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使用七种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或半乳糖有特异亲和性的凝集素,对9只人眼正常小梁网进行亲和组化研究。结果证实人眼正常小梁网细胞外基质和内皮细胞胞浆中,分布有N-乙酰氨基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ConA对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亲和力较强,DBA和PNA对N-乙酰氨基半乳糖的亲和力较强,提示小梁网内皮细胞具有合成氨基己糖多糖的功能,具有同一单糖特异亲和性的凝集素,对小梁网的亲和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TO)在兔眼小梁切除术中的抗瘢痕形成作用,明确其在抗青光眼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浓度。方法随机选正常兔32只,64眼,分为4组,每组8只兔(16眼)均行小梁切除术,在术中用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10μmol/L,5.0μmol/L,0.5μmol/L)及生理盐水,术后7、30 d用裂隙灯观察滤过泡,角膜上皮,Perki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测量房水中的三氧化二砷的浓度。结果术后7 d及30 d眼压5.0μmol/L组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毒性反应:生理盐水组<0.5μmol/L<5.0μmol/L<10μmol/L。结论三氧化二砷可用在青光眼滤过术中抗瘢痕形成,且适宜浓度产生毒性微弱。  相似文献   

3.
对一例意外急死的成年健康男性小梁网及施氏管进行了电镜观察。扫描电镜下可见角膜缘内表面小梁粗细不等并以分支连接成网,有的小梁为薄板状,其上可有孔洞。透射电镜观察,施氏管内侧壁为内皮,内皮细胞胞质内有巨大饮液泡及许多小饮液泡。小梁网的外侧部为内皮网区,由多突起细胞连接成网,网孔中有少量胶原原纤维,其内侧部为小梁区,由小梁及小梁间隙组成,小梁由内皮、基板、基质层、致密中轴组成。有的小梁内皮细胞有纤毛。本文对房水排出途径及小梁区、内皮网区电镜构造及相关功能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羊膜植入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NPTS)中的抗瘢痕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4只28眼,每只兔双眼均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随机选取1眼,将4mm×12mm生物羊膜植入巩膜瓣和结膜瓣下(实验组),另一只眼为对照组。观察术后结膜、角膜、前房及滤过泡情况;并于术后10、20d分别处死4、10只白兔取眼球手术区组织HE染色,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瘢痕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0d实验组12只眼(85.2%)见弥散的滤过泡,对照组9只眼(64.3%)见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0d,实验组8只眼(80.0%)有滤过泡,对照组2只眼(20.0%)有滤过泡,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术后20d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20d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生物羊膜在兔眼NPTS中有抗瘢痕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细胞增殖指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 (AgNORs) ,研究兔眼滤过道纤维细胞 (Fb)增殖规律及羊膜的抗增殖作用 ,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作兔眼高眼压模型 ,行双眼小梁切除术 ,一眼植入羊膜 ,另一眼作为对照而不植入羊膜。分别于术后的 3、7、15、30d取兔眼滤过道组织作切片 ,作Ag NORs及HE染色 ,比较羊膜植入眼和对照眼FbAgNORs染色颗粒数量及HE染色后纤维组织增生情况。结果 :①不同手术区羊膜植入眼FbAgNORs颗粒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眼 (P <0 0 1) ,羊膜抑制率为 5 1 4 %~73 7% ;②HE染色观察 ,羊膜植入眼纤维组织增生轻微 ,而对照眼组织增生明显。结论 :羊膜植入巩膜瓣下可有效抑制咬切口 ,巩膜瓣下及结膜瓣下Fb增殖活性 ,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羊膜在兔眼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后的抗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羊膜在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NPTS)后抗增殖的作用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羊膜组和丝裂霉素组(MMC组),另一眼作为对照组,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分别在术中应用羊膜或MMC,对照组巩膜瓣直接缝合复位.术后观察滤过泡(高度、范围、持续时间)、角膜上皮、结膜充血情况、前房反应及有关并发症.分别于术后3d,7d,14d,30d对滤过区结膜组织行光学显微镜观察,术后1个月的病理切片测量术区瘢痕厚度、成纤维细胞面积,并行成纤维细胞计数.取术后14d的滤过区结膜下组织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羊膜组和MMC组兔眼NPTS后可以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持续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切片及电镜结果显示,羊膜组与MMC组滤过泡结膜下组织细胞数量减少,胶原形成减少,瘢痕组织较为疏松,可见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空腔存在.但在MMC组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断裂溶解,细胞固缩坏死.羊膜组与MMC组成纤维细胞面积和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瘢痕厚度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实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在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中应用羊膜可以抑制瘢痕形成,维持滤过道的畅通,其作用效果与MMC类似.MMC对结膜上皮及结膜下组织具有毒性作用,容易导致并发症,而羊膜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小梁切除术,巩膜瓣下自体结植入的活瓣作用进行研究。对家兔进行小梁切除合并自体结膜植入术,分别做滤过泡、滤过功能观察。结果显示:小梁切除合并自体结膜植入能改善滤过功能,自动调节眼压,可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兔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硅胶植入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实验兔20只,随机取一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硅胶植入术,另一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作对照,随访时间12周,术后观察眼压、前房、并发症等情况,用UBM监测滤过泡,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有18眼结膜充血,对照组有1眼发生小梁网穿破。UBM检查实验组功能性滤过泡存留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12周滤过道开放,对照组滤过道多数闭合。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硅胶植入术可减少滤过道瘢痕形成,且硅胶条未引起组织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应用在兔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中的抗瘢痕化作用。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10只,双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每只兔随机选取一眼术中联合6mm×6mm羊膜移植于巩膜瓣下。结果:术后第7天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可见弥散隆起的滤过泡;第14天时,实验组滤过泡存留有5只眼;对照组仅有1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滤过区纤维组织形成明显减少,术后14天仍有空腔存在;对照组滤过区见大量纤维瘢痕组织形成,术后14天滤过腔基本消失。结论:羊膜组织对免眼非穿透性滤过手术有抗瘢痕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组化的方法观察了10例杂种成兔中心纤维体内的三种酶活性,结果显示:琥珀酸脱氢酶阴性,碱性磷酸酶中度阳性,酸性磷酸酶阴性。并将其与心肌细胞的反应结果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人眼小梁网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网细胞的方法并观测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方法进行体外细胞培养,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比色法、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鉴定。结果 组织块培养7~15d后可见细胞从其边缘向外生长。倒置显微镜下成梭形、圆形、椭圆形、并有多个突起;电镜可见小梁网细胞表面有较多微绒毛,细胞间缝隙连接,胞质内见很多次级溶酶体。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纤维黏连蛋白、层黏连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染色阳性。这些特征可与角膜内皮细胞和巩膜成纤维细胞相鉴别。结论 组织培养方法能够成功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网细胞。  相似文献   

12.
向第3~4代牛眼小梁细胞(bovinetrabecularmeshworkcell,BTMcell)体外培养液内加入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通过光镜、电镜等观察该药对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吞噬功能的影响.发现MMC可以引起细胞皱缩变形,超微结构中出现线粒体及科面内质网扩张、核固缩或核碎裂等,细胞吞噬微球的数目也有所减少。苔盼蓝染色结果显示MMC不影响小梁细胞存活的浓度为1×10(-7)g/L,半数致死量为1×10(-4)~1×10(-3)g/L。MMC的临床应用是否会对小梁细胞造成损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牛眼小梁细胞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房水引流阻力的形成机制。方法将传3代的牛眼小梁细胞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和地塞米松处理组。将不同浓度的地塞米松(10-5、10-6、10-7mol/L)分别加入培养液持续培养14 d,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小梁细胞AQP1表达水平,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测量细胞表面积。结果经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处理后的小梁细胞AQP1表达量吸光度值A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0)。10-7mol/L地塞米松作用下细胞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而10-6mol/L和10-5mol/L地塞米松作用下细胞表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0)。结论地塞米松抑制牛眼小梁细胞AQP1表达,可能参与了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自1986年来,我们共培养99只人眼的小梁组织,原代培养成活率为18.2%,其中供体年龄小于2岁者成活率22.5%;在24h内取材者为27.3%。共传14~16代,细胞生长呈有限性。成活的小梁细胞在第3~7代生长最快,细胞形态与活体小梁细胞相似。研究这些细胞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小梁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开放式压力控制培养系统研究压力对体外培养的人眼小粱细胞自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影响,探讨TGF-β2在原发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眼小梁细胞并传至第5代。对照组不施加压力(0mmHg,1mmHg=0.133kPa),实验组施加20、40、60及80mmHg压力,分别持续0、12、24、36h。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结果 小梁细胞自分泌TGF-β2随压力增高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20~60mmHg范围内,加压时间越长,TGF-β2增高越明显;虽然80mmHg压力水平下TGF-β2增高幅度下降,但加压12和24h组TGF-β2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压力增高,小梁细胞自分泌TGF-β2增多,其水平与压力大小及作用时问相关,推测TGP-β2分泌异常可能是原发开角型青光眼病理进程中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可松解缝线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完成追踪观察的264例(363只眼)各型青光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术组)132例(185只眼)和对照组(传统小梁切除术组)132例(178只眼),观察组术中扭转巩膜条带并缝合于巩膜床上,联合应用巩膜瓣调节缝线技术控制房水渗漏量。结果:术后随访5~84个月,平均34.6个月,其中≥12个月者占81.3%。术后12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1±2.18)mmHg和(18.40±1.89)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5,P<0.01);两组功能性滤过泡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26.351,P<0.01);术后并发症观察组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巩膜瓣下小梁组织转位联合巩膜瓣松解缝线术是治疗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7.
正常人眼小梁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及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6,27(6):672-676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开放式压力控制培养系统,研究压力对人眼小梁细胞(HTMCs)超微结构及纤维连接蛋白(FN)合成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TMCs,选取第5代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施加压力,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压力控制培养系统分别施加20、40、608、0 mmHg(1 mmHg=0.133 kPa)的压力,压力作用时间分别为12、24、36 h。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下观察HTMCs形态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FN的表达变化。结果透射电镜显示:20 mmHg压力作用12、24、36 h后与对照组比较,HTMCs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改变;40mmHg压力作用12、24、36 h后HTMCs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60、80 mmHg压力作用12、24、36 h后,HTMCs出现线粒体嵴变得短而少或者丧失、溶酶体髓样结构增多等不可逆性改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的HTMCs均阳性表达FN;图像分析显示:20 mmHg压力作用12、24、36 h后HTMCs合成F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40 mmHg压力作用12、24、36 h后HTMCs合成FN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60、80 mmHg压力作用12、243、6 h后HTMCs合成FN则逐渐下降(均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仍有不同程度增高(均P〈0.01)。结论环境压力升高可以引起小梁细胞形态、超微结构以及FN的表达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常人眼小梁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及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二维电泳和质谱对正常人眼小梁组织蛋白质组的进行初步分析。【方法】采用二维凝胶电泳对正常人眼小梁组织进行蛋白分离和图像分析。分别用(7cm×8cm、13cm×16cm、18cm×16cm)3种不同尺寸大小凝胶分离蛋白,并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及数据库搜索从而鉴定部分蛋白质斑点。【结果】建立小梁组织蛋白样品处理及二维凝胶电泳的实验条件及方法,获得正常人眼小梁组织二维凝胶电泳蛋白图谱。3种不同尺寸大小凝胶的蛋白质分离斑点数分别为230个、875个、1213个。质谱鉴定出14个蛋白点。【结论】完成人眼小梁组织蛋白质的二维电泳凝胶“标准”图谱并作质谱分析的方法性探索对同类研究具有参考意义,为分析小梁组织在青光眼发病过程中蛋白质表达改变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