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味中药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路小平 《光明中医》2004,19(1):40-41
随着现代药学研究的深入 ,中草药在原文献记录基础上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功效 ,拓宽了临床应用范围 ,为了有利于临床应用 ,选择常用的几味中草药 ,略述如下 :柴胡苦、辛微寒 ,归心包络、肝、三焦、胆经。功效 :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新功用 :有抗流感和天花病毒 ,能抗脊髓灰质炎及疟原虫 ,同时又能调节体温中枢、兴奋汗腺而达到解热的目的。在用于神经系统方面 ,单味 2 0g ,可以起到镇静、催眠的效用。如果与其它安神药物同用 ,疗效则更佳。在用于心血管疾患时 ,本品作为辅药与其它心血管药物 (如丹参、当归等 )同用可有效治疗心律不…  相似文献   

3.
部分传统中成药的临床新用北京三○二医院刘丽萍,徐丽芬(100039)中成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简便,易为患者接受。近年来,临床医生在治疗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中成药的新功效,使传统药物在原有适应症的基础上扩大了治疗范围。本文就部分中成药的临床...  相似文献   

4.
有些老药久考验,已成为临床医生所熟悉和掌握,但是,有些老药的新用途有的还了解不够,本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有关资料证明,这些老药即经济且在它新的用途上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医药科研的进展,许多药物新的药理作用逐渐被发现并应用于临床,从而开辟了用药的新途径.所谓"老药"是指被投放市场用于临床的时间较久,已为广大医药人员或社会人群所了解的药品,而"新用"则是说这些药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又发现了新的用途.例如,众所周知的阿司匹林,原本是解热、镇痛、抗风湿药,但近年又不断发现它还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可用来防治心肌梗死等病症.现今有不少报刊杂志刊登一些常见老药新用作为科普宣传、报道,竞不乏不加分析或不结合实际,不掌握严格指征,不遵医嘱,自作主张滥用,不利于安全、有效用药.笔者认为"老药"新用,必须慎之又慎.  相似文献   

7.
黄连新用     
  相似文献   

8.
单味中药因其效宏、简便,而深受医患欢迎和重视,不少已超出其原有的传统用药范围。现将35种单味中药临床新用概述如下:1大蒜、胡萝卜治疗鼻卢氏[1]用大蒜泥外涌泉穴治疗小儿鼻衄320例均愈。方法:取洁净大蒜瓣3~6g·压碎,捣成泥,涂于纱布上,交叉敷在涌泉穴,即左则鼻孔出血敷右涌泉穴,右侧出血敷左侧,双侧出血则敷双侧,并用纱布固定好。敷贴6~8h/次,一般1次可愈。止血后,即以温水洗脚心。苏氏[2]以生胡萝卜5~7个.洗净捣烂取汁,加温10min·口服100~15Oml/次.1~3次用,连服3~5d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鼻衄多例均获佳效。2…  相似文献   

9.
15种单味中药临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对中药药理的深入研究 ,单味中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不少已超出了其传统用药范围 ,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 1 5种单味中药临床新用概述如下 :1 生大黄粉治疗中风便秘伦新 [1 ] 用生大黄神阙穴贴敷治疗中风便秘 75例 ,治愈 5 1例 ,好转 1 8例 ,未愈 6例 ,总有效率 92 %。方法 :取生大黄粉 3 g,用 5 0~ 60度白酒调成糊状 ,贴藏于神阙穴 ,外用敷料胶布或绷带固定 ,于局部用 5 0~ 60度白酒约 5 ml加湿 1次 / d,换药 1次 / 3~ 5 d。对照组给予苁蓉通便口服液 ,1支 /次 ,2次 / d,治愈 2 2例 ,好转 2 8例 ,未愈 2 5例 ,总有效率 …  相似文献   

10.
黄增强 《光明中医》2010,25(12):2298-2299
<正>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原用于治疗"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方由黄连、半夏、瓜蒌实3味组成,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笔者在治疗内科杂病时,遇有痰热交阻,胸脘痞满,按之疼痛,苔黄腻,脉浮滑者,均可用此方随证加味,每茯良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六神丸是常用的治疗“喉症”的中成药,由牛黄、麝香、冰片、珍珠、雄黄等药物组成。近年来,临床发现六神丸的治疗范围越来越大,深受医患的欢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对中药药理深入研究,单味中药临床应用不断扩大,尤其应用于外治前途广泛,具有使用方便、节省材料、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等特点。据有关文献资料,将23种单味中药外治临床新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亚甲蓝的临床新用。检素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亚甲蓝除了用于氰化物解毒外,还可用于某些手术后止痛,治疗来苏儿中毒,治疗血管瘤,可预防手术后肠粘连,应用于治疗深度烧伤,治疗三叉神经痛,还试用于尿路结石、闭塞性脉管炎、神经性炎皮等。  相似文献   

14.
谢阳 《中成药》1994,16(7):50-50
导赤散是宋代医家钱乙所拟,为治疗小儿心经有热或心热移于小肠的代表方剂,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用本方随证加减,用以治疗心肌炎、淋病、男性不育、白塞氏综合症、崩漏、带下、皮肤病、产后尿潴留、急性泌尿道感染等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15.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方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研为散,以白饮和服,日三次,有疏风散寒、利湿消肿之功.笔者据其治疗原则,治疗咳喘、水肿等症,收到明显效果.1 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张某,女,75岁,2012年11月5日初诊.患者咳嗽气喘三年,伴畏寒,肢冷,头痛身痛,咳嗽痰稀,喘促时作,动则加剧,小便短少,大便溏薄等.二周前因受寒致使上症又作,曾在某院诊断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予中西药物治疗十天,诸证仍见,乃来求诊.察患者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迟.此乃风寒外束,水饮内停之症,当以疏风散寒,宣肺平喘为治,方用五苓散化裁,药取猪苓10g,泽泻20g,白术10g,茯苓10g,桂枝15g,半夏10g,麻黄、细辛、陈皮、甘草各5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6.
白芷临床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常义  王淑英 《四川中医》2000,18(11):16-17
白芷,味辛性温,具有发表祛风、消肿止痛之功,“其气芳香,能通九窍”。《本草纲目》日:“治界渊鼻觑,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但笔者认为,白芷的作用远非于此。在临床中用以治疗界渊头痛、胃院疼痛、消化性溃疡等每能收到满意疗效。1醒脑通窍,治疗鼻渊 白芷辛温发表,芳香醒脑,通里达表,宣肺通窍,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基本方由白芷、在耳、细辛等组成。偏寒湿者加羌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偏热者加黄芩、蚤休、连翘疏风清热;喉痒咳嗽者加桔梗、杏仁宣肺利咽止咳。如治陈某,女,28岁,1996年3月20日初诊。感冒后…  相似文献   

17.
<正> 白术,原名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一种常用中药.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健则能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以营养周身.白术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能振奋脾阳,增强机体的消化与吸收功能,这样就能使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以同化,从而达到补益身体、延年长寿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四逆散出自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组成。此方为和解剂中调和肝脾的常用代表方剂之一。方中用柴胡,和解少阳,使枢机运转而郁热透达;芍药、甘草,以调理肝脾,则土木得和,气机流畅。同时,柴胡与枳实同用,可以升清降浊;芍药与甘草同用,可以缓急舒挛。合而成方,可散气血之郁滞,宣气机之不畅,从而使表里得和,肝脾两调。本文介绍近年来本方的一些临床新用途。  相似文献   

19.
血府逐瘀汤原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出自《医林改错》,方由当归、桃仁、红花、牛膝、生地、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甘草组成。主治瘀血凝滞,经闭不行,或行经腹痛,或头痛胸痛日久不愈,或呕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日晡潮热等症。对于老年病人由于诸脏腑功能衰退,血行涩滞,易致瘀血为患。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老年性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皮肤病,收效甚佳,略举二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路路通,别名九孔子,又名枫果,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的干燥成熟果序。分布于我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区。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亦产。其味苦,微涩,性平,入肝、胃经。功能祛风湿,活血通络,利水下乳。临床用于胃痛,腹胀,月经不调,月经量少,痛经;也治周身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络拘孪,及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0余载,善用此药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