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脑梗死是由小脑上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等 闭塞所致,常有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肌 张力降低、脑干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症状。占全部脑梗死的5% -10%,因梗死部位、病灶大小而症状各异,特别是大面积小脑 梗死,形成占位效应,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易 误诊为前庭神经疾病、脑干梗死、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 足等,延误治疗。现将我院1993-01-2003-10间收治的经头颅 MRI证实误诊的小脑梗死20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小脑各动脉梗死的临床表现及MRI、MRA(DSA)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1年6月1日~2003年5月31日2年间经MRI确诊的45例小脑梗死患进行临床及MRI观察。结果 小脑梗死占同期急性脑梗死的7.1%。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88.9%首发头晕,11.1%首发意识障碍,82.2%急性起病,17.8%进展性起病,进展病程5~14天。可伴有颅神经受累等脑干损害。大部分小脑梗死患预后尚好。结论 应提高对小脑梗死临床表现及小脑各动脉灌注区MRI特征的认识,起源动脉(如椎动脉或基底动脉)粥样斑块延伸,或分支区域低灌注可能是引起后循环多条动脉灌流区梗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小脑出血与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脑出血与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及治疗与预后。方法 经CT、MRI及外科手术证实的小脑出血45例,小脑梗死42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小脑出血45例中,蚓部出血9例,小脑半球出血36例。根据意识障碍程度、脑干受压及影像学所见分为轻型14型、中型20例、重型10例、极重型1例。小脑梗死42例,梗死灶位于小脑半球有55个,蚓部2个,小脑中脚8个。小脑出血无论手术或保守治疗预后均较好。小脑梗死经药物治疗后,大多数近愈,无1例死亡。结论 小脑出血与梗死的预后比幕上出血与梗死要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26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加深临床医师对小脑梗死的进一步认识,减少小脑梗死的误诊、漏诊率。方法对26例经头颅CT、MRI确诊的小脑梗死病人从病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高血压动脉硬化仍是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眩晕、恶心、呕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头颅CT、MRI是确诊依据。临床小脑梗死极易误诊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结论对临床上出现有高血压病史而又以急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病人应及时行头颅CT、MRI等有效影像学检查,减少小脑梗死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临床类型及病灶供血区分布特征。方法:对26例经MRI确诊、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将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分为2种临床类型:①稳定型:单纯自发性持续性眩晕伴平衡失调(19/26例,73.1%);②进展型:以持续性眩晕、平衡失调为首发症状,起病2d后伴有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7/26例,26.9%)。梗死病灶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16/26例,61.5%)受累最为常见;其次为小脑前下动脉区(6/26例,23.1%)及小脑上动脉区(2/26例,7.7%)。未见多发小脑供血动脉区梗死患者以单纯眩晕为首发症状。结论: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小脑梗死以小脑后下动脉内侧支受累最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呈良性病程,但需警惕可能出现的延迟神经功能受累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寻双侧小脑梗死的模式和机制。方法经MRI弥散成像(DWI)证实急性期小脑梗死的患者,根据梗死灶的分布将患者分为单侧小脑梗死组(UCI)和双侧小脑梗死组(BCI),并对两组的人口学特征、血管分布、小脑以外梗死灶以及病因进行了比较。结果因急性卒中入院的115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中,56例为小脑梗死或小脑合并其它部位梗死,其中单侧小脑梗死36例(64.3%),双侧小脑梗死20例(35.7%)。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脑卒中史(P=0.002)、纤维蛋白元水平(P=0.036)和入院时NIHSS评分(P=0.001)在双侧小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按血管分布区划分,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小脑梗死发生率最高,且更多发生单侧小脑梗死(P=0.006);而双侧小脑梗死更常见于PICA+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P=0.004)。双侧小脑梗死组合并小脑以外梗死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侧小脑梗死组(P=0.002),特别是合并幕下梗死灶常见(P=0.022)。在卒中机制上,双侧小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更多见(P=0.041),责任动脉病变主要是在椎动脉V4段、V4段与BA接合处的重度狭窄或闭塞。结论双侧小脑梗死并不少见,常见于PICA+SCA供血区;大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动脉源性栓塞是其卒中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1 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 后循环系统主要的供血动脉是由双侧的椎动脉汇合组成的基底动脉及其分支供血.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缺血引起的梗死,其病变常局限于脑桥,也可同时引起脑干、小脑或枕叶的多处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小脑分水岭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房山区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11-09-2014-12住院的小脑梗死患者147例,均行头颅MRI、椎动脉彩超、经颅多普勒(TCD)、颅内动脉核磁血管造影(MRA)检查,必要时进行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CTA)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小脑梗死部位将患者分为小脑区域性梗死组和小脑分水岭梗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1)小脑区域性脑梗死109例,小脑分水岭梗死38例(25.9%),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及心房纤颤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与区域性脑梗死比较,小脑分水岭脑梗死组失水状态、晕厥等前驱症状发生率较高(21.1%比9.2%,P=0.026),后循环多发病灶发生率较低(21.1%比38.5%,P=0.002),NHISS评分低(2.7±1.9比6.1±2.5,P=0.000)。(3)两组小脑梗死患者发生后循环大血管病变比例无统计学差异(52.6%比36.7%,P=0.085);分析非心源性脑梗死病例发现,分水岭梗死存在大动脉狭窄几率高于区域性脑梗死(47.4%比30.2%,P=0.002)。结论小脑分水岭梗死与区域性脑梗死相比危险因素相同,病因略有不同。分水岭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轻,但前驱症状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探讨(附2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表现及MR改变,并探讨AICA梗死形成的原因。方法 对22例AICA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MRI及MRA进行分析。结果 AICA梗死的主要累及小脑中脚和(或)脑桥外下方,其症状体征以眩晕及共济失调为主,可合并多组颅神经受累,以Ⅷ对颅神经受累最具特征性。MRA上单纯AICA梗死单侧者,基底动脉(BA)显示良好,双侧AICA梗死及合并其它小脑梗死者BA未显影或显示狭窄。结论 AICA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MRI,MRA对判定病因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脑梗死的病因与其他部位脑梗死一样,有高血压病、心源性因素、动脉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导致小脑的供血动脉闭塞后引起相应供血区区域性梗死.梗死面积小时,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小脑大面积梗死(梗死灶直径≥3cm)时,梗死后水肿的小脑半球会直接挤压脑干出现意识障碍以及压迫第四脑室阻塞脑脊液循环引起脑积水,严重危及生命,需手术治疗[1-4].我科2000年2月至2011年10月,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加重的32例小脑大面积梗死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无共济失调小脑梗死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共济失调小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梗死区域及早期诊断对疾病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但无共济失调表现的小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58~78岁,CT检查未发现梗死灶,MRI阳性率为100%。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心房颤动。11例患者小脑梗死的病灶主要位于单侧小脑半球后下部,属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域;1例小脑梗死的病灶位于小脑蚓部后部及其附近的两侧小脑半球,属于小脑后下动脉中间支(mPICA)供血区域。结论:无共济失调小脑梗死常见于PICA供血区。对于中老年眩晕患者,无论有无共济失调表现,都应完善MRI检查明确有无小脑梗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内科2008年1月-2012年6月住院的脑梗死急性期病例,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收集脑梗死急性期病例1286例,符合入组条件病例736例,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65%,脑梗死急性期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梗死部位即小脑、脑干和丘脑梗死,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梗死急性期血糖水平。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存在较高的胃肠功能紊乱发生率,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丘脑、小脑、脑干梗死、梗死后血糖升高以及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椎-基底动脉系统,又称后循环,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各级分支组成,主要分支供应脑干、小脑、枕叶、颞叶后部和丘脑等。后循环脑血流受损会引起脑干缺血,如果不及时恢复供血可导致脑干梗死。由于后循环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复杂性,后循环缺血梗死病情危重且难以治疗,患者常出现昏迷、四肢瘫痪以及急性呼吸循环衰竭症状,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4.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螺旋CT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无症状性脑梗死螺旋CT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体格检查中的受检对象进行螺旋CT检查,以发现确认陈旧性梗死灶,并询问病史以排除以往有症状性脑卒中,同时进行影像学分类及病因追查。结果影像学改变分为两类:一类是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占82.4%;另一类是无症状性小梗死,占17.6%。梗死部位多在基底节、内囊、脑干、小脑。其病因主要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及冠心病伴房颤等。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以腔隙性梗死为多,认为影像学是确认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唯一检查方法。对高危因素的老年人进行普查和积极对因治疗对预防无症状性脑梗死或症状性脑梗死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6月4年半间通过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的19例AICA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及MRI观察。结果AICA梗死占同期急性脑梗死的1.47%,占同期小脑梗死22.1%。危险因素与一般缺血性脑卒中午相似,即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所有患者均有眩晕及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症状体征;除一名患者外均有颅神经受累,以Ⅷ、Ⅶ、v最多见。第Ⅶ颅神经受累是AIcA梗死的一个特征性改变。AICA梗死预后较好。结论 AICA梗死并非罕见,应提高对AICA梗死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的认识,以降低临床误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 2 6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探讨 ,加深临床医师对小脑梗死的进一步认识 ,减少小脑梗死的误诊、漏诊率。方法 对 2 6例经头颅CT、MRI确诊的小脑梗死病人从病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高血压动脉硬化仍是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 ,眩晕、恶心、呕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头颅CT、MRI是确诊依据。临床上小脑梗死极易误诊为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结论 对临床上出现有高血压病史而又以急性眩晕为首发症状的病人应及时行头颅CT、MRI等有效影像学检查 ,减少小脑梗死的误诊、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单纯位于幕上或幕下的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改良TOAST分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常见部位有胼胝体、分水岭区、丘脑、脑叶、脑干和小脑;其危险因素与一般脑梗死相同,部分患者可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诱因;发病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低灌注、穿支动脉病以及多重发病机制的相互作用,分水岭区的双侧梗死常与低灌注有关,胼胝体、丘脑、脑干、小脑的双侧梗死应考虑到血管解剖变异存在的可能。结论急性双侧对称性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相关发病危险因素或诱因、梗死灶分布以及血管检查可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全球常见死亡原因之一,近年发病率逐渐增加[1].小脑梗死是CIS的重要类型.小脑梗死的发病率并不高,占所有CIS的2%~3%[2-3],但其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一旦病情恶化,梗死可延伸至脑干或梗死后脑肿胀都会导致第四脑室阻塞[4],从而引起脑积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分型诊断(CISS)、受累血管区域、合并小脑外梗死病灶以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119例急性小脑梗死住院患者的头颅MRI影像、病因学检查以及临床表现等资料。结果 119例小脑梗死患者中,单侧小脑梗死78例(UCI组),双侧小脑梗死41例(BCI组)。两组的CISS分型无明显差异。UCI组以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5.9%),与B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CI组中小脑后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区梗死发生率最高(39.0%),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其余区域的梗死发生率在两组中差异无显著性。63/119例(52.9%)同时合并小脑外梗死灶。BCI组合并小脑外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53.7%)较单侧UCI组高(P0.05),而UCI组合并前循环梗死较BCI组更多(P0.05)。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头晕/眩晕、眼球震颤、眼倾斜反应、听觉减退、小脑性构音障碍、共济失调,浅感觉障碍、锥体束征以及意识障碍等。意识障碍在BCI组的发生率高于UCI组(P0.01),其余各项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小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脑后下动脉区梗死在UCI中最常见,BCI常合并小脑外的后循环供血区梗死;UCI和BCI的受累小脑动脉以及合并小脑外梗死的区域有一定差异,提示两者病因机制存在不同;意识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缺损表现在BCI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20.
孤立性眩晕多由前庭周围性病变所致,而后循环缺血所致的眩晕通常伴随其他局灶性症状和体征。然而,随着神经耳科学和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小脑和脑干梗死所致的孤立性中枢性眩晕得到诊断。约11%的孤立性小脑梗死患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眼球震颤和姿势不稳。头脉冲试验(head impulse test,HIT)阳性可以将其小脑卒中相关的急性孤立性眩晕与累及内耳的良性疾病区分开来。急性前庭听力丧失可能预示小脑前下动脉区域即将发生梗死。三步床边眼动检查法[头脉冲-眼震-扭转偏斜试验(head impulse,nystagmus,test of skew,HINTS)]优于磁共振成像。本文就脑干和小脑后循环卒中并发急性孤立性眩晕综合征的诊断要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