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80例肝硬化患者TT3、TT4、FT3、FT4、TSH的含量,并与对照组80例上述指标对照,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方法分级为A、B、C三级,各级之间进行对比。肝硬化患者按治疗效果不同,比较不同各组之间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肝硬化组患者入院时TT3、FT3、TT4、FT4降低,TSH升高,对照组TT3、FT3、TT4、FT4、TSH正常,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随肝硬化病变程度的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越显著(P<0.05)。慢性肝硬化患者治疗疗效较好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得到改善。结论: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56例,根据动脉血氧分压分为轻度缺氧组(A组)25例,中度缺氧组(B组)19例,重度缺氧组(C组)12例。治疗后进入缓解期49例,死亡7例。对照组20例。应用电发光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动脉血氧分压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A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P〈0.05);B、C组TT3、总甲状腺素(TT4)、FT4均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治疗后血清TT3、TT4、FT3、FT4除A组TT4外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促甲状腺素无显著变化。死亡的7例入院时动脉血氧分压、TT3、TT4、FT3、TT4水平明显低于存活者(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T3、TT4、FT3、FT4水平的变化与动脉血氧分压呈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缺氧是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监测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有助于判断COPD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1eptin)、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标准进行分级,其中Child.A级13例,Child—B级18例,Child—C级9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并检测上述指标;分析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TNF—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瘦素、TNF—d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与Child—A相比,Child—B、Child—C组瘦素、TNF一α均明显高于Child.A组(P〈0.01),与Child—B组相比,Child—C组瘦素、TNF一α均明显高于Child—B组(P〈0.01或P〈0.05)。②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与TNF一α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血清瘦素和TNF—α明显升高,而血清瘦素的升高与TNF—α呈明显正相关,表明瘦素与TNF—α在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协同作用,在肝纤维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素表达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60名肝硬化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SH、FT3、FT4血清水平.结果:C组患者血清FT3、FT4表达水平低于A级组,TSH表达水平三组间无差异.结论:TSH、FT3、FL表达水平变化能够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态,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脂的变化与Child—plugh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110例及健康对照组8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硬化组各项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Child—pugh C级血脂明显低于Child—pugh A、B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值越高,肝功能损害越严重,血脂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变化,探讨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5年10月DKA住院病人观察组入院次日分别检测TT3、TT4、FT3、FT4、TSH、rT3,并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非甲状腺疾病的病人作对照组。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存活组的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TT3、TT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rT3反而升高(P〈0.05)。观察组中,死亡组TT3、TT4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rT3反而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中治疗前TT3、TT4显著低于治疗后(P〈0.05),rT3反而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DKA患者体内TT3、TT4水平下降、rT3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胆汁酸的变化情况,探讨血清胆汁酸对肝硬化病情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以59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比较89例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情况,研究各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各肝功能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升高;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组任意两组TBA、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级组ALT水平与c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级组AST水平与B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TBIL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0.692、0.529,P〈0.05)。结论:血清TBA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能准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肝硬化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并且评价PA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70例肝硬化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PA含量,肝硬化组分为肝炎后肝硬化和非肝炎后肝硬化,并按Child—Pugh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A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炎后肝硬化组PA含量显著低于非肝炎后肝硬化组(P〈0.01)。按Child—Pugh分级,PA含量在肝硬化组A级与对照组、B级与A级、C级与B级之问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随Child-Pugh分级而明显降低。结论血清PA可作为肝硬化的诊断和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敏感指标,对病情和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凝血功能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肝硬化组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级,对照组经体检后身体各项指标正常者。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肝硬化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测定比较,胛、APTT、TT值均明显延长,FIB值明显降低(P〉0.01)。肝硬化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组间,PT、APTT、TT测定时间逐渐延长,FIB值则逐渐降低,A、B、C级间PT、APTT、TIB测定值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APTT、TT时间延长和nB结果降低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具有一致性,肝功能分级愈差,凝血障碍愈明显。故测定凝血功能的变化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H)及皮质醇(F)的水平改变及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51例CHF患者血清TH及F水平,并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20例健康者对照分析。结果CHF组血清TT3、TT4较对照组(NC)下降(P〈0.05),rT3较NC组升高(P〈0.05),且CHF组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TT3、TT4水平逐渐减低,rT3水平逐渐升高;FT3、FT4、TSH及F水平在CHF各组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血清TT3、TT4及rT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评价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支持下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方法行R0根治术的胃肠肿瘤患者36例作为肿瘤组。同期收入院的无甲状腺疾病的患者10例作为对照组。肿瘤组术前1天及术后第14天分别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H)。肿瘤组术后给予15~20 kCal/(kg.d)的肠外营养支持5~7 d,肠蠕动恢复后给予清流食并逐渐过度至流食、半流食。用微粒子捕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T3、TT3、FT4及TSH含量,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TT4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rT3含量。结果肿瘤组术前FT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T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组术后第14天FT3、TT3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rT3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1)。结论①胃肠肿瘤患者术前即已存在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onthyroid illness syndrome,NTIS);②胃肠肿瘤患者术后NTIS短期内很难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2.
王燕  余绮玲  陈定宇  陈珊茗 《广东医学》2006,27(8):1205-1206
目的探讨Graves眼病患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90例Graves眼病患者按眼病分级分为恶性和良性突眼组。恶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3~6级;良性突眼组45例,眼病分级为0~2级。检测两组患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促甲状腺激素(s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结果恶性突眼组TT3,TT4,FT3,FT4,TRAb及吸烟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突眼组(P〈0.05),sTSH显著低于良性突眼组(P〈0.05)。结论严重的甲状腺毒血症、高血清TRAb和吸烟可能是导致Graves眼病熏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张东艳  梁茱 《海南医学》2012,23(17):92-9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相关检查确诊的128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分为A、B、C三级,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测检测血清甲状腺功能.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FT3、FT4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P<0.05),TSH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可作为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肝硬化与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免疫法在雅培化学发光仪上检测6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的甲状腺素。结果:重症肝硬化患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慢性肝硬化患者的TT3、TT4、FT3、FT4和TSH(促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与TT3、TT4、FT3、FT4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6 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T3 、FT3 明显低下 ,rT3 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重型肝硬化和伴并发症者T3 、FT3 最低 ,且伴T4 降低。提示肝硬化患者大多数血清T3 、FT3 降低 ,rT3 增高 ,呈低T3 综合征 ;血清甲状腺激素含量可作为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与肝功能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进  王建国  汤世伟  吴中平 《浙江医学》2006,28(12):975-977,1027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的变化,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BNP水平与肝功能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BNP浓度、肝肾功能、心电图QTc间期(校正的QT间期)等。(1)所测BNP值与37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2)不同Child Pugh分级者的BNP值进行两两比较;(3)BNP值与ChildPush积分、血清白蛋白水平、QTc间期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肝硬化组BNP值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肝功能ChildA级者的BNP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处于临界值(P=0.092)。而Child B及Child C级者的BNP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值在不同ChildPush分级间依次升高,而且Child A、B、C级三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NP值与ChildPugh积分呈正相关(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1),与QTc间期则无相关性。肝硬化组QTc间期延长20例(20/50),发生率为40%。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BNP水平升高。并且与肝硬化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结合传统的ChildPush分级能正确反映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化学发光法测定77例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后及3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T3、FT3、TT4、FT4、rT3、TSH水平,观察它们与动脉血中PaO2及PaCO2的关系.治疗前血清FT3水平低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1);rT3水平高于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P<0.01);呼吸衰竭死亡组FT3水平低于存活组(P<0.01),rT3水平高于存活组(P<0.01);FT3与PaO2呈正相关(P<0.01);FT3与PaCO2呈负相关(P<0.01);rT3与PaCO2呈正相关(P<0.01),与PaO2呈负相关(P<0.01).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减低,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估.  相似文献   

18.
耿焱  梁仲惠  谭兆锁 《广西医学》2001,23(6):1367-1368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肝硬化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 6 5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 -pugh分级法分为A级组、B级组、C级组分别测定血清总胆汁酸浓度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各组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 (P <0 0 1) ,且随ChildA、B、C级的升高递增 ,各级间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 ;相关分析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Child积分呈正相关 (r=0 95、P <0 0 1)。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肝硬化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75例COPD患者和25例健康对照者.分别对其进行肺功能、TSH水平及血清FT3、FT4、TT3、TT4的测定.另选24例Ⅳ级COPD老年患者,并将其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比较,并对其肺功能和甲状腺激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Ⅲ级和Ⅳ级老年COPD患者的FT3和TT3值都比对照组要低(P〈0.01),所选出的24例Ⅳ级老年COPD病人中,死亡组的TT4、FT3和TT3值都比存活组要低(P〈0.05),两组的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病情的加重,老年COPD病人的血清甲状腺激素会出现异常,患者肺功能与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很大相关性,对血清甲状腺激素的检测对COPD病情的诊断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20.
刘镇平  江远 《河北医学》2009,15(5):564-566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posthepatitic cirrhosis,PH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8例PHC患者和35例健康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水平。同时将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成A、B、C三组。结果:肝硬化组IL-6、IL-8、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PucshA、B、C三级的IL-6、IL-8、TNF—α水平依次递增,且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IL-6、IL-8、TNF—α血清水平的升高而肝损伤程度加重,采用IL-6、IL-8、TNF—α作为临床判断肝脏损害程度的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