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麦冬多糖Md-1、Md-2化学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折改梅  石阶平 《中药材》2003,26(2):100-101
目的:研究中药麦冬中的多糖化学结构。方法:采用柱层析进行纯化,并用红外光谱和核磁等方法阐明Md-1、Md-2的化学结构。结果:两多糖分子量为27064、48651,均由单一的葡萄糖组成,构型为α型,单糖的连接方式为1→4连接。结论:Md-1、Md-2多糖的化学结构均为有一取代甲基的α-D-(1→4)的葡聚糖,两多糖的硫基含量和分子量不同。  相似文献   

2.
高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辐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剂量复合螺旋藻多糖的辐射保护作用。方法高剂量(200mg·kg^-1·d^-1)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按1:1,2:1和1:2的比例复合。分别给昆明种小鼠灌服此3种复合制剂及螺旋藻多糖、银杏黄酮、银杏内酯3种单一成分。连续灌服14d后,用^60Coγ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继续灌服16d。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1:1比例复合组、2:1比例复合组、1:2比例复合组、螺旋藻多糖组、银杏黄酮组和银杏内酯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延长了2,3(P〈0.05),2.5(P〈0.01),2.6(P〈0.01),4.0(P〈0.01),3.7(P〈0.01),3,3d(P〈0.01);存活率分别提高20%,30%,20%,80%,60%,40%。结论高剂量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复合应用于抗辐射有协同增效作用,可明显延长经^60Co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的存活时间,提高小鼠存活率。抗辐射作用优于螺旋藻多糖和银杏叶有效成分单一使用组。复合螺旋藻多糖的最佳配比为螺旋藻多糖与银杏叶有效成分等量复合。  相似文献   

3.
紫菀正丁醇萃取液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紫菀正丁醇萃取液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硅胶柱层析以及制备液相分离化合物,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药紫菀中正丁醇萃取部位分得9个化合物,其中紫菀皂苷类4个,分别为:3-O-[O-α-D-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4)-[O-β-D-呋喃芹菜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酯(astersaponin A,1)、3-O-[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8-[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4)-[O-β-D-呋喃芹菜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鼠李糖基-(1→3)]-β-D-吡喃木糖基]酯(astersaponin C,2)、3-O-[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28-[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4)-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酯(astersaponin E,3)和3-O-[O-α-D-吡喃阿拉伯糖-(1→6)-β-D-吡喃葡萄糖基]-2β,3β,16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酸(4),以及shionosides A(5)、epifriedelinol(6)、astin C(7)、二十四烷酸(8)和棕榈酸(9)。结论:化合物4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中水溶性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确定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娄红祥  郎伟君  吕木坚 《中草药》1996,27(4):195-199
金银花的水溶性部位经大孔树脂柱层析,Rp-18HPLC柱层桥分得4个化合物,经FABMS,IDNMR和2DNMR谱的测定,确定3个三萜皂甙的结构为: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I),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Ⅱ)和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hederagenin-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酯(Ⅲ)。另一化合物确定为绿原酸四乙酰化物(Ⅳ)。药理实验表明以上化合物对CCl4。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红石耳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东宁  靳菊情  张鸭喜  阎宝琦 《中草药》1995,26(4):175-176,180
红石耳用热水提取、乙醇沉淀,精制得UMH多糖,经SephadexG-150柱层析证明为均一性多糖。糖的含量为90.4%,气相色谱检测由葡萄糖(Glc)、甘露糖(Man)。葡萄糖醛酸(GlcA)组成,克分子比为45:1:9,平均分子最为40×104。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红外光谱分析,UMH多糖主要由α(1→6),(1→4)甙键聚合而成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菌丝体中多糖的分离、结构鉴定及免疫学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金针菇菌丝体的多糖成分进行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方法:通过热水提取、去蛋白、除色素、乙醇沉淀得到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apes polysaccharides,FVP),再通过离子交换法、凝胶柱层析法进行进一步纯化得到精品FVP-1,FVP-2。运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PDHPLC),IR和^13C-NMR等方法测定两种多糖的结构。由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FVP-1相对分子质量为Mw=1.48×10^4,FVP-2为Mw=2.73×10^4。FVP-1单糖摩尔比为葡萄糖(Gk):半乳糖(Gal):甘露糖(Man)=100:2.5:1.5:FVP-2为Glc:Gal:Man:岩藻糖(Fuc)=100:14:7:4。FVP-1主要以[α-D-Glc(1→4)-]为主链,带有a-D.Glc(1,6)分支。FVP-2结构较复杂,存在多种单糖组成,葡萄糖具有α,β两种构型。FVP、FVP-1,FVP-2均有显著的促进细胞增值作用。结论:FVP-1,FVP-2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连接方式均存在差别,其中FVP-2具有更强的免疫增强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药食植物牛皮消Cynanchum auriculatum发酵液中C21甾体类成分。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牛皮消发酵液进行化学成分研究,结合对应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牛皮消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C21甾体,分别鉴定为20-O-acetyl-12-O-cinnamoyl-3-O-(β-D-cymaropyranosyl)-8,14-dioxo-8,14-secosarcostion(1),告达亭3-O-α-L-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2),告达亭3-O-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3),开德3-O-β-D-磁麻吡喃糖基-(1→4)-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4),告达亭3-O-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5),告达亭3-O-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6),Saccatol G(7),开德3-O-α-L-迪吉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  相似文献   

8.
黑石耳多糖的初步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测定黑石耳(Dermatocarpon miniatum,DEM)多糖的组成、分子量及苷键的连接方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的组成,凝胶过滤法测定分子量,Smith降解及高碘酸氧化确定苷键的连接方式。红外光谱测定苷键类型。结果:DEM多糖由葡萄糖聚合而成,平均分子量为1.8×106。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有甲酸、丙三醇、丁四醇生成。结论:DEM多糖主要由〖WTBX〗α(1→4)、α(1→6)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  相似文献   

9.
白首乌体外抑制肿瘤细胞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首乌块根中分离出C21甾体苷单体,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方法:运用柱色谱和HPLC分离纯化,通过IR,1HNMR,13C NMR,ESI鉴定出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首乌中分离出3种C21甾体苷,它们分别是告达庭3-O-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告达庭3-O-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告达庭3-O-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夹竹桃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基-(1→4)-β-D—磁麻吡喃糖苷,分离得到的这3种C21甾体苷均具有抗肿瘤作用。结论:从白首乌中分离得到的3种C21甾体苷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银耳孢糖的化学结构初步研究及其免疫活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银耳孢糖中分离、纯化3种均一多糖,TSP-2a~TSP-2c,研究其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方法:银耳孢糖经DEAE-SephadexA-50分离得TSP-2,进一步采用SephadexG-150分离纯化得TSP-2a~2c,经凝胶色谱法和HPGPC方法鉴定其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色谱及光谱分析方法进行结构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TSP-2、TSP-2a~TSP-2c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促进细胞因子IL-1α、IL-6、IL-8分泌的增加.结果:TSP-2a~TSP-2c为均一多糖,分子量分别为1100kD、500kD、400kD.组成糖为岩藻糖(Fuc)、木糖(Xyl)、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葡萄糖醛酸(GlcA).其结构都以(1→3)一D—Man为主链,并在O-2,O-4,O-6位上有分支点.各均一多糖在不同程度上对细胞因子的产生起到促进作用.结论:TSP-2a~TSP-2c均为一多分枝的结构复杂的酸性杂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毛花柱忍冬花蕾中的三萜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运用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花柱忍冬花蕾中得到4个三萜皂苷:3-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3-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灰毡毛忍冬皂苷甲(2),川续断皂苷乙(3),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也是从忍冬属中分离出的第一个具有咖啡酰基取代的三萜皂苷,化合物2—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不同龄期性别银杏叶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圣  任莉  许爱华  鲁萍 《中药材》2006,29(11):1139-1141
目的:探索银杏叶的适宜采收树龄、采收性别以及采收的季节。方法:用乙醇沉淀法从不同树龄、不同性别和不同采收期的12种银杏叶中提取出多糖,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HPLC法测定得率最高的一种多糖的含量。结果:银杏叶多糖的平均得率为4.29%,树龄、性别和采收期的组间、组内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10年生雌树、九月下旬采收的银杏叶多糖的得率最高,为5.44%,其多糖含量为61.5%(RSD=2.5%)。结论:不同树龄、不同性别和不同采收季节的银杏叶中多糖含量有差异,这为银杏资源的合理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灵芝肽多糖的化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灵芝子实体不提取物中分得2种葡聚糖肽GLSP2及GLSP3,凝胶层及高效液相层析法证明均为单一的多糖均一体,测得分子量分别为12800及14100。完全酸水解、过碘酸盐氧化、Smith降解,光谱分析、气相色谱及甲基化分析证明,GLSP2为含有β-(1→3)(1→6)及(1→4)甙键的葡聚糖肽,肽的含量占26.6%;GLSP3为含有β(1→6)及(1→4)甙键的葡2种葡聚糖肽的糖基与肽键中的丝氨酸  相似文献   

14.
利用新月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3.4381)对12个黄酮苷类化合物进行了生物转化研究,并利用UPLC/PDA—Q—TOF—MS。对转化产物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新月弯孢霉对一些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末端鼠李糖基或葡萄糖基表现出了水解活性。新月弯孢霉可以水解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和香蒲新苷中1→2连接的末端鼠李糖基,但不能水解芦丁、香蒲新苷和槲皮素.3-D-芹菜糖基芦丁糖苷中1→6连接的末端鼠李糖基。新月弯孢霉还可以水解淫羊藿苷、FloramanosideB和柚皮苷中的葡萄糖基。首次报道了新月弯孢霉水解黄酮苷类化合物糖基的研究,并发现了一种将柚皮苷转化为柚皮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华芦荟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与抗炎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拟检测分析中华芦荟中可能存在的酸性多糖并初步探究其抗炎活性。方法:以中华芦荟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DEAE-52离子交换色谱经NaCl洗脱得到芦荟酸性多糖。用Sephacryl S-400凝胶柱色谱法进一步纯化,HPLC判断其纯度及相对分子量,用紫外、红外、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组成。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检测其抗炎活性。结果:从芦荟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纯酸性多糖APS-2,相对分子量为1.3×106Da。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葡萄糖醛酸,它们以1→3和1→6糖苷键连接。从其分子量、单糖组成与连接方式可判断出APS-2为新多糖,且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结论:从中华芦荟中分离得到的新酸性多糖APS-2有较好的抗炎活性,此发现为该芦荟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量灰树花多糖的分离、纯化和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从灰树花菌丝体中分离纯化低分子量多糖并进行结构鉴定和抗肿瘤活性检测.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纤维素进行分离,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HPGFC测定分子量,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等进行纯度和结构鉴定.用荷瘤小鼠检测抗肿瘤活性.结果:得到大、小两种多糖组分,其中低分子量多糖为白色粉末状,分子量约为2600,单糖组成为D-葡萄糖,含α—1,3,α-1,6,α-1,4-糖苷键,对S180肉瘤、EAC腹水瘤、Heps实体瘤都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分离得到一种灰树花菌丝体多糖,为低分子量的α-葡聚糖,初步药效试验表明其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多糖PSP的化学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芳  王旻  尹鸿萍 《中国天然药物》2005,3(3):155-157,i002
目的:研究螺旋藻多糖硫酸脂的理化性质及化学结构。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特异性酶降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测定PSP的分子量、单糖组成、连接方式、糖苷键键型、主链和支链结构及分枝点。结果:螺旋藻多糖是由多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具有β-型糖苷键,主链部分以1→3键连接为主。结论:螺旋藻多糖是一种结构复杂的新型多糖。  相似文献   

18.
洋金花的化学成分(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洋金花(Datura metel L.)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 50%乙醇提取,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 柱层析和 HPLC 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依据核磁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 9 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松脂酚-O-β-D-双葡萄吡喃糖苷(1), (+)松脂酚-O-β-D-葡萄吡喃糖苷(2), 对羟基苯乙醇(3), N-p-香豆酰酪胺(4), 顺式-N-p-香豆酰酪胺(5), N-对羟基苯乙基-对羟基苯甲酰胺(6), 苯乙醇-O-β-D-葡萄吡喃糖基(2→1)-O-β-D-葡萄吡喃糖苷(7),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半乳糖基-7-O-α-L-鼠李吡喃糖基-山柰酚(8), 3-O-[β-D-葡萄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7-O-β-D-葡萄吡喃糖基-山柰酚(9)。结论:化合物 1~9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刺人参叶中两种三萜皂苷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刺人参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了各种层析分离技术,分得单体,经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确定结构。结果:从刺人参叶中分得两种皂苷,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常春藤皂苷配基-28-氧-〖WTBX〗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A);3-表白桦脂酸-28-氧-〖WTBX〗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B)。结论:这两种皂苷均为首次从刺人参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皂角菌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成丽  李俊义 《中药材》1998,21(2):85-87
采用水提、醇沉、Sevage法除蛋白质,重结晶精制得皂角菌多糖。经检测该多糖为均一组分,其平均分子量为1.5×10~(4-)多糖经完全水解,高碘酸氢化,Smith降解,经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其由β-(1→4)、(1→6)葡聚糖糖甙键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