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风(中脏腑)急性期辨证施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淑静 《河北中医》2010,32(3):451-451
中风又名脑卒中,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分,中脏腑又有闭证(阴闭与阳闭)和脱证之分。加强辨证护理工作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2005—01—2008—12,笔者在中医辨证的原则的指导下对104例中风(中脏腑)急性期患者进行分型护理,取得满意的疗效。兹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覃秋菊  邓旭  钟毅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153-154
目的:比较中风三种症候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护理,总结预防褥疮、再次中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6例中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运用中医方剂,针灸治疗,饮食起居,康复训练,情志等方面进行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运用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住院期间患者无压疮发生,未发生再次中风。结论:对中风三种症候运用中医方剂,针灸治疗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护,能有效预防压疮、再次中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樊慧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63-164
总结了86例胸痹患者的中医护理。包括病情观察,一般护理。按胸痹辨证分型:寒凝心脉、气滞心胸、痰浊闭阻、心血瘀阻、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阳不振7型实施辨证施护,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情志、服药、传统中医技术运用等。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中医整体护理中风急性期30例效果与证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整体护理后效果与证型因素的关系 ,探讨在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对中风急性期病人实施辨证施护后各种证型的康复效果。方法 :用中医整体护理程序对 (观察组 )中风急性期 30例进行辨证施护 ,另 (对照组 )实施功能制护理 30例。结果 :中经络者护理质量效果明显优于中脏腑者 ,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功能制护理  相似文献   

5.
头痛中医护理么莉头痛是常见的自觉症状,临床可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在护理上应辨证施护。1.外感头痛1.1轻者注意休息,匆过劳,重者应卧床。病室应安静、舒适,空气清新,光线柔和,匆过亮。1.2保持适当室温.注意保暖,勿重感外邪。如是风寒头痛,须厚衣保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对中风急性期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后各种证型的康复效果。方法:用中医整体护理程序对(观察组)中风急性期30例进行辨证施护,另(对照组)实施功能制护理40例。结果:中经络者护理质量效果明显优于中脏腑者,中医整体护理的效果也明显优于功能制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中医整体观念在中风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中医整体观念的认识,将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护理理念相结合,并运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结果:在这一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我们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从“脏腑一体观、形神一体观、天人合一观”三方面融入到中风患者的临床护理理念中,因人施护,辨证施护,注重患者情志的调节,消除自然和社会的不利因素,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结论: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既要顺从自然规律,又要注意调整因社会因素而导致的精神情志和生理功能的异常,尽可能地让患者重新站立,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中风恢复期的中医康复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施以正确的中医整体护理,包括中医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二便护理、情志护理、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等。[结果]在中风恢复期开展的中医辨证护理,总有效率达到84.3%。[结论]中风恢复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中医护理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曲萍  辛星 《河北中医》2002,24(6):462-462
我科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并配合辨证护理 ,收到满意疗效 ,现将辨证施护体会总结如下。1 中经络病室内保持安静 ,空气新鲜 ,温度适宜 ,光线柔和。发病初期不宜过多、过猛的搬动患者 ,保证患者卧床休息 ,日常生活细心照顾 ,如帮助洗脸、送饭、送水及递送便器等。病情稳定后 ,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是指继发于脑血管意外的痴呆 ,多发于老年患者 ,为老年科的常见病 ,由于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自理 ,护理难度较大 ,我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该病的中医辨证施护颇有体会 ,现介绍之。1 一般护理1 .1 病室环境 :宜整洁、安静 ,光线柔和 ,避免噪声和强光等不良刺激 ;避免一切锐器及易碎品入室 ,防止各种意外事故发生 ;随时调节室温 ,避免感受病邪。1 .2 情志护理 :耐心安慰、启发 ,对轻症病人应进行耐心细致的智能训练 ,使之逐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及工作技能 ,消除不稳定情绪 ,对重症病人则应多安抚 ,避免精神刺激。1 .3 饮食护理 :宜…  相似文献   

11.
施凯莉 《光明中医》2014,29(11):2411-241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对50例中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患者给予中医辨证施护,观察干预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辨证施护前后比较,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辨证施护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中运用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脑中风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39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施以正确的中医整体护理,包括情志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二便护理、肢体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等。结果:在中风康复期开展的中医辨证护理,总有效率达到84.6%。讨论:中风恢复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中医护理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比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们1998年6月~2000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6例,经住院抢救治疗,配合辨证施护,取得较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16例,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45岁;急性下壁心肌梗塞8例,前壁及后壁分别为6例、2例。依据《中医内科疾病诊疗常规》,分为心脉瘀阻10例,痰热扰心4例,心气阴虚2例。结果 :痊愈8例,好转7例,死亡1例。2 一般护理2.1 环境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光线适宜。急性期避免探视,以保持正常的休息及睡眠。2.2 急性期监护急性期应给予心电监护,持续吸氧,定时测血压、呼吸、脉搏,作好记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风患者开展预防、情志、中医药膳、康复等辨证施护和中医护理技术。方法:介绍中经络、中脏腑的中风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显效40例,基本好转10例,无效2例。结论:对中风患者进行有效的辨证施护,可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科失眠患者的心里特点,对失眠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方法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病室安静,温度适中,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护,饮食调理,心里护理,睡前中药沐足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行各种中医护理后,患者的失眠症状显著改善。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16.
康复护理中风患者12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护理中风患者120例小结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213003)盛丽芳主题词中风(中医)/护理,中医护理学中风在危险期急性期过后,大部分患者仍留下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给不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经济及精神上的负担。因此,加强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7.
眩晕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辨证施护协助治疗眩晕病,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48例眩晕病人,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34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长者40年,最短者2年。临床辨证分型,肝阳上亢型20例,痰浊中阻型18例,气血亏虚型5例,肾虚型5例。2 辨证施护2.1 护理眩晕病人首先要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必须避免噪声,因眩晕患者常因噪声而加重病情。室内光线不宜太强,以柔和为宜。病员要有充分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眩晕发…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其病因多由素体阴虚,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若治疗、康复过程中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疽、泄泻、水肿、中风等症。故不仅要辨证施治,而且要辨证施护,正确地予以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9.
1 一般护理1.1 病室要整洁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患儿宜充分休息,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吹风。1.2 饮食以清淡半流质,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吸收为宜,母乳喂养小儿应鼓励母乳喂养。 1.3 要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时间和次数,静脉输液时宜根据病情变化与患儿年龄掌握好静滴速度,以防心阳虚脱。 1.4 注意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高热者每30min测1次体温,并注意热型。发现呼吸困难、喘憋青紫、张口抬肩或心率、脉率>140次/min者,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并报告医生。2 辨证施护 2.1 风热闭肺证2.1.1 证候发热恶寒、咳嗽气急,微有汗出,喉…  相似文献   

20.
董素琴  孙景利 《光明中医》2012,27(12):2548-2549
目的总结对胆石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的经验。方法根据胆石症的证候实施与辨证施治同步的护理措施。采用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的方法进行护理。结论对胆石症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