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的偶发癌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相似文献   

2.
1986~1996年,经耻骨上经膀胱行前列腺摘除术498例,术后前列腺病理检查发现偶发癌27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498例,年龄50~78岁,平均64.7岁。50~60岁者59例(11.85%),61岁~70  相似文献   

3.
快捷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于 2 0 0 0年 1 1月~ 2 0 0 2年 1 0月在援非尼日尔共和国Maradi省中心医院工作期间 ,采用连续缝合膀胱颈的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2 37例 ,术中快捷可靠的止血不仅使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同时术中、术后出血也明显减少 ,且无并发症发生 ,疗效明显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37例患者 ,年龄平均 71 .3( 5 5~ 86)岁。所有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均大于 2 5分 ,均有 1次以上急性尿潴留。前列腺经腹B超均在 ( 4 .8cm×5 .2cm)~ ( 7.8cm× 6.7cm)之间 ,并发膀胱结石33例 ,双肾积水 41例。1 .2   手术方法采用耻骨上、…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偶发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偶发癌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治疗中偶然发现的 ,它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 ,前列腺增生的非手术治疗和不获取标本手术治疗的发展可能使它的检出率有所下降 ,使一些患者发展到前列腺癌的较晚期才得以诊治。获得前列腺偶发癌的真正分期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前列腺偶发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有争议 ,如何针对患者个体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偶发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列腺偶发癌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在治疗中偶然发现的,它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前列腺增生的非手术治疗和不获取标本手术治疗的发展可能使它的检出率有所下降,使一些患者发展到前列腺癌的较晚期才得以诊治。获得前列腺偶发癌的真正分期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前列腺偶发癌治疗方法的选择仍有争议,如何针对患者个体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腹腔镜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手术治疗BPH患者25例.平均年龄68(62~78)岁,术前平均PSA 5.06(1.02~15.78)ng/ml,术前估算前列腺平均体积92(70~155)ml,平均剩余尿120(70~280)ml,合并膀胱结石15例.结果 25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80~230 min,平均140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失血80~400 ml,平均180 ml,均未输血,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持续膀胱冲洗2~5 d,平均3 d.术后住院4~8 d,平均6.2 d.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分别为27.1±4.3(20~35)、5.2±1.8(3~14),平均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0±0.8(4~6)、1.2±0.7(0~2),最大尿流率(ml/s)分别为4.12±3.56(0~8.5)、18.56±4.05(14.1~25.3),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随访3~1 2个月,未发生尿失禁及尿潴留.结论 腹腔镜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治疗BPH安全可行,为大体积BPH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增生的偶发癌: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1990~1992年,从10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标本中,连续病理切片检出前列腺偶发癌10例,检出率为9.25%。病理报告均为腺癌。其中低分化腺癌3例,分化较好或高分化7例。结合文献对前列腺偶发癌发生率,BPH与前列腺癌关系,偶发癌的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偶发癌的临床意义[SchuerholzT,usw.UrologeA,1996,35∶315(德文)]1973~1992年手术治疗临床诊断为BPH的病例5156例,随访发现偶发癌86例,其中pT1a37例,pT1b49例。年龄54~89岁,平均7...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至2006年1月,我们根据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1]对前列腺窝既止血又不隔离的方式,设计环腺窝口缝扎和四腔气囊尿管相对封闭前列腺窝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前列腺偶发癌10年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的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 - 2 0 0 3年因BPH行TURP或前列腺摘除术 15 11例资料。发现前列腺偶发癌 35例 ,年龄 6 3~ 82岁。腺癌 34例 ,T1a17例 ,T1b17例 ;前列腺移行细胞癌 1例。行内分泌治疗11例 ,观察等待 2 4例。 结果  33例随访 8~ 10 7个月 (5 5 .2± 2 8.6 ) ,失访 2例。治疗组 8例存活 ,死亡 2例 (因心血管病死亡 1例 ) ,失访 1例 ;观察组 2 1例存活 ,死亡 2例 ,失访 1例。T1a或T1b期观察等待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4 80 ) ;T1b期患者 ,观察等待与内分泌治疗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5 2 7)。 结论 PSA应用于临床后 ,BPH术后偶发癌的比例为 2 .3% ;对于偶发前列腺腺癌 ,可以观察等待。  相似文献   

11.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常见出血,尿失禁、前列腺窝品狭窄和膀胱无抑制痉挛4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止方法,方法:采用窝品周圈深“8”字环扎血管及术皇导尿管牵拉压迫或术中经尿道电切镜电灼术;术中避免损伤胱外括约肌;缝合窝口时不缩紧,保证可容2指大小;术后由骶管内持续注入0.125%布比卡因,结果:采用以上措施经治109例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与经典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相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1987-10/2001-06我们采用开放腺窝的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52例,年龄53~86(平均70.8)岁。均有BPH临床症状,直肠指诊按Rous标准(1985),前列腺增生Ⅱ°71例,Ⅲ°144例,Ⅳ°37例。有尿潴留病史102例。合并膀胱憩室者9例,膀胱结石者13例,腹股沟斜疝者11例,内痔严重脱出者9例,高血压67例,冠心病24例,老年性肺气肿34例,脑中风后遗症5例。其中34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9.8±2.0,生活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偶发癌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5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前列腺增生症(BPH)216例,其中术后病理学诊断偶发前列腺癌(IDPC)9例。现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组 IDPC 9例,年龄 64~71岁。均有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并发急性尿潴留4例,肾积水1例,肉眼血尿3例,直肠指检前列腺Ⅰ度增生1例,Ⅱ度增生5例,Ⅲ度增生3例,其中1例左侧叶触及结节,穿刺活检诊断为BPH。经腹部B超检查均提示为BPH,其中2例有形态结构改变。术前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3例,为 4~10μg/…  相似文献   

14.
1997年3月至2 0 0 2年6月,我们采用急诊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急性膀胱血块填塞和尿道损伤2 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2 7例。均为急诊入院病例。年龄6 7~88岁,平均76岁。术前经询问病史、直肠指诊、泌尿系B超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Ⅱ°9例(其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 ,Ⅲ°1 8例。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1 7~35分。既往有糖尿病史者6例,高血压病史者5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1例。2 7例中尿道损伤1 7例,其中外院导尿过程中尿管未入膀胱向气囊内注水致尿道损伤8例,患者自行拔出气囊尿管致尿…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偶发癌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前列腺偶发癌的生物学行为、自然病程及预后难以预测,对其治疗尚有不同看法。目前认为,对偶发癌患者要作进一步检查以再分期,而后按其准确的分期作必要的进一步治疗。本文简要概述有关前列腺偶发癌的定义及诊断标准、检出率、再分期方法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敞开腺窝的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TVP)治疗小前列腺增生(BPH)的效果。方法:采用敞开腺窝的TVP手术方法治疗小BPH56例。比较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PVR)3项指标的变化。结果:56例术后排尿正常,无膀胱出口梗阻(BOO)、尿失禁发生。42例随访3~22个月,平均18个月。IPSS由术前(31.0±2.3)分降至术后(7.5±2.0)分;QOL由术前(4.5±0.4)分降至术后(1.5±0.5)分;PVR由术前(230.0±30.0)ml到术后消失。手术前后3项指标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敞开腺窝的TVP是治疗小BPH的有效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95年5月~1997年3月对39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TVP)的病人进行手术前后的血液状态对比研究。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39例。年龄60~77岁,平均71.3岁。受检病员均无血栓性疾病史,手术前后均未使用抗凝剂和止血药,术前血常规、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原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16例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后尿道狭窄9例,前尿道狭窄3例,腺体残留2例,不稳定膀胱1例,腺体增生复发1例。结论 尿道狭窄为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主要原因.采用提高手术技巧、预防尿路感染、术前尿动力学的筛选是预防这类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不隔离腺窝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 (TVP) ,不隔离腺窝预防术后膀胱出口梗阻(BOO)的效果。 方法 在TVP术中采用不隔离腺窝口的手术方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BPH) 2 0例。 结果  2 0例术后排尿正常 ,无BOO、尿失禁发生 ,IPSS由术前 2 9.4± 2 .0降至术后 8.8± 2 .0 ,生活质量评分 (QOL)由术前 5 .5± 0 .5降至 1.7± 0 .5 ,最大尿流率 (Qmax)由术前 (6 .8± 1.3)ml/s升至术后 (16 .8± 2 .0 )ml/s,平均尿流率 (AFR)由术前 3.5± 0 .9ml/s升至术后 10 .0± 2 .0ml/s ,手术前后四项指标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不隔离腺窝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能安全有效地防止出血和术后BOO  相似文献   

20.
不隔离腺窝的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