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并有乙肝及糖尿病的侵润型肺结核患者196例,年龄15~74岁,平均38岁,无心、肾疾患和肺外结核。随机将196例侵润型肺结核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6例,采用2SHRZ(E)/4HR抗结核治疗,同时加用凯西莱(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1119)保肝治疗,0.2g,tid,  相似文献   

2.
肾综合征出血热2 263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病原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促进了本病治疗措施改进和发展 ,使病死率有所下降。我院 2 5年来收治HFRS患者 2 2 63例 ,现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及死因变迁进行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一、病例资料本院于 1975~ 2 0 0 0年共收治HFRS患者 2 2 63例 ,男19 10例 ,女 3 53例 ,男女比例为 5.41∶1。发病年龄 10个月~ 84岁 ,其中 <15岁 179例 ,16~ 59岁 1810例 ,>60岁 2 74例。多数患者为乡镇农村村民 ,少数为郊区居民和城市职工。发病无家庭聚集现象 ,小高峰期 ( 5~ 7月 ) 43 1例 ( 19.0 0 % ) ,大高峰…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肾绞痛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傅英 《山东医药》2007,47(18):61-62
52例妊娠期肾绞痛患者行B超检查,其中49例发现患侧输尿管梗阻,35例发现结石,43例有积水.对43例行解痉、止痛、输液治疗基本缓解,3例行输尿管镜取石术,6例行输尿管双J管置入术.治疗后50例足月分娩,1例流产,1例早产.多普勒B超是妊娠期肾绞痛的首选检查方法;合理药物治疗适时外科干预,效果良好,可以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选择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肾性贫血的非透析患者30例,治疗组15例,采用rHu EP06000U每周1次皮下注射;对照组15例,采用相同产品rHu EPO3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压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前后两组治疗观察指标及副反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rHu EPO每周1次注射方法与分次注射有同样治疗价值,且减少病人负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4例原发性心脏恶性肿瘤,其中男1例,女3例,年龄26~43岁,平均35岁,本组除1例右心房肿瘤广泛侵犯右房室环及心包仅做活检外,其余3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辅助下行肿瘤切除术,根据肿瘤的部位及侵润程度,完整切除2例,姑息切除1例,同期行室间隔修补、肺动脉成形1例,二尖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1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单纯探查活检术的患者2个月后死于心力衰竭;1例右心室梭形细胞肉瘤术后辅助放、化疗,术后18个月肿瘤复发死于右心衰竭;1例左心房恶性间皮瘤手术后3个月死于双肺广泛转移;1例左心房梭形细胞肉瘤术后随访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原发心脏恶性肿瘤预后欠佳,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辅以综合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日本癌症研究所附属医院积14年经验,对侵犯邻近脏器的70岁以上肺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全组29例均作肺切除及合并受侵脏器切除术,收到一定疗效。资料1970~1983年的14年间收治原发性肺癌781例,外科治疗394例,手术切除的70岁以上者103例,其中伴邻近脏器受侵者29例。为了专题研究高龄晚期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作者将伴邻近脏器受侵的肺癌患者分为70岁以上高龄组(Ⅰ组)29例和70岁以下对照组(Ⅱ组)85例。各种肺切除合并邻近脏器切除:Ⅰ组有壁层胸膜  相似文献   

7.
卢连元  张延泉 《山东医药》2008,48(34):44-44
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终末期肾病常见的并发症.2006年8月~2007年9月,我们应用骨化三醇治疗尿毒症合并肾性骨病患者7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尿毒症合并肾性骨病患者75例,男40例、女35例,年龄16~65岁、中位年龄42岁.慢性肾衰竭病程1~45个月,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8例,慢性肾孟肾炎5例,高血压肾损害23例,糖尿病肾病9例;血液透析45例,非血液透析30例.患者用药前3个月未服用维生素D制剂及补钙降磷治疗.  相似文献   

8.
韦格纳肉芽肿病并发肾动脉瘤2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韦格纳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atosis,WG)合并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报道本院2例WG合并肾动脉瘤,并复习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综合文献报道WG合并动脉瘤共计15例(包括本文2例),其中男性14例,所有患者均有上呼吸道、肺和肾脏受累。13例动脉瘤出现在发病初期,并发动脉瘤最具提示意义的症状为腹痛;15例患者中4例累及大动脉(主动脉),11例累及中等动脉,其中肾动脉分支受累7例;9例发生动脉瘤破裂,其中3例死于腹腔大出血。肾动脉瘤破裂临床表现为腹痛和出血性贫血,腹部B超和CT提示肾周血肿,肾动脉造影可见多发动脉瘤;在联合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的基础上,弹簧栓塞破裂的肾动脉以及输血支持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病合并肾动脉瘤为罕见但危及生命的并发症。WG患者出现腹痛时要警惕肾动脉瘤形成或破裂的可能,及时行肾动脉造影有利于明确诊断;破裂动脉瘤可予弹簧栓塞等处理,同时联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2003年6月至2004年9月,我们对40例患者行腹腔镜肾切除术,并与传统开放性肾切除术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65岁,平均45.8岁;肾恶性肿瘤30例.肾积水、感染所致无功能肾10例。40例开放肾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9~62岁,平均49.4岁;肾恶性肿瘤32例,肾积水、感染所致无功能肾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8例成人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期、治疗及预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单纯肉眼血尿1例、腰腹痛5例(伴血尿1例)、无症状2例,术前拟诊肾肿瘤5例、肾盂肿瘤2例、输尿管肿瘤2例。均于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肾母细胞瘤。按照美国国家肾母细胞瘤研究组(NWTS)分期标准,本组8例分别为I期2例、Ⅱ期2例、Ⅲ期3例、Ⅳ期1例。8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7例随访1—15a,3例存活。结论成人肾母细胞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手术治疗、辅以放疗和化疗等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注射氯化钠、利多卡因、肾上腺素(HLE)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我院近10年行内镜下注射HLE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28例,其中发生肾绞痛6例.现将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院2002年10月~2012年10月消化科内镜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并行内镜下注射HLE治疗的患者1528例,发生肾绞痛患者6例.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2 ~48岁,平均年龄39.7岁.胃溃疡1例,Forrest分级为Ib,HLE用量8ml;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例,Forrest分级分别为Ib、Ⅱa、Ⅱb,HLE用量分别为6ml、8ml和6ml;吻合口溃疡1例,Forrest分级为Ⅱb,HLE用量4ml;Dieulafoy病1例,Forrest分级为Ia,HLE用量10ml.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78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完成 10 17例尸体肾移植 ,其中老年患者 (≥ 6 0岁 ) 96例。本文回顾性分析其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存活情况和移植肾丢失的主要原因。1 对象与方法1.1  患者一般情况  10 17例尸体肾移植术中年龄≥ 6 0岁属于老年组 ,年龄 <6 0岁属于成年组。老年组肾移植 96例 ,其中≥ 6 5岁 10例 ,最大年龄 72岁。成年组肾移植 92 1例。1.2   观察项目  10 17例移植肾存活时间 ,存活时间≥ 1年、3年、5年、7年的移植肾存活率 ,比较老年组和成年组患者肾存活率 ,观察 1994年 8月前后老年组移植肾存活率的变化 ,分析老年组…  相似文献   

13.
移植肾组织C4d阳性急性排斥2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观察中国肾移植受者移植肾组织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 (PTC)C4d阳性的急性排斥反应 (AR)患者的临床过程及其转归,为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借鉴。 方法:1999年 4月~2004年 6月间发生AR的肾移植受者,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肾组织C4d的沉积,对阳性者观察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反应以及临床转归。 结果:21例C4d阳性AR患者,主要发生在年轻男性(33 5±7 2岁)与中年女性 (40. 9±6 .7岁 )中; 7例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高, 66 .7%的AR发生在术后 2周内(14 /21), 6个月后仍然有 3例发生,其中 2例与免疫抑制剂的撤换有关; 62%的患者需透析治疗,仅 4例对冲击治疗有反应, 4例接受免疫吸附联合FK506 +霉酚酸酯(MMF)治疗者有 3例完全逆转, 1例移植肾丢失, 1例受者主要因消化道反应未能成功切换FK506而单独应用IA,最终未能逆转; 12例单纯应用FK506+MMF治疗者(1例加用抗胸腺球蛋白 )有 6例完全逆转, 4例部分缓解。所有需要透析的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 1例单独应用长时间CBP治疗的受者也成功逆转。患者性别和发生AR的时间与移植肾转归有关,后期发生的AR以及女性受者预后较差。 结论:C4d阳性的AR多发生在术后早期;传统上的AR高危人群发生率高,晚期也可发生,但预后较差;组织学上多伴PTC部位中性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术后双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发生率及射频消融后长期随访的结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入选48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科行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或获得性心脏病后发作房速的患者.双环折返性房速的定义为心房同时存在两个折返环,同时在折返的可能路径上进行多部位拖带均为隐匿性.结果 共观察到8例患者术中存在双环折返性房速,男4例,平均年龄(40.4±22.0)岁.第1次外科术后至房速发作时间为(79.0±65.2)个月,第1次房速发作至第1次消融的时间为(20.8±28.3)个月,所有患者房速均持续发作.所有患者的双环折返性房速均与三尖瓣峡部以及右心房游离壁切口相关.5例患者在消融三尖瓣峡部过程中,心动周期突然变化;1例患者消融三尖瓣峡部时,心动周期无变化,右心房游离壁多部位拖带为右心房游离壁折返性房速,间隔部位拖带证实此部位不在折返环内,可能提示右心房游离壁折返性房速为主导折返环,;1例患者消融过程中心动过速终止,同样行切口致下腔的线性消融;1例患者消融三尖瓣峡部时心动过速无明显变化,但冠状静脉窦的激动有细微变化,拖带标测提示三尖瓣峡部不在折返环内,右心房游离壁多部位拖带提示为围绕右心房切口瘢痕折返的心动过速,行外科切口下部至下腔静脉消融时,房速终止.平均随访(33.6±16.7)个月,3例复发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后,其中1例复发房速,另外2例复发房颤.结论 经右心房游离壁切口术后双环折返性房速主要与三尖瓣峡部以及切口相关,三尖瓣峡部以及切口至下腔静脉线性消融常能够治疗这类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属良性还是恶性,至今尚无统一认识。我院于1957~1989年共收治21例,本文对其形态学特点、病理分级、临床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分析。一、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4~73岁;病程3天至15年。  相似文献   

16.
黄源雄  陈丽叶  何永丽  罗小珍 《内科》2013,8(1):37+41-37,41
目的探讨热疗在急诊肾绞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治疗的10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输液、解痉、止痛治疗,实验组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愈3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20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强止痛药使用率(12.0%)显著低于对照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肾绞痛治疗中联合应用热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间叶性肿瘤,多局限于肾,肾外AML少见,肾外AML伴静脉内及右心房生长则罕见。本文报道1例盆腔AML伴左髂静脉、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内生长的罕见病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肾血流及肾结构的影响。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63例,观察组43例,服用氯沙坦50~100mg/d;对照组(复方降压片组)20例,疗程12~17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肾血流及肾血管管壁厚度、内径。结果氯沙坦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肾血流改善、肾动脉管壁厚度明显变薄(P<0.01),动脉内径增大(P<0.05)。结论氯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可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黏度,降低肾动脉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改善肾血管结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血液透析(HD)及血磁疗法(BMT)对肾功衰竭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中超氧化岐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血气变化,评价其治疗作用及机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符合肾功衰竭并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急性肾功衰竭36例,慢性肾功衰竭32例。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D BMT为治疗组,36例,男30例,女6例,平均年龄51岁。常规治疗组32例,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53岁。正常对照组30例,为门诊健康体检者。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常规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强心、利尿、纠酸、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20.
综合疗法加苦参素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学宜  刘莉 《山东医药》2002,42(13):37-37
目前 ,临床上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抗病毒治疗除应用病毒唑和α-干扰素外 ,尚缺乏其他特效药物。2 0 0 1年 1~ 1 2月 ,我们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参素注射液治疗 HFRS早期患者 1 5 5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文治疗组 1 5 5例 ,男 94例 ,女 6 1例 ;年龄 1 4~ 70岁 ,平均 3 7.9岁 ;病程 4.0 5± 0 .89天。临床分型为轻型 3 6例、中型 92例、重型 2 7例 ,均按 1 986年全国 HFRS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及分型诊断 ,并经血清抗 - HV- Ig M检查确诊。另选同期患者1 5 4例做对照 ,其性别、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