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并发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日方法通过显微镜目视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并计数数量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减少是很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机制复杂  相似文献   

2.
对45例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检查,并与血象等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观察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后血象的变化。结果示SLE骨髓损害缺乏特异性,大部分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小部分为骨髓各系受抑制,少数再生障碍,骨髓受累程度较外周血轻;缺铁可能是狼疮贫血的部分原因;肝脾淋巴结肿大可能提示骨髓增生;外周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形态无异常者应警惕SLE可能。血细胞减少者对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反应良好。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常累及血液系统,临床表现为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有文献[1]报道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约为19%,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自身抗体、病情活动等相关.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情变异大,常因某系统或器官病变较为突出而误诊.我院1995~2003年诊治了伴外周血细胞减少的SLE 33例,现报道如下,并对其诊断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骨髓形态表现.方法 观察25例SLE患者骨髓象及外周血象.结果 96%患者的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96%患者粒系增生活跃,88%患者红系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80%患者淋巴细胞相对减少,80%患者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但血小板减少,36%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72%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 SLE患者骨髓形态复杂多样,对原因不明的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贫血患者应常规做有关免疫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报告了我院1984年1月至8月住院的SLE病人血小板水平与病情变化、预后和出血的关系。结果表明,不能单纯将血小板计数视为判定或推测SLE病情变化、预后及其出血的唯一指征。  相似文献   

7.
全血细胞减少718例细胞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特点,以提高对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对718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8例患者通过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可确定病因229例(31.89%),前三位病因分别是:急性白血病126例(17.5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45例(6.27%),再生障碍性贫血25例(3.48%。)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的多种检查方法之一,大多数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要明确病因必须结合多项检查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瑞  赵金伟  曹一鹏  李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20):3599-3600+3596
<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及自身抗体的激活也可能介导噬血现象。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 HLH)是一种不受控制的免疫激活综合征,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在早期,HLH与SLE某些临床特征相似,但HLH的病程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病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小红 《华夏医学》2000,13(6):780-78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 E)是由于机体免疫调节机能紊乱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它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据文献报道血液系统损害仅次于肾脏损害居第 2位 ,而血小板减少在血液系损害中最为常见。笔者对 110例 SL 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作回顾性分析 ,以期探讨 SL 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现报道如下。1 病例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2年修订的关于 SL E分类的标准 ,即 11项中 ,患者具备≥ 4项。研究组患者均有血小板减少现象 (血小板至少两次出现≤ 10 0× 10 9/L )。其中女性 10 1例 ,男性 9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莫汉有  杨岫岩 《华夏医学》2005,18(3):489-491
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传统治疗主要为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临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骨髓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已日益被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于35岁者占90%。以皮肤、关节损害为首发表现者占58%,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者占17%。入院后都给予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环磷酰胺(细胞毒药物)。显效21%,有效75%,总有效率约96%。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年龄高峰在15—35岁,首发表现以肾外损害多见。规范化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颜怀军  陈勤  徐超  周越球 《浙江医学》2006,28(10):798-799,802
目的探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对氧磷脂酶-1(PON-1)活性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8例SLE患者(33例活动期和15例非活动期)、30例健康正常者血清PON-1活性、ox-LDL等指标。结果SLE患者PON-1活性为(131.5±45.2)IU/ml,显著低于健康正常者(223.4±65.8)IU/m(lP<0.01);且SLE患者活动期PON-1活性低于非活动期,相反血清ox-LDL水平则高于非活动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PON-1与ox-LDL存在负相关性(r=-0.552,P<0.001),而PON-1与HDL-C不存在相关性(r=0.173,P>0.05)。结论SLE患者血清PON-1活性下降;PON-1与血清ox-LDL水平、高脂质过氧化有关。PON-1活性下降可能是SLE早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microRNA-155(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及干预后B细胞表达IgG水平。方法收集66例SLE患者及1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分离出B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55在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电转染技术使miRNA抑制剂干预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miR-155的表达,然后以ELISA检测B细胞干预后培养液上清液IgG的水平。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人比较,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R-155表达上调(P<0.05),通过miRNA抑制剂下调SLE患者B细胞中的miR-155的表达后,B细胞分泌的IgG水平明显降低。结论SLE患者的B细胞中表达上调的miR-155可能参与了SLE患者B细胞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15.
周红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560-1562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9(TLR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分析TLR9与疾病活动和药物治疗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例确诊的SLE患者和25例健康人外周血CD19+B淋巴细胞上TLR9的表达情况,比较活动期治疗前后、非活动期和健康对照组B细胞上TLR9的表达差异。结果:活动期SLE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19+B细胞TLR9的表达率高于治疗后、非活动期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患者经治疗B细胞TLR9表达率明显降低,但仍高于非活动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TLR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正相关(P<0.05)。结论:TLR9在外周血B细胞可作为判断SLE患者疾病活动度和药物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医院获得性支气管 -肺感染 (NBPI)的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6年 1月~ 2 0 0 0年 4月间住院的SLE患者并发NBPI的临床资料。结果 SLE并发NBPI的发生率为41 9%。NBPI发病前半月内均使用过抗生素 ,其中 3种以上抗生素联用的达 5 6 6 % ,使用激素与环磷酰胺 (CTX)等免疫抑制剂者并发NBPI的发生率分别达 5 2 6 %和 80 4%。中、重度狼疮活动评分组NBPI发生率与轻度活动评分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合并NBPI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率方面与未并发NBPI者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抗生素滥用和狼疮活动评分与NBPI有密切关系 ,积极有效控制SLE患者的病情及合理用药是预防NBPI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报告2例SLE合并1TrP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由于TTP的临床表现有时与SLE相似,临床需注意鉴别。外周血红细胞碎片的检测有助于TTP的早期诊断。TTP在临床上应与溶血尿毒综合征鉴别;在病理学方面则需排除恶性高血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系统性硬化或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所导致的血栓性微血管病。结果:2例SLE合并TTP患者均有少尿(无尿)、血栓性微血管病变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药物是SLE合并TTP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受累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hen M  Wang Y  Xu WB  Zeng XJ  Zhang FC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8):3392-3395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EE)肺部受累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SLE住院患者肺部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例SLE患者中肺部受累142例(发病率为44.4%)。有肺部受累者死亡10例(7.0%),无肺部受累者死亡2例(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狼疮性肺炎4例,发病率为1.3%,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发热、咳嗽,影像学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弥漫、以肺底为主的斑片状实变影,存活率100%。弥漫肺泡出血6例,发病率为1.9%,咯血、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咳嗽、贫血、血性肺泡灌洗液是其主要表现。影像学表现为新出现的双侧弥漫斑片影或实变影。其他肺部表现包括:胸膜病变80例(25%),慢性间质性肺病22例(6.9%),肺动脉高压49例(15.3%),肺栓塞6例(1.9%),肺部感染61例(19.1%)。结论(1)SLE可以累及呼吸系统的任何部位,可以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出现。(2)SLE肺部受累中危重症并不少见,肺部受累提示预后不良。(3)SLE肺部受累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可以相互重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脑电图()的特点及其在反映病情中的可能作用。SLEEEGSLE方法:分析例患者的,以探讨患者临床特点及其在反映病情中的作用。56SLEEEGSLEEEGSLE结果:本组患者异常发生率为SLEEEG,以轻、中度异常为多。66.07%结论:早期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早期诊断、病情估计、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SLEEEG价值。是一种可反映神经系统损害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EEGSL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奴卡菌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预后.方法报告北京协和医院2例SLE合并奴卡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46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48例SLE并发奴卡菌病患者均为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发病后;女性发病高于男性(2.2:1);肺部病变最常见(72.9%);细菌培养95%为星形奴卡菌;治疗首选磺胺类药物;死亡率为33.3%.结论奴卡菌病是SLE并发的罕见但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是诊断本病的首要条件.应及早使用磺胺类药物,必要时应予外科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