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留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术吻合口瘘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5年3月~2007年12月行保留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术的2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发生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4.0%,明显低于国内外文献报道。结论 保留外括约肌原位肛门重建,可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保肛机会,预防措施得当可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直肠恶性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以往认为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氏手术)是最好的手术方法,但腹壁结肠造瘘术,使病人失去正常的排便功能,病人难以接受,目前对低位直肠癌保留排便机能的肛门成形手术日益增多。但由于切除范围的限制,有降低治愈率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保留正常的排便功能,该术式提供了既能切除肿瘤又保留肛门正常排便功能的方法,符合人体正常生理过程,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阎斌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43-43
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手术需永久性肛门改道,但由于许多患者惧怕肛门改道而拒绝接受手术治疗,以致贻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留下了终身遗憾。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根治切除、结肠经提肌隧道拖出、原位人工肛门成形术的成功开展,既可避免肛门改道,又能获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原位肛门重建术的护理方法 ,对 112例低位直肠癌行直肠癌根治经臀大肌原位肛门重建术。经术前心理护理、充分肠道护理、术后饮食护理、重建肛门和会阴切口护理 ,以及重建肛门功能训练等方法 ,仅 6例发生并发症 ,占 5 .4%。该术式配合手术前后各种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值得在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6~ 2 0 0 2年共行直肠癌根治经臀大肌肛门原位重建术 112例 ,其中男 62例 ,女 5 0例 ,年龄 2 8~ 66岁 ,平均年龄 47岁。麻醉方法均为全身麻醉。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直肠癌根治 ,经左或…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如何使中、低位直肠癌患在接受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能够保留原位肛门的感觉和结构功能,并且不会导致直肠癌的复发。方法:选择中,低位直肠癌患36例,在肿瘤根治性切除时,保留了原位肛门、保留排便反射,重建直肠瓣、直肠骶曲、肛门直肠角及内括约肌、结肠断端与肛管波浪状吻合、术后功能锻炼等措施。结果:术后大便自控随意情况良好;无局部复发及肛门狭窄发生,1年复发率为:0%。结论:癌肿下缘距外科肛管1cm以上的中、低位直肠癌患,在接受直肠癌切除术后,能够保留原位肛门功能,配合综合治疗并不会导致直肠癌的复发,手术既能根治性切除癌肿,又保留了原位肛门及良好的感觉和括约功能,患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低位直肠、肛管癌以往经常刚Miles术式。由于腹壁结肠造瘘,人工肛门给病人带来生活上不便,有些病人拒绝此种手术方法而延误治疗。我院自1991年3月以来,采用肛管直肠癌腹会阴切除,回结肠段带血管蒂游离加臀大肌移植原位肛门重建术,治疗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建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2 0例中低位直肠癌设计一种再造肛门内外括约肌术式 ,即手术操作按miles术进行。结肠折叠再造内括约肌 ,保留耻骨直肠肌两断端 ,借助会阴浅横肌再造外括约肌。结果 :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术后功能效果较好 19例 ,效果不佳 1例。结论 :重建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临床效果较好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及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3年6月~2006年4月收治的32例低位直肠癌术中应用吻合器保留肛门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按照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原则,切除近端肠管至少15cm、肿瘤下缘远端2~3cm的直肠,应用吻合器在骶前行结-直肠端端吻合术以保留肛门。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患者肛门便排及控制排便功能半年后接近正常。全组随访1.5~2年,出现1例复发,再次行Miles氏术。结论:TME技术应用吻合器解决了盆腔深部进行低位吻合的困难,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式吻合保肛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5~215 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65~105 ml,平均75 ml,术中无肠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距齿状线1.0~3.0 cm,术后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3月排便次数4~6次/d,随访3~19个月,未发现吻合口复发及穿刺孔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181-18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患者肠道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肠道症状、生活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排便感觉异常、便频便急、排便受饮食影响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肠道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术前同步放化疗对T3期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3期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后行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T3期中低位直肠癌临床资料.术前同步放化疗采用常规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方法 ,放射总剂量为50Gy.每次2 Gy,每周5次.放疗第1周和第5周进行全身化疗,应用5-氟脲嘧啶联合甲酰四氢亚叶酸,每日静脉滴注1次,连续5 d.术前放化疗完成后4~6周进行手术,行TME切除加保肛手术,12例采用前切除吻合器吻合法,24例采用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术.结果 36例T3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经术前同步放化疗后,有29例(29/36,80.6%)直肠病灶有不同程度缩小.7例(7/36,19.4%)病灶大小无显著变化,同步放化疗前后病灶缩小者所占比例与病灶无变化者差异有显著性(x 2=26.8889,P<0.01).36例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例(1/36,2.7%),切口感染1例(1/36,2.7%).随访时间平均为26个月.局部复发2例(2/36,5.6%),肺转移1例(1/36,2.8%),肝转移2例(2/36,5.6%).3年无病生存率为72.8%.结论 术前同步放化疗对降低T3期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无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适应证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7a间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治疗直肠癌6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效果良好,术后病理报告上下缘无癌细胞;无手术死亡,吻合口漏1例(1.67%),吻合口狭窄2例(3.33%),全部病例8个月后大便功能正常.结论双器械吻合技术可扩大Dixon手术适合证范围,而且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双吻合器吻合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患者采用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吻合器吻合行保肛手术,对术后吻合口并发症、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等进行了随访. 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无吻合口狭窄,术后排便功能控制好,无局部复发,术后10个月至2年肝脏转移3例.结论 一层间断缝合法关闭直肠残端加双吻合器吻合行保肛手术具有保肛率高,操作简便,安全性高,费用低廉、术后并发症少、排便功能控制好等优点,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低位结肠-肛管吻合术保肛的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下对1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低位、超低位、保肛吻合术。结果16例手术均获成功,保肛率100%。手术时间180~290m in,平均260m in;术中出血50~100m l,平均80m l;术后1~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6~14d,平均9d。术后止痛剂应用6例,术中及术后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术治疗直肠癌,创伤小、出血少、保肛率高、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对自主神经丛的保护更准确,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排尿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技术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7~2010年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体下缘与肛门口的距离分组,S组(瘤体下缘距离肛门口≤7 cm)49例,M组(瘤体下缘距离肛门口>7 cm)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行手术治疗,比较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 S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0.4%,明显高于M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影响吻合口愈合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为瘤体下缘与肛门口的距离,肿瘤位置越低,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概率越高.掌握应用双吻合器的技巧,术中注意细节操作能够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9.
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荷包环扎式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价值。方法 :对低位直肠癌采用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 2 3例 (A组 ) ,采用Miles手术治疗 2 6例 (B组 )。结果 :A组术后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2 3/ 2 3) ,95 7% (2 2 / 2 3) ,术后无局部复发病例 ;排便功能优 16例 (6 9 6 % ) ,良 7例 (30 4 % )。B组术后 1、3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 (2 6 / 2 6 ) ,96 2 % (2 5 /2 6 ) ,术后局部复发率 3 8% (1/ 2 6 )。两组术后 1、3年生存率 ,局部复发率经统计检验 ,均无显著差异 (P值均 >0 0 5 )。术后并发症 :A组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 ,盆腔感染 1例。B组 :切口感染 1例 ,人工肛门狭窄 1例。结论 :采用螺纹支架管荷包环扎结直肠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既能达到根治目的 ,又有保留肛门的良好排便功能 ,且并发症少 ,操作简便易行 ,不用特殊器械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术前放化疗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术前放化疗对中晚期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作用价值。方法43例低位中晚期直肠癌患者,术前予3野或4野盆腔照射,总剂量45 Gy/5周,每周5次,每次1.8 Gy,并于放疗第1、3周同步四氢叶酸钙200 mg/m^2,静脉输注d1-d5,氟脲嘧啶500 mg/m^2,静脉输注12 h d1-d5化疗,完成放化疗后,4-6周手术,术后2-4周,追加2-4周期化疗。结果治疗前T320例,T423例。放化疗后,CR 6例,PR 19例,NC 18例,降期25例,降期率58.1%;3例肿瘤完全消失,未手术。40例行直肠癌根治性手术,其中29例为保肛手术,11例为经腹会阴直肠手术,保肛率为74.4%(32/43),包括3例未手术者。术后随访13-5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随访无局部复发,1例伴有肝转移,无死亡,总复发率为2.33%(1/43),无瘤生存率97.67%(42/43)。结论低位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能缩小肿瘤,降期,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和保肛成功率,降低局部复发,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