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方法 应用抗-HCVNS3单克隆抗体和地高辛标记的HCV全基因组cDNA探针,对19例伴单一HCV感染的肝细胞癌石蜡组织切片进行了HCAg的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5%(17/19)和57.9%(11/19)。HCAg主要分布于癌细胞和癌旁肝细胞的胞浆和胞核内,呈局灶或弥漫型分布,癌旁组织表达较癌巢显著,核型分布在癌旁组织中常见;HCV RNA仅见于癌或癌旁肝细胞的胞浆中,呈散在及局灶分布,弥漫型分布少见。结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HCV感染可能导致原发性肝细胞癌的观点。HCAg在癌旁肝细胞和癌细胞核中的存在提示其可能对肝细胞核产生基因调节作用,这是否是HCV感染导致肝细胞癌变的可能机理之一,值得进一步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炎肝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分别采用抗HBVS,抗-HBVC,抗HCVNS5及抗-HGVNS5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27例HCC及37例慢性肝病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组织中HBVS抗原(HBsAg)、HBVC抗原(HBcAg)、HCVNS5抗原(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HCC中检出HBsAg18例(66.7%),HCAg13例(48.2%)及HGAg9例(33.3%)。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7例,HBV/HCV重叠感染4例,HBV单独感染7例,HCV单独感染2例,HGV单独感染2例;在慢性肝炎中检出HBsAg26例(70.3%),HCAg19例(51.4%)及HGAg12例(32.4%)。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10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HBV单独感染11例,HCV单独感染5例,HGV单独感染2例。HBsAg、HCAg、HGAg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呈细颗粒状分布。HBcAg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胞核或胞浆内。结论:慢性肝炎及HCC患者有较高的HBV、HCV及HGV感染率,HBV感染在HCC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CV和HGV的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3.
郑建勇  李江  李开宗 《医学争鸣》2001,22(2):167-170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的转位表达与肝(癌 )细胞凋亡的关系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HCV核心区抗原和 NS3区抗原在肝硬变 (L C)和肝细胞肝癌 (HCC)组织中的分布 ,同时对连续切片进行原位凋亡检测并计算凋亡指数 .结果  HCV核心区抗原定位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的胞质或胞核中 ,在 L C组织中 ,核心抗原呈弥漫或灶状分布于肝细胞胞质 ,偶见胞核阳性的肝细胞 ,阳性率为 6 0 .7% ;核心抗原在癌组织中以核阳性分布为主 ,阳性率为 37.6 % ,癌旁肝组织以胞质阳性为多见 .HCC中 HCV核心抗原的核阳性率 (75 .0 % ,15例 / 2 0例 )明显高于其在 L C(17.7% ,6例 / 34例 )及癌旁肝组织 (11.8% ,2例 / 17例 )中的阳性率 (P<0 .0 5 ) ;在 HCC中 ,HCV核心抗原核转位表达的癌组织的 AI值 (0 .174± 0 .0 93)显著低于胞质阳性的癌组织 (0 .5 12± 0 .113,P<0 .0 1) . HCV NS3区抗原定位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的胞质中 ,在 L C和 H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5 3.6 %和 39.6 % .未发现 HCV NS3区抗原的表达与肝(癌 )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结论  HCV感染与我国 L C,HCC的发生关系密切 ,HCV核心抗原在肝癌组织中常发生核转位表达 ,这种核转位表达抑制了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从而促进肿瘤组织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癌组织中HBV,HCV,HGV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及庚型肝炎病毒 (HGV)在肝细胞癌 (HCC)组织中的存在状态。方法 分别采用抗 -HBVS ,抗 -HCVNS5及抗 -HGVNS5三种单克隆抗体 ,以免疫组织化学SPAB法检测 2 6例HCC患者石蜡包埋的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HBVS抗原 (HBsAg) ,HCVNS5抗原 (HCAg)和HGVNS5抗原(HGAg)。结果 检出HBsAg 17例 ( 65 % ) ,HCAg 13例 ( 5 0 % )及HGAg 9例 ( 3 5 % ) ,其中HBV/HCV/HGV重叠感染 7例 ,HBV/HCV重叠感染 4例 ,HBV单独感染 6例 ,HCV单独感染 2例 ,HGV单独感染 2例 ,另有 5例均不表达上述三种抗原 ;HBs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HBsAg与HCAg及HCAg与HGAg阳性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HBV ,HCV及HGV均表达于肝细胞或肝癌细胞浆内 ,呈细颗粒状分布 ,癌组织表达强度均弱于癌旁组织。结论 HCC患者中有较高的HBV ,HCV及HGV感染率 ,感染率顺序为HBV >HCV >HGV ;推测HBV感染在HCC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HCV和HGV感染可能是HCC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P法(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结法)对肝细胞癌(46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38例)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两者的检出率分别为21.7%和36.8%。阳性染色细胞呈弥漫、灶状和散在分布。抗原定位于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胞浆内,少数有围核分布的特点。阳性染色多呈细颗粒状,少数呈均质状。癌旁组织抗原表达区域中有淋巴细胞浸润聚集。结果提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肝细胞癌的发生中可能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新乡市居民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Maspin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aspin免疫阳性表达率为12%(3/25),免疫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癌组织的细胞浆中,其中2例呈局灶型分布,1例呈弥漫型分布。提示:肿瘤抑制基因Maspin可能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Maspin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河南食管癌高发区新乡市居民食管鳞癌组织中肿瘤抑制基因Maspin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Maspin免疫阳性表达率为12%(3/25),免疫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癌组织的细胞浆中,其中2例呈局灶型分布,1例呈弥漫型分布。提示:肿瘤抑制基因Maspin可能在食管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地高辛标记HBV-D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25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内HBV-DNA的分布状态。结果表明,25例中原位杂交阳性者20例(80%),有HBV血清学标志的23例中,19例癌组织原位杂交阳性(82.6%)。无HBV血清学标志的2例中,癌组织有1例原位杂交阳性。HBV-DNA在癌细胞内的分布以核内为主,也可见于胞浆中,因而可能有整合型和复制型两种形式。提示HBV感染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HBV感染可能成为致癌或促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对30例高分化肝细胞癌及其癌旁肝硬化组织、15例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其病灶旁肝组织分别行GPC3、HSP70和GS抗体标记,分析这些抗体在高分化肝细胞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PC3和HSP70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83.3%,但在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癌旁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均阴性表达,高分化肝细胞癌GPC3和HSP70的表达阳性率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S在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中主要是中央静脉周围和硬化结节周围肝细胞染色、呈条带状染色分布,在w-HCC 中主要呈弥漫阳性表达或完全阴性,在FNH主要呈较大范围的“地图样”表达。GS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中的分布范围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肝硬化结节和正常肝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PC3、HSP70和GS有助于高分化肝细胞癌与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及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但GS染色在高分化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中的分布有一定交叉性,因此在诊断高分化肝细胞癌时应审慎判读GS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仪电子探针x射线微量分析,测试人体肝细胞癌中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肝癌细胞内Cu含量差异显著高于正常;Al和Zn则低于正常;癌旁肝细胞核内Cu含量差异显著高于癌中心细胞核及胞浆。提示:癌旁肝细胞内Cu的沉积,在肝细胞癌的癌变中可能起阻抗作用。  相似文献   

11.
F Zhou  L Zhao  C Liu  X Lei  S Zhou  J Wang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26-7, 132
To investigate the infection of HCV and the expression of HCV antigen (HCAg) in HCC, immunohistochemical protocol was performed on tumorous liver tissues from 40 patients with HCC to detect HCAg and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HBsAg) simultaneous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s for HCAg and HBsAg were 17.5% (7/40) and 70% (28/40) respectively. HBsAg and HCAg were simultaneously detected in six of 40 cases and only one case had HCAg positive alone in the liver tumorous tissue. The positive signals were localized in diffuse cytoplasm of hepatocytes and the positively stained cells we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local pattern.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HCV infection did exist in some cases of HCC, so HCV might be a viral risk factor in addition to HBV in the genesis of HCC in China.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丙肝病毒(HCV)感染与我国肝细胞癌(HCC)之间的关系,以及HCV抗原成分(HCAg的)在HCC组织中的分布状况,应用鼠抗HCV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HCC组织中HCAg的表达,同时检测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40例HCC标本组织中HCAg、HBsAg检出率分别为17.5%(7/40)和70%(28/40),其中单一HCAg阳性者仅1例,HCAg和HBsAg同时存在的检出率为15%(6/40)。镜下见HCAg呈细颗粒状分布于细胞胞浆,HCAg阳性细胞以局灶型分布为主。提示我国部分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确实存在HCV,HCV感染可能是除乙肝病毒以外,导致我国HCC发生的另一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直接酶标记法对174例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和肝癌组织中的HCV抗原进行了检测,HCV 抗原的检出率分别为10.71%、8.10%和2.68%。表明在我国慢性和重症肝病中存在HCV的感染。通过对HCV与HBV 感染关系的研究,发现肝内HBV 标志阳性和阴性者HCV抗原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说明HCV感染与HBV感染之间似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肝病和肝癌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广西肝细胞癌(HCC)及慢性肝病病变组织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探讨HCV感染在肝癌发病中的应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查201例病变肝组织中丙肝病毒核心区抗原(Hepatitis C Core Antigen,HC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分析各种肝脏病变中HCV的感染状况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116例HCC和85例慢性现中的HCV感染率分别是44.8  相似文献   

15.
对128例有病理诊断依据的肝细胞场(HCC)、47例慢迁肝(CPH)、105例慢活肝(CAH)、46例肝硬化(LC).采用嵌套式PCR技术检测其血标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IIA,对这两种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HCC组。HCVRNA14.1%阳性,HBVDNA7i.3%阳性。CPH,CAH,LC和HCC的HBV感染率均在90%左右,而HCV感染率则分别为8.5%、9.5%、17.4%和19.5%,显示HCV感染率随肝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晚期肝病组的HCV感染率(19.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9.2%,P<0.05)。提示HCV感染后经过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为HCC可能是一个逐渐演进的病理过程。HCV,HBV重叠感染率。HCC组高于CPH,CAH,而与LC相近,显示HCV重叠感染在原有HBV感染的基础上促进病变向着迁延化、慢性化,进而向着肝硬化、HCC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用原位 PCR 研究石蜡包埋肝组织中微量 HCV RN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定位分析石蜡包埋肝组织中微量HCVRNA,改良建立了原位PCR检测技术,并对17例丙型肝炎相关的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和癌周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技术的特异性可靠,敏感性高于原位杂交法;两种组织切片HCVRNA阳性率分别为41.2%和70.6%,阳性信号主要呈胞浆型分布;在癌细胞中核型和核膜型分布比例较癌周肝组织明显增高,提示HCV可能与宿主细胞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体肝细胞癌患者癌及癌旁组织中Fas抗原的原位表达、分布,并与抗凋亡基因产物bcl-2蛋白比较,探讨Fas抗原在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患者的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Fas抗原和bcl-2蛋白的原位表达。结果:18例癌组织中有Fas表达,大多数表现为胞质阳性,所有癌旁组织均见Fas表达,阳性可见于胞质及胞膜,炎细胞浸润明显之汇管区及纤维间隔附近的肝细胞阳性表达有所增强。bcl-2在19例HCC和所有癌旁组织均有表达;胞质着色,癌组织较癌旁表达为弱。结论:人体肝癌组织有Fas表达,以胞质阳性为主,癌旁组织胞质及胞膜均有表达,与淋巴细胞浸润关系密切,bcl-2的表达并不减弱细胞Fas的表达,二者在HCC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着独立的作用机制并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