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腭咽环扎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在遵循腭咽环扎术的基础上,延长松驰切口,改良孟氏腭咽环扎器,取消孙氏咽后壁正中切口,共整复腭裂245例。结果238例均获Ⅰ期愈合,软硬腭交界处穿孔4例,腭前部及牙槽嵴处穿孔2例,硬腭部完全复裂1例。结论改良后的腭咽环扎术,减张充分,节省了手术时间,更有利于腭咽闭合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封闭前腭裂及口鼻瘘,重建牙槽突的完整性及稳定的上颌骨骨性支架,利于牙齿的萌出、生长及错位牙的正畸治疗,我们在修复腭裂的同时行自体腭骨颗粒移植修复牙槽突裂。方法 在腭裂修复的同时,设计犁骨黏骨膜瓣与鼻腔黏膜封闭鼻侧面形成植骨床,钳取腭骨边缘骨质修整为颗粒骨,植入牙槽突裂之问,唇黏膜瓣及腭黏骨膜瓣封闭口腔前庭瘘及腭侧面,对位缝合。结果 36例腭裂修复术全部成功,植骨术35例成功,其中4例在植骨区有牙齿萌出。1例因局部感染,植骨外露而失败。结论 腭裂伴牙槽突裂,同期自体腭骨颗粒移植修复在技术和方法上是可行的。对植骨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3.
腭裂修复术常用腭部两大瓣法及改良的粘骨瓣松弛后退术等。其目的一是延长软腭 ,二是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 ,以利改善发音。但在裂隙较为宽大或软腭短小的腭裂患者 ,常用的手术方法无法很好地后退和延长软腭 ,其原因是鼻腔侧粘膜较紧 ,软腭和悬雍垂在裂隙修复后向鼻腔侧卷起。为此 ,我们设计了鼻腔侧粘膜横形切开 ,用颊侧粘膜瓣修复的鼻腔侧缺损的改良两大瓣法。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有患者 12例 ,手术年龄 3~ 8岁。均为双侧完全性腭裂 ,软腭较为短小。1.2 手术方法1.2 .1 常规腭裂修复术的操作步骤 切开裂隙缘 ,分离…  相似文献   

4.
祁恩春  刘洁 《新疆医学》2009,39(9):66-67
腭裂术后导致硬腭穿孔常见原因有两侧粘骨膜瓣松弛不够或翼钩未推断,腭帆张肌未松弛等,阻碍了组织向中线靠拢,而使缝合张力过大,加之患者术后吞咽动作使软腭不断活动,硬腭处组织很薄,鼻腔侧面裸露,极易感染等。牙槽突裂的发生是在胚胎发育期由于上颌突与球状突融合障碍所致常与完全性唇腭裂伴发。我科自2007年11月一2008年12月应用J一1型脱细胞异体真皮修复硬腭穿孔和牙槽突裂患者15例,存活13例,2例完全坏死脱落,坏死脱落原因无法明确,成功病例追踪随访1—12个月,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兰氏切口结合类矩形粘膜辩修复单侧腭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1例单侧腭裂患者,应用改良兰氏切口结合类矩形粘膜辩手术修复。随访3~6月,观察上腭术创愈合及语音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悬雍垂裂开3例,软腭部分裂开1例,无1例硬腭裂开;术后瘘孔的发生率为7.8%。31例语音正常,10例语音改善,10例语音不清;语音总改善率为80%。结论改良兰氏切口结合类矩形粘膜辩修复单侧腭裂是一种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腭裂修补术是口腔科较为常见的手术,大部分均能愈合,但相当一部分发生术后穿孔或裂开(复裂)。本文对1988~1998年在我科手术治疗后穿孔(或复裂)及要求Ⅱ期修补术的31例腭裂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18岁,Ⅰ°腭裂3例,Ⅱ°腭裂12例,Ⅲ°腭裂16例,硬腭前部穿孔4例,软硬腭交界处穿孔15例,悬雍垂部穿孔12例,见表1。表1 31例腭裂术后穿孔及复裂的临床情况分类例数穿 孔 部 位硬腭前部软硬腭交界处悬雍垂穿 孔 原 因术后护理不当感染…  相似文献   

7.
蒋榕林  李军  沈宁  董皓 《广西医学》2012,34(3):303-30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早期手术修复的方法.方法 3~6月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35例,同期施行唇裂修复术加牙槽嵴裂、硬腭部前端裂隙修复术;18~24月龄时二期采用兰氏法修复腭裂.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术后牙槽突裂完全封闭,硬腭裂逐渐缩窄.腭裂术后2年语音效果优16例,良15例,差4例.结论 婴幼儿完全性唇腭裂同期施行唇裂修复加牙槽嵴裂、硬腭部前端裂隙修复术可行,并为后期采用兰氏手术修复腭裂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李森  张洪  魏云  吴映儒  张茜蕾  钱江  沈亮 《吉林医学》2011,(7):1253-1254
目的:探讨大龄患儿先天性腭裂的修补方法及避免复裂穿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96例大龄患儿腭裂手术的相关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手术一次性成功修补94例,成功率97.92%。2例失败病例分别为:腭部穿孔1例,悬雍垂裂1例。结论:大龄患儿先天性腭裂裂隙缘较宽,一次性修补成功较困难,在采用二瓣法的基础上充分游离腭大动脉及解剖分离咽侧壁,充分减张软腭的张力后,大部分患儿能一次性成功修复,且其复裂或穿孔发生率极低,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史文进  孙远  杨军  张从纪  李慧增  杨彦春  汪昆 《重庆医学》2003,32(11):1471-1472
目的 探讨腭裂手术切口设计的改良对术后腭咽闭合不全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90例腭裂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所有病例均采用改良“腭裂根治术”术式。切口设计:(1)A组软腭至悬雍垂裂隙边缘切口均偏向口腔侧2~4mm;将软腭组织不等份剖开,鼻腔侧多于口腔侧。(2)B组软腭至悬雍垂裂隙边缘切口均位于边缘顶端,将软腭口腔侧、鼻腔侧软组织等份剖开。结果A组术后悬雍垂均不同程度向上后偏移,B组术后悬雍垂均偏向口腔侧且下垂,A组术后语音质量、鼻漏气量显著优于B组。结论 腭裂手术切口设计的改良对改善腭咽闭合不全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1)目的 探讨腭裂修复术中某些技巧的临床应用。(2)方法 对120例腭裂病人行腭裂修复术,术中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切口的顺序,悬雍垂的处理,鼻腔黏膜的封闭,组织的保护,松弛切口的填塞等方面应用一些手术技巧,并对其效果进行临床分析。(3)结果 120例腭裂病人中术后除患水痘,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张力过大各1例出现复裂外,其余117例均获得良好愈合,术中应用某些技巧和细心操作有利于减少缝合张力,减轻组织水肿与异物刺激,改善口腔卫生,促进功能恢复等。(4)结论 腭裂修复术中应用某些技巧,对于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复裂、利于术后愈合等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儿期唇腭裂同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8例唇腭裂患儿在全麻气管插管麻醉下,采用唇腭裂同期手术修复,观察术中、术后情况,对手术方法、预后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158例患儿均能耐受唇腭裂同期手术、麻醉,16例输悬浮红细胞0.5~1u;喉头水肿12例(7.6%),肺炎21例(13.3%),腹泻15例(9.4%),术后高热超过3 d的5例(3.1%);悬雍垂裂开13例(8.2%),软硬腭交界处瘘12例(7.5%),牙槽嵴瘘9例(5.7%);儿能耐受麻醉、手术,术中出血少,术后无明显感染征象,不适反应少,语音功能恢复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好适应症,有麻醉、手术、护理、急救条件时,婴儿期行唇腭裂同期修复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OSAHS患者,均行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对31例OSAHS患者(OSAHS组)术前、术后6个月进行上气道测压及CT腭咽部解剖测量,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术前、术后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包括手术前后AHI、SaO2及上气道CT测量软腭后区左右径、软腭后区前后径、悬雍垂区左右径、悬雍垂区前后径。结果本组31例OSA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31例OSA患者中,治愈16例、显效、有效1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7.1%。OSAHS患者手术前后软腭后区左右径、软腭后区前后径、悬雍垂区左右径、悬雍垂区前后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6例术后出现鼻咽腔返流,后好转;3例有少量口咽出血。1例术后2周再发出血。1例术后1周黏骨膜愈合欠佳。结论 OSAHS患者行硬腭截短软腭前移-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软腭后气道明显扩大,腭咽前后径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2DU)与三维超声(3DU)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提高胎儿唇腭裂诊断准确性。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Voloson E8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择2DU及3DU成像模式诊断胎儿唇腭裂44例,并对2DU及3DU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方法及联合成像对诊断胎儿唇腭裂的准确性及优缺点。结果①44例唇腭裂胎儿产后结果:单纯唇裂16例,其中左侧10例,右侧6例;唇腭裂26例,单侧16例,双侧6例,正中2例,唇裂合并软腭裂2例;②二维超声唇腭裂诊断总符合率为72.7%,误诊2例,漏诊10例,其中单纯唇裂75.0%,唇腭裂76.9%;③三维超声唇腭裂诊断总符合率为79.6%,误诊2例,漏诊9例,其中单纯唇裂诊断符合率81.3%;唇腭裂84.6%,2DU与3DU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4820);④2DU+3DU联合:唇腭裂诊断总符合率为90.9%,误诊1例,漏诊3例,其中单纯唇裂诊断符合率93.8%;唇腭裂符合96.2%,2DU与2DU+3DU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14)。2例软腭裂2DU及3DU诊断均较困难。结论2DU与3DU联合诊断胎儿唇腭裂比单纯应用2DU及3DU能提高胎儿唇腭裂的检出率,尤其唇裂合并牙槽突及硬腭裂的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能对胎儿未合并牙槽突的软腭裂及部分轻微硬腭裂的诊断仍具有较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腭裂手术的新术式,以减轻对上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法与传统的Langenback法比较,在切口设计、软硬腭区外科操作及缝合等方面有多项改进。本法不帮硬腭松驰切口,通过裂缘切口和软腭松驰切口,充分构解组织,完成腭裂全部手术操作。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在切口愈合上差异不显(P〉0.05);但在手术创伤(手术失血量及手术时间)上差异显(P〈0.01)。结论:本法安全可行,特别适合腭裂早期修复;对上颌骨生长中心的保护,进一步提高了腭裂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电子鼻咽镜测量Ⅱ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上气道解剖结构,以指导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中精准切除软腭范围,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自2020年2月至10月,应用电子鼻咽镜,在清醒状态下,经鼻对38例Ⅱ型OSAHS患者腭部的长度及咽后壁派氏嵴的距离进行术前评估测量,采用完整保留悬雍垂及软腭游离缘改良术式,切除过长的软腭组织,平均切除软腭长度(10.3±3.7) mm。术后随访6~12月,复查腭部的长度及派氏嵴的距离,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术前电子鼻咽镜测量结果,切除过长的软腭组织进行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出现术后常见的并发症;PSG检测术前、后明显改善,其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电子鼻咽镜对Ⅱ型OSAHS患者的上气道解剖结构进行测量,可以为手术治疗OSAHS患者提供准确的软腭切除范围,有效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齿槽嵴裂髂骨移植修复术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对48例齿槽嵴裂髂骨移植修复的术后X线影像进行分析,评价临床效果。结果齿槽嵴裂的植骨成活率为95.83%,临床成功率为91.62%.结论用髂骨修复唇腭裂患者齿槽嵴裂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恰当处理与骨移植手术相关的环节,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傅成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0):1151-1152
目的:探讨腭裂术后穿孔与患儿机体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6例腭裂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术后机体营养状况与腭裂切口愈合密切相关。结论:腭裂术后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现营养不良,应及时纠正,增加营养,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对腭裂切口愈合有其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车敏  ;李光早 《医学综述》2014,(24):4509-4511
牙槽裂植骨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解决牙槽裂的方法,也是唇腭裂序列化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在临床工作中一些学者对此还有一些争论。该文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分析,如牙槽裂分类、使用不同的植骨材料的进展、影响植骨术后效果的因素、牙槽裂植骨术技术的发展、手术的时机选择、对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采用不同影像学方法的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