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一低温固化法制备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将1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注射10mg·kg-1大黄素溶液和10mg·kg-1。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混悬液。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黄素的浓度,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消除速率较慢,其消除速率仅为大黄素溶液的0.533倍,生物利用度为大黄素溶液的1.874倍,半衰期为大黄素溶液的1.484倍,药物溶液和纳米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与大黄素溶液相比,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2.
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大鼠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只健康大鼠,雌雄各半,分为2组,分别口服给药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和紫杉醇乳剂30 mg.kg-1,在设计的时间点从颈静脉取血,采用RP-HPLC测定紫杉醇在全血中的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用3P97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大鼠口服给药后,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和乳剂的tm ax分别为3.133 h和1.627 h,MRT分别为10.362 h和3.297 h,mρax分别为1.512 2 mg.L-1和0.718 9 mg.L-1。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够显著改善大鼠体内紫杉醇的药动学行为,有利于其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制备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联苯双酯的浓度,通过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药动学研究表明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消除较慢,生物利用度较高,无论是药物溶液还是纳米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与药物溶液相比,联苯双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还能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索拉非尼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索拉非尼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将8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于耳缘静脉注射索拉非尼溶液和索拉非尼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20 mg·kg-1,在设计的时间点从另一侧耳缘静脉取血。采用HPLC法测定索拉非尼在全血中的药物浓度,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家兔静脉注射给药后,索拉非尼溶液和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的AUC分别为12.29、87.06 mg·L-1.h,半衰期分别为3.44、28.50 h,CLs分别为1.63、0.23 L·kg-1.h-1,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分别符合二室模型和一室模型。结论: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粉能够明显改善家兔体内索拉非尼的药动学行为,与索拉非尼溶液相比,其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其更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情况。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汉黄芩素注射液组和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组,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汉黄芩素含量,并测定两组大鼠心、肝、脾、肺、肾中汉黄芩素含量,计算靶向效率以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靶向性。结果: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0.551 0±0.124 7)h, t1/2β=(14.589 1±1.563 8)h, CL=(0.006 4±0.001 4) ml·h·Kg-1, AUC0→∞=(125.76±9.5728) mg·h·L-1,其在肝脏、脾脏、心脏、肺脏及肾脏的靶向效率分别为2.003、1.789、0.634、0.707、0.259。结论:与汉黄芩素溶液相比,汉黄芩素固体脂质纳米粒能提高对肝脏、脾脏的趋向性,有利于提高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6):772-776
目的制备并评价卡马西平固体脂质纳米粒(CBZ-SLN),考察其单次给药后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采用高温乳化-低温固化法制备CBZ-SLN,并对其进行评价;小鼠随机分为CBZ-SLN组、卡马西平(CBZ)+维拉帕米(Ver)组、CBZ-SLN+Ver、CBZ+SLN组和CBZ组,每组50只,分别腹腔注射后,收集10、15、30、45、60、120、240、360、480和600 min血浆与脑组织,并采用HPLC测定卡马西平的浓度。结果 CBZ-SLN多为球形,平均粒径为(310.20±10.04)nm,Zeta电位为(-30.50±0.98)m V,包封率为(70.9±3.0)%;与CBZ组相比,CBZ-SLN组和CBZ+Ver组CBZ的AUC分别增加88%和64%,t1/2显著增加,而CL显著降低。此外,与CBZ组和CBZ+SLN组相比,CBZ-SLN组和CBZ+Ver组CBZ脑药浓度显著增加。结论 CBZ-SLN具有一定的缓释性,且可有效提高CBZ的脑药浓度,这可能与CBZ-SLN抑制P-糖蛋白(P-gp)对CBZ的外排,增加其在脑内的驻留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制备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并研究其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采用热熔乳化超声 低温固化法制备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考察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微观形态及体外药物释放特性。研究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经灌胃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结果: 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242.5±62.1) nm,多聚分散系数为0.225±0.031,Zeta电位为(-32.1±4.2) mV,包封率为(95.7±2.6) %,在24 h内平稳缓慢释药。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Cmax和AUC0 t分别为辛伐他汀混悬液的2.89倍和1.83倍。结论:辛伐他汀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能快速吸收,显著提高了药物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18α-GL固体脂质纳米粒(18α-GL-SLN)的药动学进行研究。方法 在大鼠股静脉和肝脏同时植入探针,尾静脉给药后,同步微透析采样10 h,HPLC测定透析液中18α-GL的浓度,推算血液及肝脏中真实18α-GL药物浓度,拟合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鼠尾静脉给予18α-GL-SLN和18α-GL后血液和肝脏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AUC0→T(n)、AUCextra和MR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18α-GL水溶液相比,18α-GL-SLN的血液Cmax显著降低,肝脏Cmax显著升高,MRT显著延长,AUC显著增高。结论 18α-GL-SLN给药后药物在大鼠肝脏中的浓度显著升高,存留时间显著延长,提示18α-GL-SLN具有显著的肝脏靶向特性。 相似文献
9.
2种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剂的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MSLN)和经聚乙二醇2000(PEG2000)修饰后的MSLN(PEG-MSLN)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PEG2000修饰对MSLN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MSLN,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以罗丹明B为荧光标记物,测定和计算2种MSLN制剂经鼠尾静脉注射后的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参数。结果:2种MSLN制剂粒径分布相似,Zeta电位约为—20mV;经鼠尾静脉注射后,MSLN靶向肝脏,且经PEG2000修饰后的纳米粒体循环时间可显著延长至2·2倍。结论:MSLN经PEG2000修饰后可改善体循环,其可作为肝脏靶向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0.
《西北药学杂志》2022,(1)
目的 制备盐酸雷洛昔芬固体脂质纳米粒(raloxifene hydrochloride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RLX-SLNs),并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热熔乳化-高压均质法制备RLX-SLNs,通过测定包封率、粒径分布、Zeta电位、微观形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对其进行表征;考察了RLX-SLNs的体外释药特性和稀释稳定性;比较了RLX混悬剂与RLX-SLNs经大鼠口服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结果 制备的RLX-SLNs外观呈乳白色溶液状,包封率为97.8%±1.6%,粒径为(194.5±8.5) nm,多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 PDI)为0.183±0.08,Zeta电位为(-34.3±1.5) mV;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RLX-SLNs呈球状分布,无聚集;DSC测定结果显示RLX-SLNs中的药物吸热峰消失;RLX-SLNs在4种释放介质中均表现为双相释药特征;大鼠口服RLX-SLNs后,其药物达峰质量浓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均显著高于RLX混悬剂。结论 将盐酸雷洛昔芬制备成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工艺可控,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为盐酸雷洛昔芬的二次开发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阿克拉霉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针剂在家兔体内药动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克拉霉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ACM-SLN)冻干针剂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方法:用RP-HPLC法测定家兔耳缘静注ACM-SLN冻干针剂和阿克拉霉素A(ACM-A)注射剂后不同时间血浆中ACM-A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ACM-SLN冻干针剂和ACM-A注射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ACM-SLN冻干针剂的t1/2β与MRT显著延长,AUC增高,CL降低。结论:ACM-SLN冻干针剂有利于增加药物与肝脏肿瘤组织的接触时间,从而提高ACM-A的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大鼠灌胃给药后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热熔乳化超声-低温固化法制备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对制得的纳米粒进行表征。将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为塞来昔布原料药组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组,灌胃给药剂量均为100 mg·kg-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塞来昔布的浓度,采用3P97程序计算塞来昔布药动学参数。结果: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83.6±44.5)nm,PdI为(0.217±0.052),Zeta电位为(-30.4±5.2)mV。塞来昔布原料药和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大鼠体内的AUC(0-t)分别为(4.47±0.72)和(11.64±2.01)mg·L-1·h;t1/2分别为(13.45±1.89)和(10.12±1.24)h;tmax 分别为(2.33±0.21)和(1.31±0.14)h;Cmax分别为(0.86±0.12)和(2.14±0.46 )mg·L-1。结论:塞来昔布固体脂质纳米粒能够明显改善大鼠体内塞来昔布的药动学行为,与塞来昔布原料药相比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脂质纳米粒(MSLN)和经聚乙二醇2000(PEG2000)修饰后的MSLN(PEG~MSLN)杠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厦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考察PEG2000修饰对MSLN体内组织分布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溶刑扩散法制备MSLN,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以罗丹明B为荧光标记物,测定和计算2种MSLN制剂经鼠尾静脉注射后的体内组织分布及药动学参数。结果:2种MSLN制荆粒径分布相似,Zeta电位约为一20mV;经鼠尾静脉注射后,MSLN靶向肝脏,且经PEG2000修饰后的纳米粒体循环时间可显著延长至2.2倍。结论:MSLN经PEG2000修饰后可改善体循环,其可作为肝脏靶向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淫羊藿苷固体脂质纳米粒(ICA-SLN)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以及利用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提高ICA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可行性。方法:对2组大鼠分别灌胃ICA混悬液和ICA-SLN混悬液后,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体内ICA的血药浓度,比较ICA混悬液和ICA-SLN混悬液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结果:ICA在体内的药-时曲线呈现双峰,tmax为1 h,t1/2为3 h。载药纳米粒组与对照组的AUC0-∞分别为(233.6±71.2)ng.h.mL-1和(107.4±15.7)ng.h.mL-(1P<0.05)。结论:与单纯口服ICA相比较,ICA-SLN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孙冬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9):226-227
建立了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姜黄素在大鼠血浆中的含量,并考察了尾静脉注射Cur(姜黄素)注射液、Cur-SLN(姜黄素纳米粒)和Cur-LSLN(姜黄素长循环纳米粒)后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体脂质纳米粒是新一代亚微粒给药系统,由于其生理相容性好,可控制药物释放以及良好的靶向性等优点,日益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体外释药,给药途径及存在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固体脂质纳米粒(SLN)。方法:用薄膜超声法制备Cur-SLN,以mcur:m单硬脂酸甘油酯、m单硬脂酸甘油酯:m卵磷脂、聚山梨酯-80质量浓度、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优选处方,并考察其粒径分布、Zeta电位。结果:当mcur:m单硬脂酸甘油酯=1:3、m单硬脂酸甘油酯:m卵磷脂=1:2.5、聚山梨酯-80质量浓度2.5%、超声时间12min时,所制得的Cur-SLN平均粒径为(145.6±5)nm,Zeta电位为(-31.9±1.5)mV,包封率为(97.42±0.39)%,载药量为(7.92±0.05)%。结论: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Cur-SLN可行,为开发姜黄素新型给药系统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尾静脉注射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SM-SLN)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HPLC法测定大鼠尾静脉注射SM-SLN及水飞蓟素溶液后,不同时间点眼眶取血,测定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采用3P97软件,对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主要药动参数。结果:通过拟合后,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水飞蓟素溶液及SM-SLN药时曲线下面积面积分别为4.322μg·mL-1·h-1和12.421μg·mL-1·h-1,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4.247h和8.298h。结论:与水飞蓟素溶液组相比,SM-SLN延长了在体内的驻留时间,具有了一定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以生理相容的高熔点脂质为骨架材料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els,SLN)是近年来研究十分活跃且极有发展潜力的靶向-控释给药系统的载体,本文综述了迄今SLN研究历程中一些主要发现,包括制备及影响因素,结构,稳定性,降解与释药,已研究的剂型等,指出了它的发展前景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