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紫红 《海南医学》2011,22(14):143-144
目的总结胸脐皮瓣移植修复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使用胸脐皮瓣移植修复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进行严格周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皮瓣血运的观察和护理。结果 11例患者均一期愈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功能满意。结论在应用胸脐皮瓣移植修复手及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过程中,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孙涛  王晓妮  姚明 《吉林医学》2011,(2):278-279
目的:观察应用带蒂胸脐皮瓣修复手及前臂电接触伤及碾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沿胸脐支设计皮瓣逆行切取皮瓣修复电接触伤或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移植皮瓣成活良好,随访6~12月,手及前臂外形较满意,功能好。结论:胸脐皮瓣在修复手及前臂软组织缺损,方法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魏莺 《安徽医学》2012,33(8):1091-1092
目的探讨手腕部电烧伤带蒂皮瓣转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策略。方法对16例手腕部深度电烧伤患者,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创面护理和皮瓣护理等。结果 16例手腕部深度电烧伤患者带蒂皮瓣修复后创面均为I期愈合,功能恢复良好,外观理想。结论对于手腕部电烧伤行创面扩创带蒂皮瓣转移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做好各项护理和仔细观察转移皮瓣血运,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并且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应用带血管蒂胸脐皮瓣修复会阴,手和前臂远端缺损20例,取得较好效果。会阴部缺损以腹壁下血管为蒂岛状胸脐皮瓣修复;手及前臂远端缺损以腹壁下血管脐旁穿支为蒂胸脐皮瓣修复。修复手和前臂远端的胸脐皮瓣其远端1/2~2/3都修薄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对解剖学要点,手术操作及皮瓣修薄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张一湘  陈运祥 《吉林医学》2005,26(7):697-698
目的:探讨前臂桡侧逆行筋膜皮瓣远位修复创面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行前臂桡侧逆行筋膜皮瓣远位修复创面术病人的围术期观察、护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0例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及外观效果满意。结论:加强术前护理,术后做好带蒂皮瓣的血运观察和姿式指导,预防皮瓣感染,是前臂桡侧逆行筋膜皮瓣远位修复创面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手热压伤后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990~1996年收治的53例手热压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疗效最佳,早期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晚期皮瓣修复次之,晚期肉芽创面植皮疗效最差。结论:早期扩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是保证手功能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1990~1995对手、前臂电损伤、热压伤、手烧伤后畸形45例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术后均全部成活,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术前护理1.1做好病人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通常为外伤或烧伤后造成手部畸形,不但影响活动功能,更影响其外观。因此,为了使病人及时了解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法,术前水后注意事项及介绍手术成功的病历,使病人消除顾虑,增强信心,使手术顺利进行。1.2做好术前皮肤准备,植皮区清洁创面,手部要剪去指甲,供皮区剃净毛发,阴毛,清洗皮肤,检查腹部皮肤的韧性,血运情况,有无疤痕和炎症。1.…  相似文献   

8.
手热压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手热压伤后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990 ̄1996年收治的53例手热压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皮瓣修复疗效最佳,早期大张中厚皮片移植和晚期皮瓣修复次之,晚期肉芽创面植皮疗效最差。结论:早期扩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是保证手功能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及胸脐皮瓣修复瘢痕切除和外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解剖游离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前臂瘢痕切除后创面9例;沿胸脐设计皮瓣,逆行切取,皮瓣转移修复外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2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mo,前臂外形满意,皮肤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结论:胸脐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可靠,解剖容易,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口腔癌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于10例应用带蒂皮瓣修复下领骨缺损患者,给予整体护理。严格做好术前供皮区皮瓣与口腔的准备,术后移植皮瓣观察与护理,做好术后体位、引流管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除1例前臂带蒂皮瓣出现皮瓣下感染,导致口底漏,经过积极换药、肉芽组织生长而行二次修整术外,其余9例患者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皮瓣成活,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带蒂皮瓣修复口腔肿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手部热压伤是影响手功能的严重外伤,过去采用保守疗法,残废率极高。我科自1987~1996年,共手术治疗32例。手部组织缺损分别以自体中厚皮片、腹部带蒂皮瓣、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现将临床资料和护理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外伤行胸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手外伤行胸腹部带蒂皮瓣复术患者做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手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加强带蒂皮瓣围术期护理是胸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7例手、腕及前臂部广泛皮肤套脱伤的患者,4例手部洞穿伤患者,2例全手逆行撕脱伤患者,急诊一期采用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修复皮肤缺损。髂腹股沟部供区创面直接闭合,大腿部供区创面取全厚层皮片植皮覆盖。术后半个月拆线,并进行皮瓣夹蒂训练,术后3周根据皮瓣夹蒂训练情况酌情断蒂,断蒂时将皮瓣内的腹壁浅神经、股前外侧皮神经分别于受区皮神经吻合。断蒂术后1~2个月分期皮瓣修整。结果:13例皮瓣全部存活,受区、供区伤口I期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皮瓣柔软,质地良好,皮瓣温痛感觉良好,外形无臃肿,无坏死及破溃;总优良率为84.6%。结论:带蒂阔筋膜张肌皮瓣与髂腹股沟皮瓣联合移植治疗手部及前臂复杂创面,相对其他带蒂联合皮瓣移植患者手部体位较舒适,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4.
32例手部热压伤,手部组织缺损分别以自体中厚皮片,腹部带蒂皮瓣,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并对创面修复组织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32例手部热压伤,手部组织缺损分别以自体中厚皮片、腹部带蒂皮瓣、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对创面修复组织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更合理地运用胸腹部轴型皮瓣修复前臂皮肤缺损。方法:应用带蒂轴型皮瓣转移修复前臂皮肤缺损28例,皮瓣分别含有胸廓内动脉穿支、胸肩峰动脉皮支、脐旁皮动脉、腹壁浅动脉。结果:皮瓣全部存活,供皮区一期愈合。结论:由于各皮瓣的部位及蒂的方位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各有优缺点及相应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柴勇  钱尼文  方云德 《安徽医学》2009,30(6):601-602
目的探讨手及前臂热压伤修复中皮瓣的选择和应用。方法根据手和前臂热压伤部位的不同和创面大小,选择不同部位和不同类型的皮瓣进行修复。结果共修复手及前臂热压伤11例,皮瓣全部成活,功能和外形较满意。结论根据病情应用各种皮瓣修复手及前臂重度热压伤可为最大限度的恢复功能和外型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改进严重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总结近年来手部热压伤的治疗情况,将22例中、重型热压伤病例按手术方法归纳为带蒂皮瓣、邻近皮瓣、游离皮瓣三组,比较一期愈合效果、总手术次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部热压伤大多比较严重,需行皮瓣修复,总体修复效果邻近皮瓣和游离皮瓣优于传统带蒂皮瓣。结论手部严重热压伤的治疗创面修复是基础,功能恢复是关键,进一步改善手功能康复效果须着重对手术治疗及其相关的环节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本个案主要介绍了1例腹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手热压伤皮肤组织缺损的术前及术后病情观察及护理,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病患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接受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诊治的56例手外伤病患,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基础护理组(27例)和围手术期护理组(29例),观察护理的最终效果。结果围手术期护理组病患的肩关节轻度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4%,肩周炎发生率为6.9%,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的18.5%和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手外伤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病患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使肩关节功能障碍以及肩周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促进病患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