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彩色血流成像技术(RT-3DCDFI)评价室间隔缺损分流量的价值。方法应用RT-3DCDFI成像技术采集46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的三维彩色分流信号数据,导入TomTec三维图像工作站,于收缩期采用八平面法勾画并计算分流束的彩色血流信号容积(SJV),并与二维频谱多普勒法QP-QS所测得分流量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缺损直径小于或等于主动脉根部直径2/3的小、中VSD的SJV值与QP-QS值相关良好(r=0.87;r=0.79),且两者的均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缺损径线大于主动脉根部直径2/3的大VSD,RT-3DCDFI所测SJV值明显低估分流量(r=0.55)。结论RT-3DCDFI技术可从三维空间对VSD分流进行评估,为临床定量评估中小型VSD的分流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100倒ASD和VSD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缺口大小与手术测值结果的对比,并在算出总体相关性良好(ASDr=0.747,P<0.001。VSD r=0.826,P<0.001)的基础上、依缺口大小及缺损部位的差异分别求出各自的相关性,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间隔缺损口大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介入封堵手术中,使用超声心动图预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大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成功进行封堵治疗的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62例,对比手术前与手术中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的差别,并与所选择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型号大小进行比较,对术前、术中测值与封堵器型号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62例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缺损大小术前测值为(27.27±4.07)mm,术中测值为(31.42±4.41)mm,所选取封堵器型号大小为(32.42±5.53)mm,术前与术中测值之间,以及两者与选取封堵器型号大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测值与封堵器型号的相关性较术前测值更高(r=0.921vs r=0.752)。结论术前及术中使用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瘤患者的缺损大小测量存在差异,术中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大小的选取更为相符。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7年来经双功超声和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并经手术证实的室间隔缺损(VSD)77例。超声对VSD诊断准确率97.4%,其中由双功超声诊断的准确率95.35%,CDFI诊断准确率100%。超声测量VSD大小与手术中测量无明显差别(P>0.05),但超声有轻度低估。CDFI测量VSD大小的准确性高于双功超声。并且对VSD大小与主动脉径/主肺动脉径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类型室间隔缺损封堵适应证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封堵术适应证的超声心动图选择标准。方法 术前应用超声心动图确定VSD类型、大小、形态,缺损距瓣膜距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测 VSD分流情况;术中指导封堵器的释放及发现早期并发症或术后并发症。结果 成功封堵单纯膜部或膜周型、嵴内型和肌型VSD患者 221 例,封堵未成功者 12 例。术前超声检出膜部 VSD 209 例,左室侧舒张期最大径(7.1±3.7)mm;右室侧多孔140例,其中最大孔径为(3.6±1.1)mm;CDFI测定VSD分流宽度(7.2±3.6)mm;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2.8±2.4)mm,距三尖瓣距离(3.2±2.6)mm。嵴内 VSD 9 例,大小(7.8±1.6)mm;VSD分流宽度(8.8±1.1)mm。肌型VSD 3例,大小分别为 9 mm,10 mm及6 mm。术后24 h有4例出现残余分流伴溶血。封堵术未成功者超声显示膜部VSD右室侧多孔 6 例,最大孔径<2 mm 5 例,>2 mm 1 例,缺损口左、右室侧大小相似2例;嵴内型和肌型各2例,封堵术中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明显的主动脉瓣反流而放弃封堵术。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在术前准确判定 VSD类型、大小、形态、缺损残端与瓣周距离等,选择 VSD封堵术最佳适应证,并于封堵术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超声弹性成像评估肝移植术后中期肝脾弹性及其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8例肝移植术后中期患者,28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者,均接受超声及声触诊弹性成像(STE),研究肝移植术后中期肝脾弹性及其与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结果移植组、硬化组、对照组3组间肝脾大小、脾静脉内径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脏STE值为(9.06±2.38)、(17.19±5.73)、(6.22±1.11)(F=71.67,P0.001);脾脏STE值为(19.65±4.60)、(28.30±9.26)、(16.39±2.19)(F=29.78,P0.001);移植组肝STE与门静脉流速正相关(r=0.592,P0.001),与肝动脉流速正相关(r=0.540,P0.05)。结论移植术后中期肝脏弹性减低且与血流动力学相关,监测肝脏弹性可能成为预测肝移植预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用CDFI血流动力学指标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收集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侧PTC患者,根据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分为转移组(n=30)和无转移组(n=17).回顾性分析术前CDFI检查资料,观察病灶血流分布情况,进行Adler血流分级,测算肿瘤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收缩期加速时间(AT)、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分析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利用RI和PI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界值.结果 ①转移组与无转移组Adler血流分级均以2,3级为主.两组间CDFI血流检出率及2、3级血流信号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转移组PSV、RI及PI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均<0.01),而两组间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V、R1及PI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呈正相关(r=0.58、0.64、0.60,P均<0.01),AT与颈部淋巴结转移个数无相关性(r=0.38,P>0.05).③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最佳诊断界值:RI为0.74,PI为1.09.结论 CDFI检查可用于术前评估PTC患者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右心室短轴径(RVD)预测房间隔缺损(ASD)大小的价值。方法: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76例ASD患者的RVD和ASD最大径并与手术中测量的ASD最大径进行对照,分析RVD与ASD大小的关系。结果:RVD与ASD最大径的TTE测值和手术测值均有明显相关性(r=0.96,P<0.01;r=0.87,P<0.05);ASD患者的RVD与ASD最大径的TTE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RVD和ASD最大径的TTE测值均小于ASD最大径的手术测值(P<0.05)。结论:RVD预测ASD大小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208例术中所见与超声心动图诊断误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室间隔缺损(VSD)定位诊断和缺损大小的精确性。方法:208例VSD患者按照解剖学进行超声分型及测值,其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照。结果:208例VSD按照常用的分型法,进行精确分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3%。其中单纯膜部型易误诊为嵴下型,隔瓣下型和干下型易诊为膜周型。VSD的超声测值大小也与手术所见有所差异,尤其是膜部VSD。结论:超声对VSD定位诊断较为准确,对VSD大小的测量有部分误差。超声二维图像不能显示心脏三维空间结构的局限性、缺损伴"膜部瘤"形成、缺损边缘与右室面的粘连、缺损处合并瓣膜脱垂、探查的径路以及人为技术因素等,是造成超声与手术所见之间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征眼部生物学测值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征患者,采用CDFI超声诊断仪观察眼球及球后组织的回声和血流情况,同时进行眼部生物学测值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分析正常对照组与甲亢突眼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参数和眼部生物学测值的相关性。结果甲亢突眼组CDFI显示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速度增加,舒张期血流速度降低,球后二维超声测值有显著变化(P<0.01),而眼球本身测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突眼征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变化与球后生物学测值变化呈正相关,同时随时间的推移球后生物学测值变化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超声心动图与心血管造影在室缺封堵术中的互补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在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VSD封堵术成功患者221例,其中单纯膜部或膜周型209例,嵴内型9例,肌型3例。超声心动图及心血管造影于封堵术前确定VSD类型、大小,缺损残端距瓣膜距离、彩色分流宽度。术后测定封堵器腰大小。结果(1)VSD大小不同切面超声测定VSD大小及彩宽可有差别,心血管造影可测量膜部型VSD大小,对嵴内VSD显示欠佳;(2)VSD残端与瓣膜间距离超声所测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与心血管造影测值比较,五腔心切面(5C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VSD大小与封堵器型号大小及封堵器腰关系超声不同切面VSD大小、彩宽及心血管造影测值与封堵器型号大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血管短轴切面(AOS)、5CV及心血管造影各测值与封堵器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不能取代超声心动图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同时,超声心动图尚不能完全替代X-线透视及心血管造影的作用,两者在封堵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是相互弥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与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用CDFI与左室造影二种方法,对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27例患者进行检查,分别观察VSD并膜部瘤的位置、大小、膜部瘤的形态及距主动脉瓣环、三尖瓣环的距离,术前二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DFI对VSD并膜部瘤检出率92.6%、左室造影检出率10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CDFI与左室造影二种方法对VSD口的大小测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但对VSD并膜部瘤,其VSD上缘距主动脉瓣环的距离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DFI对人体无损伤,重复性好,对VSD并膜部瘤介入封堵术前可提供较淮确的依据,与左室造影相关性良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对法乐四联症(F4)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F4患者CDE检查结果与手术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误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CDE对F4的诊断符合率为94.23%.超声测量室缺大小、主动脉骑跨率及肺动脉狭窄程度与手术测量结果相关良好(分别为r=0.61,P<0.01;r=0.69,P<0.01及r=0.72,P<0.01),但CDE测量室缺大小及主动脉骑跨率明显低估(P<0.05).结论 CDE对F4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可对畸形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工超声显像技术测定了25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与12例正常人的右室每搏量(RVSV)与左室每搏量(LVSV),并将手术直视下测得的VSD大小与RVSV/LVSV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人LVSV与RVSV几乎相等(P>0.05)。VSD患者RVSV明显高于LVSV(P<0.001);VS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LVSV无显著性差异(P>0.05),RVSV明显增加(P<0.001);RVSV/LVSV亦明显增加(P<0.001).手术测得的VSD大小与RVSV/LVSV显著正相关(r=0.91)。因此,双工超声显像能准确测定正常人与VSD患者的RVSV与LVSV.VSD大小对RVSV/LVSV有明显影响。反之RVSV/LVSV对判断VSD大小亦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跨室间隔压力比与QP/QS的关系。方法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28例室间隔缺损(VSD)病人及30例正常人的左室收缩期圆周指数(LVSCI),并与心导管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所有LVSCI平均值96%。VSD组的LVSCI分别与跨室间隔压力比(RVSP/LVSP)及肺/体循环血量比值(QP/QS)呈高度线性负相关(P<0.001)。结论 LVSCI可作为一项有价值的非侵入性估测RVSP/LVSP及QP/QS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双源CT门控下心胸联合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缩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门控下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缩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7例临床怀疑为主动脉缩窄患儿行DSCT门控下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利用工作站对胸部血管及心脏分别进行靶重组,并对疾病进行诊断。所有患儿同时接受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以手术或DSA结果为标准,对比DSCT与CDFI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17例患儿均成功完成DSCT门控下心胸联合血管成像,DSCT均诊断为主动脉缩窄,伴有室间隔缺损(VSD)者11例,伴有房间隔缺损(ASD)2例,伴有二叶型主动脉瓣及主动脉瓣发育不良者6例,伴有动脉导管未闭(PDA)者7例,伴有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者3例,伴有支气管动脉扩张者4例。CDFI诊断主动脉缩窄16例,主动脉弓断离1例;伴有VSD者11例,伴有ASD者2例,伴有二叶型主动脉瓣及主动脉瓣发育不良者7例,伴有PDA者6例,2例显示支气管动脉扩张。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DSA证实,共发现畸形60处。DSCT和CDF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3.33%(56/60)和76.67%(46/60)。结论 DSCT门控下心胸联合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冠状动脉、心脏结构和肺血管,在主动脉缩窄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超)评价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封堵术的疗效。方法 3 9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ASD) ,2 4例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 ductus arteriousus,PDA)和11例膜部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进行治疗。经胸壁彩超获取图像。术前,术后,3 d及半年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结果 3 9例ASD封堵成功3 4例,2 4例PDA均成功封堵,11例VSD封堵成功10例。封堵术后立即观察分流消失,术后3 d复查,有1例ASD患者存在少量残余分流,1例VSD患者主动脉瓣下少量返流。结论 彩超在先心病封堵术中对术前筛选患者,选择封堵器的大小,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心脏血流动力学评价及疗效的观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VSD修补术后残余分流(RS)的发生率。方法:应用CDFI对636例VSD患者术后进行了随访。结果:发现112例VSD患者术后缝合区有RS(17.61%)。其中104例(92.86%)RSD<4mm,在3~30个月内RS自然愈合,8例(7.14%)RSD>4mm者因RS太大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等不能自行愈合,需要再次手术修补。结论:CDFI是随访观察VSD术后RS最敏感的方法之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室间隔缺损大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室间隔缺损面积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获取20例先天性房间隔和/或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三维数据库,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面积的大小进行测量分析,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超声测量值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实时三维成像能以多种视角观察间隔缺损的全貌并可对缺损面积进行三维测量,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0.78 vs r=0.91)。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可显示房室间隔缺损的整体形态,可对缺损面积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