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社区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对未婚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性相关态度的影响。方法 在上海市某区两个镇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干预性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5~24岁未婚青(少)年1220名和1007名。干预活动的形式包括发放宣教材料、播放教育录像、组织讲座和小组讨论、提供咨询和避孕服务。干预持续20个月,随访率为92%。通过干预前后的问卷调查对干预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没有显著差别,干预后两组的得分分别为(72.2±10.2)和(43.6±16.9)分,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有关生殖生理、避孕、性病/艾滋病的绝大部分问题,干预组的答对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干预对未婚青(少)年有关性相关问题的态度也有积极影响。此外,干预组对象的安全性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后,干预仍是影响生殖健康知识得分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结论 在社区开展对未婚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是提高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少)年的性观念,使他们对性相关问题持更为积极和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对辖区老年人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以访视和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向辖区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发放《老年人遵医行为调查表》、《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和《辖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收集干预前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老年人的遵医行为情况有所改善、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所提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遵医行为、提高其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有助于其健康行为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老年保健的干预措施中社区健康讲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参加我市相关单位举办的社区健康讲座的198名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分别从健康知识需求、健康讲座有效性、评价等方面进行问卷统计;结果:超过80%的老年人对社区健康讲座的作用效果高度认同,并且希望得到老年疾病预防以及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结论:社区健康讲座能够有效的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及健康水平,改善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方法 调查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健康需求和生存质量状况,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 筛选出影响社区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存质量的最主要因素,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进行试验性干预.结果 皇岗社区老年人专案管理率达到100%,健康知识、慢性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提高18.2%,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提高13.7%,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规范治疗率提高18.5%;高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6%,糖尿病控制达标率为83%;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较干预前下降50.6%.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居民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综合满意度提高20.05%.结论 推广应用以老年人为中心,以契约服务为起点,以社区诊断、临床诊断和生存质量测评为依据,以全科医学、保健医学和健康教育学技术为手段,以病因学、发病学、临床学和康复学四级预防为载体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能够提高社区老年人群整体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宣教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自治区在我市指定喀什市乃则巴格镇6个村开展穆斯林生殖健康项目工程.喀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选500例育龄妇女作为生殖健康宣教干预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组方法均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没有开展生殖健康项目活动宣教,观察组展开生殖健康项目活动宣教。对照两组生殖健康取得效果。结果:对照组满意度为70.0%,观察组护意度为94.0%,对照组和观察组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生殖健康宣教前后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意识、知晓率与避孕节育知识得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生殖健康改善效果显著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育龄妇女展开生殖健康宣教,对增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意识、知晓率与避孕节育知识具有显著效果,有效降低了育龄妇女生殖系统发病率,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北京市东城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老年居民患病情况.并分析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60岁以上老年居民实施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干预。于基线和终末分别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老年居民健康相关行为、老年居民患病情况、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终末调查时,调查对象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不良睡眠、缺乏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较基线调查时均有所降低(P〈0.05);终末调查时,调查对象对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知晓率均高于基线调查时(P〈0.05):终末调查时,调查对象对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满意度较基线调查时有所提高(P〈0.05)。结论:社区医疗服务模式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年居民不良生活行为,提高了老年居民对疾病的知晓度,居民对该模式的实施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廖秉琼 《广东医学》2016,(Z1):201-202
目的:探索家庭医生团队对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不良生活习惯的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容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服务社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4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社区服务干预;干预组给予家庭医生团队干预,干预时间为1年。干预前后均采用《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估表进行相关生活质量评估,1年后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实施干预1年后,老年人的9项评价指标均有明显增高(P<0.05),其中健康变化、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缓解身体疼痛等指标提高尤其明显,居干预效果的前4位;其他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家庭医生团队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延缓慢性疾病的病情,值得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对社区残疾人群的康复效果,为推广"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以社区残疾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干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社区残疾人群接受"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前后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得分、"送康复服务上门"的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研究对象接受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对象共278人,与接受服务前相比,在接受服务6个月后,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中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和总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均就诊次数、就诊时间和家人日均护理时间减少,医药费用下降,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对象对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服务频次、服务效果和总体评价满意度为95.68%~98.92%。结论 "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区残疾人群的欢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与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研究总例数200例,收取时间在2017年2月6日至2018年2月6日,总例数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健康教育与干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将两组的遵医嘱服药率、健康知识掌握得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遵医嘱服药率90.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得分(90.21±1.45)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与干预后,取得显著的效果,能保障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家庭医生制模式下“送康复服务上门”为社区残疾人群的康复、完善“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以社区残疾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提供服务的主体不同分为康复医生组、普通全科医生组和医生助理组,采用自身对照干预研究方法,分析比较社区残疾人群接受“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前后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得分和研究对象接受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家庭医生的康复知识背景对“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的影响。结果 本次研究对象共207人,在接受家庭医生或医生助理“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6个月后,SRHMS的总得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健康三个子量表得分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家庭医生的康复知识背景对“送康复服务上门”效果有差别,生理健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的“送康复服务上门”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受到社区残疾人群的欢迎,但家庭医生康复专业知识不足,影响了“送康复服务上门”的效果,急需培训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体医融合模式下健康管理监测系统在社区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23年3—6月咸阳市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大学、老年人活动中心、智慧养老中心等服务机构的80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给予体医融合模式下健康管理监测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研究显示,体医融合模式下健康管理监测系统可提升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自我效能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满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38-138
目的探讨实施社区干预改善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临床价值。方法2008年1~12月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老人1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在社区门诊就诊时进行常规宣教;观察组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开展预防保健知识讲座及随访实施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咨询。结果实施上述社区干预时间为1年,干预前两组人群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对社区服务满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社区服务满意度高(P〈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有效地促进了社区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和自我防病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高血压病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 11月在我处确诊的32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为期一年的高血压病社区干预,一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为期一年的社区干预,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干预前19.8%提高到97.9%;正规服药率由干预前51.5%提高到97.0%;平均收缩压由干预前153.8mmHg降低到了136.7mmHg;平均舒张压由干预前91.3mmHg降低到了87.5mmHg,血压控制率由干预前37.5%提高到86.6%.社区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以社区健康教育为基础,以控制不良生活行为手段的社区干预模式是控制高血压疾病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社区老年人预防、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方法:对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实施社区整体护理,并进行健康干预。结果:对老年人健康干预后,不良生活习惯纠正率为66%,91.8%的居民对社区医疗护理满意;超过70%的老年慢性病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的家庭治疗。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了全面、连续、专业的医疗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对老年人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2014年8月~2015年8月随机选取我社区158例老年人进行为期1年的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健康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老年人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心理平衡等健康行为落实情况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加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人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还可以提高社区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锦州市凌河区正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管理技术,研究组应用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干预一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一年后,研究组前述情况均有明显提高或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健康管理服务满意率(97.11%)高于对照组(82.6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已婚妇女宫颈癌相关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深圳市福田区社区已婚妇女610人及在本区域登记的新婚妇女326人,共936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社区已婚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278人和干预1组332人,新婚妇女326人作为干预2组,干预1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干预2组采用网络健康教育方式,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不同组别干预前后宫颈癌、HPV相关知识和宫颈癌防治相关健康行为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各组宫颈癌、HPV相关知识及宫颈癌防治相关健康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干预1、2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2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干预1组。结论 :网络健康教育和传统的健康教育均可收到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但对于具备上网的条件者采用网络健康教育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梁赤波  汤赵荣  黄聚香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3945-3947,3955
目的探讨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对企业外来女工生殖健康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在东莞市随机抽取4家企业的全部女工分别作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用全科团队服务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为期1年,并对两组企业女工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及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生殖健康知识各项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各项知识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性行为、生殖卫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近6个月性行为发生率和近1年意外怀孕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近6个月任一避孕方法使用、近6个月避孕套使用、良好的生殖卫生行为习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科团队服务模式对企业外来女工生殖健康行为干预效果肯定,有助于提高外来女工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中药足浴法基础上结合五行音乐法对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名社区睡眠障碍老年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人给予睡眠健康宣教及中药足浴法,观察组39人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五行音乐疗法。干预前及干预30 d后分别对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slity index,PSQI)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2组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药足浴法基础上结合五音疗法对改善社区老年人睡眠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Teach-back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 2019年1-8月,选取成都市A、B两所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B社区作为试验组(n=74),A社区作为对照组(n=76),试验组实施基于Teach-back方法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社区常规健康教育.于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高血压知识评分表、自我效能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得分情况.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高血压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健康行为维度外,试验组患者日常生活、遵医行为、药物治疗维度得分及自我效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back方法可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疾病知识水平与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