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肝火旺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痰湿壅盛型,另选取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PCR方法检测AT1R基因多态性。结果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T1R基因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医各证型中,AT1R基因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在阴阳两虚型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证型之间及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阴阳两虚型可能与AT1R基因AC+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相关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成都地区汉族133例正常对照及11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52例伴有高血压)的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的C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66 vs 0.075, P>0.05).冠心病伴有高血压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与未伴有高血压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有降低趋势(0.038 vs 0.090,P=0.09).冠心病伴有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等位基因频率也有降低趋势(0.038 vs 0.075,P=0.14).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冠心病无关联,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Ⅰ型受体 (ATⅠR)基因A116 6 C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 (PCR RFLP)的方法检测 40例健康人和 2 4例原发性高血压、31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TⅠR基因型 ;用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 14 6 %、14 5 % ,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3 7% (P <0 0 5 ) ;带有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冠心病 ,其血浆LP(a)水平均增高。结论 :提示ATⅠR基因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遗传因素 ,ATⅠR基因可能参与脂质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61名健康受试者AT1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其AngⅡ和ET,并进行对照统计学分析。结果①EH组与正常对照组间血浆AngⅡ、ET水平差异显著(分别为t=5.56,P<0.01和t=5.39,P<0.01);②EH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的AT1R基因型频率有显著的差异(χ2=10.32,P<0.01),两组间C等位基因频率亦有显著差异(χ2=8.71,P<0.01);③AngⅡ在AA、AC和CC 3种基因型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ET在3种基因型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ET活性在CC型>AC和AA型。结论AT1R基因1166位点的变异参与高血压的发病,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AT1R基因A1166C位点变异可能部分通过升高ET而参与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法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新疆哈萨克族 198 例EH患者(EH组)及130例正常血压者(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AT1R基因 A1166C多态性检测,观察AA、AC和CC不同基因型以及该位点A、C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AA、AC和CC基因型在EH组的分布频率为0.772 8、0.222 1和0.005 1,在对照组为0.761 5、0.238 5 和 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1166 与 C1166 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中分别为 0.883 8、0. 116 2,对照组中分别为0.880 8和0.119 2,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1R基因 A1166C分子变异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脑血管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应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60例正常对照者、45例原发性高血压无合并症(EH)、3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出血(EH-CH)及73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EH-CI)患者AT1R基因3'非翻译区A1166C变异的多态性.结果①EH组和EH-CH组的AC+CC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两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9和0.33)显著性高于对照组(0.17),但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②EH-CI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及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EH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③逐步Logistic回归表明AT1R基因多态性是E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0.44,P<0.05),但未证实AT1R基因多态性是EH-CH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④AT1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23和0.25,均P<0.05),而与糖、脂代谢无相关.结论AT1R基因1166C等位基因可能通过对血压的影响而间接参与高血压人群脑出血的发病,但与高血压患者是否发生脑梗死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7.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目的 观察 1型血管紧张素 受体 (AT1 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脑梗死 (CI)和原发性高血压(HTN)的关系 ,并探讨 CI的发病机制。2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电泳分型的方法 ,分析了196例中国人 AT1 R基因中 3′- UTR的 116 6 C变异的多态性分布情况。3结果  CI组中 116 6 A/ 116 6 A,116 6 A/116 6 C,116 6 C/ 116 6 C基因型频率为 0 .5 32 3,0 .30 6 5 ,0 .16 13;HTN组中分别为 0 .5 45 5 ,0 .40 0 0 ,0 .0 5 45 ;对照组中分别为 0 .75 95 ,0 .2 15 2 ,0 .0 2 5 3.CI组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1.3992 ,P<0 .0 1) ,HT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意义 (χ2 =6 .75 93,P<0 .0 5 )。CI组 116 6 C突变频率为 0 .3145 ,HTN组为 0 .2 5 45 ,对照组为 0 .132 9,C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3.6 797,P<0 .0 1) ,HT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6 .42 18,P<0 .0 5 )。女性病人 CI组 116 6 C等位基因频率为 0 .3333,HTN组为 0 .3333,对照组为 0 .10 2 6 ,CI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1.5 433,P<0 .0 1) ,HT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χ2 =11.16 6 8,P<0 .0 1)。4结论  AT1 R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参与 CI发病 ,尤其是女性病人 CI的发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R)A1166C多态及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 (ACE)基因I/D多态与中国汉族 2型糖尿病肾病 (DN)的关系。方法 :运用PCR和PCR/DdeI酶切技术 ,检测 111例DN患者与 138例无DN患者AT1R基因及ACE基因多态基因型。结果 :DN组和无DN组相比 ,AT1R基因A1166C多态基因型频率无差异 (P >0 0 5 ) ;2组间AT1R基因A1166C多态等位基因频率也无差异 (P >0 0 5 ) ;DN组ACE基因DD基因型和D型等位基因频率均升高 (P <0 0 5 ) ;ACE基因DD基因型在AT1R基因AA、AC和CC 3种基因型患者中的分布有差异 (χ2 =7 82 ,P <0 0 5 )。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并发DN有关 ,携带DD基因型和D型等位基因的 2型糖尿病患者是DN的易感人群。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不参与 2型糖尿病DN的发病。ACE基因I/D多态和AT1R基因A1166C多态在DN的发生、发展中均为微效基因 ,AA、AC、CC基因型患者携带D型等位基因易发生DN ,ACE、A1166C多态和ACE基因I/D多态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人口血管紧张素Ⅱ的I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I,ATI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 morphism,RFLP)方法对104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c hypertension,EH)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T1R(A1166C)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EH组A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240vs0.005,P〈0.05),EH组C1166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130VS0.025,P〈0.05);而EH组中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750vs0.950,P〈O.05);EH组中还发现了较罕见的CC纯合子基因型。结论: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AT1R基因的AC、AA基因型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重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与ATIR基因的A1166C多态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48名新疆哈萨克族(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正常对照1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T1R基因T573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TT、TC和CC基因型在EH组中的频率为0.6269,0.3575和0.0155,在对照组中的分别为0.5032,0.4323和0.0645,两者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χ2=9.049,P=0.011)。在EH组中T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8057,C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1943,对照组中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94和0.2806,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分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07)。结论:T573等位基因可能是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易感基因。携带T573T基因型和T573C基因型新疆哈萨克族可能更易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重庆地区人口血管紧张素Ⅱ的T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Ⅰ,AT1R)A1166C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 mor-phism,RFLP)方法对104例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c hypertension,EH)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AT1R(A1166C)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EH组AC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240 vs 0.005,P<0.05),EH组C1166等位基凶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130 vs0.025,P<0.05);而EH组中的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丁正常对照组(0.750 vs0.950,P<0.05);EH组中还发现了较罕见的CC纯合子基因型.结论: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AT1R基因的AC、AA基因型频率有显著性差异,而其它指标无显著性差异.重庆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与AT1R基因的A1166C多念性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222例江苏地区汉族人为对象,采用TaqManPCR及基因测序技术分析糖耐量正常(NGT)、2型糖尿病正常血压(T2DM-N)、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T2DM-H)人群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结果:T2DM-H组A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T2DM-N组(P=0.026,0.033);C等位基因参与T2DM合并高血压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以比数比表示)为3.194(95%CI1.049~9.72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C型基因(OR=3.650,95%CI=1.120~11.894)及空腹胰岛素(OR=1.090,95%CI=1.000~1.188)为T2DM合并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T1R基因A1166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相关,携带C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3.
姚晓光  李涛  李南方 《农垦医学》2007,29(4):266-269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348名新疆哈萨克族(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3例,正常对照15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AT1R基因T573C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TT、TC和CC基因型在EH组中的频率为0.6269,0.3575和0.0155,在对照组中的分别为0.5032,0.4323和0.0645,两者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χ2=9.049,P=0.011).在EH组中T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8057,C573等位基因频率为0.1943,对照组中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194和0.2806,T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分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8,P=0.007 ).结论:T573等位基因可能是哈萨克族高血压发生的易感基因.携带T573T基因型和T573C基因型新疆哈萨克族可能更易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位点A1166C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对48名40岁以上成人和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AC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高血压组与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0.023,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I(AT1 )的A116 6C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AT1 的A116 6C基因多态对Ⅱ型糖尿病肾病发病因素的影响。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法探查AT1 的A116 6C基因多态性在健康组、单纯Ⅱ型糖尿病组 (以下简称DM组 )、糠尿病肾病组 (以下简称DN组 )的基因频率分布 ,并分析其对以上疾病发病因素的影响。结果 :各组之间并未发现明显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布 ;各组内AT1基因型与各因素间的单因素偏相关分析表明 :DM组中AC基因型与空腹胰岛素水平 (FINS)和血清甘油三酯 (TG)呈正相关 (r1 =0 .42 9 ,r2 =0 .2 5 5 ) ;DN组中AC基因型与脂蛋白 (a)呈正相关 (r=0 .318 )。结论 :提示AT1 基因A116 6C多态与糖尿病肾病无关 ,但携带C等位基因的患者易于发生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 (AT1 R)基因A1 1 6 6 /C多态性分布特点及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1 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 ,判定冠脉病变支数和危险记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冠心病组和健康对照组 (90例 )AT1 R基因多态性。结果 :检测出AA和AC型 2种基因型 ,冠心病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但AC基因型患者冠脉病变支数和冠脉危险记分显著高于AA基因型患者 (P <0 .0 5 )。结论 :AT1 R基因A1 1 6 6 /C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发生无关 ,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血管紧张素 1型 (AT1)受体基因突变体 A116 6 C(碱基 A被 C取代 )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利用对靶基因的 PCR扩增片段进行酶切的方法对武汉地区 10 3例汉族人 AT1受体基因多态性 (A116 6 C)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发现正常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两组间 A116 6 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40 %和 6 2 % (χ2 =4.95 ,P<0 .0 5 )。初步结果表明 ,被检测者中 A116 6 C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
(EH)的关系,阐述AT1R基因A1166C在EH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EH组167例、对照组469例、共
636例维吾尔族人群血液样本,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AT1R基因A1166C进行多态性检测,分析AA、AC和CC 3种基因型以及该位点A、C不同等位基因频率在EH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EH组A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9 ,P=0.001);AC+CC基因型人群患EH的危险度是AA基因型人群的1.6倍(OR=1.612,95%CI:1.191~2.183)。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维吾尔族EH的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国人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紧张素 1型受体 (AT1R)基因 A116 6 C分子变异的关系。方法 选择 90例冠心病患者 ,用空腹血糖浓度与空腹胰岛素浓度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 AT1R基因 A116 6 C分子的变异 ,并以同期 8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冠心病患者 C116 6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但其 AT1R A116 6 C AA型、AC型及 CC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中国人 AT1R基因 A116 6 C分子变异与冠心病胰岛素抵抗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临床表型与高血压病和颈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法检测AT1R基因的AC基因和C1166等位基因在正常人和高血压病患者中的频率。结果:高血压病患者AT1R基因AC型频率和C1166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 0.05~0.01);高血压病患者AC基因型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IMT/D比率均比AA基因型组明显增高(P < 0.05~0.01)。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发病与年龄、颈动脉IMT和AT1R基因型呈显著正相关(P < 0.05~0.01);AT1R基因型与收缩压、舒张压及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P < 0.01~0.001)。结论:AT1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关,AC基因型对颈动脉IMT增厚有重要影响,AT1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