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全脑照射加Vm-26治疗肺癌脑转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Vm-26配合全脑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放疗组30例)和放化疗综合组(综合组30例).放疗组:全脑常规放疗40 Gy/4周.综合组:放疗方法与单纯放疗组相同,放疗第1天开始给药,Vm-26 60 mg/m^2,1次/周.结果:放疗组和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24/30)和83.3%(25/30).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放疗组为5.4个月,综合组为7.6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5,P=0.018 0,综合组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高于放疗组,但大部分患者能耐受.结论: 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加Vm-26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34例脑转移瘤患者均采用6MV X射线行全脑照射DT 30-40Gy/15-20次,大部分病人缩野局部追加10-20Gy/5-10次.放疗同时给予鸦胆子油乳20mlO静滴,每天1次,连用30天为一疗程.结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总有效率(RR)为88.2%,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34例脑转移瘤患者均采用6MV X射线行全脑照射DT 30-40Gy/15-20次,大部分病人缩野局部追加10-20Gy/5-10次.放疗同时给予鸦胆子油乳20mlO静滴,每天1次,连用30天为一疗程.结果: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总有效率(RR)为88.2%,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分为放射治疗组26例(单放组)和榄香烯乳联合放疗治疗组22例(联合组),比较两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单放组和联合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23.0%和54.5%(<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9个月和15.0个月(<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放疗后脑组织水肿症状和骨髓抑制,联合组发生白细胞减少低于单放组。结论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效果优于单纯放射治疗,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Vm-26配合全脑放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放疗组30例)和放化疗综合组(综合组30例)。放疗组全脑常规放疗40Gy/4周。综合组放疗方法与单纯放疗组相同,放疗第1天开始给药,Vm-2660mg/m2,1次/周。结果放疗组和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24/30)和83.3%(25/30)。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放疗组为5.4个月,综合组为7.6个月。两组中位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65,P=0.0180,综合组骨髓抑制和胃肠反应高于放疗组,但大部分患者能耐受。结论肺癌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加Vm-26可以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全脑放疗后序贯吉非替尼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0例老年NSCLC伴多发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后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治疗组),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选择同期30例老年NSCLC伴多发脑转移患者全脑放疗后给予吉西他滨(1250mg/m2 静滴,d1、d8)治疗(对照组),21天为1周期,共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颅内病灶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全身病变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3.3%、80.0%、40.0%和66.7%,对照组分别为13.3%、46.7%、13.3%和30.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4个月和12.8个月,对照组分别为4.2个月和8.2个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53.3%、66.7%,治疗组分别为3.3%、13.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泻、疲乏、肝功能异常等毒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脑放疗后序贯吉非替尼治疗老年NSCLC伴脑转移的疗效确切,患者预后改善,且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合并1~4个脑转移灶的肺癌患者采用图像引导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age-guid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 IG-IMRT)技术行全脑放疗(wholebrain radiotherapy, WBRT)同步瘤床推量及序贯瘤床推量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肺癌脑转移患者最佳放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确诊为肺癌脑转移患者共98例,选取接受WBRT+同步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接受WBRT后序贯瘤床推量放疗的4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两组患者均采用IG-IMRT,治疗过程中每天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校对摆位误差。结果 观察组的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7.80%(43/49)、95.92%(47/49)、65.31%(32/49)高于对照组的61.20%(30/49)、81.60%(40/49)、44.90%(2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15月)高于对照组(12月)。安全性评价:无3、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恶心、呕吐、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损伤。结论 图像引导下适形调强全脑放疗同步瘤床推量可能是临床治疗肺癌脑转移瘤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同期推量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SIB)和全脑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wholebrainirradiation+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WBRT+3D-CRT)序贯治疗2种方法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8—02—01—2010—02—01在我院行SIB(研究组)56例和wBRT+3D-CRT序贯治疗(对照组)55例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与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CR)为71.4%(40/56),对照组为45.5%(2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4d,对照组为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研究组0~3级急性放疗反应分别为43、8、4和1例,对照组分别为44、6、3和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0。2组均无4级急性放疗反应发生。研究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64.3%、32.1%和10.7%,对照组分别为34.5%、20.0%和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大体肿瘤体积(grosstumorvolume,GTV)、原发灶控制或脑外其他部位转移情况和放疗方法等是影响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论:SIB能提高肺癌脑转移瘤完全缓解率、缩短住院时间,是影响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为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提供了一个简单、精确、周期短和疗效好的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配合全脑放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推量组A即全脑放疗后局部三维适形推量和单纯全脑放疗组B)。A组48例,先予全脑放射治疗30 Gy分10次,2周完成,后予针对颅内病灶行三维适形推量单次量4~6 Gy,3次/周,总剂量16~24 Gy;B组48例全脑放射治疗30 Gy分10次,2周完成。结果 经治疗前后复查CT或MRI影像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的缓解,A组有效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为81.25 %,B组有效率为62.5 %。A组比B组疗效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但推量组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有延长生存期的趋势。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全脑放疗肺癌脑转移能提高脑转移灶的局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盐酸吉西他滨(Gem)+顺铂(DDP)方案化疗4个周期,同时加用鸦胆子油乳静脉滴注,21天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照组单用Gem+DDP。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57.8%(26/45)和36.6%(15/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22.2%(10/45),而对照组为43.9%(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鸦胆子油乳联合GP方案化疗可提高化疗的疗效,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特别是重度骨髓抑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对血清中可溶性B7-H4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原发性肝癌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取缓慢注入比柔比星、顺铂、氟尿嘧啶以及用比柔比星与碘化油混悬剂栓塞肿瘤血管.治疗组缓慢注入鸦胆子油,用鸦胆子油与碘化油混悬剂检塞肿瘤血管;同时给予甘氨双唑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临床受益反应率、不良反应及疾病缓解率.监测两组血清可溶性B7-H4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8%,对照组为54.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 =6.39,P<0.05).治疗组近期总缓解率为90.91%,对照组为72.7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周和1个月,治疗组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甘氨双唑钠联合鸦胆子油乳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下调血清中可溶性B7-H4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瘤内注射辅助化疗治疗不可手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8例不可切除LA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4例.治疗组采取鸦胆子油乳瘤内注射辅助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治疗后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均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静脉炎.结论 鸦胆子油乳瘤内注射辅助多西他赛+顺铂化疗方案治疗不可切除LANSCLC可提高疗效,而不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联合阿帕替尼及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复发性恶性脑胶质瘤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A组26例应用阿帕替尼及替莫唑胺治疗,B组26例应用鸦胆子油乳联合阿帕替尼及替莫唑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放射治疗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的剂量效应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影像资料完整可测量的33例(42只眼)ⅠE期非结膜原发眼眶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患者资料。结果 当照射剂量分别为18 Gy和27 Gy时,按照WHO标准评价33例患者的缓解率分别为31%和42.9%(P=0.258),按照RECIST标准评价缓解率分别为28.6%和38.1%(P=0.355);33例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100%。33例患者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8%和84.7%,5年、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6%和89.6%。接受≥30.6 Gy和27 Gy者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0%和95.7%、95.7%(P=0.8578),5年、10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3.3%、83.3%和91.1%、91.1%(P=0.6497)。结论 非结膜原发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对放疗敏感,27 Gy的照射剂量即可获得较好局部控制和长期生存,确定最佳照射剂量仍需要开展前瞻性大样本的剂量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同期放化疗和放化序贯治疗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经病理确诊的ⅡB至ⅢB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抽签方法被随机分成放化同期治疗组(A组)和放化序贯治疗组(B组),每组32例患者,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及同期EP或TC方案化疗,B组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后序贯EP或TC方案化疗.在放疗前、后和完成放化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MMP-2和TGF-β 1水平,比较两组MMP-2和TGF-β1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A、B两组缓解率分别为90.6%(29/32)和68.8%(22/32)(x2=4.730 0,P=0.029 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分别为9.1、8.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 3);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7.8、15.9个月,1年OS率分别为65.05%、60.24%,2年OS率分别为49.45%、43.07%,两组之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 0).在放疗前,A组和B组的MMP-2分别为(276.5±98.2) μg/ml和(263.9±103.5) 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9 6,P=0.619 1),放疗后分别为(242.1±53.2) μg/ml和(298.7±68.4)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4 9,P=0.005 0),治疗结束后分别为(60.5±24.4) μg/ml和(75.2±30.7) 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0 5,P=0.038 0);治疗前,TGF-β1分别为(1 624.3±454.2)ng/ml和(1 564.9±517.8)n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8 6,P=0.835 4),放疗后分别为(1 383.5±469.3) ng/ml和(1 785.3±412.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37 3,P=0.006 0),治疗结束后分别为(610.5±215.4)ng/ml和(750.3±263.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2 6,P=0.023 5).结论 同期放化疗能够有效拮抗放射诱导的局部晚期肺癌外周血MMP-2和TGF-β1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术后放疗开始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保乳手术治疗的14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A组18例患者接受先放疗、后化疗;B组99例患者接受先化疗、后放疗;C组25例患者接受化疗-放疗-化疗夹心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无病生存时间(DFS)情况。采用递归分割(RPA)法对患者进行手术到放疗的分割时间点进行分层,比较DFS的差异。结果 142例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为81.69%。A组5年DFS为83.3%(15/18),B组为79.8%(79/99),C组为88.0%(22/25),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年龄、脉管癌栓、N分期是影响5年无病生存率的独立因素(P<0.05)。采用RPA法将患者分为手术至放疗时间间隔≤11周(n=53例)和>11周(n=89例),两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6%和76.4%(P =0.389)。将先化疗组患者分为手术至放疗时间间隔≤23周(n=89例)和>23周(n=35例),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9.9%和60.0%(P<0.05)。将先放疗组患者分为手术至放疗时间间隔≤4.8周(n=11例)和>4.8周(n=7例),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9%和71.4%(P =0.291)。结论 保乳术联合术后放化疗对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良好,但是对于先化疗患者,建议尽早进行放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博来霉素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肺癌胸腔积液患者采用胸腔放置引流管放净胸腔积液后,分为2组,单药组36例,联合组28例。单药组胸腔内注入博来霉素45~60 mg;联合组胸腔内每次注入鸦胆子油乳剂80~100 ml,博来霉素45~60 mg;1周后进行下一次治疗,连续2~3周,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有效率为72.2%(26/36),生活质量有效率为58.3%(21/36),不良反应为发热(<38.5℃)11例,胃肠道反应6例,胸痛3例。联合用药组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92.9%(26/28),生活质量有效率为89.3%(25/28),不良反应为发热(<38.5℃)3例,胃肠道反应2例,胸痛0例。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博来霉素治疗肺癌胸腔积液比单用博来霉素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减少,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共90例,根据紫杉醇剂型分为3组,其中紫杉醇组31例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脂质体紫杉醇组27例接受脂质体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32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2个周期后采用RECIST 1.0评价各组的近期疗效,采用NCI-CTC AE(3.0版)分级标准评价毒副作用,根据随访资料比较3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全组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紫杉醇组、脂质体紫杉醇组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6.1%、18.5%和21.9%,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7.1%、92.6%和93.8%,三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杉醇组、脂质体紫杉醇组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中位PFS分别为9.0、10.0和1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紫杉醇组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组的恶心呕吐和肌肉/关节痛的总发生率分别为44.4%和34.4%、18.5%和12. 5%,均低于紫杉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剂型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相当,但脂质体紫杉醇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的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年龄较大、一般状况较差患者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7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分为2组,其中吉西他滨组12例和长春瑞滨组15例。放疗前均先给予2个周期"紫杉醇+顺铂"方案诱导化疗,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21天为1个周期。放疗同期予吉西他滨300 mg/m2,第1、8、15、22天,或长春瑞滨20 mg/m2,第1、8、15、22天。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方式。结果完全缓解率(CRR)、部分缓解率(PRR)及总有效率(ORR)分别为3.7%(1/27)、55.6%(15/27)和59.3%(16/27)。其中长春瑞滨组和吉西他滨组CRR、PRR及ORR分别为6.7%(1/15)和0、60.0%(9/15)和50.0%(6/12)、66.7%(10/15)和50.0%(6/12)。肺、食管及血液毒性均未出现严重损伤,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结论放疗联合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均能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