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东兴 《中原医刊》2003,30(5):18-1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手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方法:对本院13例胆囊切除手术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包括病人的高危因素。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及术中操作技术等。结论:提高对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认识,合适的手术时机和精细的操作是预防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81--2008年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25~70岁,平均48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7例LC胆管损伤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予手术处理。3例行横行缝合裂口修补,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1例行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2例术后确诊行瘢痕切除胆管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均痊愈出院,随访1~6年,无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要注意可能发生胆管损伤的危险因素,加以避免,如存在胆管损伤,力争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胆管狭窄,胆管炎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与医源性胆管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对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影响,探讨造成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1年6月~2006年12月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1660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4例(0.24%),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90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0.5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15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5例(1.20%)。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预防是关键,熟练掌握各种胆囊切除术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医源性胆管损伤是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宋文钧 《吉林医学》2012,(10):2137-2138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处理预防。方法:对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和方法痊愈,其中1例有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症状。经保守治疗后症状能控制。未出现胆管狭窄。结论:胆囊切除术就是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重要原因,时刻警惕胆管损伤的潜在危险,术中仔细操作,是防止胆管损伤的唯一方法,胆管损伤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的胆道重建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戴方豪 《浙江医学》2000,22(6):349-351
本院1979年以来收治因胆囊切除术损伤胆管者7例 ,经及时适当处理均治愈。现就胆管损伤的防治分析如下。本组男3例 ,女4例 ;年龄19~71岁 ,平均45岁。术中损伤后发现并即行处理5例 ,术后早期发现并处理2例。本组患者均治愈。诊治详细情况见表1。1.胆管损伤的预防 :据报道 ,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为0.1%~0.5% [1],通常易发生于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非常容易的胆囊切除术 ;二是非常难的胆囊切除术。分析其原因 ,无外乎人为因素、解剖因素、病理因素及技术因素。 (1)人为因素 :主要是术者对胆囊切除术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如何避免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3年6月-2013年6月,共发生胆囊切除术所致医源性胆管损伤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二次手术探查所均系医院性胆管损伤。5例患者均给予相应处理,1例术后6天合并严重肺部感炎死亡,其余全部痊愈。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是胆囊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尤其在基层医院,术者的经验不足和操做不规范更易导致损伤。所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仔细的操做,清楚地解剖是避免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最佳途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式的选择,对造成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影响,探讨造成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2008年8月12例医源性胆管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1340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0.22%),小切口胆囊切除术524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3例(0.5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6例,发生医源性胆管损伤4例(0.98%)。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预防是关键,熟练掌握各种胆囊切除术式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医源性胆管损伤是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6年处理的1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经验。结果术巾发现7例,术后发现11例,分别给予不同处理,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是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对于胆管损伤应力争早期诊断,正确处理,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覃慧强 《广西医学》2003,25(8):1503-1504
由于现在很多基层医院都能诊断胆囊疾病并开展胆囊切除术 ,造成医源性肝外胆管及相邻器官损伤有所增加。我科从 1 989年~ 2 0 0 2年共进行胆囊切除术 5 0 0例 ,致胆管损伤 9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中男性 2例 ,女性 7例。年龄42~ 68岁 ,平均 5 5岁。胆囊结石 7例 ,胆囊息肉 2例 ,5例合并有胆道感染。损伤部位 :均为胆总管上段损伤 ,其中 1例合并横结肠损伤 ,胆总管横断性损伤 4例 ,胆总管撕裂穿孔伤 5例。9例胆总管损伤均在术中发现。1 .2 治疗及结果 :5例胆总管撕裂穿孔伤一期修补 ,置 T管支撑引流 ,2周…  相似文献   

11.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外科治疗和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对过去20年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21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胆囊切除致伤13例(61.9%),胆总管探查致伤5例(23.8%),胃大部切除术致伤2例损伤3例(13.3%),其它部位3例(14.3%)。除2例死亡,4例失访外,其余15例随访时间均超过2年,随访率78.9%,疗效优良率为86.7%。结论:所有病例最终均需手术处理。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时间具体决定,以胆管-空肠Roux-en-吻合术的疗效最佳。除解剖变异、病理变化外,手术者的责任心与技术因素是引起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重建时机及胆道重建技术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随诊2~10年,疗效优者41例,优良率达93.6%。结论熟悉解剖关系、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思想重视对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至关重要,胆管损伤的治疗效果主要受再次手术的时间、胆道修复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道损伤手术修复的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7例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分别选择胆管端端吻合术,自身组织作胆道修复、胆肠Roux-en-Y吻合术,67例患者平均随访3.6年(3个月~11年),效果优良率达95.5%。结论:选择适合于患者的手术方式,改进手术方法和技术,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0~2010-03胆道术后胰腺炎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行非手术治疗,无死亡。平均住院(34±11)d,最长86d,4例患者病情反复,其中1例患者,病情迁延,并发电解质紊乱、再喂养综合症。结论胆道术后胰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病情易反复,贵在预防,重在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对胆道变异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术前MRCP检查发现的胆道变异情况与术中发现的胆道变异情况对比,验证MRCP的准确率。结果经术前行MRCP发现胆道变异与术中证实胆道变异的准确率为96.7%。证明确实能够发现胆道变异的存在。结论 MRCP作为一种无创的影像检查方法,对胆道变异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应用小切口对胆道手术的疗效;方法:对1995~1999年间应用小切口胆道手术156例治疗情况,疗效作了综合分析;结果:采用该方法手术病人无损伤性并发症和切口并发症,下床活动早、住院日缩短,术后近、远期随访疗效良好;结论:小切口胆道手术具有直观、创伤小、附加术式广泛、安全、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日、费用低等优点,宜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1989年4月—2007年11月间胆管手术后发生胆瘘的7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未结扎2例,胆总管损伤2例,肝创面胆瘘1例,胰床胆瘘1例,肝总管穿刺针眼胆瘘1例。保守治疗5例,再手术2例,全部病例均恢复顺利,疗效满意。结论胆瘘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后,主要原因与肝外胆管先天性解剖变异、病理性解剖改变和医源性胆管损伤有关。术中正确处理解剖变异,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胆瘘,是预防术后胆瘘的有效措施。胆瘘发生后应根据胆瘘的原因、胆瘘量的多少、腹膜炎的轻重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介入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胆道系统炎症与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严格按无菌操作方法,对择期手术治疗的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胆汁、血液、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菌株鉴定,并对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分离的上述标本的细菌进行了菌群分析。结果手术治疗胆道系统炎症的患者存在多个部位的感染,单纯胆汁感染率为44.2%,合并消化道、循环及三个部分的感染分别为17.3%、42.3%和13.5%;胆囊炎患者细菌分离率为45.4%(10/22),胆石症合并胆囊炎细菌分离率为47.8%(11/23),肝内外胆管结石细菌分离率为57.1%(4/7)。结论手术治疗胆道系统炎症患者胆汁中分离出的细菌,其中以肠杆菌和肠球菌属为主,提示手术治疗的胆道疾病与细菌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渐进扩张法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及预防术后肝管空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8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男15例,女13例,均采用一期肝管空肠吻合手术,术中于吻合口内放置扩张球囊.术后7d开始进行球囊渐进性扩张,根据患者情况每天注气扩张3-4次,逐渐加大注气容量,3个月后拔出球囊导管并随访观察。结果2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共使用球囊32支,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8年,28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皮肤搔痒等胆管炎及胆管狭窄症状,B超、胆道镜、MRCP检查吻合口无狭窄。结论医源性胆管损伤后.一期手术处理并术中置人扩张球囊、术后渐进扩张的方法可以有效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胆管疾病患者术后继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581例老年胆管手术患者术后继发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老年胆管术后继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4%,病死率为11.1%;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27.8%)、血液系统(22.2%)和泌尿系统(20.8%);病原菌分布上依次为G^-杆菌(47.0%)、真菌(28.3%)、G^+球菌(24.7%)。结论老年胆管术后患者生理特点是继发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急诊手术、合并症、营养不良、侵袭性操作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对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的重点监测,重视围术期处理,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合理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