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目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是免疫抑制治疗,而抗胸腺球蛋白/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是其中重要的药物。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ATG/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1994年12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28例诊断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ATG/ALG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儿中,基本治愈2例(7.1%),缓解4例(14.3%),进步12例(42.9%),总有效率64.3%。19例出现血清病样反应,主要表现发热9例,皮疹12例,关节痛7例,肌肉痛7例,关节肿胀3例。发生时间为用药后5~17d,持续时间1~15d,平均4.4d。3例轻症者未经处理自行缓解。其余16例给予甲基泼尼松龙每日10mg/kg,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用3~5d,症状均消失。3例于停用甲基泼尼松龙2~4d后再次出现血清病症状,再次给予甲基泼尼松龙后症状消失。无血清病及血清病反应轻微者ATG/ALG疗效明显优于血清病反应重者(P<0.05)。结论:ATG/AL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肯定,血清病为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应用甲基泼尼松龙3~5d可较好控制血清病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儿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54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接受ALG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基本治愈24例(44.4%),缓解12例(22.2%),明显进步4例(7.4%),无效14例(25.9%),总有效率(74.1%)。典型的血清病多在治疗后7~14 d内出现。随访的54例患儿中1例出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样病态造血。结论ALG作为重要免疫抑制剂治疗SAA疗效肯定,治疗前患者外周血ANC计数、骨髓涂片中淋巴细胞的比例以及检测CsA有效浓度可能对疗效判断有提示意义。IST后出现重度感染多为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4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37例诊断为SAA并接受ALG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Ⅰ型(SAA-Ⅰ型)103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34例。结果 SAA-Ⅰ型组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3.8%和56.3%,vSAA组为67.6%和47.1%,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Ⅰ型组过敏反应和血清病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0%和52.4%,vSAA组为50.0%和50.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Ⅰ型组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5.6%和5.8%,vSAA组为87.2%和11.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LG为主的免疫抑制剂治疗SAA疗效肯定,对于vSAA患儿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9年共25例SAA患儿应用ATG+环孢素A+雄激素治疗后随访半年以上的疗效。观察患儿血象变化、远期克隆性改变、感染。结果 ATG治疗半年后25例患儿中17例(68%)有效,其中5例(20%)基本治愈,3例(12%)缓解,9例(36%)明显进步,8例(32%)无效中2例(8%)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治愈,2例(8%)半年后因感染死亡。随访期间1例SAA-II型发生远期克隆性改变转变为MDS。1例患儿在输注ATG过程中出现皮疹、发烧、关节痛;2例出现喉头水肿;输注后2周内患儿出现血清病反应,表现为皮疹、发热、关节痛。第1周7例,第2周1例。结论本组患儿用ATG+环孢素A+雄激素治疗有效率68%。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极少数出现喉头水肿,ATG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过敏反应及使用后出现的血清病反应均可获得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5.
抗胸腺球蛋白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联合使用抗胸腺球蛋白(ATG)及环孢素(CSA)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ATG联合CSA对7例SAA进行治疗。ATG4~5mg/(kg.d)静脉滴注,共5d,同时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3mg/(kg.d)以减少过敏反应;CSA起始量为3~5mg/(kg.d),根据血药质量浓度调整用量,辅以成分血输注,造血生长因子等支持治疗。结果随访7例中基本治愈2例,缓解1例,明显进步2例,死亡1例,1例因随诊时间较短暂时无法判断,总有效率为71.43%。成分血输注在治疗4~6个月较治疗后1~3个月明显减少(P<0.05)。2例治疗后并严重感染,其中1例早期死亡,1例并慢性感染,较轻度感染患儿成分血输注量明显增多。免疫治疗后30d内达到CSA有效血药质量浓度患儿较30d以上达到患儿输血次数减少,患儿ATG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发热,心率加快,4例(57.1%)出现血清病,无克隆性病变出现。结论ATG联合CSA治疗SAA及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是一种有效的免疫抑制治疗,但要注意感染,CSA达到有效血药质量浓度时间及监测可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儿童患者使用ATG近期不良反应可耐受,远期克隆性病变尚需继续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型再生障碍性贫血(MAA)患儿自然病程和免疫抑制(IS)治疗疗效,探讨儿童MAA的免疫介导致病机制.方法 儿童MAA 71例中36例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环孢素A(CSA)治疗(治疗组),35例雄性激素等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前期无效,进展为重型再障(SAA)的患儿,行ATG+CSA+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DIG)联合IS(CIS)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 ①治疗组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3.3%、69.4%,显著高于对照组34.3%、17.1%.进展为SAA的患儿23例,对照组(18例)明显多于治疗组(5例).②17例转化为SAA患儿接受CIS治疗,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70.6%、41.2%.③儿童MAA治疗前存在CD4+、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下降,CD8+细胞比例升高.IS治疗后,治疗组NK细胞、CD4+细胞比例回升;CD8+细胞比例降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MAA IS治疗疗效明显优于未IS治疗者;采用雄性激素等传统药物治疗,50%以上可能进展为SAA.进展为SAA,可采用CIS治疗补救,以争取较为满意的疗效.儿童MAA存在明显的免疫介导致病机制,早期采用IS治疗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4例应用ATG联合环孢素治疗的儿童SA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14例患儿均采用ATG联合环孢素治疗,ATG用量为5 mg·kg-1·d-1,静脉滴注,共5 d,应用ATG前清除感染灶;同时静脉滴注甲泼尼龙2~3 mg·kg-1·d-1,以减轻变态反应;环孢素的起始用量为3~5 mg·kg-1·d-1,根据血药质量浓度调整环孢素用量,维持环孢素血药谷质量浓度为100~200 μg·L-1;辅以成分输血、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14例患儿中有效10例(71.43%),无效4例(28.57%);14例患儿中骨髓增生活跃者8例,其中有效7例(87.5%),无效1例(12.5%);骨髓增生低下者6例,有效3例(50.0%),无效3例(50.0%);在14例应用ATG治疗的患儿中,1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变态反应,2例在应用ATG 2周左右出现血清病;1例患儿治疗过程中因PLT过低、颅内出血死亡.结论 ATG联合环孢素治疗儿童SAA有效,且相对安全,尤其是骨髓增生尚活跃者,有可能达到治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疗法(IST)对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及其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3年2月至2009年11月住院接受IST治疗的、可进行疗效评估的110例A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0例患儿中,重型AA(SAA)83例,非重型 AA(非SAA)27例。前者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CSA)及泼尼松、雄激素四联治疗,后者采用CSA联合泼尼松、雄激素三联治疗。结果:SAA与非SAA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9.9%和70.4%。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骨髓CD34+细胞比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但与预后无关。治疗有效组患儿年龄、病程、骨髓CD3+、CD8+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10岁、骨髓CD8+细胞比例>25%的患儿治疗失败的风险分别是对应组的3.36倍和3.59倍。结论:IST治疗儿童AA疗效确切。年龄、病程、CD3+、CD8+ T细胞水平与IST的疗效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发生血清病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床经验,分析血清病是否影响AA预后。方法收集并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AA应用免疫抑制治疗(IST)后出现血清病患儿的临床数据,分析其发生时间、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共收集AA患儿48例。中位年龄5岁5个月(2岁1个月~15岁6个月),男女比例1.4∶1.0;75.0%(36/48例)发生血清病,中位发病时间为IST第11天,72.2%(26/48例)发生在第7-14天;临床表现前3位为关节痛(63.9%,23例)、发热(52.7%,19例)、皮疹(52.7%、19例)等。血清病组与无血清病组IST前和血清病发生时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ST结束后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预防血清病的患儿发病率(2/12例,16.6%)低于未应用者(34/36例,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37,P<0.001)。发生血清病后经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2~4 mg/(kg·d)]治疗症状均好转。随访至IST治疗后6个月及6个月以上的患儿共37例,发生血清病者25例,19例达到治愈或明显进步标准,6例未愈;不发生血清病12例,10例达到治愈或明显进步标准,2例未愈。2组患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A患儿IST治疗易出现血清病,发病高峰期为IST第2周,以关节痛、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病发病情况与治疗前及发病时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无相关性;IST结束后继续应用糖皮质激素开展预防性治疗可降低其发生率,发生后再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可有效控制病情;血清病发生与否不影响IST治疗AA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提高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早期疗效的办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和环胞霉素(CSA)联合治疗组与单用CSA组治疗儿童SAA的早期疗效(6个月)。结果联合治疗组和CSA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0%),P<0·05,联合治疗可降低早期死亡率,缩短脱离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时间。结论ALG联合CSA治疗儿童SAA是安全的且疗效佳,应作为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1.
Fu XY  Xie XT  Jiang SY  Shi W  Shao YX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3):226-230
目的 总结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主的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时,ATG的实施方法、不良反应防治和长期随访措施等与远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35例,其中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SAA)6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11例,慢性重型SAA8例,中型再生障碍性贫血(MAA)10例.ATG治疗期间措施包括:治疗前清除感染灶;积极防治过敏反应;密切观察和处理因ATG相关血小板减少所致严重出血和免疫抑制所致严重感染;积极防治血清病;重视长期随访中的治疗措施与质量.结果 ATG治疗后,所有病例均出现60%以上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下降.平均随访28个月,总有效率为77.14%(27/35),显效率为57.14%(20/35).VSAA、SAA和MAA间疗效无明显差异.ATG不良反应观察结果:①48.6%出现轻度类过敏反应;②血清病发生率42.9%,平均病程3.6 d;③9例(25.7%)外周血小板(BPC)计数<10×109/L;④8例(22.9%)在ATG治疗后1个月内发生感染;⑤未发生ATG治疗相关死亡.Genzyme和Fresenius两种不同ATG制剂,在疗效和ATG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TG治疗儿童SAA和MAA疗效显著,但需积极预防和控制ATG不良反应,避免治疗相关死亡.长期辅助治疗和提高随访质量,也是确保疗效的重要环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ntithymocyte globulin (ATG) based immunosupression therapy for childhood aplastic anemia, to reduce the adverse effects and to observe the long-term outcome. Method Thirty-five children with aplastic anemia (A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Six of the cases had very severe AA (VSAA), 11 had severe AA (SAA)-Ⅰ, 8 had SAA-Ⅱ and 10 had moderate AA (MAA). All thes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TG plus Cyclosporin A (CSA). The following measures were taken during the ATG therapy: infection of the patients had been controlled before ATG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anti-allergic measures were implemented. Close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hemorrhage related with platelet reduction caused by ATG and severe infection of the patients. Result Shortly after the ATG usage, all the patients ha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of absolute peripheral lymphoblast count by more than 60 percent. With a mean follow-up time of 28 month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7.14% ( 27/35), significant response rate was 57.14%(20/3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VSAA, SAA and MAA groups in the response rate. Adverse reactions included the following:① 48.6% (17/35) patients presented mild anaphylactoid reaction during the first day of ATG treatment; ②42.9%(15/35) cases presented serum sickness 5-11 days after the last dose of ATG with a mean duration of 3. 6 days, all the patients were cured effectively with methylprednisolone; ③25.7% (9/35)patient's peripheral blood platelet count was reduced, might be caused by ATG, to below 10 × 109/L, but no patient had severe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 after platelet transfusion was performed; ④22.9% ( 8/35 ) of patients got infection within a month after ATG therapy, including 3 cases with clinical septicemia, all the 3 cases recovered after antibiotics treatment. There was no ATG treatment-related death in this series. Conclusion ATG is a very effective therapy for children with SAA and MAA. Comprehensive measures are needed to prevent and handle the side effects to avoid treatment-related death. Long-term supportive therapy and proper follow up contribute to the favourable outcomes of th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aplastic anemia,AA)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56例接受正规治疗且随访≥3个月的再障患儿的临床资料,56例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一组为单用环胞素A(CsA)治疗(A组),另一组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CsA免疫治疗(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 31例慢性再障(CAA)患儿中接受A组治疗30例,总体有效率为83.3%(25/30),仅1例CAA患儿接受B组治疗。25例重型再障(SAA)患儿接受B组治疗16例,治疗有效率为50.0%(8/16),较接受A组治疗的9例SAA患儿的有效率(44.4%)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B组治疗的16例SAA患儿,12个月生存率为66.7%,2年生存率70.0%。结论 ATG联合CsA免疫治疗是儿童再障,尤其是无合适供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AA患儿首选方案,但应注意足量、持续用药,并努力降低ATG治疗期间感染发生率,这对提高儿童SAA治愈率有重要意义。[临床儿科杂志,2012,30(5):428-43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经免疫抑制治疗(IST)后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纳入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住院初诊为获得性重型AA(SAA)/极重型AA(VSAA)且应用IST治疗的患儿为SAA/VSAA组,同期在我院住院初诊为获得性非重型AA(MAA)并给予环孢素A(CsA)口服治疗的患儿为MAA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儿初诊时、SAA/VSAA组治疗6个月和12个月、MAA组治疗6个月外周血中IFN-γ、TNF-α、IL-2、IL-4、IL-6和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SAA/VSAA组25例,MAA组37例。①初诊时SAA/VSAA组IFN-γ和IL-6表达较MAA组增加(P<0.05)。②SAA/VSAA组经IST治疗1年后,IFN-γ和IL-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截至末次随访,SAA/VSAA组除3例失访外,余22例全部生存,无复发。结论 SAA/VSAA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异常,IST可显著改善初治患儿相关造血负向调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1991~1999年 儿童再障3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3组对比观察基础治疗组(康力龙、654-2等),单用环孢菌素A(CSA)治 疗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组。结果基础治疗组、单用CSA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27.27%,57.14%,76.92%;重型再障(SAA)有效率分别为11.11%,50.00%,75.00%;SAA-Ⅰ有效率分别为14.29%, 60.00%,88.89%。单用CSA组及强化免疫抑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强化免疫抑制组对SAA及 SAA-Ⅰ疗效更佳,有效率分别达75.00%和88.89%。结论以CSA为主的免疫抑制治疗比单用康力龙、654-2 等治疗更有效;对于SAA,CSA联合ALG/ATG、HDIVIG、HDMP等强化免疫治疗能提高疗效,对SAA-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免疫抑制疗法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疗法(IST)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安全性及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IST治疗的5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及51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 在CAA患儿中,抗胸腺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sA单独治疗组(80% vs 44%,P40%、治疗前无重症感染以及有G-CSF早期治疗反应的患儿治疗效果较好,而治疗效果与AA分型、年龄等指标无关。结论:ATG+CsA联合治疗是治疗儿童A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病程长短、有无严重感染、骨髓造血面积及G-CSF早期治疗反应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