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对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11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腹壁皮下注射。对照纽给予静脉滴注普通肝素1250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滴。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后均复查脑CT未见脑出血,对照组复查PT、APTT、INR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复查门、APTT、INR延长至正常对照的1.5~2.2倍。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应用方便,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应用血栓通针5ml,每天1次静脉注射,3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3周的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3周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间发病时间、年龄及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两组均使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并给予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周,治疗组NDS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保护神经功能等方面比常规方法治疗有显著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钠5000u腹壁皮下注射,12h1次,连用5天,14天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5%(P<0.01).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具有很好的临床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的124例进展型脑梗死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2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7d后改为肠溶阿斯匹林口服,对照组开始即口服肠溶阿斯匹林。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在治疗后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监测血常规,PT、APTTI、NR。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d后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治疗组96.8%,对照组79.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显效率治疗组80.6%,对照组53.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和疗效。方法:按入院的先后随机将入选的CI病例分为大剂量组(LMWH 5000抗XaIU,3次/d,皮下注射)、中剂量组(LMWH 5000抗XaIU,2次/d)、小剂量组(LMWH 5000抗XaIU,1次/d)和对照组(阿司匹林100mg,1次/d)。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8天检查甲襞微循环,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4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甲襞微循环总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尤其大剂量组明显。大剂量组、中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P〈0.01),但大剂量组与中剂量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剂量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4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LMWH均可改善CI患者的微循环状态,改善其神经功能和预后。权衡疗效和出血性风险,中等剂量LMWH是较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们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5 2例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 10 2例患者均为发病 4 8h内就诊的住院患者 ,符合 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 ,均做脑CT检查 ,无抗凝治疗禁忌证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2例 ,男 2 8例 ,女 2 4例 ,发病年龄 38~ 71岁 ,平均 6 0 .5岁。对照组 5 0例 ,男 2 7例 ,女 2 3例 ,发病年龄 4 1~ 73岁 ,平均 6 1.2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既往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予丹参10ml及胞磷胆碱1.0g分别加入0.9%NS 250ml静脉点滴,1次/d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4100IU脐旁皮下注射,2次/d,治疗10d。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总有效率86.76%,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0.
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 17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未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的 2 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两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 88.2 %和 5 2 .2 % ,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 (χ2 =5 .72 ,P <0 .0 5 )。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桑嘉贵  龚秋霞 《海南医学》2010,21(22):80-8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均使用血栓通和胞二磷胆碱作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LMWH 5 000AXaIU,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10d。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第21天分别进行巴氏指数(BI)与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及疗效评定。于治疗第10天复查颅脑CT及凝血功能,并观察LMWH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第21天CSS和BI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5%(P〈0.05)。治疗组颅内出血2例,均为无症状性。凝血功能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血小板减少症等副作用。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陈宇丹  陈天风 《北京医学》2005,27(4):198-20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后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方法测定低分子肝素组和葛根素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6、IL-16、sVCAM-1和D-Dimer水平.结果低分子肝素组、葛根素组患者TNF-α、IL-6、IL-16、sVCAM-1和DiDime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上述指标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炎症细胞因子确实参与了急性缺血后的炎症反应,低分子肝素能够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成为预防急性缺血性梗死后早期病情恶化的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静滴,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效率6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3%,46.6%)。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1例继发出血。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LMWH组(20例)、小剂量LMWH组(15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变化。结果大剂量LMW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小剂量组为73.33%,均高于对照组的51.02%(X^2=6.07,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LMWH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X^2=1.07,P〉0.05)。不同剂量LMWH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大剂量LMWH组与小剂量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浆D-二聚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和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4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LMWH 5 000 U腹部皮下注射,每12 h 1次,连用10 d。联合治疗组再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0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1.9%)(P<0.05);2组治疗后NDS改善显著(P<0.01),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出现轻度血转氨酶、尿素氮升高各1例,经相应治疗,均短期内恢复正常。结论依达拉奉联合LMWH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予急性脑梗死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加味补阳还五汤煎剂(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显著进步率53.33%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变化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疗后治疗组D—Dimer和FIB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确诊的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静点,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顿服,14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率40%,总有效率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但治疗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好,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血清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浓度(PD- ECGF)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测定6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PD- ECGF浓度,同步评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脑梗死的体积。结果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平均血清PD- ECGF浓度分别为(4080.62±1569.27)、(4386.03±1746.05)、(5473.24±2312.75)、(3365.72±1421.76)pg/ml,4个时点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97,P<0.05),并均高于对照组(2687.92±950.60)pg/ml。相应时点的NIHSS评分分别为(6.35±4.09)、(6.25±4.45)、(5.42±4.44)、(4.68±4.49)分,4个时点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25,P>0.05)。发病后第3天脑梗死体积与血清PD- ECGF浓度无相关性(r=0.107,P>0.05),但与NIHSS评分具有相关性(r=0.619,P<0.05)。结论血清PD- ECGF浓度在脑梗死后即有升高,但浓度的高低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康复无关,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我们观察了100例应用尿激酶并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塞的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来评价,结果表明二者联角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塞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