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问骨折的疗效。方法将74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PFN组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FN组3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43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含术后引流)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6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FN固定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各自都有鲜明的优缺点,临床医生术前应充分评估病情及患方的心理期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PNF内固定25例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髋部功能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卧床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0.01)。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较为合理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3.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疗效与方法。方法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1骨折。本组34例,男性11例,女性23例;年龄74—90岁,平均79岁。骨折按Evans分类。Ⅰa型4例,Ⅰb型12例,Ⅰc型7例,Ⅰd型8例。EvansⅡ型3例。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34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48个月,平均16个月。住院平均21天。手术后平均负重时间为13天,手术后并发髋关节疼痛的3例。结论应用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功能恢复好,能早期离床负重下地,并发症少,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采用PFN治疗高龄(平均年龄7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27例临床资料。骨折均为闭合型,按AO分类3-1A1型5例,3-1A2型14例,3-1A3型8例。采用闭合复位穿钉、锁定技术。结果随访27例,随访时间5~18个月,3~4月内全部骨折愈合。按Charnley髋关节疗效标准评分,27例患者中,优12例,良14例,差1例,优良率达96.30%。无术后感染,无股骨头坏死,1例近端锁钉穿出股骨颈。结论采用PFN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创伤小,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日下床活动,适合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78~84岁,平均80.2岁。骨折类型AO分类:A1型4例,A2型9例,A3型3例。结果:经过6~30个月的随访,16例患者无术后髋关节活动疼痛,再骨折及关节脱位,松动等并发症。1例皮下淤血,经清除血肿后,切口延迟甲级愈合。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早期活动,只要无绝对手术禁忌症者,均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来治疗。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8年12月-2012年12月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29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收治疗的6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入组时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将全部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2组.对照组采取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  相似文献   

8.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探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问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②方法应用人工双极股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性骨折18例。其中骨折按Evans分型,Ⅲ型6例,Ⅳ型11例,Ⅴ型1例。③结果对18例高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后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1个月,随访标准按与受伤前关节功能比较,有13例恢复至术前功能水平。X线片示假体位置佳,无下沉及松动。④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安全、效果好、能尽快恢复劝能的特点,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PFN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9例。结果经4-13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31例,良23例,差5例,优良率91.5%。结论对于超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解剖型锁定钢板(PF?LCP)、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按手术方法分成PFNA组(27例)、PF?LCP组(30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27例)。对比各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总输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天数,比较PFNA组和PF?LCP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结果: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小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明显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FNA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PF?LC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FNA组和PF?LCP组总输血量小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PFNA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更好的手术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髋关节功能,但需要谨慎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两种术式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应用半髋置换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2例及78例,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及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半髋组患肢负重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半髋置换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内科疾病少、身体情况好的患者,但早期并发症较多;对于身体素质差、内科疾病多的患者.可选择PFNA治疗,但晚期并发症多,应注重抗骨质疏松治疗及适当延长患肢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亚洲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9月收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67例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对手术创伤、术后功能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25.120min,平均56.9min;术中透视次数:15~35次,平均19.9次;术中出血量:50~250mL,平均114mL;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2.1周;患者骨折愈合后Harris评分:72~95分,平均88.5分。并发症方面,本组患者无切割股骨头、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等情况发生。结论PFNA-Ⅱ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王永文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8):12-13,10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照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O/ASIF)股骨转子间骨折分类标准(AO31.A1-A3),分别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组)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组)手术方式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关节功能康复情况,并参照Harris评分标准测定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4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时间12.5个月,其中PF-LCP组25例,PFNA组23例。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PF-LCP组(P〈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康复(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均能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临床应该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男56例,女40例;年龄59~95岁,平均77.6岁;左侧40例,右侧56例。致伤原因:平地跌倒72例,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9例。骨折根据按Evans- Jensen分型:Ⅲ型61例,Ⅳ型3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3~16 d,平均5.1d。结果本组96例患者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40~80 min,平均51.0min。2例患者在术后2个月合并脑血管疾病死亡,剩余9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4周,平均11.2周。术后肺部感染4例,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55例,良3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91.5%。随访期间无手术部位感染、无髋内翻、内固定折断及骨折再移位,无螺旋刀片断裂、拔出和切出等并发症。结论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畅彦飞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7):63-65,6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其中42例采用PFNA治疗,44例采用DHS固定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86例患者经治疗后骨折均全部愈合,其中PFNA组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为95.23%(40/42),明显优于DHS组的77.27%(3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间[(49.8±16.1)min]、术中出血量[(259.2±120.3)mL]、术后引流量[(83.9±71.4)mL]、切口长度[(8.6±1.7)cm]、骨折愈合时间[(12.7±1.1)d]、活动时间[(4.2±1.3)d]、并发症发生率(9.52%)均优于DHS组[(85.1±17.6)min、(466.6±161.3)mL、(199.6±115.3)mL、(17.1±3.2)cm、(14.3±3.0)d、27.27%],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76-7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2014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6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PFLCP治疗者34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失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8±2.6)个月(9~24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少于PFLCP组,而术中透视次数多于PFLCP组,上述参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部分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内植物失败及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或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PFLCP和PFN-A均能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点,而PFLCP具有相对较少的透视次数,减少了医患的辐射暴露。  相似文献   

17.
施能槐  朱展标 《华夏医学》2011,24(3):312-3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中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自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21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90.5...  相似文献   

18.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俊涛  姚志保  程辉 《安徽医学》2016,37(5):560-562
目的 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并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21周,平均14.2周。术后肺部感染3例,髋内翻畸形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38例,良2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2.1%。结论 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应用PFN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2月,我们应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AO:31-A2和A3型)45例,平均年龄为77.8岁(63~92岁);其中31-A2型34例,31-A3型11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51~172 min,平均7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 ml,平均185 ml;除1例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外,其余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4~12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Parker活动评分法评估,其中优3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应用PFN能有效固定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应用股骨重建钉(femoral reconstruction nail,FRN)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 locking plate,PFALP)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扶拐下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不良事件等的差异。结果:FRN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和扶拐下地时间均少于PFALP组[(62.4±19.3)min vs(79.1±22.7)min,P=0.02;(41.3±13.7)d vs(71.2±16.0)d,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PFALP组[(190.2±45.9)m L vs(161.0±39.3)m L,P=0.04];两组患者平均输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2±96.4)m L vs(106.2±94.4)m L,P=0.38;(82.7±11.5)d vs(89.7±11.3)d,P=0.06]。术后3个月,FRN组患者平均Harris评分优于PFALP组[(81.10±7.25)分vs(75.26±8.17)分,P=0.02];术后6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61±5.20)分vs(83.28±6.92)分,P=0.21]。FRN组和PFALP组患者分别发生不良事件2例和5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结论:FRN和PFALP均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式,FRN较PFALP手术时间和扶拐下地时间更短,但PFALP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FRN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