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目的:研究复方加味桃仁承气汤对小鼠胰岛β细胞(NIT-1)的作用,探讨其抗糖尿病机制。方法:利用^3H—TdR掺入、细胞计数、胰岛素测定等研究复方加味桃仁承气汤水提液及含药血清对小鼠胰岛卢细胞的增殖及胰岛素分泌量的影响。其中含药血清的制备方法为给随机分组的5只大鼠灌胃复方加味桃仁承气汤水提液,每天2次,连续3d,末次给药2h后腹主静脉取血,离心,分离血清。结果:复方加味桃仁承气汤水提液及其含药血清均能明显促进小鼠胰岛β细胞增殖(P〈0.05),同时能明显促进胰岛素分泌(P〈0.05)。结论:复方加味桃仁承气汤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及胰岛素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贞子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建立糖尿病模型,其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给予0.75、1.5和3.0 g/kg剂量女贞子灌胃,二甲双胍组给予50 mg/kg剂量二甲双胍灌胃,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同时HE染色观察胰腺组织。结果:高剂量组FBG、HbA1c和FINS分别为(12.10±4.43)mmol/L、(710.54±50.46)%和(5.13±0.82)Mu/L,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而高于正常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模型组大鼠胰岛数量减少,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整齐,界限不清晰,细胞体积增大,而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明显改善;高剂量组SOD和GSH分别为(5.20±1.01)U/gprot和(2.01±0.59)mg/gprot,明显高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而低于正常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高剂量组MDA为(0.80±0.12)nmol/mgprot,明显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和中剂量组(P0.05),而高于正常组和二甲双胍组(P0.05)。结论:女贞子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番石榴叶总黄酮对HIT-T15胰岛β细胞胰岛素抵抗影响。方法:制备番石榴叶总黄酮(FSL)有效部位,通过HIT-T15胰岛β细胞生长曲线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GLU)、FSL对HIT-T15胰岛β细胞增殖的影响确定FSL的加药时间、浓度和高糖浓度。然后测定在高糖环境下,FSL对HIT-T15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mRNA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50 mmol·L-1葡萄糖能够显著抑制HIT-T15胰岛β细胞增殖(P<0.01),50 μg·mL-1 FSL能够促进高糖环境下HIT-T15胰岛β细增殖(P<0.01)、促进胰岛素分泌(P<0.05)、胰岛素受体mRNA表达(P<0.05)和胰岛素受体底物1蛋白表达(P<0.01)。结论:番石榴叶总黄酮能够促进高糖环境下HIT-T15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可能与其增加胰岛素受体mRNA的表达、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针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的作用。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针刺组、西药组、安慰剂组,同时将普食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针刺组大鼠取后三里(相当于足三里)、内庭和胰俞穴给与针刺治疗,西药组用罗格列酮(0.2mg/kg体质量)灌胃,安慰剂组用双蒸水(2mL/kg体质量)灌胃,1次/d,连续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变化,实验结束时,分离胰腺,石蜡包埋、酒精脱水及胰岛素(Ins)免疫组化染色后,光镜观察胰岛β细胞形态及胰岛细胞胰岛素表达。结果:针刺组胰腺腺泡、胰岛结构完整,胰岛内细胞排列大体规整,大小、形态接近正常,胞浆肿胀、纤维组织增生少见,改变显著优于西药组而接近正常组;胰岛细胞胰岛素表达针刺组显著高于安慰剂组。结论:针刺具有保护胰岛β细胞形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形态功能以及生存状态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留取正常组8只,其余造成STZ糖尿病模型后,分为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用中药复方煎剂定时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给药60天测定血糖,光镜下观察6个月后胰岛β细胞形态,测定胰岛素活性、血糖,同时观察(6个月内)大鼠一般状态及存活时间.结果:6个月与正常组比较实验对照组胰岛β细胞明显减少,胰岛素反应为阴性.实验组病理改变轻微,胰岛β细胞明显增多,胰岛素反应呈阳性及强阳性.实验组较实验对照组血糖下降,以第30天效果显著(P<0.05),同时观察到实验组大鼠毛发、活泼度、体重优于实验对照组,且平均存活时间延长(以6个月成活时间计算,实验对照组138天,实验组167天).结论:提示中药能促进胰岛β细胞修复与再生,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并能改善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对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近年来胰岛β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和β细胞损伤的病因病机,从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两方面介绍了中医药对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说明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有优势和潜力.但中医药在改善胰岛β细胞机制的分子水平研究方向还应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玉竹多糖(PoPs)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四氧嘧啶按18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实验性糖尿病,给予玉竹多糖干预。观察体重、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并检测给药30d后大鼠的血清胰岛素(INS)以及胰腺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取胰腺组织做HE染色观察胰岛损伤情况。结果四氧嘧啶诱导的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PoPs呈计量依赖性地改善糖尿病大鼠的体重下降,降低FBG,使胰腺组织MDA含量降低,SOD,GSH-Px,CAT活力增强,HE染色显示胰岛损伤减轻,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PoPs对INS无明显影响。结论玉竹多糖具有降血糖、抗氧化应激作用,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胰岛β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开郁清胃颗粒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和餐后30、60、120、180min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结果 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血糖以及HbA1c均显著降低(P0.01),空腹及糖负荷后0.5、1、2、3h的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患者经胰岛素抵抗调整后的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升高。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清胃颗粒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左归丸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模型母鼠子鼠胰岛功能的影响,并基于胰腺产后增殖过程探讨左归丸改善子鼠胰岛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血糖正常的健康雌性SD大鼠与雄性大鼠按照2∶1比例同笼,以阴道栓或阴道涂片为依据,选取受孕雌性大鼠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胰岛素组(地特胰岛素,20 U·kg-1)和左归丸低、高剂量组(1.89、3.78 g·kg-1)。除正常组外,用链脲佐菌素复制GDM大鼠模型,通过对母鼠血糖检测判断模型是否建立,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组均每日给药。于子鼠出生后21 d时,每组检测6只子鼠空腹血糖值(FBG)与血清中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每组另取12只子鼠进行口服糖耐量(OGTT)检测;出生22 d(B22d)腹主动脉取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子鼠血清中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胰多肽(PPY)、生长抑素(SS)观察胰岛各细胞所表达激素的水平,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子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法(IF)观察子鼠胰岛面积与结构;且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  相似文献   

13.
环孢素A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环孢素A(CsA)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的影响。方法以小鼠BMDC为对象,在其培养过程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CsA(0,0.5和1 mg·L-1)、脂多糖(LPS)诱导细胞成熟,流式细胞分析其免疫表型的改变,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和ELISA法检测其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和分泌细胞因子等功能变化。结果CsA处理后的树突状细胞(DC),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抑制性分子B7-DC表达进一步上调,而另一抑制性分子B7-H1表达无明显变化,该DC刺激同种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TNF-α和IL-12P70分泌降低,IL-10分泌增加。结论在BMDC的分化过程中,CsA能直接作用于DC,使其具有不成熟DC的特性,该DC可以诱导免疫耐受,这种作用是通过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下调和抑制性分子B7-DC表达上调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心脏移植患者连续服用环孢素 A 至稳态后的血药浓度并考查其药动学特点 。 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 5 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服药达稳态后单剂量 <> po 环孢素 A 每次 100 mg , bid 后药物在体内的经时过程 。 结果 5 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环孢素 A 的 <> t max 为 (1.60 ± 0.55)h ; <> ρ max 为 (951.60±229.20) μg·L-1 , <> t 1/2 为 (6.53±2.40)h , AUC0~t 为 (5 162.10 ± 1 355.01) μg·h·L-1 。 结论 建立中国心脏移植患者环孢素 A 的稳态药动学参数 。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地锦草对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氧化应激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溶液(80 mg·kg-1)复制糖尿病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悬浊液25 mg·kg-1·d-1),地锦草低、中、高剂量组(59,118,236 mg·kg-1·d-1),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其血糖、胰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 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胰岛β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锦草各剂量组小鼠体重下降不明显(P0.05);与给药前及模型组比较,地锦草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血糖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锦草高剂量组和二甲双胍组胰腺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均升高(P0.05),MDA的含量降低(P0.05),胰岛β细胞凋亡指数降低(P0.05)。结论:地锦草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糖尿病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减弱氧化应激对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的损伤,抑制胰岛β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是否逆转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右心室重构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正常对照组,MCT模型组,CsA低、高剂量组(0.33和1mg·kg-1)。MCT造模后14~21d给CsA(ig,bid)。造模22d右心导管术检测右室收缩压(RVSP);称右室自由壁(RV)及左心室加室间隔(LV+SEP)重,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RV/LV+SEP);光镜及电镜观察右室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检查右室心肌细胞PCNA的表达。结果CsA逆转MCT所引起RVSP、RVHI的升高(P<0.05或P<0.01)、右室心肌细胞肥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及PCNA抗原的过表达。高剂量CsA作用更明显。结论CsA(1mg·kg-1 ig,bid)能明显逆转MCT诱导的右室重构,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右室后负荷及抑制右室心肌细胞肥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化颗粒对具备"热"证素特征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胰岛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符合具备中医"热"证素特点(《证素辩证学》)2型糖尿病患者共60例,平均年龄(57.9±6.9)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保留原降糖方案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清化颗粒,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每日1包,冲服,疗程为12周。服药前后分别于空腹、标准馒头餐后120 min留取血清。主要评价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次要评价指标:稳态模式评估指数(HOMA2%B、HOMA2%S、HOMA2%I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MD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组间疗效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HbA1c明显下降、HOMA2%B明显上升,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变化,2组间存在差异(P=0.044,P=0.016)。治疗组SOD明显上升、MDA明显下降,对照组未见显著性变化,组间比较存在差异(P=0.011,P=0.049);血脂等其它评价指标未见改变。结论:清化颗粒能改善具备"热"证素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和氧化应激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聚维酮(PVP)为载体制备环孢素(CyA)固体分散体,并考察其体外溶出。方法以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X-射线衍射法鉴定CyA在体系中的存在状态,用红外光谱法检查药物与载体间是否具相互作用,以摇瓶法测定CyA在不同浓度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中的溶解度,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溶出度第三法测定CyA从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结果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CyA结晶衍射峰消失,药物以无定形或分子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药物与PVP间无分子间作用力。药物从固体分散体中的溶出度比原药粉末显著提高,且随着PVP比例的增加而增大。结论PVP能显著提高CyA的溶出度,可进一步用来制备CyA的固体剂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实验定量比较当前通行的3种CsA(环孢素A)测定方法,考察方法间相关性,建立普遍适用的测定结果换算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单克隆和多克隆荧光免疫法测定样品,测定结果采用Levene和Tamhane's T2进行方差分析,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经过统计分析得到3组方法结果互换方程式,YmFPIA=0.967 1XHPLC+45.761; YpFPIA=1.493 7XHPLC+205.94;YpFPIA=1.563XmFPIA+129.7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单克隆和多克隆荧光偏振免疫法三者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方程式可将各自测定结果方便准确的互算。  相似文献   

20.
大黄素和环孢素A在抗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大黄素与环孢素A合用对大鼠肝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方法 以LEW→BN大鼠原位肝移植为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术后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 mL 、环孢菌素A(CsA) 10.0 mg/kg、大黄素50.0 mg/kg和大黄素50.0 mg/kg+ CsA10.0 mg/kg。给药7天,于术后第8天每组随机取6只鼠处死,取肝脏组织观察排斥活动指数(RAI)和肝细胞凋亡指数(AI);剩余大鼠停止用药,观察存活时间。 结果 CsA组、大黄素组、大黄素+ CsA组的存活天数、RAI及AI优于生理盐水组(P<0.01),其中大黄素+ CsA组优于CsA组、大黄素组(P<0.05),CsA组和大黄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鼠肝移植术后给予大黄素与环抱素A联用,对于抑制排斥反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