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联合用药(托吡酯+丙戊酸钠)与单药(托吡酯或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136例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对照1组行托吡酯单药治疗,对照2组行丙戊酸钠单药治疗,观察组行托吡酯和丙戊酸钠联合用药治疗。对比观察3组不同时间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观察组的疗效与发作类型的关系。结果:3组服药后6个月及1年与服药后3个月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6个月与1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服药后6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优于对照1组的80.0%和对照2组的77.8%(P<0.05);3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联合用药对各类癫痫疗效均明显,以GTCS和SPS疗效尤佳。结论:联合用药(托吡酯+丙戊酸钠)较单药(托吡酯或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疗效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难治性癫痫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妥泰与丙戊酸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难治性癫痫患者依照不同给药方式分成甲组(n=50)和乙组(n=50),在对所有难治性癫痫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丙戊酸钠给药治疗的基础上,对乙组患者加施妥泰给药治疗。结果甲组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乙组相比,差异较大,对比有意义(P0.05),且乙组优于甲组;但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结论相较于实施丙戊酸钠,在难治性癫痫患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妥泰与丙戊酸钠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在保证用药安全性的基础上,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治疗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方法]5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30例与单药组28例,双盲对照治疗2周,联合用药组使用丙戊酸钠(0.2~0.6g.d-1)联合利培酮(2~5mg.d-1)口服治疗;单药组单用利培酮(2~5 mg.d-1)口服治疗,在治疗前、治疗第1、第2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评分并分析。[结果]第1、第2周末,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83.33%)、BRPS评分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优于单药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钠合并利培酮疗效显著,能更好、更快地控制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间)的疗效.方法 选取121例癫(间)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法将121例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单药治疗组80例患者,细分为以单独丙戊酸钠治疗为对照A组,以单独托吡酯治疗为对照B组;联合用药组41例联用丙戊酸钠和托吡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单药治疗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95.12%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A组总有效率75.00%和对照B组总有效率72.50%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76%,各组不良反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戊酸钠和托吡酯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癫(间)均有一定效果,但联合用药效果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小儿癫痫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取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62)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n=5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托吡酯。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血钙和血磷水平及用药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5%,较观察组的93.1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血磷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8.62%vs 11.29%)(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丙戊酸钠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抗精神病药合并丙戊酸钠治疗女性癔症性精神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3例女性癔症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33例和单用组30例,分别给予抗精神病药合并丙戊酸钠和抗精神病药治疗.观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时合用组32例有效,有效率96.97%,单用组22例有效,有效率73.33%,以合用组疗效显著较好(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抗精神病药物合用丙戊酸钠治疗女性癔症性精神病疗效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妥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10~2011-04间收治的难治性癫痫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原用抗癫痫药物(AED)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妥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在原用抗癫痫药物(AED)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妥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泰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确切,应用方便,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郑远松 《中外医疗》2011,30(14):124-124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用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躁狂发作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碳酸锂合并丙戊酸钠(联用组)与单用碳酸锂(单用组)治疗8周。采用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Beck-Rafaelsen躁狂量表均较治疗前前显著下降(P〈0.05),但以联用组起效早,疗效显著较好(P〈0.01)。结论碳酸锂联用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疗效优于单用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治疗儿童癫痫的疗效。方法:将182例癫痫患儿完全随机分为丙戊酸钠组108例,拉莫三嗪组74例。丙戊酸钠组应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发作明显控制后停止加量维持治疗;拉莫三嗪组单药治疗最小量为5 mg·kg.d~最大量15 mg·kg·d,平均7 mg·kg·d。发作明显控制后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包括发作情况、痫样放电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108例癫痫患儿经丙戊酸钠单药治疗完全控制16例,显效34例,有效4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6.11%,不良反应28例,占25.93%。74例癫痫患儿经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完全控制8例,显效21例,有效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71.62%,不良反应31例,占41.89%。2组比较痫样放电改善情况丙戊酸钠组与拉莫三嗪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对各种类型癫痫均有良好效果,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小儿抗癫痫治疗药物,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亦可用于初发的癫痫患儿。  相似文献   

10.
妥泰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妥泰单药治疗对癫痫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7例癫痫患儿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n=76)和对照组(n=51).治疗组应用妥泰单药治疗,从小剂量开始,直至目标剂量或最佳控制剂量后维持治疗;对照组应用丙戊酸钠0.2 g/d,3次/d.结果 76例癫痫患儿经妥泰单药治疗控制10例(13.2%),显效27例(35.5%),有效31例(40.8%),无效8例(10.5%),总有效率为89.5%,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且短暂,多数发生于加药期.51例癫痫患儿经丙戊酸钠治疗控制5例(9.8%),显效15例(29.4%),有效17例(33.3%),无效14例(27.5%),总有效率为72.5%.结论 妥泰是一种相对广谱、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可作为小儿癫痫治疗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皮肤康洗液联合1%联苯苄唑软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入选的真菌镜检为阳性的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A、B、C组。A组26例,给予皮肤康洗液外用,2次,d,连用4周;B组30例,给予1%联苯苄唑软膏外用,2次,d,连用4周;C组32例,给予皮肤康洗液联合1%联苯苄唑软膏外用,治疗方法同上,连用4周;所有患者停药后1周再次进行真菌镜检。结果:治疗4周结束时,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A、B组(P〈0.05);C组真菌清除率为84.38%,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康洗液联合1%联苯苄唑软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显著,可提高有效率及真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库酯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4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B组(32例)和C组(42例),A组予多库酯钠片口服治疗,B组予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C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3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所有患者治疗两周后,A组、B组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71.88%和92.86%,A组、B组和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库酯钠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丙戊酸钠、妥泰与拉莫三嗪三种药物对儿童癫痫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 122例癫痫患儿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分别应用三种药物治疗,于用药前、用药3月时、用药半年时对三组患儿进行智力检测,统计并对比三组之间的分数值以及三组内部自身前后对比。结果治疗前三组患儿智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月时,丙戊酸钠组患儿智力有所改善,且明显优于其它两组,而妥泰与拉莫三嗪组则无明显改善;治疗6月时,三组患儿智力均有所改善。结论癫痫患儿确实常可伴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该障碍可随癫痫症状的控制而得到改善;三种药物均可达到改善患儿认知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80例脑梗塞患者男 58例 ,女 2 2例 ,根据证型分为A组 (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型 ) 32例 ,B组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型 ) 38例 ,C组 (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型 ) 10例 ,均应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 ,观察对各证型的疗效。结果 :A组 (络脉空虚 ,风邪入中型 )显效有效率为 93.75% ,B组 (肝肾阴虚 ,风阳上扰型 )显效有效率为 94 .74 % ,C组 (痰热腑实 ,风痰上扰型 )显效有效率为 90 .0 % ,说明刺五加注射液对上述各组证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对各种证型的脑梗塞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总有效率达 93.7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方法]AS患者102列,随机分成4组,A组(反应停+SASP)26例、B组(反应停)24例、C组(SASP)25例、D组(非甾体抗炎药NASAIDS)27例。观察治疗前后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指地距、枕墙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变化。比较4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结果]晨僵时间、外周关节痛指数、指地距、枕墙距、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各组总有效率为65.4%、50.0%、32.0%、14.8%。不良反应反应停联合组明显低于SASP组28.0%和NASAIDS组48.1%(P0.05)。[结论]反应停与SASP联合治疗AS比单用反应停SASP和NASAIDS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6.
电抽搐治疗抑郁症时的脑电图变化及疗效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电抽搐治疗抑郁症时即刻脑电图和疗后脑电图的变化,即刻脑电图与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将符合CCMD-3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且有自杀倾向的42例病例随机分入电抽搐治疗组(简称A组)17例、无痉挛电抽搐组(简称B组)16例、电刺激组(简称C组)9例,分别施以不同电压,在通电后即进行脑电图(EEG)描记,并对电抽搐治疗组后24小时的EEG进行观察.疗效评价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自杀项评分,于治疗前及第4次治疗后各评定一次.结果 (1)A、B两组均对控制自杀有效,无显著差异(P>0.05),而C组无疗效.(2)A、B两组即刻EEG均呈现类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样改变,C组无此变化.(3)A组疗后24小时EEG有异常之改变,但是可逆的.结论 (1)适当电压刺激诱发脑细胞异常放电,使EEG呈现类GTCS样改变是ECT获效之关键;(2)电抽搐治疗和无痉挛电抽搐治疗均可控制自杀,疗效相似;(3)ECT治疗EEG有轻度影响,呈可逆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入组,将70例老年躁狂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治疗6周,用躁狂量表(BRM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BRM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6周末BRMS评分均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6周末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起效快,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药物依从性好,适合于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8.
透明质酸钠与几丁糖在防治膝关节松解术后再粘连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比研究几丁糖与透明质酸钠防止膝关节松解术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对64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进行手术松解,根据术中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成A组(术后关节腔内涂布2%几丁糖)22例,B组(术后关节腔内涂布1%透明质酸钠)21例以及C组(术后关节腔内涂布生理盐水)21例。手术后第2天行患肢持续被动活动功能锻炼,随访观察膝关节伸屈活动度改善程度以评定疗效。结果:随访时间8~26月,平均16月。A组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恢复到(111.7±16.5)°比术前增加(86.0±10.7)°;B组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恢复到(106.1±12.6)°,比术前增加(80.9±14.1)°,C组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恢复到(80.0±15.1)°,比术前增加(56.1±11.5)°。经统计学分析A、B两组术后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增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术后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增值均大于C组(P<0.05)。结论:生物材料透明质酸钠和几丁糖均具有明显的防止组织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颖 《中外医疗》2016,(13):122-123
目的:对比探究卡马西平、丙戊酸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应用丙戊酸钠,后者应用卡马西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1.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疼痛积分为(0.2±0.05)分,对照组为(1.3±0.76)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应用丙戊酸钠,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解凝汤对晚期肩关节周围炎松懈术后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晚期肩关节周围炎69例。随机分成3组:A组(23例):肩关节松懈术加施佩特关节腔注射治疗组。B组(23例):A组的基础上加妙纳片组。C组(23例):A组的基础上加解凝汤组。观察解凝汤对晚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VAS评分及ROM的评定比较改善幅度大于其他2组(p<0.05),C组的治愈率及治愈显效率明显好于其他2组(P<0.001) 结论:解凝汤配合肩关节松懈术加施佩特关节腔注射治疗晚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肩关节松懈术加施佩特关节腔注射治疗,同时也优于妙纳片配合肩关节松懈术加施佩特关节腔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