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植物雌激素α-ZAL和17βE2对大鼠心肌细胞缩舒和胞内钙瞬变的影响。方法:从成年雌性大鼠心脏分离单个心肌细胞,应用美国Ionoptix视频跟踪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在0.5Hz的电刺激下测定离体单个心肌细胞的收缩参数,其中包括最大收缩幅度(PS)、最大收缩幅度时间(TPS)、90%舒张幅度时间(TR90)和最大收缩速率(+dL/dttmax)及最大舒张速率(-dL/dttmax);同时用Fura2/AM钙荧光指示剂测定胞内钙浓度的变化。结果:10-9~10-5mol/L17βE2能使PS产生浓度依赖性的增加,最大增加35%,高浓度的17βE2对TPS有显著影响(P<0.05),能够使ΔFFI最大增加25%;而10-9~10-5mol/Lα-ZAL无论是心肌细胞缩舒功能还是胞内钙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且α-ZAL和17βE2对心室肌细胞静息状态下胞内钙浓度和胞内钙的荧光衰减率均无显著影响。结论:α-ZAL对心室肌细胞的作用与17βE2有很大不同,17βE2对心肌细胞缩舒有直接刺激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可能是通过胞内钙释放与胞外钙内流所介导;而α-ZAL无这种作用,它可能是通过抑制胞外钙内流和其抗氧化反应达到保护心室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烧伤早期心肌固有收缩力降低的机制,本实验观察了35%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后8小时,灌流豚鼠离体心脏对高钙溶液(含Cacl_2 3.2mmol/L台氏液)的反应及对Ca~(2+)的消耗量。结果表明,烧伤组在高钙液灌流情况下,左心室内压的±dp/dtmax、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幅度,最大去极化速率.复极化50%的时程缩短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常钙或高钙灌流液中Ca~(2+)的交换量,烧伤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烧伤早期心肌细胞对Ca~(2+)的摄取、利用,心肌细胞电位对Ca~(2+)的反应均低于正常,这可能是此期心肌固有收缩性和舒张功能显著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Klotho蛋白对低氧-复氧诱导的心肌H9C2细胞系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低氧/复氧组(1%O_2低氧6 h, 5%CO_2以及95%空气培养箱中复氧2 h)和Klotho蛋白(10μg/mL)干预组。通过酶标仪间接测定细胞内钙离子([Ca~(2+)]_i)水平;CCK8法和TUNEL法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及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中钠ATP酶(Na~+/K~+-ATPase,NKA)和反向模式钠/钙交换体(Na~+/Ca~(2+)-exchange,NCX)的活性。结果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低氧/复氧(6 h/2 h)处理后可明显降低H9C2细胞活性(P0.05);增加细胞内Ca~(2+)水平和凋亡率(P0.05);降低细胞中Na~+/K~+-ATPase的活性(P0.05);增加反向模式Na~+/Ca~(2+)交换体的活性(P0.05);10μg/mL Klotho蛋白处理可明显减轻上述损伤。结论 Klotho蛋白可减轻低氧/复氧诱导下的H9C2细胞内钙超载,最终减少该细胞系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异莲心碱对高K~+预收缩小鼠离体气管平滑肌(ASM)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张力换能器检测异莲心碱对高K~+诱导的ASM预收缩和Ca~(2+)内流的影响;利用膜片钳技术和钙成像系统分别检测异莲心碱对ASM细胞膜L型电压依赖性Ca~(2+)通道(LVDCC)电流以及细胞内Ca~(2+)浓度([Ca~(2+)]_i)的影响。结果:异莲心碱可显著舒张高K~+预收缩的ASM,且其舒张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当浓度为100μmol/L时最大舒张比达到(95.3±3.9)%。此外,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测量LVDCC电流,电流可被异莲心碱完全阻断;在高K~+诱导下气管平滑肌细胞中Fura-2的340/380 nm荧光比值稳定在0.63±0.10,而异莲心碱加入后比值显著下降至0.36±0.05(P0.01);在[Ca~(2+)]_i峰点加入异莲心碱,340/380 nm荧光比值从0.74±0.02迅速降至0.42±0.05(P0.01);异莲心碱抑制高K~+诱导的Ca~(2+)内流引起的ASM收缩。结论:异莲心碱可阻断小鼠离体气管平滑肌细胞LVDCC电流,LVDCC介导的Ca~(2+)内流停止,[Ca~(2+)]_i降低,导致ASM舒张,提示异莲心碱可能是潜在的气管舒张剂。  相似文献   

5.
作者测定了42例收缩功能正常或大致正常,舒张功能障碍性轻、中度(Ⅰ°与Ⅱ°)心衰患者血小板Ca~(2+)、红细胞Ca~(2+)及其膜Ca~(2+),Mg~(2+)-ATP酶活性。结果表明:心衰组血小板Ca~(2+)与红细胞Ca~(2+)含量升高,Ca~(2+),Mg~(2+)-ATP酶活性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01,其巾Ⅰ°与Ⅱ°间P<0.05或<0.001;不同心脏病间,上述改变以高血压性心脏病最明显,其次为肥厚型心肌病与冠心病。提示:细胞内Ca~(2+)超负荷可能是舒张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一、钙调素参与递质释放的研究 Ca~(2+)激发(trigger)递质释放是早为人们所知的事实。Na~(4+)内流(如神经末梢去极化时)所激发的递质释放,也是通过Na~+使细胞内贮存的Ca~(2+)释放而实现的。但在突触处介导Ca~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在大鼠心肌肌膜观察到,Mg~(2+)为心肌Na~+-K~+-ATP酶激活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当Mg~(2+)浓度在0~6mM时,Na~+-K~+-ATP酶及Mg~(2+)-ATP酶活性与其密切相关;当超过8 mM时,ATP酶总活性不变,但Na~+-K~+-ATP酶/Mg~(2+)-ATP酶之比值增高。高浓度Ca~(2+)对于Na~+-K~+-ATP酶及Mg~(2+)-ATP酶均具有抑制作用,而提高Mg~(2+)浓度可部分地拮抗高Ca~(2+)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已形成一个系统的假设来解释洋地黄甙如何与Na~ /K~ -ATP转运酶相互作用而增加心肌收缩力。在讨论细胞内Na~ 的增加如何刺激强心甙与Na~ 泵的进一步结合,减少泵的储备能力量,从而增强药物作用时,扩充了这种假设。假设中有缺陷的环节仍是Na~ -Ca~(2 )交换机制的确切作用。阐明这一环节,在发展更安全的强心药物的战略中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 2 (interleukin - 2 ,IL - 2 )是机体复杂免疫网络中起调节作用的重要细胞因子之一。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IL -2与心血管系统的生理活动和病理过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目前有关IL - 2对心脏的直接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目的 :研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2对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酶解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模型 ,用视频跟踪计算机系统记录测定单个心室肌细胞收缩反应。心肌细胞收缩参数包括最大收缩幅度 (dL)、细胞最大收缩速度 (+dL/dtmax)、细胞最大舒张速度 (-dL/dtmax)、舒张末期细胞…  相似文献   

10.
肌浆网(SR)是控制肌肉收缩和舒张的重要环节。已知大鼠的心肌收缩和舒张特性不同于其它哺乳动物,据报道大鼠心肌SR转运钙的速度也比狗、兔、豚鼠的SR为慢,这究竟是动物种属差异还是方法学问题呢?为此,本文研究了ATP、ADP与大鼠心肌SR中钙的结合之间的关系和从新估价钙结合的测定方法。微孔过滤法是研究钙结合和转运的常用方法,以往文献报道的方法各不相同,作者发现在孵育时Ca~(2+)和ATP加入的次序会影响实验结果。若先与ATP孵育再加Ca~(2+)开始反应,则Ca~(2+)的结合偏低。大鼠心脏SR具有很高的由Mg~(2+)激活的ATP酶(1.37±0.16μMol.Pi/min/mg在25℃)的活  相似文献   

11.
心肌细胞内游离钙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早就了解Ca~(2 )在心肌细胞的生化代谢、收缩功能及电生理特性中的作用。近几年来,人们发现许多药物作用机理如洋地黄类、抗心绞痛和抗心律失常类药物的作用与Ca~(2 )有关;并发现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_i)与依赖Ca~(2 )的酶的激活、ATP的消耗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心肌细胞间电耦联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不论从组织水平,细胞水平还是亚细胞水平均证实血管平滑肌(VSM)细胞膜上存在着Na/Ca交换这一胞内Ca~(2+)调节机制。它可以利用Na~+的跨膜电化学梯度(g_(Na~+)来逆向转运Ca~(2+)。视Na~(2+)与Ca~(2+)电化学梯度的不同,它既可以介导Ca~(2+)进入细胞也可以将Ca~(2+)转运出细胞。 VSM细胞Ca~(2+)代谢的异常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这一异常是否与Na/Ca交换有关呢?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在高血压病人的红细胞,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红细胞或VSM细胞中Na~+与Ca~(2+)的含量均比正常对照明显增高。后者看来与Na~+,K~+-ATPase的抑制有关,因为不少证据显示高血压病人或动物血液中一种可以抑制Na~+,K~+-ATPase的内源性洋地黄类物质(endogenous digitalis)的水平升高。用高血压患者去蛋白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在离体大鼠等容收缩心脏模型上观察耗竭心脏细胞内糖原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心脏富氧灌流30 min后,随机分为三组:Ⅰ、富氧组:富氧灌流75min。Ⅱ、对照组:常规K-H液富氧灌流15min,旷置30min,再灌流30min。Ⅲ、耗竭糖原组:先用充N_2(95%N_2:5%CO_2)的K-H液灌流15min,余同组Ⅱ。结果表明。耗竭心肌细胞内糖原可提高再灌注后心脏血液动力学的恢复;冠脉流出液中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线粒体及胞浆液中GSH-Px有较高的活性;心肌组织Na~+,Ca~(2+)超负荷减轻。说明耗竭心肌细胞内糖原可通过减少细胞内H~+的生成抑制Na~+/H~+交换,从而明显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时的心肌结构与收缩力变化的关系。方法: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的动物模型,观测病毒损伤阶段和免疫损伤阶段心肌的超微结构和心肌收缩力改变。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的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了变化,心肌细胞收缩力下降,左室压(LVP)为(14.2±0.8)kPa,dp/dt为(273.1±10.0)kPa/s,正常对照LVP为(17.1±0.7)kPa,dp/dt为(359.8±9.3)kPa/s,P<0.01;后期心肌组织严重损害,不仅有线粒体溶解破坏,而且肌原纤维变细、减少等,并且心肌收缩力指标明显下降,LVP为(11.8±0.2)kPa,dp/dt为(209.5±6.9)kPa/s,与早期相比差异有显著,P<0.01。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即病毒损伤期,造成心脏功能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病毒引起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特别是对线粒体的损伤,使心肌细胞供能障碍,心肌收缩力减小;病毒性心肌炎后期,免疫反应造成心肌组织损害较病毒直接损害更严重,造成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大鼠心肌钙调蛋白肌质网Ca2+-ATP酶(SERCA)和受磷蛋白(PLB)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对其干预作用。 方法: 选取AMI术后成活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AMI组、卡维地洛组两组。给药6周后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构指标及钙调蛋白SERCA、PLB的蛋白和mRNA表达。另设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 结果: AMI组左室舒张末压(LVEDP)、各心室重量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左室内压最大收缩和舒张速率(±dp/dt)显著低于假手术组;SERCA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PLB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卡维地洛组的LVEDP、心室重量均显著低于AMI组,±dp/dt显著高于AMI组;卡维地洛治疗使SERCA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但未能改变PLB蛋白和mRNA水平(P>0.05)。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中钙调蛋白SERCA和PLB的变化可能是心肌收缩功能失调的重要机制;卡维地洛能有效地抑制大鼠AMI后心室重构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其分子机制可能与钙调蛋白SERCA含量正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Ryanodine受体是细胞内Ca~(2+)通道,其作用是从肌浆网中释放Ca~(2+),以调节骨骼肌和心肌收缩。最近的研究证明,Ryanodine受体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表达,第3种Ryanodine受体基因(RYR3)克隆揭示出,这种新的受体亚型在许多组织和细胞都能表达。所以,对做为肌细胞Ca~(2+)通道的Ryanodine受体的看法也迅速发生变化,认为这种通道在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预处理对缺氧/复氧过程中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酶解法分离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用视频跟踪计算机系统记录测定单个心室肌细胞收缩。心室肌细胞收缩参数包括最大收缩幅度(dL)、细胞最大收缩速度(+dL/dtmax)、细胞最大舒张速度(-dL/dtmax)和舒张末期细胞长度。结果: ①缺氧/复氧过程中,缺氧5、10、15和20 min时,心肌细胞dL、+dL/dtmax和-dL/dtmax明显降低。复氧5 min 时±dL/dtmax和dL有所恢复,但复氧10 min后±dL/dtmax、dL和舒张末期细胞长度又明显降低。②2×103 U/L IL-2对心室肌细胞收缩无明显作用。用此浓度IL-2预处理心室肌细胞15 min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引起的心室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减弱。③用选择性κ-阿片受体拮抗剂nor-BNI(10-8 mol/L)预处理后,IL-2对缺氧/复氧过程中心室肌细胞收缩的影响被减弱。④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3×10-6 mol/L) 可明显减弱IL-2的作用。⑤IL-2对缺氧/复氧过程中心室肌细胞收缩的影响可被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阻断剂5-HD(10-4 mol/L)明显抑制。结论: 2×103 U/L IL-2预处理可明显改善缺氧/复氧心室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其作用是由κ-阿片受体介导的,IL-2作用的信号转导途径涉及PKC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经观察到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线粒体Ca~(2+)-ATP酶活性降低,Ca~(2+)大量沉积于线粒体内.含Mg~(2+)溶液灌流对此具有逆转作用。心肌线粒体是心肌细胞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的场所,大量的钙盐沉积,有可能抑制ATP的合成,因此,我们进一步观察含Mg~(2+)溶液灌注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合成ATP的影响。实验采用Wistar大鼠离体等容收缩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常规K-H液预灌流30分钟行低灌流缺血(0.2ml/min,60分钟后,常规K-H液再灌)注30分钟.根据缺血期准注K-H液中Mg~(2+)浓度不同,实验分为0、1.2及15μmol三组(n均为5)。灌流结束后差速离心分离心肌线粒体,加入含有底物ADP  相似文献   

19.
已有报道山莨菪碱(654)抑制内毒素及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效应,与抑制血小板TXA_2合成、增加血小板cAMP含量、降低血小板膜流动性等有关。也有报道654对缺氧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对离体心肌收缩减弱效应可被提高细胞内,或细胞外Ca~(2+)浓度对抗等,提出654具有钙拮抗作用。为此,本文以钙离子载体A23187为诱导剂,比浊法测定兔血小板聚集反应,  相似文献   

20.
前巳报道羟苯氨酮(BAK_3)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强心和扩血管作用,且有不增加心率的优点, BAK_3在有效浓度范围内不抑制Na~+K~+-ATP和磷酸二酯酶(PDE),显著提高心肌收缩蛋白对Ca~(2+)的敏感性,提示增强收缩蛋白对Ca~(2+)的敏感性,可能是其强心作用的主要机制,可能为一种非甙和非PDE抑制剂的新型强心药物——钙增敏剂(Calcium Sensitig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