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大鼠按剂量递增法连续皮下注射海洛因42d,用纳洛酮催促成瘾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褪黑素治疗。结果··:褪黑素保护组、褪黑素单剂量治疗组在剂量为25mg·kg-1、250mg·kg-1时,能缓解大鼠的戒断症状(与海洛因对照组比较,P<0.05);褪黑素50mg·kg-1、75mg·kg-1、125mg·kg-1单剂量给药组能明显缓解大鼠的戒断症状(与海洛因对照组比较分别为P<0.01、P<0.01、P<0.001)。结论··:褪黑素能控制海洛因依赖大鼠的戒断症状;在剂量为25-125mg·kg-1范围内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使用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宁对60例海洛因成瘾者戒毒治疗,并与亚冬眠疗法对照进行观察。戒毒期间,可乐宁使用有效率为96.6%,与对照组(71.6%)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证明可乐宁的治疗效果可靠。根据海洛因戒断症状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本文将可乐宁治疗分为两组,对药物效能进行观察,治疗后72 h两组疗效结果提示,治疗早期配合使用抗焦虑类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治疗药物的抑制效能,并能缓解与之伴随的主观不适诸症。结果说明可乐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主要钙拮抗剂对大白鼠吗啡戒断综合征的治疗效果。选用连续2d给药,催促成瘾的大鼠,给予不同药物治疗。结果表明,钙拮抗剂对大白鼠的吗啡戒断综合征有一定治疗作用。硝苯地平有效剂量为10-80mg·kg~(-1),其中以20与40mg·kg~(-1)效果较好(P<0.01);尼莫地平50-300 mg·kg~(-1)有效,以100mg·kg~(-1)为佳;维拉帕米20与40mg·kg~(-1)效果较好;硝苯地平与可乐宁合用后的治疗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可乐宁治疗海洛因成瘾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α-受体激动剂可乐宁对60例海洛因成瘾者戒毒治疗,并与亚冬眠疗法对照进行观察。戒毒期间,可乐宁使用有效率为96.6%.与对照组(71.6%)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证明可乐宁的治疗效果可靠。根据海洛因戒断症状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本文将可乐宁治疗分为两组,对药物效能进行观察,治疗后72h两组疗效结果提示,治疗早期配合使用抗焦虑类药物可以明显提高治疗药物的抑制效能,并能缓解与之伴随的主观不适诸症。结果说明可乐宁活用于各种类型的海洛因成瘾者的戒毒治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掺食法递增安定剂量由0.25%、0.5%至0.75%,喂食56 d,形成小鼠身体依赖性模型,进食安定的剂量高达2000 mg·kg~(-1)·d~(-1),戒断后10 h出现一系列的戒断症状,在饮食减少同时伴有体重的下降,二者与未戒断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而饮水量在戒断后反有增加.戒断后电惊厥率明显上升,以戒断后12 b为最显著达70%.喂食安定7 d组,戒断时亦可见轻度戒断症状,但电惊厥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海洛因和吗啡对猴的致依赖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用吗啡依赖猴作对比,对恒河猴海洛因依赖形成的时间、累计剂量、催促实验戒断反应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及自然戒断反应出现的时 -效关系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海洛因sc恒河猴,起始剂量为2.5mg·kg-1 ,tid ,每2d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11.25mg·kg-1 后,改为每日递增1.25mg·kg-1,日剂量达到20mg·kg-1 时,维持该剂量到用药时间为3mon。给药d5,当海洛因累计剂量为17.5mg·kg-1 时,催促实验中,猴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以后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戒断反应呈显著的量 -效、时 -效变化,反应强度在给药头10d内增加最快,以后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注射满3mon,突然停药,可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其时 -效关系与吗啡组基本一致。与吗啡组相比,在依赖形成初期,海洛因具有形成依赖时间短,用药量少,戒断反应程度严重,戒断症状稍有不同,有兴奋表现等特点。海洛因组Emax=100分,ED50 =20.9mg·kg-1;吗啡组Emax=104.2分,ED50 =80.7mg·kg-1,二者的等效剂量比为1∶3.9。自然戒断实验中,二组均达最大反应强度,且戒断反应程度基本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戒毒康对吗啡依赖豚鼠离体回肠催促戒断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连续递增皮下注射吗啡,建立豚鼠身体依赖性模型,利用MD2000 Super Lab 生物信息采集系统观察戒毒康对纳洛酮催促诱发吗啡身体依赖性豚鼠离体回肠的戒断性收缩的抑制作用。结果 戒毒康高(0.6 mg·mL-1)、中(0.3 mg·mL-1)、低(0.15 mg·mL-1)3个剂量对吗啡依赖豚鼠离体回肠纳洛酮催促戒断性收缩的抑制率分别为:78.8%,46.8%,30.0%,并呈剂量相关性,其中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戒毒康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吗啡依赖豚鼠离体回肠体外纳洛酮催促戒断性收缩。  相似文献   

8.
Kappa-硒化卡拉胶是一含硒有机化合物。ip 9 mg·kg~(-1)·d~(-1)×5d或单次ig 35,70,140mg·kg~(-1)能显著提高乌头碱致大鼠HA的阈剂量,此作用可与Na_2SeO_3 1 mg·kg~(-1)·d~(-1)×5d ip比拟.随着Kappa-硒化卡拉胶ig剂量增加,尚可提高乌头碱所致VE,VT和VF的阈剂量。ip 9mg·kg~(-1)·d~(-1)×5 d或ig 70mg·kg~(-1)能提高BaCl_2致大鼠或哇巴因致豚鼠HA的阈剂量。对BaCl_2致大鼠VF或哇巴因致豚鼠VE的阈剂量,分别在ig70mg·kg~(-1)与140mg·kg~(-1)时有提高,而ipNa_2SeO_3 1 mg·kg~(-1)·d~(-1)×5d无此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阿米替林辅助美沙酮治疗海洛因依赖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阿米替林对40例使用美沙酮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辅助治疗,剂量为150mg/d,疗程14天。采用自制的戒断症状量表评估疗效。结果:经阿米替林治疗后海洛因依赖者的戒断症状有明显的减轻。结论:阿米替林是一种良好的戒毒辅助用药,能有效缓解戒毒期间的戒断症状,提高了戒断者的依从性,因而增加了脱毒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通宁与可乐定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的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考察正通宁颗粒冲剂抗阿片类戒断症状的效能。方法·· :对于符合DSM—Ⅳ药物依赖及阿片类戒断反应诊断标准的216例阿片类依赖者随机分为正通宁治疗组 ,可乐定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 ,采用双盲双模拟的给药方法 ,进行为期10d的对照研究。结果··:从治疗10d不同时点戒断症状总分的观察结果分析 ,正通宁组的抗海洛因戒断症状作用优于安慰剂组和可乐定组。从对戒断综合征中具代表性症状的分析结果可见 ,正通宁对于缓解戒断症状中的哈欠、骨肌肉疼痛和失眠的作用优于可乐定组。不良反应总分在整个用药过程中与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不良反应有口干、视物模糊、乏力、头晕、嗜睡、困倦、恶心、呕吐、心慌等。脱毒治疗最高使用剂量以120 -180g.d -1 ,分4次服用为宜。结论··:正通宁颗粒冲剂抗阿片类戒断症状的疗效良好 ,作用肯定 ,不良反应较轻 ,适用于阿片类的脱毒治疗  相似文献   

11.
糖皮质激素对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血浆 β—内啡肽、ACTH及皮质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 ,戒断反应与应激反应的关系 ,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治疗前后戒断症状分值进行评分 ,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ACTH及皮质醇进行放免测定。结果··:治疗前 ,血浆ACTH、皮质醇水平升高且超过正常值 ,ACTH与戒断评分呈正相关。使用脱毒药物治疗后 ,各组ACTH、皮质醇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且血浆皮质醇水平与戒断症状控制程度相关。1/3量美沙酮配伍强的松60mg·d -1,控制戒断症状的效果不仅优于单用1/3量美沙酮组(P<0.05) ,而且与全量美沙酮组疗效接近(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戒断反应伴有应激反应并与之呈正相关 ,糖皮质激素有协同美沙酮控制海洛因依赖者戒断症状的作用 ,可提高美沙酮的疗效 ,减少美沙酮的用量。  相似文献   

12.
洛非西定与可乐定控制阿片戒断症状的临床效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非西定(路脱菲)是可乐定的同类物。本文首次报告此药对我国海洛因成瘾者的治疗状况 ,并与可乐定进行了比较。完成10d治疗者共74例(洛非西定组38例,可乐定组36例)。两组的最高剂量分别为1.6 -2.4mg·d -1(洛非西定)和1.2mg·d -1(可乐定)。逐日观察戒断症状及副作用的变化。发现 ,洛非西定可有效和较全面地控制阿片类戒断症状 ,具备治疗的时效作用特点。两组比较一般不良反应相近 ,大多程度较轻 ,不影响治疗 ,洛非西定组的血压虽也有所降低 ,但降低幅度比可乐定组小 ,从而增加了其安全性与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糖皮质激素对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大鼠戒断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反应强度与应激反应程度的关系和糖皮质激素对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反应的影响。方法··:用海洛因建立大鼠身体依赖模型,以体重下降百分率、戒断症状评分为成瘾强度指标并分别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ACTH和血清皮质酮作为应激程度指标。结果··:在戒断反应程度随用药时间延长而增强的同时,血中与应激有关的主要激素ACTH、皮质酮也呈渐增趋势,提示戒断反应出现时伴有应激反应并与之呈正相关;美沙酮20mg·kg-1加地塞米松10mg·kg-1控制大鼠催促戒断症状的效果不仅优于单用美沙酮20mg·kg-1或地塞米松10mg·kg-1(P<0.05),而且与大剂量美沙酮30mg·kg-1疗效相近(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有协同美沙酮抑制海洛因依赖大鼠催促戒断反应的作用,可提高美沙酮的脱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A variety of detoxification methods have been utilized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oin withdrawal before individuals begin long-term opiate-free and naltrexone programs. While methadone in decreasing doses is still widely used for detoxication procedures, rapid and ultrarapid protocols including clonidine and opiate receptors antagonists have been proposed.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efficacy of different detoxification methods and investigates possible changes in naltrexone compliance. Ninety-eight heroin-addicted individuals were studied to evaluate withdrawal symptoms, craving, mood, urine toxicologic screens, and drop-out rate during therapy with: Group A: clonidine only (5 days); Group B: clonidine, oxazepam, baclofen, and ketoprofene with naloxone and naltrexone (2 days); and Group C: methadone in decreasing doses (10 days). Naltrexone compliance and relapse rates were evaluated during a 6-month follow-up period. Rapid detoxification with opiate antagonists (Group B) induced slight and transient withdrawal symptoms, and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lower percentage of heroin catabolites in urine controls during the detoxification procedure, lower negative and positive craving, less mood problems, and higher compliance in extended naltrexone treatment. In comparison with clonidine only (Group A) and methadone (Group C), the early use of naltrexone during detoxifi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benzodiazepines and clonidine facilitated extended naltrexone acceptance and improved the recovery outcome in outpati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就盐酸纳曲酮防止阿片类成瘾脱毒后复发的效能进行再评价。方法··:1088例完成脱毒治疗的海洛因依赖者给予纳曲酮治疗。药物剂量相对固定在40-50mg·d-1,并随患者反应调整。治疗期间定期门诊或出诊随访。结·果·:服用纳曲酮6个月的保持率为33.4%,与自身同期操守率(2.4%)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服用纳曲酮后,再吸海洛因的欣快感、渴求程度及偶吸海洛因的发生率均降低。纳曲酮的不良反应轻,包括:睡眠障碍、消化系统症状和乏力,少数患者转氨酶呈一过性增高。在纳曲酮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的家庭支持和社会帮教,提供生活和就业技能的指导,减少偶吸的机会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服药保持时间。结论··:进一步证实了纳曲酮对预防我国阿片类依赖者脱毒后复吸具有肯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盐酸丁丙诺啡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预防复吸的效能。方法:248例海洛因依赖者完成脱毒后给予盐酸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维持治疗,药物剂量从第1月4mg·d-1,2mg·d-1到第2月后一直以1.5mg·d-1维持;维持者每次来所取药时做尿液吗啡检测,填写相关量表。结果: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维持治疗第1,3,6,12,18,24月时的保持率分别为61·69%,29·84%,12·10%,2·65%,1·61%和0·81%。尿液吗啡检测阴性率在前2个月占应检人数的75%以上;渴求强度“非常想”和“不想”因子在第1,6,12月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稽延性戒断症状总平均分第1月和第3,6,12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以思睡、便秘为主,后者随维持治疗时间延长而加重。结论:盐酸丁丙诺啡舌下含片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脱毒后预防复吸有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美沙酮、丁丙诺啡、可乐定、纳曲酮为主药的“阶梯式戒毒疗法”,治疗33例戒毒后屡次复吸的海洛因依赖者。成功戒断8例,已操守0.5a以上,停服纳曲酮2个月以上;仍在服纳曲酮16例,已分别服用1-4个月,操守率72.7%;失败9例,其中服纳曲酮1-2个月后又复吸海洛因4例,治疗中失去联系而脱试3例,服纳曲酮1次后,戒断症状重而中止,改为自然康复2例,失败率27.3%;配合心理疏导,有显著抗复吸作用,心理依赖降低,戒毒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盐酸二氢埃托啡注射液静滴3d递减法po盐酸美沙酮4d为一疗程,对海洛因依赖者40例进行戒毒治疗,戒毒成功率为92.5%,脱试率7.5%,并与单药盐酸二氢埃托啡组20例,单药盐酸美沙酮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疗法起效快,控制症状彻底,减药时戒断症状轻微平稳,停药后戒断症状反复较少,病人乐于接受,脱试率低,同时缩短盐酸二氢埃托啡与盐酸美沙酮各自用药时间,避免可能产生的药物依赖现象,是一种比较好的海洛因依赖者戒毒疗法。  相似文献   

19.
美沙酮维持合并心理、家庭干预治疗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研究美沙酮维持治疗+心理、家庭干预对海洛因依赖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对维持治疗的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初步探索。方法:将9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美沙酮+心理、家庭干预(A组,30例)、心理、家庭干预(B组,30例)和对照(C组,30例)3组。比较组间治疗保持率的差异及美沙酮+心理、家庭干预组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3组比较,美沙酮+心理、家庭干预组治疗保持率高(P<0.001);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P<0.05)。维持剂量20-70 mg.d-1。结论:美沙酮+心理、家庭干预对提高海洛因依赖者治疗保持率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不良反应轻微。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剂量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到个体化,并足量给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