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有头部CT或MRI材料的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8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27例(90%),在脑干出血中,以桥脑出血最多见(88%)。出血量少于3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治愈率100%)。出血量在3—5ml的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11.10%),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的预后差,病死率高(72.7%)出血量大于10ml病死率极高。口是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方法,但小量出血的准确率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CT、MRI,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脑干出血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6例(60%),发病时血压升高49例(82%)。在脑干出血中桥脑出血最多见(80%),出血量<2ml的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佳(本组治愈率100%);出血量在2~5ml者临床表现典型,病死率低(8.7%),预后良好;出血量5~10ml者预后差,病死率高(62.5%);出血量>10ml者病死率极高。CT是诊断脑干出血的最佳选择,但对小量桥脑出血的准确率CT不及MRI。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出血部位、出血量大小以及意识障碍的程度是判断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的CT诊断与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 通过对48例脑干出血病例的临床治疗与CT资料分析,探讨脑干出血的位置、大小、出血量与治疗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干平均出血量G=3.3675ml,病死率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小于5ml病死率为35.71%(17.97-53.46%)。早期诊断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结论 CT是目前脑干急性出血快速、准确的检查手段,对其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发病原因以及出血量和临床表现、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自发性脑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出血量多少分为A组(出血量<2ml)21例、B组(2ml<出血量<5 ml)17例、C组(出血量>5 ml) 22例,分析三组原发高血压和饮酒情况以及出血量与临床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入组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例达到75.00%,饮酒者比例达到46.67%;A组与B、C组之问患者临床表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B、C组之间患者临床表现无显著差异(P>0.05);A、B、C三组预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主要诱因,长期饮酒是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危险性高低与年龄大小无关,但是出血量与患者临床表现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出血量越大,临床表现和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出血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组65例病人均于发病1~48小时内行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干出血,根据出血量多少分为小量组(<2ml)、中量(2~5ml)、大量(>5ml)3组.分析各组在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数、糖尿病人数、抽烟人数、饮酒人数上的构成比及脑干出血量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数、糖尿病人数、抽烟人数、饮酒人数的构成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干出血量在临床表现及预后的构成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性高血压是其主要病因,糖尿病及长期饮酒亦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是脑干出血的最重要的病因,糖尿病及长期饮酒亦为较重要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等与脑干出血相关性不大,出血量多少决定临床表现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预后.方法:经头颅CT确诊脑干出血患者32例,观察患者起病时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分析患者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患者预后.结果:32例患者痊愈14例,好转7例,死亡11例;高血压为主要出血原因达65.6%(21/32),出血部位以桥脑为主达68.8%(22/32);出血量<5 mL的患者死亡率低.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仍是脑干出血的主要原因,脑干出血量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脑干出血的CT诊断与预后分析。方法 总结分析96例脑干出血病例的临床治疗与CT资料分析,探讨脑干出血的位置、大小、出血量与治疗预后的关系。结果 病死率与出血量有关,出血量大于5ml,病死率大于95.2%,并发症越多,病死率越高,早期CT诊断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结论 CT诊断脑干出血及时、准确,直接影响及时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头颅CT下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颅 CT及预后。结果本组死亡18例、存活72例;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出血的病死率最高,为87.5%,出血量≤30 mL病死率9.6%,出血量≥80 mL病死率80%,出血量不同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线无移位的患者病死率为2.63%,中线位移>10 mm者病死率高达85.7%,中线移位宽度不同的患者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与头颅CT分析,探讨脑干出血的出血量、出血部位与脑干出血症状、预后关系。方法:利用头颅CT检查对65例原发性脑干出血进行病因、症状和出血量、出血部位研究。结果:65例患者死亡51例,存活14例。出血量在1—18ml,出血横径5~35mm。结论:(1)血肿横径〉20mm或出血量〉5ml;(2)出血破入脑室;二者预后不良。出血量小于3ml者的轻型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治脑干出血患者46例,收集诊治的有关资料,做临床汇总分析.结果:死亡21例,存活25例.结论:发病后很快出现昏迷、高热、瞳孔改变、呼吸节律改变、血压显著升高者以及CT发现多部位出血或血肿≥5ml,预后较差,大多死亡.出血量<1.5ml,预后较好,基本治愈.出血量1.5~5ml,大多能保命,但留有较重的后遗症.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出血部位、出血量、瞳孔、意识、体温、呼吸是判断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自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出血量和治疗手段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头部CT或MRI证实的57例病例,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出血量及治疗与预后进行分析。结果:57例中有高血压病史48例(84.2%),16例出血量〉10ml全部死亡,深度昏迷持续高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者预后不良。结论:脑干出血的预后与病因、意识障碍水平及临床特征、血量大小、出血部位、治疗手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HIV(+)/AIDS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HIV(+)/AIDS合并肺结核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均出现发热、盗汗、消瘦、咳嗽、咳痰、淋巴结大及肝脾大等临床表现,占100%。肺结核治疗阳转阴率为36.7%,临床好转率为33.6%,病死率为29.6%。结论:HIV(+)/AIDS合并肺结核临床表现为恶液质,治疗阳转阴率低,治疗效果欠佳,病死率高,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B-Lynch缝线术在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7月~2009年12月应用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病例26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1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25例,有效率为96.15%;出血量平均(716±108)ml;1例胎盘早剥术后仍有较多出血转上级医院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有效12例,有效率为85.71%,其中,1例转上级医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1例行子宫切除治疗;出血量平均(821±113)ml,发生产褥病3例,产褥病率为21.43%。两组治疗有效率、出血量、并发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Lynch缝线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的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判定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3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血肿大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存活32例,死亡41例,病死率56.2%。结论高血压脑干出血的预后及病死率与脑干出血量,脑干出血部位及脑干出血后并发症控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彭建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10-111,13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I临床特征及CT特征及其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98例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及在发病就诊时的血压、意识状态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调查对象中59.6%为男性,40.4%为女性。出血比例最大的为幕上脑实质出血,占72.2%(143/198);与存活患者的出血量比较,死亡患者的出血量明显较多(P〈0.05)。与三组的死亡患者比较,存活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就诊时的意识状态均为昏迷。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患者的出血量、血压及就诊时患者的意识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对112例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患者(≤45岁)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06例60岁以上脑出血病人作了比较。结果:本组1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脑实质内出血78例,多灶出血8例;出血量在2ml~126ml,平均23.2ml。治愈25例(22%),好转53例(48%),无效8例(7%),死亡26例(23%)。与老年组比较,在预后及病死率方面差别无显著(P>0.05);嗜酒史者大于老年组(P<0.01);影像学比较:本组血肿周围水肿带及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明显大于老年组(P<0.01)。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是青年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与长期饮酒有重要关系。其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与老年人脑出血比较临床症状更严重,病死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病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分析因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胃镜检查治疗的70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急诊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100%,止血率98.57% (69/70),内镜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97%( 32/33),病死率1.43%(1/70).出血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贲门、胃及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Mallory-Weiss综合征.[结论]急诊胃镜检查和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仅有利于诊断,而且也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谭细明 《中外医疗》2009,28(23):119-12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以发病突然、发展迅速、病死率高为特点,常可威胁病人生命。轻者仅表现为间断.少量的隐性出血,重者则发生大出血,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血容量减少,导致急性循环改变  相似文献   

19.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希娟  王志强 《四川医学》2009,30(11):1721-1722
目的探讨预防高危孕产妇更佳的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孕产妇9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颈肌内注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时及产后2、24h出血量,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率及输血率。结果观察组2h出血量(210.0±19.5)ml,24h出血量(361.0±130.5)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38.7)ml、(525.6±11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率及输血率的比较,观察组分别为6.98%和2.33%,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和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同时宫颈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对82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产后出血量的不同分为三组:少量出血组26例,出血量500~1 000 ml;大量出血组32例,出血量〉1 000 ml;对照组24例,为正常孕产妇,出血量〈500 ml。定量检测三组产时及产后48 h常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少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而FIB、HGB、PLT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少量出血组比较,大量出血组PT、APTT、TT、D-D均明显升高(P〈0.01),而FIB、HGB、PLT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产后及时监测常规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对于了解产妇机体凝血功能以及产后出血的发生从而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