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孕晚期孕产妇维生素D水平对骨发育评价指标及对肺发育成熟的指标的影响,探寻孕晚期维生素D水平对胎儿骨发育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抽选待分娩的孕产妇182名,据其分娩前一周维生素D水平,将其分为维生素D充足组(≥75nmol/L)、维生素D不足组(74-50nmol/L)和维生素D缺乏组(50nmol/L)。分娩时采取其胎儿脐带血,测量胎儿出生时身长、头围及胸围,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维生素D含量。结果在孕妇孕晚期维生素D明显缺乏组,而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与其母亲孕晚期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R2=0.642,P0.05),而维生素D含量正常组孕产妇的新生儿身长、头围及胸围较其他两组明显长(P0.05)。结论沈阳地区孕晚期维生素D缺乏将导致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低,骨发育延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维生素D3摄入对缺乏维生素D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AMH和sRAGE的影响。方法 54例患者分为25例缺乏维生素D合并PCOS的观察组和29例仅缺乏维生素D的对照组,给予口服8周维生素D3,检测口服前和口服8周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 OH-D),AMH和sRAGE浓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摄入维生素D3后血清25 OH-D升高,且观察组血清sRAGE水平上升,AMH水平下降。结论缺乏维生素D合并PCOS患者摄入维生素D3可以通过增加sRAGE抑制AGEs的活性起到保护性作用。此外,维生素D3促进观察组患者血清AMH水平降低,改善卵泡生长发育环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钙镁D片中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sil C18反相色谱分离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90∶1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0.75ml/min,并且加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维生素D2、D3在0.8~98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干扰测定.结论 本方法对于测定片剂中的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具有简单,易于操作,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的优点,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维生素D水平及状态。方法 回顾2015年6月至2018年10月来我院体检的7 234例体检者的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检测结果,分析性别、年龄段、季节等因素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并于2年后抽查其中500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随访,分析其25-羟维生素D检测结果。结果 同季节同年龄段,男女25-羟维生素D水平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同季节同性别,老年组25-羟维生素D水平普遍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女性25-羟维生素D水平在任意季节都随年龄递增有上升趋势,男性25-羟维生素D水平在夏季、秋季和冬季随年龄递增有上升趋势。同年龄段同性别,青年组和中年组25-羟维生素D水平夏秋季高于冬春季,老年组25-羟维生素D水平变化无此规律,可能与老年组样本量较少有关。人群总体25-羟维生素D缺乏率达60%,男性和女性25-羟维生素D缺乏率分别是45%和67%。春冬季25-羟维生素D缺乏率高,分别为73%和89%,夏秋季25-羟维生素D缺乏率相对低一些,但也都超过50%。不同年龄段25-羟维生素D缺乏率,青年>中年>老年。...  相似文献   

5.
张良  毕翠芳  杜昕  王会强 《医学信息》2010,23(14):2344-2345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钙镁D片中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 C18反相色谱分离柱,流动相为甲醇-乙腈(90:1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0.75ml/min,并且加入维生素A和维生素E进行干扰试验。结果维生素D2、D3在0.8~98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不干扰测定。结论本方法对于测定片剂中的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具有简单,易于操作,分离效果好,结果准确的优点,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8/7/18)报道,根据伦敦路透社的报道,奥地利的一份研究显示:体内维生素D不足者其死亡的几率比体内有足量维生素D人高出2倍。研究人员表示:当人体皮肤接受太阳照射时体内会产生维生素D,这也是为何维生素D被称作“阳光维生素”的原因,虽然在牛奶、鱼类和许多食物中都含有维生素D,不过,很多人对维生素D的摄取量还是不足,在成年人,若维生素摄取不足会导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患者420例测定维生素D水平及MPV。根据测得维生素D水平将病例分为组1:维生素D〈10ng/mL;组2:维生素D为10~20ng/mL;组3:维生素D〉20ng/mL。比较各组检测结果,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MPV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维生素D水平分别为8.9±2.1ng/mL,14.3±1.7 ng/mL,24.2±5.9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患者MPV分别为8.3±1.7fL,8.0±1.4fL,7.3±1.5fL。组3与组1、组2 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6)。维生素D水平与MPV存在负相关(r2=0.337,P〈0.001)。结论 维生素D水平与MPV密切相关,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导致MPV升高。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化合物,在体内,经过肾的活化,成为活化形式-1,25(OH)2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二羟维生素D3)。它可以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帮助骨骼和牙齿的形成,人体在缺乏维生素D时,容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等钙磷代谢疾病。人体对维生素D的吸收和转化,一方面是通过肠道,另一方面,还有赖于紫外线对皮肤的照射(维生素D的转化是在皮肤发生的)。近年来维生素D被证实具有更为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状况,并探讨其与某些妊娠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妇产医院进行了维生素D检测的单胎孕妇3888例,将其分为无任何妊娠并发症的健康孕妇和患有妊娠并发症的孕妇两组,并分别进一步分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妊娠期妇女维生素D缺乏的现象普遍存在,健康孕妇当中,维生素D不足率和缺乏率分别为30.54%和25.88%,且随着孕期的增加,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逐步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糖尿病组维生素D水平及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流产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偏低(P<0.05),先兆早产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偏低(P<0.05),缺乏率明显偏高(P<0.05).结论 本地区孕妇维生素D水平的现状不容乐观,且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先兆流产和先兆早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维生素D的认识不再局限于钙、磷以及骨代谢.在各种免疫细胞中均存在维生素D受体及代谢相关的酶.维生素D与免疫的关系愈来愈受到重视.维生素D在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也逐步明确.越来越多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维生素D有利于免疫功能,尤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感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维生素D介导下的免疫耐受作用机制探究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近期动物以及人体研究提示维生素D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本文总结了孕期维生素D的代谢状况及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机制,并综述维生素D与妊娠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但现有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还需要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探索补充维生素D能否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或改善孕期糖代谢。  相似文献   

12.
维生素D缺乏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受到全球关注.近几年有很多相关文献报道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能增强肌力、减少跌倒相关风险以及预防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因此如何指导国人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以及研究体内维生素D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荣成地区3260名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荣成地区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为临床应用维生素D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在荣成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系统化管理的儿童在2008年10月1日~2009年3月31日半年来儿童保健科做保健3月-6岁儿童,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平均水平。结果荣成地区儿童健康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为(89.4±29.3)nmol/L,如以25-羟维生素D50nmol/L作为维生素D缺乏的标准,则其发生率为8.5%,上述指标随年龄增长呈有规律的波动趋势。结论荣成地区健康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好;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随年龄波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25-羟基维生素D3人工完全抗原,并制备抗25-羟基维生素D3的特异性抗体。方法:将25-羟基维生素D3进行化学修饰加入羧基活性基团,合成具有半抗原结构特征的25-羟基维生素D3-半琥珀酸酯。采用碳二亚胺法,将25-羟基维生素D3-半琥珀酸酯,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人工完全抗原25-羟基维生素D3-半琥珀酸酯-BSA和25-羟基维生素D3-半琥珀酸酯-OVA。通过紫外吸收光谱,SDS-PAGE和MALDI-TOF进行偶联鉴定。用25-羟基维生素D3-半琥珀酸酯-BSA免疫小鼠,获得抗25-羟基维生素D3抗体免疫血清。结果:25-羟基维生素D3-半琥珀酸酯与BSA的偶联比为(12±0.16)∶1,免疫小鼠后获得高效价(效价为6.25×10-4)的抗体,且标准品浓度在37.5~600 ng/mL范围具有显著的竞争性线性关系,检测的灵敏度为37.5 ng/mL。结论:成功合成了25-羟基维生素D3人工完全抗原,制备出25-羟基维生素D3的抗体且其线性关系显著,灵敏度较高,为进一步研制检测25-羟基维生素D3的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武汉某省级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儿童的血清脂溶性维生素A、D、E状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并检测脂溶性维生素的2934例0~16岁儿童的血清维生素A、D、E水平.结果 儿童维生素A、D、E不足或缺乏率分别为20.00%、21.06%、0.44%.>6岁组维生素A、D不足或缺乏率最高,其次是4~6岁组,不同年龄组间的各维生素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水平在7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夏季儿童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率最低,春季和夏季的维生素A不足或缺乏率高于秋季和冬季,冬季儿童维生素E水平低于其他季节(P均<0.001),不同季节的各年龄组间维生素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儿科门诊就诊儿童的维生素A、D不足或缺乏较为普遍,维生素E不足或缺乏少见,不同年龄、月份及季节儿童的脂溶性维生素水平存在差异,以维生素D最为显著.提倡3岁以上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夏季适当补充维生素A,日常膳食均衡安排,以改善儿童脂溶性维生素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任丹丹  朱晓冬 《现代免疫学》2021,(2):170-172,176
维生素D属固醇类衍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稳定的一种营养素.活性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自VDR和1α-羟化酶(cytochrome P450 27B1,CYP27B1)在免疫细胞中被发现以来,维生素D的免疫调节作用便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研究表明,维生...  相似文献   

17.
维生素D是一类脂溶性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素,它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可作为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客观指标。本文对我国不同地区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监测分析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毛发有一定关系。 目的:全面阐述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毛囊干细胞、毛发生长周期、信号转导以及脱发性疾病等的关系。 方法:应用计算机以“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毛发、脱发、基因多态性”或“vitamin D,vitamin D receptor,hair,alopecia,gene polymorphism”为检索词检索PubMed和CNKI数据库1990/2011-11发表的关于维生素D及其受体与毛发关系的文章,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上的文章。 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52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30篇文章进行综述。目前研究显示,维生素D及其受体在毛发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异常可导致脱发等疾病的产生,为预防和治疗脱发性疾病提供新的可能,并有望在未来广泛应用。关键词:维生素D;维生素D受体;毛发;脱发;基因多态性;毛囊干细胞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4.03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我院产检的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子痫前期组72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析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在孕10~14周时,两组孕妇孕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4~28周时,子痫前期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24~28周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模型显示,血清维生素A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976,95%CI为0.931~1.000,当界值为0.46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95.70%,特异度为72.50%;维生素E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820,95%CI为0.725~0.914,当界值为0.28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76.70%,特异度为77.80%;25-羟基维生素D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789,95%CI为0.681~0.898,当界值为0.33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73.30%,特异度为81.90%;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诊断子痫前期的AUC为0.988,95%CI为0.966~1.000。当界值为0.55时,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5.80%。结论 在孕10~14周时,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与子痫前期发病无关;在孕24~28周时,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下降与子痫前期发病显著相关,孕晚期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羟基维生素D可作为子痫前期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武威地区1~5岁儿童体内钙与25羟基维生素D的含量,分析其异常的原因,讨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钙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串联质谱法检测25羟基维生素D。结果武威地区821名1-5岁儿童分别单独缺钙与单独缺25羟基维生素D的比率为16.98%、17.26%,同时缺钙与缺25羟基维生素D的比率为3.33%,钙缺乏同时25羟基维生素D正常的比率为9.43%,钙正常同时25羟基维生素D缺乏的比率为15.09%,有1.88%的儿童钙含量偏高,总钙和25(OH)D呈低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03,P0.05,线性方程为Y总钙=0.0005X25(OH)D3+1.694]。结论武威市1-5岁儿童缺钙与缺25羟基维生素D的比率较高,缺25羟基维生素D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