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在四联药物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25-50mg/d)或培哚普利(2-4mg/d),观察4周。用药前后对比血压,心率,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氯沙坦组总有效率86.0%,显效29.0%,有效57.0%;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87.5%,显效25.0%,有效62.5%。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相近,平均16.1天。结论:培哚普利与氯沙坦治疗心衰均有效,且安全,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在四联药物抗心衰治疗效果不佳的基础上加用氯沙坦(25~50 mg/d)或培哚普利(2~4 mg/d), 观察4周.用药前后对比血压、心率、射血分数、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氯沙坦组总有效率86.0%, 显效29.0%, 有效57.0%; 培哚普利组总有效率87.5%, 显效25.0%, 有效62.5%.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相近, 平均16.1天.结论培哚普利与氯沙坦治疗心衰均有效, 且安全、可缩短病程,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与氨氯地平联用治疗中老年设备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48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血脂,血糖,肾功能等变化,结果:经观察治疗4周后血压稳定下降(P<0.05),同时改善了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和肾功能,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剂培哚普利和钙通道拮抗剂氨氯地平的联合使用,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杜爱英 《河北医学》2005,11(10):873-875
目的:对老年Ⅰ~Ⅱ级高血压病(45例)和非老年Ⅰ~Ⅱ级高血压病(43例)应用培哚普利治疗并进行比较。方法:88例高血压病患者均服用培哚普利,老年组:2~4mg;非老年组4~8mg:每日1次,疗程4周。主要观察两组降压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后均有显著的降压效果(P〈0.01),但是两组之间的降压总有效率和降压幅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培哚普利治疗老年Ⅰ~Ⅱ级高血压病的疗效较好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和非老年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同时用培哚普利对47例老年(年龄≥60岁)高血压病和45例非老年(年龄<60岁)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组平行对照治疗。结果:培哚普利对两组高血压病降压作用明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谷/峰比值均>65%,SBP和DBP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分别为89.4%和91.1%,且老年患者每日的用药量仅为非老年组的50%(4mg)。结论:培哚普利是一种强效降压药物,降压作用稳定,副作用少、作用时间长、对左室轻度肥厚有逆转作用,特别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采用随机、单盲、组间、平行对照的方法,通过偶测血压(CBP)与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培哚普利的降压疗效与依那普利进行对比观察。84例患者中培哚普利组(P组)和依那普利组(E组)各42例,动态血压监测20例。4w治疗显示总有效率P组为925%,E组为909%,两组间无显著差别。不良反应发生率P组少于E组。24h动态血压监测显示,培哚普利控制血压效果明显优于依那普利,计算的谷/峰比值均>50%。研究提示培哚普利是一安全有效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7.
8.
9.
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心肌缺血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培哚普利对高血压病心肌缺血治疗的临床研究,探讨ACEI对高血压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中随机筛选高血压病心肌缺血患者37例,不用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给予培哚普利片口服治疗,并用BET和24h Holter、ABPM对高血压心肌缺血变化进行监测。结果:37例病人中有30例在服药期间偶测血压降到正常范围,只有6例偶测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但SBP平均下降≥20mmHg,DBP平均下降≥10mmHg,均达到有效指标;经BET观察,服用培哚普利片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有抗心肌缺血作用;24h Holter观察24小时ST段压低总时间和最大ST段压低深度的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性,显示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治疗高血压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上蔡县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培哚普利及氢氯噻嗪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培哚普利及氨氯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统计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夜间下降率,DBP谷/峰比值(T/P)、SBP T/P,血清尿酸(UA)、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K~+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DBP、SBP夜间下降率均高于对照组,SBP T/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DBP T/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UA、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K~+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90%(4/58),对照组为10.34%(6/58),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有助于保护靶器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培多普利及洛沙坦对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及3 H -TdR参入。结果 两种药物对不同细胞周期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结论 培多普利及洛沙坦对心肌肥厚可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国富 《河北医学》2001,7(11):977-979
目的 :观察氯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门诊符合高血压病诊断的 6 6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用氯沙坦 5 0mg .qd口服。对照组用卡托普利 12 .5mg .Tid口服 ,两组均以 6周为一疗程。每周同一时间测血压 2次 ,6周末血压为治疗后血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5 %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氯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良好 ,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吲达帕胺缓释片1.5m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哚普利,每日4mg,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疗程为8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显效率分别为65.0%、47.5%,总有效率分别为95.0%、72.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以较好地控制血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是治疗高血压较理想的降压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田芳 《河南医学研究》2000,9(3):272-273
目的 :评价氯沙坦钾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方法 :为一项自身对照方式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0例 ,予以口服氯沙坦钾 5 0mg/日 (晨服 ) ,总疗程六周。服用至二周血压未降至正常水平 ,改氯沙坦钾 10 0mg/日口服。结果 :用氯沙坦钾治疗 2周起 ,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 (P <0 0 1) ,至第 6周降压幅度最显著 (P <0 0 0 1)。用氯沙坦钾总有效率达到 95 %,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氯沙坦钾降压效果显著 ,是值得在临床应用的基础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EH患者108例,用氯沙坦治疗5周前后分别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BP)及血压变异性(BPV),同时选取健康人54例作对照组观察BP及BPV。结果108例EH患者中94例完成试验及观察,治疗前EH组BP及BPV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服用氯沙坦后EH患者的BP及BPV与用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EH患者BPV增高,氯沙坦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降低BPV。  相似文献   

16.
回皓升  梁高燕 《河北医学》2004,10(8):714-717
目的 :比较伊贝沙坦和氯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依从性。方法 :82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经过 1周药物洗脱期和 2周安慰剂期后 ,再随机分为两组 :A组伊贝沙坦 (15 0mg/d)和B组氯沙坦 (5 0mg/d) ,每组 4 1例 ,疗程 8周。治疗前后做相关实验室检查 ,观察治疗第1、2、4、6、8周血压、心率、不良反应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治疗 8周后两组血压均下降 ,伊贝沙坦组显效 2 2例 ,有效 15例 ,无效 4例 ,退出试验 1例 ,总有效率为 92 .5 % ,治疗依从性 97.6 % ;氯沙坦组显效 18例 ,有效 13例 ,无效 6例 ,退出试验 4例 ,总有效率为 83.8% ,治疗依从性 90 .2 %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结论 :伊贝沙坦和氯沙坦安全性相似 ,但伊贝沙坦能够更有效控制血压 ,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拉西地平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开放式、自身对照试验,选取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拉西地平4mg,1次/日,如服用2周无效则加至6mg,1次/日,共6周。观察服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经6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至第2周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12.4±9.2)mmHg(P<0.01)和(9.0±4.8)mmHg(P<0.01);至第6周末,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幅度分别达(24.0±9.8)mmHg(P<0.01)和(14.4±5.1)mmHg(P<0.01)。结论拉西地平为一种降压平稳、疗效肯定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氯沙坦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年-2013年12月)、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1982年-2013年12月)及PUPMED(1995年-2013年12月)中关于氯沙坦、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差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Jadad质量评分,对同质性结果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相关文献,其中13篇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氯沙坦与卡托普利降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5,95%CI 0.891.47,P=0.28);14项不良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0.33,95%CI 0.241.47,P=0.28);14项不良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氯沙坦与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R=0.33,95%CI 0.240.45,P<0.01)。结论氯沙坦在降压疗效上与卡托普利无明显差异,但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福辛普利,卡托普利,培哚普利及氯沙坦钾治疗糖尿病合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病人在控制血糖的同时分别给以降压治疗,即每日1次福辛普利10mg或培哚普利4mg或氯沙坦钾50mg。或每日3次,每次12.5mg卡托普利,2周后如收缩压仍〉15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则加用钙拮抗剂。结果:四种药物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但四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60例,口服培哚普利加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患者60例,口服培哚普利,观察并随访3个月,分别在治疗1个月、3个月末测量患者血压、降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下降,治疗组患者的降压达标率在1个月、3个月末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培哚普利与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