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基础状态下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变化.方法 2004-06~2007-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晕厥先兆儿童79例(晕厥组),男31例,女48例,平均年龄(11.18±2.47)岁.匹配健康儿童11例为对照(对照组),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9.59±2.47)岁.用日本HITACHI公司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儿童VVS基础状态下血清电解质(钠、钾、氯、钙、磷、镁)的浓度.结果 VVS基础状态下晕厥组较对照组血清钾降低、血清钙增加(P<0.05),血清钠降低不明显(P>0.05).血清电解质浓度在直立倾斜试验(HUTT)反应结果及晕厥频次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可能参与VVS发病,临床诊治VVS时应重视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盐酸米多君干预前后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盐酸米多君对VVS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7-04~2009-05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就诊或住院的6~17岁[平均(11.60±2.83)岁]62例不明原因晕厥(UPS)或晕厥先兆、直立倾斜试验(HUTT)阳性的VVS患儿,分为口服补液盐组(n=36)和盐酸米多君组(n=26),根据HUTT结果评价疗效并监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治疗6个月后,如没有晕厥或晕厥先兆发作则停药并继续随访.结果 盐酸米多君组HUTT转阴率与口服补液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多君组晕厥及晕厥先兆复发率低于口服补液盐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平卧位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米多君组干预后血压差值(△舒张压)在倾斜起始较基础平卧位显著缩小(P<0.05).结论 盐酸米多君可减少VVS儿童体位改变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改善直立不耐受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ws)与抑郁的关系.方法 2007-06~2007-1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SP)或先兆晕厥儿童84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诊断为VVS,男47例,女37例,年龄7~16岁,平均(11.01±2.00)岁.将VVS儿童分为HUTT阴性组(n=41)和HuTr阳性组(n=43),再将HUTT阳性组儿童依临床症状分为头晕组与晕厥组.所有受试儿童完成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①"盼望美好事物"和"容易高兴起来"HUTT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生活没意思"HUTT阳性组低于阴性组(P<0.05).②"盼望美好事物"、"肚子痛"及"感到烦恼"得分HUTT阳性组高于常模组(P<0.05或P<0.01),"吃东西香"得分HUTT阳性组低于常模组(P<0.05).③"盼望美好事物"、"睡得很香"、"对自己有信心"和"容易高兴起来"得分HUTT阴性组低于常模组(P<0.05或P<0.01),"总是想哭"、"生活没意思"、"感到烦恼"得分及抑郁总分HUTT阴性组高于常模组(P<0.05).④HUTT阳性儿童"盼望美好事物"和"容易高兴起来"得分头晕组高于晕厥组(P<0.05).结论 ①儿童VVS抑郁发生率高.②VVS儿童较健康儿童食欲减少,躯体化症状、烦恼、抑郁情绪及信心丧失增多.③HUTT阳性儿童中,头晕组较晕厥组对生活更为乐观和积极.以上提示心理因素如抑郁在儿童VVS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临床特征与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的关系,探讨临床特征对儿童HUTT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9-01~2009-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晕厥专科就诊或住院的4~17岁[平均(10.36±2.67)岁]226例表现为不明原因晕厥、头晕、头痛、心慌或心悸等症状的儿童,详细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晕厥史、晕厥次数、临床表现、晕厥家族史等临床特征,行HUTT检查.结果 ①临床表现:HUTT阳性组124例,HUTT阴性组102例.HUTT阳性组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头晕或头痛(67.74%)、晕厥(44.35%)、胸闷(25%)及面色苍白(12.90%).HUTT阴性组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头晕或头痛(68.65%)、晕厥(21.56%)、胸闷(16.67%)、面色苍白(10.78%).②HUTT阳性率:>12岁组患儿显著高于≤12岁组(79.55% vs 49.44%,P<0.01);女性组显著高于男性组(61.61% vs 48.25%,P<0.05);有晕厥史组显著高于无晕厥史组(71.05% vs 46.67%,P<0.05);晕厥1~2次组、晕厥3~4次组及晕厥5~10次组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晕厥家族史组显著高于无显著晕厥家族史组(71.43% vs 49.41%,P<0.01).③HUTT反应类型:124例HUTT阳性患儿中,27例为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血管抑制型20例,混合型7例),97例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HNUT,血管抑制型86例,混合型11例).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HUTT结果有显著影响的临床特征依次为年龄、晕厥家族史及晕厥史.结论 VVS患儿年龄、晕厥家族史及晕厥史等临床特征对预测HUTT结果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口服补液盐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对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VVS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6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80例VV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5)给予健康教育,观察组(n=55)在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直立倾斜试验(HUTT)转阴率、平卧血压和心率;另外根据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观察组又分为血管抑制型(n=29)和混合型及心脏抑制型(n=26),观察口服补液盐对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VVS患者的影响;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若无晕厥或晕厥先兆发展则停止治疗并随访12个月,观察晕厥或晕厥先兆复发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HUTT转阴率(70.9%)明显高于对照组(24.0%),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卧血压和心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UTT过程中倾斜开始与基础平卧位血压和心率差值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的晕厥或晕厥先兆复发率(43.6%)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68.0%),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管抑制型HUTT转阴率(79.3%)、随访晕厥或晕厥先兆复发率(34.5%)略优于混合型及心脏抑制型(61.5%,53.8%),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盐治疗VVS的疗效要优于单纯健康教育;口服补液盐适用于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VVS患者,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6.
血管迷走性晕厥10年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血管迷走性晕厥(VVS)10年临床情况.方法 2000-01~2010-07在我院诊治不明原因晕厥或先兆晕厥患者1782例,根据检查年限分为A组(2000-01~2004-12,n=280)和B组(2005-01~2010-07,n=1502),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18岁,n=1180,男450例,女730例)和成人组(≥18岁,n=602,男182例,女420例).儿童组平均年龄(9.77±3.92)岁,按照年龄段分为4~6岁、7~10岁和11~18岁三个年龄段;成人组平均年龄(40.78±14.05)岁.结果 ①HUTT阳性率:HUTT总阳性率47.7%,其中儿童组和成人组分别为44.3%和54.3%;在儿童和成人中B组较A组均增加(45.7% vs33.3%,61.4% vs33.1%,P<0.05).②HUTT阳性率性别比例变化:儿童组和成人组女性均高于男性(32.2% vs12.1%,42.7% vs11.6%,P<0.05);在儿童和成人中B组男性和女性均高于A组(分别为12.5% vs9.3%、33.2% vs24.0%,9.8% vs7.3%、51.7% vs25.8%,P<0.05).③HUTT反应类型变化:儿童组和成人组血管抑制型>混合型>心脏抑制型(P<0.05),其中儿童组血管抑制型B组高于A组(33.8% vs19.4%,P<0.05);成人组血管抑制型和混合型B组均高于A组(40.1% vs20.5%,18.4% vs9.9%,P<0.05).④儿童组HUTT阳性率年龄变化:儿童组11~18岁组>7~10岁组>4~6岁组(P<0.05).在各年龄段中,4~6岁及11~18岁B组均高于A组(6.2% vs3.9%,23.3% vs21.7%,P>0.05),7~10岁组中B组明显高于A组(16.2% vs7.8%,P<0.05).结论 VVS患者的阳性率、反应类型在近10年不断发生变化,提示VVS的发生受社会因素、精神因素、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基础状态与血清胰岛素(INS)及C肽(CP)的初步关系.方法 2004-06~2007-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或先兆晕厥儿童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为VVS 79例(晕厥组),男31例,女48例,平均年龄(11.18±2.47)岁.匹配健康儿童11例为对照(对照组),男5例,女6例,平均年龄(9.59±2.47)岁.全部研究对象在基础状态下抽取空腹8~10 h静脉血5 mL,应用日本HITACHI公司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美国Bayer公司ADVIA Centau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INS及CP.结果 晕厥组基础状态下FPG、INS、CP较对照组稍降低(P>0.05);HUTT阳性组FPG、INS、CP较HUTT阴性组稍增加(P>0.05);晕厥组中临床有晕厥病史者(n=55)按晕厥发作频次比较,晕厥频次≥4次组FPG、INS、CP较<4次组稍降低(P>0.05).结论 儿童VVS基础状态下FPG、血清INS及CP变化不明显,其对晕厥触发无明显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WS)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深化儿童VVS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06-10~2007-10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PS)儿童96例,根据HUTT结果将研究组分为HUTT阳性组和HUTT阴性组.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28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行HUTF检查,HUTT过程中同时行12导联心电图(12 ECG)动态监测.结果①57例HUTT阳性儿童中,13例表现为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阳性,平均反应时间(24.62±5.94)min;44例表现为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阳性,平均反应时间(5.27±1.89)min.②SNHUT阶段1 min时HUTT阳性组Ⅲ、aVL、aVF导联P波振幅较HUTT阴性组显著升高(P<0.05),其余时间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在HUTT中某些导联T波及ST段振幅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主要表现在V3、V4、V5及V6导联;HUTT阳性组在HUTT中某些导联T波、ST段振幅较HUTT阴性组显著降低(P<0.05),主要表现在Ⅱ、Ⅲ、aVR、aVL及aVF导联,多发生在HUTF阳性发作平均时间点.④HUTY阳性组晕厥发作时较基础平卧位时P波时间、QRS时间、QT间期显著缩短(P<0.05,P<0.01);与倾斜开始比较,P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与倾斜5 min时比较,各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与试验结束电动倾斜床刚平放时比较,QT间期显著缩短(P<0.01),而QTc间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VVS儿童存在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改变,12 ECG T波及ST段振幅变化较P波振幅变化更敏感.  相似文献   

9.
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与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与身高、体质量及人体质量指数(BMI)的关系.方法 2001-01-2007-08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PS)或先兆晕厥患者418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阳性诊断为VVS,其中4-17岁[平均(11.37±2.99)岁]223例(儿童组),18~70岁[平均(36.82±13.64)岁]195例(成人组).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BMI.结果 成人组HUTT阳性患者、HUTT阴性患者BMI在头晕组稍高于晕厥组(P>0.05);HUTT阴性组较HUTT阳性组BMI及体质量明显增高(P<0.01),两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组BMI在各年龄段HUTT阴性组与HUTT阳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HUTT阳性组或HUTT阴性组BMI与年龄均呈直线相关,两组直线回归显示,16岁以下儿童BMI在HUTT阴性组高于HUTT阳性组,16岁以上则呈相反变化.结论 成人低体质量和低BMI者晕厥易感性增加,儿童BMI与晕厥易感性相关不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T)过程中肢导联心电图T波振幅(TWAh)在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儿童非药物治疗不同效果之间的差异,探讨TWAh对VVS儿童非药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 2007-01~2009-11在我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unexplained syncope,UPS)或先兆晕厥并经HUTT阳性确诊为VVS儿童62例.HUTT时监测肢导联心电图并同时描记TWAh,给予非药物治疗,2周后来我院复查HUTT.根据HUTT复查结果将儿童分为疗效明显组和疗效不明显组,比较TWAh在疗效明显组和疗效不明显组的差异.结果 ①HUTT过程中TWAh与HUTT时间点的关系:Ⅱ、aVR、aVF导联相继从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阶段1 min、10 min及30 min起,在两组间TWA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肢导联T波振幅变化幅度(ATWAh)与HUTT时间点的关系:Ⅱ导联ATWAh在BHUT阶段1 min及35 min时,疗效明显组与疗效不明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R导联ATWAh在BHUT阶段15 min及35 min时,疗效明显组与疗效不明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VF导联△TWAh在BHUT阶段35 min时,疗效明显组与疗效不明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TWAh与VVS儿童非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Ⅱ、aVR、aVF导联相继从BHUT阶段1 min、10 min及30 min起,TWAh与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④ATWAh与VVS儿童非药物治疗效果的关系:HUTT晕厥发作时Ⅱ导联ATWAh与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Ⅱ、aVR、aVF导联TWAh对VVS儿童近期非药物治疗效果存在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