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彭绍华  冯德云 《湖南医学》1998,15(3):132-133
利用原位脱氧核糖核酸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和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肝细胞癌和癌旁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密度明显氏于癌旁组织(P〈0.01),c-myc蛋白在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0%(12/30)和86.7%(26/30),差异有显著性,其表达强度亦以癌旁肝组织为强(P〈0.01)。结果提示,c-myc蛋白的表达既可诱导细胞凋亡又可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邹琳  罗春丽  韩永华 《重庆医学》2002,31(11):1043-1044
目的 探讨c myc癌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T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RT PCR法检测 2 7例TCC组织、16例癌旁组织和 16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c myc癌基因的mRNA表达。 结果 TCC组织中c myc表达阳性率为6 6 7% (18/ 2 7) ,癌旁组织的阳性率为 37 5 % (6 / 16 )而正常膀胱粘膜为 2 5 % (4/ 16 ) ,三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及肿瘤浸润、复发的TCC组织c myc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TCC组织c myc表达阳性率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粘膜的阳性表达有差异 ,而TCC的不同分期、分级、浸润及复发等生物学行为与c myc表达未见差异。因此 ,单独将c myc作为TCC的诊断指标时 ,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不够 ,需结合其他有关肿瘤标志物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C-erbB-2、p53、nm23、c-myc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死亡率占妇科肿瘤的第二位 ,宫颈癌的发生90 %与人类乳头状病毒感染有关。近年发现c -erbB -2 ,c-myc,p5 3 ,nm2 3 ,EGFR等基因在宫颈癌中过度表达 ,认识到癌基因的激活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对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变衍变为宫颈癌 ,各种基因的相互协同作用 ,仍不了解。本文对宫颈癌c -erbB -2 ,c -myc ,p5 3 ,nm2 3基因表达及基因间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1 c-erbB -2基因、p5 3基因原癌基因c-erbB -2定位于染色体 1 7q2 1区带 ,编码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  相似文献   

4.
采用ABC法免疫组化技术,检测8例正常肾组织,46例肾癌石蜡包埋标本中p62的表达,并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得每例肾癌标本p62的表达强度。结果发现正常肾组织标本中p62染色阴性,46例肾癌标本中29例p62染色阳性p62的表达位于细胞核内,p62的表达强度与肾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1).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均为p16蛋白表达缺失者),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患者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6.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P16^INK4蛋白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30例肝癌组织有16例P16^INK4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33%,15例正常肝组织P16表达阳性率为100%(P〈0.01)。乙型肝炎病毒(HBV)在P16^INK4蛋白阳性及阴性的肝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70%及83.33%,统计学分析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认为P16^INK4蛋白失活与肝癌发生发  相似文献   

7.
c-myc癌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myc癌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34例食管癌及其相应病例的正常食管粘膜组织标本中c-myc癌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为61.76%,正常食管组织阳性表达率为0。c-myc癌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c-myc癌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邹琼  章宗籍 《医学综述》2002,8(12):713-715
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 (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至今为止 ,其发生的分子机制还不太清楚。Barbacid小组曾鉴定出肝癌有关的基因谱 :N ras、C myc、C fos、ING Ⅱ、C fms、p16、p5 3 ,这说明肝癌是一种多基因相关性疾病。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由正常肝细胞转变成肝癌细胞其最根本的环节在于肝细胞内相关癌基因的过度表达与相关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突变 ,使肝细胞逐渐发生增生腺瘤样病变与癌变。p16基因是 1993年发现的继p5 3抑癌…  相似文献   

9.
Bcl—2,C—myc在肝细胞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2000,21(2):152-1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p16蛋白及其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缺失研究,探讨p16基因与肝癌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原发性肝癌32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别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及其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32例肝癌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62.5%(20/32),癌旁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3.13%(1/32),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P<0.05),而与癌灶体积、甲胎球蛋白(AFP)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16基因在癌组织中的缺失率25%(8/32),在癌旁组织为3.13%(1/32),相差显著(P<0.05).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分化程度、癌灶体积、AFP值无关(P>0.05).结论p16基因缺失与肝癌发生关系密切,提示p16蛋白可能是预测病人预后的一个指标,但仍需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析b-FGF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癌45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31例(68.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3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8例(34.8%)及正常肝14例中b-FGF表达阳性者6例(42.3%);在高分化(8/17)、无肝内转移(16/28)、无淋巴转移(18/31)的肝癌中b-FGF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23/28)、有肝内转移(15/17)、有淋巴转移(13/14)的肝癌病人(P〈0.05)。结论:b-FGF可能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阳性表达者可能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VEGF,p53和p21ras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和三者间的相关性及其与HCC病理分级,转移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34例HCC的癌组织中的VEGF,p21ras和p53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VEGF,p21ras和p53三者在肝癌和癌旁组织的阳性率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VEGF的表达与p21ras和p53均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 HCC )标本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 Tiam1)的表达,探讨Tiam1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i-am1 mRNA和蛋白质在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Tiam1的表达与肝癌转移的关系。结果 Tiam1 mRNA在癌旁肝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0.136&#177;0.136)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织(0.718±0.089)( P<0.05)。 Ti-am1在肝细胞癌转移组mRNA的相对表达量(0.917±0.123)明显高于非转移组(0.678±0.136)(P<0.05)。Tiam1蛋白在癌旁肝组织中的阳性率(38.4%)明显低于肝细胞癌组织(80.7%)(P<0.05)。 Tiam1在肝细胞癌转移组蛋白表达阳性率(90.9%)明显高于非转移组(73.3%)(P<0.05)。结论 Tiam1的表达升高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肝细胞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大肠癌中PCNA、P53、Pgp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35例老年人大肠癌中PCNA、P53和Pgp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中PCNA、P53、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7 2 %、74 9%及 4 5 9%。癌组织PCNA与P53同时阳性表达者占 5 7 7% (135 / 2 35 )。PCNA与P53的阳性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gp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PCNA和P53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 ,在大肠癌的发生中可能起协调作用。Pgp对大肠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5.
P^16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P^16蛋白与肝细胞性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P^16多克隆抗体对60例肝癌用S-P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60例肝细胞性肝癌中有39例P^16蛋白阳性。根据肿瘤大小分为3组,即肿瘤直径〈3cm,直径3-5cm及直径〉5cm。其P^16表达阳率率分虽为75%、62.5%、60%,三者之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根据组织学类型分梁状型,假腺管型,实团型与纤维硬化型,其P^16表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2例肾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6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42例肾癌组织中P16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7.6%(20/42),其阳性表达率在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抑癌基因P16的异常表达在肾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肾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p16蛋白在喉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P16蛋白的表喉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结合高压锅炉抗原修复对36例喉鳞癌P16蛋白的表达进行比较,观察P16蛋白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p2 7kip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 0例HCC、15例肝硬化组织和 5例正常肝组织石蜡标本中 p2 7kip1的表达。 结果 p2 7kip1蛋白在 4 0例HCC中表达阳性率为 32 .5 % (13/40 ) ,在 15例肝硬化组织中为 6 0 % (9/15 ) ,在 5例正常肝组织中为 80 % (4/5 )。p2 7kip1蛋白在HCC中的表达与其在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2 7kip1蛋白与HCC的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生存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p2 7kip1与HCC的发生、发展可能均有密切联系 ,p2 7kip1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P16基因产物在人类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16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推测P16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26例肝细胞癌及癌旁肝细胞中P16蛋白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6例肝细胞癌P1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癌旁肝组织。P16蛋白表达量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部分肝细胞癌组织存在P16蛋白的表达缺失现象。结论:P16蛋白表达障碍可能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组织分化有关。可考虑将P16蛋白作为奉病预后分析的参考指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