,移位方式多样 ,常伴有股骨头脱位 ,治疗困难的严重关节内骨折 ,常因处理不当而并发创伤性关节炎。目前国内外对于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 ,在此将已达成的共识与仍存在的分歧综述如下。1 治疗方法选择陈旧性髋臼骨折治疗的目的与其他关节内骨折一样 ,不仅是使股骨头回纳到髋臼负重区 ,并要恢复关节面的完整 ,尤其是髋臼负重面[1,2 ] 。过去曾采用牵引等非手术疗法 ,仅重视股骨头的复位 ,却很难使髋臼骨折达到理想复位 ,多数情况根本不可能。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除了以下几种情况外 ,陈旧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多为高动能严重复合损伤,现逐年增加,且无法早期手术。随着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经验积累,对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重建手术势在必行。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重建修复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0月至2010年6月应用先纠正髋臼周围骨盆骨折移位及股骨头臼关系,再重建修复髋臼关节面的方法治疗24例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骨折距手术时间3~6周,平均26.1天。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及输血量、合并伤情况等。术后限制髋部活动4~6周,床上逐渐行关节功能锻炼,3月后下床扶拐活动,并逐渐负重。结果:随访10~36个月,平均15.6个月。关节面骨折复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21髋,满意复位2髋,不满意复位1髋。采用改良Mered'Aubigne-Postel临床结果评分:优21髋,良2髋,差1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1例(4.17%),异位骨化11例(45.83%),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6例(25%)。结论:先行瘢痕切除松解、整体复位固定髋臼关节外骨折、恢复头臼关系,再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植骨、骨软骨骨折块镶嵌挤压等方法修复碎裂关节面的手术方法治疗陈旧粉碎性髋臼骨折,可达到满意复位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陈旧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评价.方法:2001年10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陈旧性髋臼骨折26例,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8~65岁,平均35.6岁.按Letourne-Judet分型,后壁9例,横形3例,横形加后壁7例,后柱加后壁2例,T形2例,双柱3例.术前经骨盆CT三维重建明确诊断分型后,均采用手术治疗;伤后23~141 d手术,平均36.4 d.分别采用前、后入路,前后联合入路显露并复位,AO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26例获得随访,时间6个月~8年,平均32.4个月.26例患者Matta评分:疼痛(5.04±1.04)分,活动度(5.23±0.76)分,行走情况(4.92±1.16)分,总分(5.06±0.99)分;其中,优6例,良10例,中6例,差4例.术后出现的外侧皮神经损伤3例,坐骨神经损伤2例,股骨头坏死1例,感染1例,异位骨化6例.结论:对陈旧性髋臼骨折的治疗要准确地进行术后评估,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正确的复位固定方法,可以获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陈旧性移位髋臼横行骨折的诊断、分类及外科治疗的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手术治疗的陈旧性移位髋臼横行骨折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例陈旧性移位髋臼横行骨折 ,6例为简单骨折 ,2例为复杂性骨折 ,合并股骨头中心型脱位 3例。 5例采用改良扩大的髂股入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 ,3例采用取带缝匠肌髂骨骨瓣植骨术。术后解剖复位 4例 ,满意复位 4例。结论 :陈旧性髋臼横行骨折延期手术易导致失败的因素较多 ,髋臼窝直视下骨折复位可确保髋臼内壁的光滑。对于小于 3mm陈旧性的髋臼横行骨折 ,采用带肌蒂髂骨骨瓣植骨可起到加速骨折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自1995年1月~2002年10月收治16例陈旧性移位髋臼骨折,就手术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方法与效果.方法 自2001年4月至2006年12月,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609例髋臼骨折中,其中双柱骨折193例,男147例,女46例;年龄34.4岁(19~75岁).合并股骨头软骨损伤37例,颅腩外伤31例,膀胱尿道损伤27例,胸腹脏器损伤68例,合并骨盆或(和)骶髂关节损伤59例,术前有坐骨神经损伤11例.损伤1周内手术者15例,1~2周121例,2~3周34例,超过3周者23例;采用单一髂腹沟入路4例,联合入路189例.结果 手术平均耗时238 min(150~330 min),术中失血平均为1453 mL(450~4400 mL).平均随访44.2个月(14~84个月),采用Matta的复位标准、x线评估标准以及改良的Merle d'Aubingne和Postel临床结果评分.复位结果:解剖复位168例,不满意复位17例,差8例;X线结果:优162例,良16例,一般8例,差7例;临床结果:优152例,良27例,一般9例,差5例.复位情况与临床结果及X线结果的Kendall相关系数分别为0.74和0.77.77例发生异位骨化,术后坐骨神经一过性麻痹3例. 结论联合人路能有效地显露双柱骨折,有利于前后的协同复位;髋臼顶部复位对恢复髋臼正常形态有着重要的作用;复位结果与I临床结果呈正相关,且与手术医牛的经验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2例,手术入路采用Kocher—Langenbeck切口8例,Smith—Petersen切口4例,髂腹股沟切口6例,扩大的Smith—Petersen切口2例,前后联合切口2例。结果22例患者随访6~60个月(平均28个月)。根据Mari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5例,良3例,差4例,复位优良率为81.8%(18/22),根据Merled Aubigne的临床评定标准:解剖复位者疗效优良率为13/15,复位良者2/3,复位差者1/4。结论髋臼骨折的复位质量是决定临床手术疗效的关键,正确选择切口、正确放置钢板和置入螺钉,是提高复位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1年1月.2003年6月,手术治疗有明显移位的髋臼后壁骨折89例,男67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岁。伴有股骨头脱位62例;按Letournel分类,典型后壁骨折47例,后上骨折33例,后下骨折9例;原发性坐骨神经损伤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93d,平均11.2d。手术全部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7min,失血247mL。全部采用钢板加螺钉固定,手术一过性坐骨神经麻痹4例。平均随访55.6个月(37—66个月),按Matta的复位标准、x线评估标准和Matta改良的d’Aubigne和Postel临床标准进行评估。全部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x线评估结果:优71例,良16例,一般2例;临床评估结果:优67例,良14例,一般8例。2例坐骨神经高位分支、腓总神经支完全断裂虽经神经吻合,仍有拖行步态,另3例除腓骨长短肌力4级外,步态正常;无感染和股骨头坏死病例,异位骨化11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行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合并股骨头脱位急诊复位后的后壁骨折并不增加股骨头坏死率;术前坐骨神经断裂与后壁有大骨折块及伴有坐骨神经盆内高位分支有关。  相似文献   

14.
联合入路治疗髋臼骨折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目的探讨联合入路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方法从1998年1月~2001年8月对31例复杂的髋臼骨折行联合入路治疗。男22例,女9例,平均年龄32.3岁,均为高能量损伤。其中交通伤26例,坠落伤5例,合并有其它骨折或内脏损伤14例,平均损伤到手术时间17.6d,平均手术时间252min,术中失血1986ml。按Letournel分类,横行骨折4例,横行 后壁6例,双柱9例,T型8例,前柱 后半横骨折2例,后柱 前半横骨折2例,伴有股骨头移位17例。全部用重建钢板或/和拉力螺钉固定。结果平均随访20.2个月,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20例,满意10例,不满意1例;临床结果优良21例,一般8例,差2例。结论联合入路有显露好、复位方便、固定牢靠和异位骨化率低的优点,适用于波及两个柱、复杂的髋臼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髋臼骨折并移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Wu X  Wang M  Rong G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478-481,I034
目的 提高对复杂髋臼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1993年3月~1998年5月对56例有移位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经验。按Letournel-judet骨折分型,髋臼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6例,前柱骨折4例,横断骨折6例,T型骨折6例,后柱伴后壁骨折6例,前方伴后方半横形骨折2例,双柱骨折9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分别采用Kocher-Langenback入路、髂腹股沟和、髂骨股骨入路、扩展的髂骨股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研究方法,系统评价移位性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功能结果、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搜索引擎作为检索工具,检索1966年1月至2008年12月发表的有关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文献并获取全文,根据相应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对入选文献进行数据抽取、汇总及归纳分析. 结果共检索到869篇原始文献,有72篇符合所有入选标准,总计随访患者6509例(6549侧髋臼骨折).87.6%的患者复位质量满意,13.0%的患者复位质量差,医源性神经损伤发生率为6.0%,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发生率为3.9%,局部感染发生率为4.2%,异位骨化发生率为26.9%,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为18.0%,同侧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5.1%.3120例患者根据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系统对临床功能结果进行评价:优46.6%,良32.4%,可11.6%,差9.5%.复位质量满意组功能结果优良率为85.5%,复位质量不满意组功能结果优良率为63.7%.824例患者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价:优48.4%,良26.9%,可10.7%,差14.0%. 结论移位性髋臼骨折最常见的致伤原因为交通伤,占73.9%;最常见的髋臼骨折类型是后壁骨折、双柱骨折及横行伴后壁骨折,这三种类型骨折占所有骨折的62.3%;手术治疗移位性髋臼骨折,功能结果优良率为78.0%.功能结果与复位质量有密切的相关性.移位性髋臼骨折术后最常见的长期并发症是创伤性骨关节炎和异位骨化,但异位骨化多为轻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常规髋臼手术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3例复杂髋臼骨折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21 ~52岁,平均39.3岁;骨折根据Letournel-Judet分型:双柱骨折10例,T形骨折2例,前方+后方半横断骨折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8~18d,平均12.1d.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髋臼手术入路(Kocher-Langenbeck入路或Kocher-Langenbeck加髂腹股沟联合入路)加大转子截骨治疗.术后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el 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同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6个月(14 ~34个月)随访.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5例,良好复位7例,不满意复位(髋臼顶存在压缩骨折)1例.大转子截骨均愈合良好.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é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疗效:优4例,良5例,中4例,优良率为69.2%.3例(23.1%)患者发生异位骨化,3例(23 1%)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感染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髋臼前方+后方半横断骨折、T形骨折及双柱累及髋臼顶的骨折可通过在常规入路中加用大转子截骨治疗,手术显露好且有利于复位和固定,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Earl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severe 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for severe 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 Method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as performed on 17 cases of severe fracture of the acetabulum from 1997 to 2003. The mean follow-up was 2.1 years( 1-6 years) and the average period from fracture to operation was 8 days (5-21 day).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3 years ( 26-69 years). Restdts: At the final follow-up the Harris hip score averaged 82(69-100) points and 15 cases have got a good outcome. There was one case of heterotopic bone formation. There were no radiographic evidences of lateloosening of the prosthesis. One patient had severe central displacement of the cup. Conclusio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displaced acetabular fractures, particularly in elderly patients, earl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s probably an alternative efficient way to achieve a painless and stable 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