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抑郁症患者中的强迫症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自制的强迫症状调查表对8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强迫症状的调查,以HAMD量表及Y-B量表对抑郁症状及强迫症状进行评分。结果发现,出现强迫症状者有34例,占42.5%,其中强迫性回已出现例数最多,无一例出现强迫性穷思竭虑,部分病人的强迫症状出现在疾病早期,抑郁症状的HAMD评分与强迫症状的Y-B评分之间有显著的综合相关性。强迫症状与抑郁症状常共存,对强迫症状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对强迫症状精神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障碍临床现象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9例精神分裂症伴强迫障碍的临床现象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强迫障碍及强迫性思维常见。男性多于女性;26 ̄35岁的患者居多;家族史阳性率偏高;高中以上文化,性格内向,固絷,多颖,做事刻求完美的脑力工作者多见。起病缓且多无明显原因,强迫症状先于精神分裂症特征性症状出现者易于误诊。  相似文献   

3.
奎硫平与强迫症状--读者来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某些文献报道,奎硫平对强迫症状可增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疗效,是治疗的增效剂,但又有人认为奎硫平在治疗精神分裂症过程中可引起强迫症状。究竟奎硫平可治疗还是会引起强迫症状,请专家赐教。谢谢!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强迫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迫症状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之一 ,也是药物治疗中常见的副反应 ,其发生率多报告在 14 %~2 5 %之间 ,也有报道为 3 5 % (回顾性方法 )或 4 6 % ,可能与不同研究人员使用不同检测工具、方法及对症状认识不同有关。Poyurovsky等[1] 发现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有 14 %伴强迫症状。Tibbo等[2 ] 发现 ,2 5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强迫症状 ,用氯氮平治疗时 ,超过 10 %的患者出现强迫症状。1 机制探讨作者单位 :5 180 2 0 深圳市康宁医院体内 5 羟色胺 (5 HT)系统与多巴胺 (DA)系统有相互抑制作用 ,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 5 …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39例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不伴有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伴有强迫症状者其疗效和预后优于不伴发者。精神分裂症所伴发的强迫症状其内容荒谬、空洞,而且这些患者缺乏自知力及相应的情感体验。本研究结果还表朋强迫症状多发生在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进展期,和以往的国内外报道不一致。  相似文献   

6.
强迫谱系障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强迫谱系障碍包括一系列相关的精神病性疾病和躯体性疾病,它们在症状学、病因学、对抗强迫治疗的反应、基因遗传模式和其它一些关联特征等方面与强迫症存在某些相似或关联之处。本文综述了强迫谱系障碍概念的提出、内涵、症状维度模式、神经生化改变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强迫症的基本特征是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动作,这类病人往往试图抑制,但不成功,所以病程长,思想负担比较重,常伴有抑郁症状,所以,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迫症患者强迫信念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强迫症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Y-BOCS中文版以及强迫信念问卷-44(OBQ-44)对168名强迫症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以及父亲过度保护与患者的症状和强迫信念都呈正相关;强迫信念在父、母惩罚严厉及父亲过度保护与强迫症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父、母拒绝否认上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强迫信念在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及父亲过度保护与强迫症状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定位下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RI定位下射频热凝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49例,其中30例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13例行双侧扣带回加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6例行右侧伏隔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加对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手术前后应用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均获随访,其中临床痊愈28例,显著改善9例,轻度改善7例,无明显变化5例。22例术后早期出现一过性并发症,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术后焦虑,强迫,抑郁症状量表分数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MRI定位下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有显著疗效,并发症较轻,可以显著改善病人强迫、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癫痫可引起和伴发各种精神障碍,其中以人格改变、智能减退和精神病性症状等较多见,也可表现为抑郁和强迫综合征。我院于2000至2002年门诊的癫痫患者中,以抑郁或强迫为主要表现者分别有12例(男5例,女7例)和8例(男5例,女3例),现各举1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强迫谱系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迫谱系障碍包括一系列相关的精神病性疾病和躯体性疾病 ,它们在症状学、病因学、对抗强迫治疗的反应、基因遗传模式和其它一些关联特征等方面与强迫症存在某些相似或关联之处。本文综述了强迫谱系障碍概念的提出、内涵、症状维度模式、神经生化改变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强迫症与焦虑的关系及临床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强迫症状与焦虑的关系及其临床类型。方法将100例强迫症患者按症状自评量表的焦虑因子分分为高、低、无焦虑3组,以Foa的强迫症8种类型对其临床诸方面进行分类和比较。结果100例患者中伴焦虑者为65%,伴抑郁者为67%。高焦虑组的病程长于低焦虑组(P<0.05)。在Foa的分型中,高焦虑组以Ⅰ、Ⅱ、Ⅵ型较多。结论强迫症与焦虑的关系可有8种临床类型。强迫症患者伴焦虑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病程,而是致焦虑性强迫想法的性质和强度与减焦虑性强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与强迫障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精神分裂症与强迫障碍在脑结构异常、脑功能异常和临床特点方面互相有重叠。本文重点阐述强迫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症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患者,女性,20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害住院治疗症状缓解。1年余后突然出现谵妄状态,诊断狼疮性脑病,经治疗后好转。但出现欲砸电视机念头,总想有板凳、砖块可以砸电视机,反复比划小板凳与电视机大小的关系,自知不对,但欲罢不能,痛苦不堪,诊断狼疮性脑病致强迫症状。精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就诊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强迫障碍儿童青少年患者50例,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6周后,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评定安全性。结果治疗2周后,患者Y-BOCS评分平均减分率32.5%,进步46例,无效4例;治疗6周后,患者Y-BOCS评分平均减分率54.1%,显著进步42例,进步8例。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儿童青少年强迫障碍起效较快,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对强迫症状的改善效果可能更好,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报道1例肝豆状核变性(HLD)伴强迫症状者。  相似文献   

17.
抑郁症的强迫症状及强迫与抑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从Neiman(1980)提出强迫与抑郁为常见的共存症状以来,许多的临床研究表明:强迫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焦虑、抑郁,而抑郁症中也常伴有强迫症状[1~3]。目前临床公认的Hamilton抑郁量表(HAMD)[4]中,强迫症状被列入评定抑郁症状的一项常规内容,可见两者的密切联系。本研究调查了伴强迫症状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并与不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及强迫症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与分组111 伴强迫症状的抑郁症组(以下简称抑郁伴强迫组):收集我院1996年8月至1997年12月入院15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迫障碍患者与惊恐障碍患者注意功能的特征. 方法:采用倒行掩蔽测验(BMT)和连续操作测验(CPT)分别对强迫障碍患者、惊恐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者3组各38例评估其注意的激活度、选择性注意和维持注意功能,以Maudsley强迫障碍症状问卷和Yale-Brown强迫量表对强迫患者评定其强迫症状严重程度. 结果:掩蔽时间分别为30 ms和50 ms时,强迫障碍患者组的BMT正确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无掩蔽时,两组BMT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情境下,两组CPT正确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惊恐障碍患者在不同掩蔽的BMT正确数、不同情境下的CPT正确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掩蔽时间为30 ms和50 ms,强迫障碍患者组的BMT正确数[(5.6±2.5)和(9.2±4.1)]显著低于惊恐障碍组[(7.6±4.2)和(12.1±4.3)],(P均<0.05);而无掩蔽时,两组BMT正确数以及3种情境下的CPT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强迫障碍患者的BMT正确数与Maudsley强迫障碍状问卷、Yale-Brown强迫行为和强迫思维量表的得分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强迫障碍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选择性注意受损,而惊恐患者的注意功能无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19.
编辑先生: 氯氮平可引起强迫症状,已众所周知,但不知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是否也会引起?发生率如何?预后如何?发生后应如何处理为好?请专家赐教。谢谢!  相似文献   

20.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各38例进行对照分析,使用维思通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强迫症状量表(Y—BOC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起痛年龄早,起病隐袭,病程迁延,以阴性症状为主,住院时间长,治疗效果差,Y—BOCS、HAMD、HAMA等量表评分明显高于不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疗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