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核的核仁是由位于某些染色体上特殊部位的核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region,NOR)所形成的。NOR 中含有核糖体基因(rDNA),通过其转录而合成核糖体RNA(rRNA)故核仁实际上是组装核糖体的工厂。NOR 可用银染方法显示,银是与rRNA 相关的酸性非组蛋白结合的,这种蛋白  相似文献   

2.
核仁形成区 (NORs)是转录核糖体 RNA的 DNA片断 ,含有嗜银蛋白 ,因而可通过一种简单的银染色技术显示 ,已有研究表明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数目和结构特征与r RNA转录水平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 [1 ] 。近年来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细胞病理学的研究 ,发现它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肿瘤的分型、分级有很大帮助 [2 ] 。本文应用该技术对 17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 L)和 2 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细胞质核仁区嗜银蛋白作了检测 ,并比较了两者的 NORs数目和形态学特征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  相似文献   

3.
人类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副缢痕处与核仁形成有关,故称核仁形成区(NOR)。应用 DNA-RNA 分子杂交技术,证明人类的18s-28s 核糖体 RNA(rRNA)基因位于 NOR。利用银染技术可使具有转录活性的 NOR 呈特异性着色。因此,  相似文献   

4.
核仁组成区(NOR)是位于某些染色体上特殊部位的核糖体基因(rDNA),通过其转录而合成核糖体RNA(rRNA),在蛋白质合成中起极其重要作用”。NOR银染法为研究瘤细胞核仁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为探索细胞增生和分化的基因调控提供了  相似文献   

5.
在真核细胞中 ,核仁是间期细胞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和功能区域 ,它是核糖体生物学发生的形态学表现[1] 。大部分rDNA(rRNA基因 )以串联重复序列的形式存在于核仁中 ,这些rDNA依赖于RNA聚合酶I转录产生rRNA原初转录产物 ,后者在核仁中进一步被剪切加工形成核糖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的发生与染色体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是当今肿瘤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不同恶性肿瘤的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外周血染色体结构畸变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肿瘤细胞在生物学特性、肿瘤病程演变和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核仁组成区(NORs)是细胞周期一定时期细胞核中出现的环型卷曲的DNA,主要由核糖体RNA基因(rDNA)组成,在RNA聚合酶Ⅰ作用下转录核糖体RNA(rRNA)。Ag—NORs蛋白对核糖体形成和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至关重要,是rDNA转录活性的标志,反映核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T淋巴细胞不仅是机体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而且是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其核仁组成区的酸性非组蛋白代表着T淋巴细胞内核仁形成区的rDNA转录活性。即T淋巴细胞的免疫活性。近年来,不少学者将Ag—NOR用于肿瘤研究,发现肿瘤进展时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下降;反之,肿瘤得到控制时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上升。本研究对正常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及其常见瘤谱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Ag—NORs进行对照检测,以探讨恶性肿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酸性非组蛋白表达活性的变化关系,为恶性肿瘤的预防诊断与预后观察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 (argyrophilicnucleolarorganizerre gions ,Ag NORs)的本质是RNA聚合酶的亚单位 ,是核糖体基因 (rRNA)转录的调节蛋白 ,目前已广泛用于肿瘤研究。Ag NORs的含量通常用银染核仁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代表 ,用于反映细胞rRNA转录活性的高低。该比值升高 ,表明rRNA转录活性增高 ;反之 ,表明转录活性降低。本研究利用KL型图像分析系统 ,测定了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 NORs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和方法1 .1 研究对象  1 999年 8月至 2 0 0 1年 1月间我院病理确诊的恶性肿瘤、炎性疾病及良性…  相似文献   

8.
几种因素对大鼠肝细胞核体外转录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含真核细胞全部遗传信息的DNA以及催化RNA生成的RNA聚合酶(RNA Pol)位于细胞核内,其中Pol Ⅰ位于核仁,转录生成rRNA前体,PolⅡ和Ⅲ位于核浆,分别转录生成mRNA前体(HnRNA)和5sRNA、tRNA及SnRNA前体。细胞核体外转录反应体系是研究真核细胞RNA转录发生机制以及真核基因表达转录水平调节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转录体系中细胞核的剂量、反应时间以及核的贮存方式等对RNA转录生成的影响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正> 核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 er region,简称NOR)是位于某些染色体上特殊部位的核糖体基因(rDNA),通过其转录而形成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OR可用银染色方法显示。银与rDNA相关的酸性非组蛋白结合,这种蛋白称为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简称Ag—NOR)。因此,Ag—NOR可作为NOR及其rDNA转录活动的标志,可用来反应  相似文献   

10.
王莉  赵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24,62(16):115-118
Williams-Beuren综合征染色体区域22(Williams-Beuren syndrome chromosome region 22,WBSCR22)是一种核糖体RNA甲基转移酶,参与核糖体的成熟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RNA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WBSCR22参与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但其在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对WBSCR22在不同类型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从恶性肿瘤发生的RNA修饰角度为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及寻找新的治疗分子靶点等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核仁素在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核仁素(又称C23)是真核细胞核仁中最主要的一种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不但直接参与核糖体的生物合成与成熟,还直接或间接参与细胞增殖、生长、胚胎发生、胞质分裂、染色质复制与核仁的发生等过程。最新研究表明,细胞凋亡的发生与核仁素蛋白的断裂和转位改变相关。核仁素双向核定位序列决定其在细胞核与细胞浆之间的物质转运以及细胞核功能的细胞外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噬银蛋白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nuclear organizer regions,NORs)是核糖体基因(rDNA)转录的调节蛋白,被硝酸银染色后形成Ag-NORs,Ag-NORs含量可以反映rDNA的转录活性[1].肿瘤细胞通过抑制细胞内信号传导或释放抑制因子抑制T淋巴细胞rD-NA的转录活性,故T淋巴细胞Ag-NORs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KL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探讨其在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John Sommerville撰文:核仁的功能是按细胞的生理性需求而产生核蛋白体。核仁是从染色体部位,即所谓核仁形成区(NOR)产生,此区含有核蛋白体RNA(rRNA)串联式排列基因,其生长的起动和范围主要是受细胞周期和代谢的影响。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报道了确定有关核仁活性的成份以及各成份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实质性进展。能合成有活性蛋白的细胞发生有丝分裂后,核仁从NOR产生,是一块状的复杂结构,并同时产生制造核蛋白体所需的全部成份。同样在有关转录因子的控制下,RNA聚合  相似文献   

14.
徐康宁 《新疆医学》1995,25(3):193-194
核仁组成区(nucleodar organ/zer regio,NOR)是位于人类第13、14、15、21和22号5对染色体短臂上的核糖体基因,与之相结合的酸性非组蛋白可用银染方法显示,这种结合蛋白被称之为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AgNOR)。AgNOR可以作为观察NOR及其rDNA转录活性的标志,反映出细胞分裂活性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病理基础,INK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位于与其相关性最强的遗传易感区段,即9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Chr9p21)。ANRIL通过不同的转录剪接方式可产生线性、环状等多种转录本,可调控斑块内相关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线性ARNIL可通过调节染色质修饰过程调控斑块内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也可从转录水平调控斑块内巨噬细胞增殖和凋亡;环状ANRIL可调控染色质修饰及干预核糖体RNA加工成熟,进而影响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本文对ANRIL的进化特征、转录本的形成及结构、各转录本调节血管细胞增殖和凋亡进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寻找动脉粥样硬化诊治靶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细胞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 (nucleolusorganizingregions ,NORs)是一种酸性非组蛋白 ,是反映细胞核中核糖体基因 (rDNA)转录活性的重要指标 ,其与核糖体形成及细胞内蛋白的合成关系密切。银染的核仁形成区相关蛋白 (silverstainability NORs,Ag NORs)可清楚反映NORs的数量和大小 ,了解细胞的核糖体基因转录及蛋白的合成状态。本研究用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移植术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核中的Ag NORs变化 ,探讨Ag NORs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及FK5 0 6…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约有50%的DNA序列可转录为RNA,但其中98%的RNA不能翻译为蛋白质[1],此类在转录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非编码RNA曾一度被认为是无用的"垃圾"[2].但自从1998年RNA干扰现象[3]被发现以来,非编码小RNA(ncRNA)所介导的基因表达调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迄今为止,国际上对非编码小RNA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8.
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明DNA损伤诱导的神经毒性参与多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核仁转录体系作为基因组完整性的理想监测位点,可通过影响核糖体的合成及与其他信号因子的相互作用,参与DNA损伤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及慢性神经毒性。本研究将围绕这一观点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牛磺酸对大鼠胚胎期海马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胚胎期海马发育的影响.方法:大鼠自受孕开始喂以实验饲料,分为对照组和0.6%牛磺酸组.观察新生仔鼠海马中蛋白质、DNA和RNA的含量及海马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0.6%牛磺酸组新生仔鼠海马蛋白质、DNA和RN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电镜下见0.6%牛磺酸组新生仔鼠海马神经元核仁明显,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线粒体嵴清晰可见.结论:母体在妊娠期间补充牛磺酸,有利于仔鼠海马的发育.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遗传物质,核酸在生命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表观遗传修饰广泛存在于DNA和RNA中,这表明核酸不仅是遗传物质,而且在各种生物过程中具有复杂的调节功能,从而在遗传、生长和疾病等各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RNA的表观遗传修饰是核酸领域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迄今为止,已在所有生物体的RNA中鉴定出100多种转录后修饰类型。各类RNA,包括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都可以发生甲基化修饰。人们开始认识到RNA中除了基本的A、U、C和G之外,还存在被修饰的核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