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20例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的老年患者进行对比试验,对照组(n=110)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n=110)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其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细胞比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硬化并颈动脉斑块老年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3.4±1.4)分,Batherel指数为(60.7±12.4)分,优于对照组的(5.8±2.1)分和(51.5±10.8)分;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能力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与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09年5月到11年5月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随机性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仅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对比其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进行2周的疗程后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1]以及梗塞灶的缩小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该方法不良反应较小,安全系数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9,(6):823-82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神经功能、颈动脉斑块面积及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L-6、 MMP-9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为(4.06±2.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2±2.11)分(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及IMT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00%(P <0.05)。结论 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优于10 mg阿托伐他汀,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缩小斑块面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促进患者转归。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68例脑梗塞病患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对68例病患进行分组: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观察两组用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总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为(2.56±0.64)分,明显比对照组的(4.52±0.91)分低,P0.05。研究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比对照组的70.59%高,P0.05。结论: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对脑梗塞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用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普罗布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与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校一附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罗布考片联合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NIHSS评分等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斑块面积、颈动脉IMT、NIHSS评分等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斑块面积、颈动脉IMT、NIHSS评分等较对照组显著较小,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较对照组10.0%无显著差异,且P0.05。结论:普罗布考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显著缩小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2017,(4):576-578
目的探索负荷剂量氢氯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第1天口服氯吡格雷300 mg,以后每天口服75 mg,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 mg/d、阿托伐他汀20 mg/d,两组连用14天,治疗前、治疗72 h、7 d、14 d,分别进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及观察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后72 h、7 d、14 d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负荷剂量氢氯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有效的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改善预后,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治疗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为试验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就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MMSE、ADL评分均较之对照组更高,组间对比P 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本院接诊的68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68例病患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加以使用阿托伐他汀,各34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较之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对比两组颈动脉斑块面积、脑梗死复发率,观察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脑梗死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病患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分析使用脑心通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2年8月收治入院的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IMT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脑心通胶囊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减小IMT及斑块面积,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经临床与影像学确诊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氯吡格雷组45例(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和阿司匹林组45例(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发病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氯吡格雷组1周内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为8.89% (4/45),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氯吡格雷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阿司匹林组[(3.55 ±0.46) mmol/L比(4.61±0.54) mmol/L、(2.45±0.24) mmol/L比(3.69±0.32) mmol/L、(1.12±0.14) mmol/L比(2.03±0.21)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2.52±0.19) mmol/L比(2.11±0.17)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84.3±16.4)分,阿司匹林组为(79.8±1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氯吡格雷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8.89%(4/45),阿司匹林组为24.44%(11/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能有效降低急性期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可调节血脂,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降低不良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氯吡格雷370mg后75mg/d,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7%和69.1%。结论早期两种药物联合,通过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阻止血管收缩、减少血管损伤,可以减少心绞痛的发作,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单药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生化指标、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情况,减少斑块的面积和厚度,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疗效。方法:将86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实验组联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实验对象治疗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斑块面积、斑块厚度情况。结果:组间治疗前实验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效果明显,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33-63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CAS斑块引发ACI的患者1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9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血脂水平、PI、斑块厚度及面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脂水平、 PI、斑块厚度及面积均改善,且观察组的血脂水平、 PI、斑块厚度及面积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ACI患者CAS斑块的效果更好,能够有效调节血脂,抑制CAS斑块的形成与发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院》2019,(2):275-27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6例,按照用药方法的不同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53例,研究组使用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常规组实施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评估患者活动表现、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出院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优于常规组(t=26. 880,P=0. 000);出院半年后,研究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常规组(t=13. 503,P=0. 000)。出院时研究组患者对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常规组(t=34. 760,P=0. 000; t=58. 450,P=0. 000; t=36. 089,P=0. 000; t=46. 533,P=0. 000)。结论对脑梗死患者提供氯吡格雷联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用药后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辅助早期康复锻炼可部分恢复患者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96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连个氟伐他汀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患者的75.0%相对比,两组治疗效率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DL-C高于对照组,而TG、TC、LDL-C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常规方法治疗脑梗塞,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接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5.9%,对照组为77.6%,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相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所有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均改善,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检验数据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阿托伐他汀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16例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8例。治疗组给予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TC、TG、LDL-C、HDL-C、IMT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面积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IMT和斑块面积明显减小。治疗前后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TC、TG、LDL-C、HDL-C、IMT及斑块面积方面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着重于探讨脑梗死患者运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因而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颈动脉斑块积分与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NIHSS评分为(10.27±1.36)分,颈动脉斑块积分为(3.11±0.93)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效果确切,颈动脉斑块积分与NIHSS评分能够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