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手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预防。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56例单纯。肾盂癌、单纯输尿管癌中获随访的139例患者资料进行同顾性总结。肾盂癌78例。输尿管癌61例。肿瘤细胞分级:G1 19例,G2 88例,G3 32例。肿瘤分期:Ta—T1 38例,T2 80例,T3~T4 21例。肿瘤直径0.8—6.0cm。结果139例均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及管口周围部分膀胱壁(1.5—2.0cm)切除术。术后随访1~10年。再发膀胱癌55例,占39.6%。肾盂癌术中先用纱条结扎输尿管后游离切除患肾输尿管及管口周围部分膀胱者术后膀胱癌再发率18.5%(5/27),未先结扎输尿管者再发率27.5%(14/51)。术后当日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再发率32.3%(10/31)。术后3周开始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再发率34.9%(30/86)。术后当日及术后序贯膀胱灌注化疗者术后膀胱癌再发率20.0%(4/20),单纯术后序贯膀胱灌注化疗者膀胱癌再发率39.3%(26/66)。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后当日及术后序贯膀胱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肾盂输尿管癌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游离切除。肾输尿管前先结扎输尿管对预防肾盂癌术后再发膀胱癌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与肾盂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7例肾盂移行细胞癌标本MMP-2,MMP-9发TIMP-1表达水平。患者中男9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9岁。肿瘤病理分级:G123例、G273例、G321例;TNM病理分期:Ta22例、T127例、T221例、T325例、T422例。结果 肾盂癌组织MMP-2表达阳性率81.2%(95例),MMP-9表达阳性率72.6%(85例),TIMP1表达阳性率72.6%(85例),阳性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分布不均匀,主要位于肿瘤细胞的胞质,随肿瘤分级、分期增加,MMP-2、MMP-9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FL与预后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阳性表达率随分级、分期增加呈递减趋势,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MP-1表达强度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相关性。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MMP-9/TIMP-1比值与肿瘤临床病理分级、分期密切相关,随着分级、分期增加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 MMP-2及MMP-9检测在肾盂癌病理分级、分期中有重要价值。MMP-2、MMP-9及MMP-9/TIMP-1比值在肾盂癌的预后判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曲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TE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PTE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4.0%(27/50),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组织100.0%(10/10),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间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影响其生物学行为;检测PTEN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膀胱癌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65例泌尿系移行细胞癌(包括47例膀胱癌和18例肾盂癌)组织中P53、C-erbB-2基因蛋白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显示P53在膀胱癌中阳性率为57.5%(27/47),在肾益癌中为50.0%(9/18);C-erbB-2基因蛋白在膀胱癌和肾盂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4%和38.9%;EGFR的表达率分别为42.6%和44.4%。P53、C-erbB-2基因蛋白和EGFR表达均与膀胱癌和肾盂癌的分级和分期有关,P53、C-erbB-2基因蛋白和EGFR有显著相关关系。结果表明P53、C-erbB-2基因蛋白和EGFR对膀胱癌和肾盂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63基因在肾盂移行细胞癌(renal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RTCC)和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RTCC、50例RCC、10例正常肾组织中P63的表达,并分析P63表达与RTCC及R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病理类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肾组织、RTCC、RCC中P6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10)、95%(38/40)、0%(0/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CC组中G1级与G2级P63的强阳性、中度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G3级(P〈0.05);Ta-T1期以P63强阳性为主(66.7%),随RTCC浸润程度的增加,P63染色强度逐渐减弱;T2期P63强阳性表达率为42.9%,T3-T4期降至0;RCC组中,所有肿瘤无论组织类型、级别、分期,P63表达均呈阴性。结论P63在RTCC中高表达,与R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63可能参与RTCC的发生、发展,是评估RTCC预后的潜在因素之一;P63在RCC中不表达,可作为将RTCC从RCC中鉴别出来的有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CA125的关系,以及两者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放射免疫法检测6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E-cadherin的表达及血清CA125值,分析表达水平与CA125值的关系。结果 E-cadherin正常表达24例(40%),异常表达36例(60%),E-cadherin异常表达率、CA125值随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5);有远处转移者或复发者高于无转移或无复发者(P〈0.05),CA125值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CA125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邵光军  罗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0,25(12):914-918,924
目的:初步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64例,正常膀胱组织19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ng-2和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资料相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a的阳性率分别为46.9%(30/64)、42.2%(27/64),而正常膀胱组织均无表达。Ang-2阳性率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G1与G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和漫润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阳性率亦随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G1与G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型和浸润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g-2与HIF-1α的等级相关系数rs=0.498(P〈0.01)。结论:Ang-2和HIF-1α过表达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进展有关。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2和HIF-1α过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可能两者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肿瘤血管形成,共同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窝蛋白-1、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膀胱癌的表达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癌表达及其两者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膀胱癌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CAV-1、MMP-2的表达。培果CAV-1、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膀胱腺癌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有显著性差异(P〈0.01),CAV-1在G1、G2、G3膀胱移行细胞癌阳性率分别15%、40%、68%,临床分期浸润型表达明显高于表浅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MMP-2在G1、G2、G3阳性率分别20%、40%、72%,临床分期浸润型表达明显高于表浅型,有显著性差异(P〈0.01)。CAV-1和MMP-2在膀胱癌表达有明显正相关(P〈0.01),在正常膀胱黏膜无相关性(P〉0.05)。培论CAV-1,MMP-2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提示CAV-1可能促进MMP-2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型染色体维持蛋A5(MCM5)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中MCM5及PCNA的表达,分析它们的相关性及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化、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结果:①MCM5和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与正常组织中皆有表达,两者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②MCM5和PCNA的表达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分级、临床分期、术后复发有关(P〈0.05)。③MCM5表达和PCNA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854,P〈0.05)。结论:MCM5蛋白是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一种可靠标志物,MCM5的表达可以预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高低和复发倾向,并有助于临床判断患者的预后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24蛋白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肾细胞癌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D2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0例肾细胞癌组织中,41例(68.33%)CD24蛋白表达阳性。随着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升高,CD24蛋白表达阳性率随之增高,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隔肿瘤旁正常肾组织无CD24蛋白表达。结论:CD24蛋白表达与肾细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呈密切正相关(P〈0.05)。CD24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成为判断肾细胞癌患者无病生存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4s和CD44v8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CD44s和CD44v8蛋白的表达。结果:CD44s在正常膀胱黏膜及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6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阳性表达是25例(41.7%),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相关,而与肿瘤的复发,数量无相关性,且分型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CD44v8在正常膀胱黏膜无表达,60例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中阳性表达是28例(46.7%),与肿瘤的病理分级,TNM分期相关,而与肿瘤的复发,数量无相关性。结论:BTCC组织中CD44s和CD44v8有’相关性,可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分级,分期的一个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可提高判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减少肾盂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0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并获随访的227例肾盂癌患者.男性126例,女性101例,年龄34~78岁.全程肉眼血尿176例,腰部疼痛51例.采用两种方法分离患侧管口周围膀胱壁.A方法:沿患侧输尿管分离至膀胱壁;B方法:沿输精管向下分离患侧管口周围膀胱后壁并切断膀胱侧韧带达精囊部位.采用三种方法进行膀胱灌注化疗.方法 1:术后当天开始每周灌注1次,共10次;方法2:术后当天灌注1次,3周后每周灌注1次,共10次;方法3:术后3周开始每周灌注1次,共10次.术后定期膀胱镜检查,随访1~10年.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膀胱癌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膀胱癌再发率27.8%(63/227).采用方法A和方法B的患者患侧管口周围区域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18.0%(7/39)和12.5%(3/24),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灌注化疗方法1、2、3的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17.9%(11/67)、20.8%(10/48)、33.3%(17/51),方法1与方法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分离确切切除患侧管口周围膀胱黏膜,术后当日开始每周1次膀胱灌注化疗是减少肾盂癌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肌球蛋白1(TM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8例正常膀胱组织黏膜中TM1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8例正常对照组织中,TM1呈高水平表达;而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44例(91.7%)TM1呈低水平表达。两者间TM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TM1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M1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但与肿瘤分级分期无关,有可能成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一个新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醛酮还原酶1C2(AKR1C2)和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AKR1C2和cathepsinD在40例膀胱癌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并对比两者表达相关性。结果:40例膀胱癌中AKR1C2阳性表达率为80%,cathepsinD阳性表达率为90%,cathepsinD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0.308).AKR1C2蛋白表达在不同膀胱癌病理分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R1C2蛋白在不同临床分期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论:AKR1C2和cathepsinD表达特征可以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c-Met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例正常膀胱黏膜标本及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HGF及c-Met的表达;并以分级、分期、复发、转移等临床特征分组,比较各组的阳性表达率。结果8例正常膀胱黏膜中HGF均为阴性表达,c-Met仅1例为弱阳性表达。而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两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和62.2%,共表达率42.2%。肿瘤组织与正常膀胱黏膜比较,HGF及c-Met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初发和复发组HGF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s~T1组及T2~T4组c-Met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GF及其受体c-Me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呈过度表达,该信号传导通路主要以自分泌方式激活,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术后复发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血管生成素-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血管生成素 2 (Ang 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4 3例初治膀胱癌及 2 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Ang 2表达水平 ,并与临床资料对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Ang 2阳性染色 ;4 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Ang 2阳性染色者 2 1例 ,Ang 2在许多膀胱癌细胞和癌组织中微血管内皮上呈强阳性染色 ,且染色率随膀胱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上升而升高 (P <0 .0 5 )。结论 ①Ang 2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参与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②Ang 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腹壁下动脉插管化疗对膀胱移行细胞癌c-myc蛋白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化疗组膀胱癌患者44例先行盆腔区域化疗,再行开放手术;对照组68例行单纯开放手术.采集肿瘤标本,行c-myc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比较随访资料.结果化疗组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5.5%,对照组为69.1%,两组比较P<0.05,术前动脉插管化疗降低T2~T4膀胱移行细胞癌的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化疗组3年复发率为20.5%,5年生存率为79.5%,10年生存率为52.3%;对照组3年复发率为58.8%,5年生存率为47.1%,10年生存率为25.0%.结论术前动脉化疗降低膀胱移行细胞癌c-myc蛋白表达,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和10例非肿瘤正常膀胱组织(正常对照组)中survivin和cox-2的表达。结杲4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和COX-2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6%和81.0%,正常对照组中均未见表达;survivin表达强度与肿瘤分期及复发呈正相关关系(P〈O.05),而与肿瘤分级无关(P〉O.05);cox-2表达强度与肿瘤分级和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与肿瘤复发无关(P〉0.05);survivin和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密切相关(rs=0.327,P〈0.05)。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术时肿瘤的大小、数目及部位无关(P〉0.05)。结论Survivin和cox-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普遍表达,且表达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浸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相关的新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侧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标本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其相互联系以及其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63.2%(43/68),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血管浸润有关(P<0.05),而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10例正常膀胱黏膜COX-2表达均为阴性;COX-2表达阳性生存超过5年者(54.1%)明显低于COX-2表达阴性者(91.3%)(P<0.05)。结论COX-2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检测COX-2表达对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