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规范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有效预防与控制因消化内镜诊疗造成的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过程的现场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有效提高了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消化内镜内腔合格率由90%提高到100%,活检钳灭菌合格率也由64%提高到100%。结论通过加强自身与外部监督,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进行有效监控,提高了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优化在消化科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消化内科中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改进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改进前消化道内镜、活检钳的合格率分别为66.0%、72.0%,改进后消化道内镜、活检钳的合格率分别为86.0%、100.0%,改进后合格率明显高于改进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医源性感染率为11.46%,改进后医源性感染率为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改进,不仅能够提高消化内镜、活检钳清洗消毒合格率,还能够降低医源性感染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方法改进及其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从内镜的清洗消毒方法、附件的消毒灭菌和管理方法、预防消毒后内镜的二次污染3方面完善和加强消化内镜的院感管理,比较改进法与原方法内镜的消毒合格情况。结果改进后内镜清洗合格率从改进前74.2%提高到82.9%(P<0.05);内镜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5.0%提高到100%(P<0.005);活检钳及一次性器械合格率从改进前75%上升至100%(P<0.005);口塞、弯盘消毒合格率从改进前92%上升至100%(P<0.005);采取预防内镜二次污染措施后检测镜身与弯曲部合格率从92%上升至100%(P<0.05);检测活检孔道合格率从98%上升至100%(P>0.05)。结论通过完善和加强消化内镜的院感管理,内镜与附件合格率达100%,避免了内镜二次污染,从而预防和控制消化内镜引起的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镇江市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改进状况,提高内镜清洗消毒质量,为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抽样监测方法,问卷调查每天消化门诊和做内镜人数,多酶洗液的使用等内容,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内镜及其相关用品进行采样。结果检测内镜及其相关用品293份,合格203份,合格率为69.3%,合格率比2006年提高了43.0%,上级医院明显好于下级医院。结论镇江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现状不容乐观,应实行内镜诊疗许可制度,严格制定要求和标准,加强内镜消毒质量监测,提高消毒质量,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探讨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化管理措施。方法采用细菌检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医院现场抽样的清洗消毒后内镜及其消毒剂进行了检测。结果所调查的18所医院中,有15所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合格。共调查84条不同类型内镜,有81条内镜内腔消毒效果合格,合格率为96.4%。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100.0%、96.2%和92.9%。84条内镜所使用的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全部合格。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医院软式内镜清洗消毒程序规范,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较高,某些管理环节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观察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流程的效果。方法通过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对改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处理流程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发现消化内镜处理流程存在清洗不彻底、清洗流程不正确、器械处理不及时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后,胃镜内腔消毒合格率由改进前的91.7%提高到100%;肠镜内腔消毒合格率由改进前的85.4%提高到98.9%。结论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能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45所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为规范内镜清洗消毒工作、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相关信息。方法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版)》的要求,结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查问卷表,按医院等级分层抽样调查45所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5所医院中有44所将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纳入了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97.78%);43所医院能做到清洗消毒流程的规范化(95.56%),37所医院将内镜的诊疗与清洗分室进行(82.22%),34所医院防护用品齐全(75.5%)。40所医院使用了多酶洗液(88.89%),但能做到一镜一换的只有25所医院(55.56%),活检钳灭菌率为100.00%,但仅有20所医院(44.44%)使用高压蒸汽灭菌。结论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医院能做到内镜的规范清洗消毒,但也存在部分医院特别是二级医院胃镜及附件的检查负荷过重,内镜及活检钳的配置数量与工作量相比还有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医院手术室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方法及其清洗消毒效果。 方法 采用细菌定量培养方法,对某医院使用后的内镜器械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 结果 传统清洗消毒方法的对照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2%;观察组内镜清洗工艺中加入了酶洗环节,清洗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8.2%。传统清洗消毒方法的对照组无菌内镜附件灭菌效果合格率为92.1%;观察组清洗消毒方法清洗的无菌内镜附件灭菌效果合格率为97.4%。结论 内镜清洗消毒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加入酶洗环节可明显提高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部分综合医院消化内镜消毒质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浙江省医疗机构在消化内镜消毒质量情况和消毒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浙江省17所综合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3所三甲医院消化内镜和相关物品消毒质量平均合格率53.06%;10所三乙医院消化内镜和相关物品平均合格率56.8%。4所二甲医院消化内镜和相关物品平均合格率为44.78%。水洗槽及清洗槽内壁、冲洗槽内表面抽样总合格率为49.05%;各类用水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浙江省综合医院内镜消毒工作比较规范,但消毒质量合格率较低,存在内镜引起交叉感染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对内镜(胃、肠镜)清洗消毒效果。方法采用五槽清洗消毒法和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两种方法进行清洗、消毒效果生物学监测。结果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要求。其中58件使用五槽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3%;97件使用内镜一体化清洗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运用一体式半自动内镜清洗消毒程序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优于五槽清洗消毒,提高内镜清洗消毒效果,预防医院感染,规范内镜清洗消毒规范,保证了医疗安全,提高内镜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内镜室建设及消化内镜消毒效果现状,以加强医院内镜消毒与灭菌质量。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抽样检测方法,对省内10所医疗机构内镜室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所调查的10所医疗机构中,有7所设立了独立的清洗消毒室,配备了清洗消毒设备和内镜保存柜,有完整的清洗消毒记录。采集胃镜样本189份,消毒效果合格率为75.13%;三级医院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7.88%,二级医院胃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1.11%。采集肠镜样本69份,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6.67%,其中三级医院合格率77.41%,二级医院合格率为57.89%。结论山东省部分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质量总体偏低,硬件建设达标率只有70%,应加强内镜消毒监督管理,确保内镜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内镜检查是引起医源性感染的潜在因素,据报道,内镜检查引起的感染率约为0.8%,故加强内镜消毒与效果监测,对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本文就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与效果监测作較详情阐述,目的是促进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健康发展,保障内镜诊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部分医院内镜清洗消毒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加强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管理,贯彻《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采用现场抽样和检测方法,对全省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内镜室一般管理合格率波动在47.4%~96%;内镜清洗消毒处理程序合格率多数在50%左右。使用多酶洗液清洗内镜的医院约占40%;有20%的医院清洗活检孔道方法不正确。内镜消毒灭菌处理方法总合格率仅49%,其中纤支镜消毒操作合格率只有15.8%,腹腔镜灭菌操作合格率也只有60%。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对活检钳进行灭菌处理者仅占17.4%。结论,湖北省医院内镜消毒管理存在问题,多数医院内镜消毒灭菌处理程序和方法不正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找出医院在感染控制工作方面的不足,以便改进消毒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方法按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医院开展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热力灭菌设备合格率100%;内镜合格率为93.3%;手术室空气合格率为51.6%;手和皮肤黏膜合格率为79.8%;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为97.5%;诊疗台和治疗车表面合格率为90.6%;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合格率为92.6%;透析用水、冲洗水和湿化水等合格率为70.3%;医院污水合格率为91.7%。结论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卫生消毒整体质量有待提高,尤其是医护人员手和手术室内空气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的有效清洗方法。方法比较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全浸泡清洗和超声雾化清洗消毒机自动清洗两种方式的清洗效果。结果采用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消毒和超声雾化清洗机清洗消毒镜身和活检孔阀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和93.33%,操作部合格率分别为98.33%和61.67%。结论一体化内镜清洗系统清洗效果好,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宜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镜清洗消毒方法改进后的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购置集成内镜清洗工作站NQG-2000,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结果内镜清洗消毒设备改进后,随机多次对内镜进行采样,检查结果细菌总数0 cfu/件,未检出致病菌,合格率100%;未发生内镜喷嘴堵塞现象。结论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和方法改进后,内镜清洗消毒实现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无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7.
内镜在临床中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接受内镜诊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因内镜内部结构精细、复杂,操作过程中密切接触患者的体液、细胞或组织等,清洗、消毒、灭菌不彻底则会造成医院感染。为了解我院内镜中心的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我们于2012年9至11月进行现场调查,观察不同清洗消毒方法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新旧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方法进行改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镜消毒不合格现象,预防由内镜造成的院内感染。【方法】对改进前后两种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004年3~4月共672人次使用旧方法其合格率仅为84.6%,7~8月共690人次使用新方法,其合格率可达100%。【结论】严格按新的操作流程.使用多酶液浸泡,2%戊二醛消毒,杜绝消化内镜消毒不合格现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武汉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消毒级内镜的消毒质量和内镜洗消基础设施与消毒效果的关系。方法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24所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在17所开展内镜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中,设独立消毒室的有70.59%,≥4槽洗消池等内镜洗消基础设施到位率82.35%。消毒级内镜镜身消毒效果合格率平均为90.63%,内腔面消毒效果合格率平均78.13%。消毒效果在有独立消毒室与没有独立消毒室之间无明显差异,用4槽以上洗消池清洗与用3槽以下清洗池清洗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武汉市级以上医疗机构内镜洗消基础设施部分不到位,内镜内腔面消毒效果合格率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状况,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方法参照《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对16所医疗机构消化内镜进行了抽样检验和问卷调查。结果在16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全部都建立了内镜管理制度,接受过内镜清洗消毒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的从业人员占93.75%。有81.25%的消化内镜室设有独立的洗消间,通风状况良好者占62.75%。有93.75%的消化内镜诊室备有高压气枪、烘干机等专用干燥设备。消化内镜消毒质量总平均合格率为87.10%。结论天津市各级医院消化内镜消毒管理比较规范,但在某些环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消毒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