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肠易激综合征,是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排便后缓解,伴有大便次数和形状的改变,和(或)排便异常,有下述表现2项以上:排便次数改变、大便形状改变、排便过程异常、排便不尽感、黏液便.常伴腹部胀气及不适,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全身表现,如失眠、焦虑、健忘、神经过敏、头痛等.胃肠道器质性病变除外.  相似文献   

3.
詹勇  陈薇  曾莉莉  杨景林 《贵州医药》2003,27(3):281-282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bowelSyndrone ,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紊乱性综合征 ,近年来对其研究较多 ,在刚结束的美国DDW上 ,相关文献有百余篇之多。它是一种身心疾患 ,诊断主要是依靠症状学和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作出[1 ] 。临床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还未完全清楚。多年来一直认为是一种胃肠动力异常的疾病 ,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神经机制的研究有很大进展 ,认为内脏感觉过敏是IBS的主要发病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也可能参与其发病过…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患,是指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过去称为粘液性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现均已废弃。1 定 义 1988年罗马国际会议上提出如下定义:肠易激综合征须具备:(1)腹痛,排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性状和次数的改变和(或)(2)排便行为异常,表现为以下2项或2项以上:排便次数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排出过程异常、排便未尽感、粘液便。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疾病。自1999-05~2001-05我科共收治本病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6~50岁。病程0.5~3年。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腹部不适或疼痛,其次为排便后腹痛缓解,腹痛伴稀便和腹部胀满感等。其中,发作性腹部不适或疼痛28例,排便后腹痛缓解25例,腹痛伴稀便24例,腹部胀满感20例,大便干结16例,生冷食物不耐受12例。均经钡餐透视、肠镜、腹部B超、甲状腺功能实验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诊断均符合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议制定的…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具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约占消化病门诊病例的1/3~1/2。该病在未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前很难确立诊断,故治疗中滥用抗生素者常有发生。现对我院1985~1996年结合内镜检查确诊的IBS106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8.
9.
肠易激综合征及其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兆甫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45-174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由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组成的一组肠功能障碍性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异常的生化指标。其病理生理学改变主要是结肠(也有少数是小肠)运动和分泌功能紊乱,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可能致病因素有精神和情绪、遗传、食物(酸性水果、新鲜色拉、香料、酒类、辣椒和浓咖啡)、环境刺激等。现就其诊断治疗研究概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肠易激综合征极为常见,可占到消化科门诊的30%~50%,多在20~50岁之间发病。发病后往往迁延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愈,但本病预后良好。一、临床表现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各患者之间的症状与程度可有很大不同。但均以腹部不适和排便异常为主,临床上可按其主要症状的不同分为三型,三型之间并无非常严格的界限,症状可以有所混合,也可互相转变。 1.痉挛性结肠型以腹疼为主,位置不定,左侧为多,有些可表现为右上腹或脐周疼痛,每日  相似文献   

11.
袁全兴 《天津药学》2003,15(5):48-50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据流行病学调查 ,世界范围内普通人群中有典型 IBS症状的患病率高达 5 %~2 5 %。 IBS虽然没有形态学和实验室异常的病理改变或者说缺乏器质性改变 ,但部分患者由于症状严重 ,反复发作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自 1978年Manning诊断标准问世 ,到 1986年 11月我国慢性腹泻学术会议制定 IBS临床诊断标准至今 ,只有临床表现的诊断 ,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尚不清楚 ,亦没有一套相应的治疗方案可以解除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初晨 《安徽医药》2013,34(7):1053-105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缓解),常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改变,且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肠病[1]。据发达国家的统计,IBS在消化科专科门诊的患者中占三分之一以上[2],该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尽管  相似文献   

13.
<正>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属于功能性胃肠病的一种,病程漫长迁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诊断时多依靠症状、体征以及排除诊断,需要排除溃疡性结肠炎、胃肠道肿瘤、Crohn病、肝损害、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其他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疾病[1],肠易激综合征的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2]。肠易激综合征病因一般认为与肠道炎症、肠道动力紊乱、患者精神紧张焦虑、内脏高敏感性、遗传等很多因素有关[3]。有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14.
卢今 《中国药师》2007,10(7):695-69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解释的症候群。近年来,IBS发病率逐年增高,占胃肠门诊的2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46例,按床位单双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取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1%(P ﹤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在治愈后有很好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胃肠功能方面,而对照组复发1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中医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其不仅可以改善肠道功能,还可以对其他脏腑进行调理,特别是对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患者,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与运用。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基本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因而目前尚缺乏特异性药物治疗手段.目前临床IBS治疗仍是以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性治疗,包括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解痉剂、止泻剂、缓泻剂、抗菌药物及微生态制剂等均能用于IBS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主要治疗药物分为:(1)按需治疗药物;(2)调节内脏敏感性的药物;(3)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本文对常用药物的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查阅国内外近期关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进展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综述和分析.文献调研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其治疗药物是不同的,多种药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有疗效,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精神疗法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肠病 ,是指一组包括排便习惯改变 (腹泻 /便秘 )、粪便性状异常 (稀便、粘液便 /硬结便 ) ,腹痛及腹胀等临床表现的症候群 ,持续或间歇发作。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肠道感染 ,胃肠动力紊乱 ,内脏感觉异常 ,精神心理改变有关 ,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其患病率高 ,治疗较困难 ,为提高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 ,我们总结了 2年来用精神疗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资料。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60例病人均为我院 2年来确诊的病例 ,诊断符合罗马Ⅱ的诊断标准。其中…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