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靶控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异丙酚与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胃肠手术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组(T组)32例,采用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及静注维库溴胺诱导与维持麻醉;传统人工静脉麻醉复合吸入麻醉组(Ⅰ组)28例,常规诱导后静吸复合麻醉。观察两组在各时点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T组在气管插管前及后1min、气腹后10min、60min等各时点的心率、血压较基础时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而Ⅰ组在各时点尤其是气管插管后1min、气腹后10min、60min,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基础值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Ⅰ组在气管插管后1min及气腹后备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明显大于T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胃肠手术麻醉深度可控性好,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2.
陈志辉 《吉林医学》2009,30(9):797-799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中的效果。方法: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微量泵输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组(Ⅰ组n=15例)和异氟醚组(Ⅱ组n=15例)。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入室至麻醉苏醒期间持续监测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中T1、T2、T3和T4的SBP、DBP、HR值与基础值(T0)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气腹后T2、T3时点Ⅱ组SBP、DBP、HR值均高于Ⅰ组,Ⅱ组气腹毕(T4)SBP、DBP高于Ⅰ组(P〈0.05),Ⅰ组术中各时段血压与诱导前相比低且平稳;Ⅰ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迅速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30例择期妇科腹腔镜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15)和瑞芬太尼组(B组,n=15)。常规全麻诱导,两组术中均采用吸入1.5%~2.0%异氟烷维持麻醉。B组于气腹前据血压术中持续泵入瑞芬太尼0.10~0.25μg/(kg.min),维持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5μg/L,麻醉维持期在2.0~4.0μg/L之间,手术结束前1 min停用瑞芬太尼,其余处理两组完全相同。记录A组与B组患者气腹前(T1)、气腹5 min(T2)、30 min(T3)及放气后10 min(T4)、拔管后(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的改变,同时测定T1、T2、T3和T4血中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的浓度。结果 B组各时点上述指标与T1相比无明显改变。A组气腹期间各时点的SBP、DBP、MAP与T1相比明显升高(P〈0.05);各时点血液中NE、E、DA与T1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腹腔镜全麻手术辅助应用瑞芬太尼能有效减轻气腹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适度抑制腹腔镜手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内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简称依托咪酯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简称异丙酚组),采用静脉靶控输注系统静脉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气管插管前后各1min、切皮后3min、探查后3min、病灶切除后3min以及气管导管拔除后3min等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心率(HR)值。结果气管插管前、后1min时点依托咪酯组SBP与DBP均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SBP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异丙酚组DBP、HR麻醉前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气管插管后1min两组患者SBP、DBP、HR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1min(P〈0.05,P〈0.01)。探查后3min,依托咪酯组SBP、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病灶切除后3min,依托咪酯组DBP明显高于异丙酚组(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能平稳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5岁择期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麻醉组(Ⅰ组),于术前及手术后第1,3,7天应用minimental state(MMS)测试方法评定认知功能。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的MMS评分与术前相比均降低。Ⅰ组与T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的MMS评分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小于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6.
李春霞 《西部医学》2014,(8):1074-1076
目的 观察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在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组(靶控组)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组(对照组),每组3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3 min后(T1)、插管(T2)、切皮(T3)、术中探查(T4)以及拔管(T5)时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的变化,丙泊酚、瑞芬太尼的用量,记录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靶控组苏醒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诱导3 min后(T1)的SBP、DBP、HR低幅度大于靶控组(P<0.05);拔管(T5)时,对照组SBP、DBP、HR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两组BMI正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中肥胖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靶控组(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可缩短苏醒时间,降低麻醉药用量,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可降低老年肥胖患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应激反应.方法 开腹行直、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在BIS监测下以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导,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诱导;Ⅱ组仅以血流动力学参数为指导恒速推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诱导.记录入室静卧10 min(T0)、意识消失时(T1)、气管插管即刻(T2)及插管后1 min(T3)、3min(T4)、5min(T5)的HR、SBP、DBP;并测定上述时点血糖(Glu)及血浆皮质醇(Cor)浓度变化.结果 T1、T2时两组HR、SBP、DBP明显低于T0时(P <0.05);T3、T4时Ⅰ组SBP、DBP明显低于Ⅱ组,HRⅡ组明显快于Ⅰ组(P<0.05);T2时两组Cor浓度明显低于T0时(P<0.05),T3、T4时Ⅱ组Cor浓度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TCI应用于开腹行直、结肠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麻醉诱导,能较好地控制麻醉深度,降低插管应激反应,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靶控浓度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抑制程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合适浓度。方法 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Ⅱ、Ⅲ组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浓度分别为3、5、7 ng/ml,3组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均为4μg/ml。麻醉维持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浓度与诱导时相同,术中均给予阿曲库胺0.1 mg/kg维持肌松。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1)、插管后1 min(T2)、气腹后20 min(T3)、术毕解除气腹后20 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气腹时间。结果 3组MAP在T2同T1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1)。3组HR在T2、T3同T1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血糖在T4时,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糖均较T1时明显升高(P〈0.05或〈0.01)。结论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靶控输注5~7 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可以更有效地抑制CO2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且以瑞芬太尼5 ng/ml复合丙泊酚4μg/ml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9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作为观察组(n=52),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作为对照组(n=44)。比较2组麻醉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T4收缩压(SBP)和心率(HR)与T0比较有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其他时间点与T0比较(P>0.05);对照组T2、T3、T4与T0比较, SBP、DBP及HR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靶控输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0.
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m=20),全麻诱导时,A组、B组、C组分别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为0.3、0.5、0.7ng/mL的舒芬太尼2min后.均输注效应室靶浓度为4μg/mL的异丙酚,病人意识消失后给予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记录全麻诱导前1min(T1)、气管插管后1min(T2)、3min(T3、10min(T4)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于T1、T2、T4时点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浓度。【结果】(1)A组T2时点MAP、HR比T。时点明显升高(P〈0.0S),C组T2、T3、T4时点MAP明显低于A组(P〈0.05),C组T2、T3时点HR明显低于A组(P〈0.05),C组L、T4时点MAP低于B组(P〈0.05);(2)A组T2时点血浆AD和NA浓度较T1时点明显升高(P〈0.05)、较B组高(P〈0.05)、较C组高(P〈0.05)。【结论】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可以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其中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5ng/mL复合异丙酚效应室浓度4μg/mL靶控输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吸入七氟醚麻醉在小儿腭裂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先天腭裂修复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和对照组(Ⅱ)各20例。两组采用相同的静脉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维持机械通气。麻醉维持:Ⅰ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Ⅱ组采用吸入七氟醚,同时也靶控输注丙泊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诱导结束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30分钟(T4)、拔管后1分钟(T5)几个时点,记录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并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诱导前相比,两组在麻醉诱导后的SBP、DBP、HR下降明显,I组气管拔管后1分钟HR变化显著高于Ⅱ组,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时间Ⅰ组明显缩短。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全麻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麻醉效果满意且术后苏醒快。  相似文献   

12.
杨慧蓉 《当代医学》2011,17(36):95-97
目的比较七氟醚和异丙酚复合麻醉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选择择期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20):异丙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PR)和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组(SR)。麻醉诱导:PR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ug/ml),SR组吸入8%七氟醚,两组均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顺苯阿曲库铵0.15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R组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1.5~3ug/ml),SR组吸入2%~4%七氟醚,两组均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2.5ng/kg),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1.2ug.kg-1.min-1。维持BIS45~50。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腹前5mi(n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15mi(nT3)和气腹放气后15mi(nT4)记录患者PETCO2、气道峰压(Ppeak)和气道平台压(Pplat)的变化,并取动静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肺泡肺内分流率(QS/QT)和肺动态顺应性(Cd)。结果与T0比较,T1-3时两组患者QS/QT升高(P〈0.05),于T4时QS/QT有所下降,但仍高于T0水平;与T1比较,T2-3时气道峰压(Ppeak)、PETCO2升高,肺顺应性((Cd))降低(P〈0.05),于T4时恢复至T1水平;与P组比较,S组T2-3时上述各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腹腔快速充气阶段呼吸变化最明显,与七氟烷麻醉相比,异丙酚麻醉时呼吸动力学影响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13.
董桂敏  周香  马骏 《当代医学》2009,15(12):74-75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30)采用静吸复合全麻,B组(n=30)采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后气腹前(T2)、气腹后5min(T5)、气腹后15min(T4)、气腹后50min(T5)和放气后5min(T6)6个时点观察SBP、DBP、RR、HR,和SpO2的动态变化,以及术中牵拉反应、恶心呕吐、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麻醉前(T1)比较,A组各时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气腹后血压、心率降低,呼吸增快,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组比较,B组气腹后血压、心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对ASAⅠ~Ⅱ级患者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应激反应,可以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4.
包凤兰  周艳 《中国医疗前沿》2012,(4):31+80-31,80
目的研究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单独或联合应用对腹腔镜手术气腹应激反应的抑制效果。方法1604例,1ASAI-Ⅱ级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A)组、瑞芬太尼(B)组、异丙酚一瑞芬太尼(C)组、对照(D)组。四组均以异丙酚、维库溴胺、瑞芬太尼诱导,并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比较各组气管插管后泵注药物前(T_1),泵注药物后10min(T_2)、气腹后5min(T_3)、气腹后20min(T_4)、停气腹前(T_1)的SBP、HIK、sNAP指数。结果异丙酚与瑞芬太尼单独或联合应用均可抑制腹腔镜气腹的应激反应。结论异丙酚与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可更好的抑制腹腔镜气腹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组(TCI组)和异氟烷复合丙泊酚组(对照组)各140例.比较两组各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术毕不同时间节点的苏醒情况和镇静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CI组T1时间节点的SBP、DB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麻醉恢复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I组的5 min、10 min OA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30 min后,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麻醉诱导插管时易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迅速、完全,麻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将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行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P、MAP及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诱导时各时点OA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RS评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向能力恢复时间、离开术后恢复室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且苏醒过程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0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对照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各52例.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SBP、DBP、HR的基础值,术毕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JP>0.05).建立气腹后,对照组的S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且分别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但建立气腹后观察组的SBP、DBP、HR均较基础值及术毕比较,未见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10 min 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拔管后5 min(P< 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诱导及维持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相应的血浆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35例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设定诱导血浆靶浓度为3μg/ml,复合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气管插管,术中维持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2~4μg/ml,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插管后5min及气腹完毕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停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时相应的血浆浓度。结果:插管即刻HR、SBP、DBP及MAP与诱导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气腹完毕时SBP、DBP、MAP也较诱导前有明显升高(P<0.05),平均苏醒时间为(8.9±3.1)min,相应血浆靶浓度为(1.27±0.32)μg/ml。结论: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时和维持期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术后苏醒较为迅速,是安全满意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