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中6-羟基多巴胺(6-OHDA)单侧纹状体注射对双侧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自一侧纹状体注射6-OHDA,对照组注射PBS;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大鼠双侧黑质和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和纤维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双侧纹状体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双侧(毁损侧与其对侧)黑质致密区TH阳性细胞数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双侧纹状体区TH阳性纤维密度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双侧纹状体区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侧DOPAC和HVA含量也降低。结论6-羟多巴胺单侧纹状体注射制作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对侧黑质纹状体也有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在帕金森病鼠移植后的存活情况,以及它对帕金森病鼠旋转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 采用6-羟多巴胺立体定向纹状体注射制作帕金森病鼠模型;51只大鼠随机分三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假手术PBS对照组以及空白模型对照组.制模成功后第5周用人特异性抗体Nestin和Vimentin检测人羊膜细胞的存活情况,第10周切片观察黑质部TH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等浓度以及脑脊液DA的含量.结果 人羊膜上皮细胞帕金森病鼠侧脑室内移植可以存活达10周;移植组大鼠旋转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黑质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纹状体区DA、HVA和DOPAC含量较PBS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0.05),移植组脑脊液DA含量较PBS对照组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侧脑室移植可以改善帕金森病鼠的旋转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其增加纹状体区多巴胺等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脊液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在病毒性脑炎和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病毒性脑炎和脑膜脑炎患者(简称病脑组)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37例和病例对照患者21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其脑脊液中5-HT、DA、5-羟吲哚乙酸(5-HIAA)和高香草酸(HVA)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1)病脑组5-HT、5-HIAA、5-HIAA/HVA和5-HT/DA均明显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0.01),而HVA则明显高于病例对照组(P〈0.01);病脑组脑脊液中5-HIAA、5-HIAA/5.HT和5-H|AA/HVA日月显低于精神分裂症组(均P〈0.01),而HVA/DA则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精神分裂症组脑脊液中5-HIAA/5-HT高于病例对照组(P〈0.05),5-HT/DA低于病例对照组(P〈0.05)。(2)病脑组有精神症状者脑脊液中5-HIAA浓度低于无精神症状者(P〈0.05),5-HT、5.HIAA、5-HIAA/5.HT和5-HIAA/HVA均低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0.01),而HVA/DA高于精神分裂症组(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中可能存在5-HT和DA系统失衡;脑脊液中5-HT、DA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可能有助于病毒性脑炎和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p53在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采用行为学方法检测行为学改变,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多巴胺(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两组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及SIRT1表达情况,TUNEL法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TH、SIRT1、p53、乙酰化p53 (ac-p53)、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结果显示MPTP组小鼠爬杆转向时间及爬杆总时间均较对照组小鼠显著延长(P 0. 01)。HPLC结果提示MPTP组的DA、DOPAC及HVA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 0. 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PTP小鼠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数目及SIRT1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少。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PTP组的TH、SIRT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 01),p53、ac-p53、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结论MPTP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TH阳性神经元减少、DA及其代谢产物下降提示成功复制PD动物模型,同时MPTP模型小鼠的SIRT1、p53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异常,提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PD的疾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持续鱼藤酮灌胃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将50只老年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连续灌胃12周,模型组予灌注0.01ml/g鱼藤酮氯仿溶液,对照组则予灌注0.01mg/g氯仿溶液。在灌胃前、灌胃6、12周时对2组小鼠行网格试验、爬杆试验和滚轴试验以检测行为学变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纹状体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等神经递质浓度;对肠、胸段脊髓、中脑行α-突触核蛋白(α-Syn)、硫磺素S(ThS)、酪氨酸羟化酶(TH)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至灌胃12周时模型组行为学变化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纹状体DA、DOPAC、HVA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1)。灌胃6周时模型组小肠内、胸段脊髓处α-Syn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ThS表达比例增多,而中脑处a-Syn及TH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至灌胃12周时模型组中脑处Syn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要增多,而TH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性减少(P〈0.05)。结论经持续鱼藤酮灌胃制备的慢性进展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模拟了PD缓慢进展的病理过程,其机制可能是小肠神经丛局部的α-Syn多聚体通过类朊蛋白途径沿着神经传导通路播散至脑内。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移植入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侧脑室后的存活及分化情况,及其对PD大鼠模型旋转行为、纹状体区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 采用6-羟多巴立体定向脑内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制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3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组(HAECs组)、磷酸缓冲组(PBS组)和帕金森组(PD组),1w后腹腔注射阿朴吗啡观察各组大鼠旋转行为的变化,连续观察10w,HAECs组5w后用人特异性抗体Nestin和Vimentin检测人羊膜细胞的存活情况,10w后酪氨酸羟化酶(TH)染色观察各组PD大鼠模型黑质部TH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情况及HAECs的分化情况,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等神经递质的水平.结果 HAECs在PD大鼠侧脑室内移植可以长期存活达10w,并且可以分化为DA能神经元,HAECs组大鼠旋转数较PBS组及PD组明显降低(P<0.01),黑质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PD组及PBS组升高(P<0.01),HAECs组大鼠纹状体区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HVA含量较PBS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入PD大鼠侧脑室可以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纹状体区DA等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转鼠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的成肌细胞脑内移植对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应用6-羟多巴胺损毁SD大鼠单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臣模型。模型稳定必个月后,移植转TH基因的成肌细胞(n=24)或未转基国的成肌细胞(n=10)于偏侧PD鼠损毁侧纹状体。移植治疗后6个月,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检测偏侧PD鼠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3,4-二羟苯乙酸(DOPAC)以及高香草酸(HVA)含量。结果转TH基因成肌细胞植入组PD鼠纹状体区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明显增高(P<0.01),其中多巴胺含量从治疗前平均39.20Pg/mg提高至治疗后的985.71Pg/mg,相当于正常侧纹状体的49.99%.对照组植入未转基因的成肌细胞后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可见转鼠TH基因的成肌细胞脑内移植能够部分改善偏侧PD鼠模型纹状体区多巴胺的缺乏,成肌细胞是PD基因治疗的合适靶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在体外能否诱导骨髓基质细胞(BM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及可能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成年SD大鼠胫骨内骨髓组织,分离制备成单细胞悬液进行培养。将增殖传代至第5代的BMSCs随机分为GDNF诱导组和对照组。继续培养7d后,应用BrdU/GFAP、BrdU/NeuN和TH免疫荧光单标和双标技术检测BMSCs增殖和分化情况。结果两组BMSCs继续培养7d后,增殖仍然活跃,有部分细胞向神经元和胶质样细胞分化,呈Brdu,GFAP、BrdU/NeuN和TH阳性表达,但GDNF组的增殖力更强,向神经元和TH神经元分化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GDNF能促进BMSCs的增殖和诱导BMSCs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样细胞,其中少部分可分化为TH神经元(即DA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cell,ESC)来源的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ecursorcell)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性。方法将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到神经前体细胞阶段后移植到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纹状体中,并设生理盐水组做对照研究,观察两组移植后行为学改变及检查纹状体内DA、DOPAC的含量。结果移植组在2~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行为学上有明显改善(P〈0.01),纹状体内DA、DOPAC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成神经前体细胞可用于帕金森病的修复治疗,胚胎干细胞是良好的干细胞移植治疗用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DNA聚合酶β抑制剂齐墩果酸对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MPTP腹腔注射法制作小鼠帕金森病模型,在MPTP注射前后分别给予DNA聚合酶β抑制剂齐墩果酸干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免疫印迹法检测中脑腹侧TH蛋白和活化的Caspase-3表达水平,HPLC法检测纹状体中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 小鼠腹腔注射MPTP后出现行为学异常,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中脑腹侧TH表达降低,活化的caspase-3水平增高,同时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水平降低.齐墩果酸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的行为学评分,增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抑制caspase-3活化,并增加纹状体多巴胺和DOPAC水平.结论 齐墩果酸可能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被动吸烟对帕金森病(PD)大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6-羟多巴胺(6-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采用生化、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PD大鼠纹状体脑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GDNF)及多巴胺(DA)含量的变化以及术前4周开始给予被动吸烟(持续6周)和术后3周给予的被动吸烟持续2周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术前及术后吸烟的PD大鼠纹状体DA含量、脑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较P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被动吸烟能减轻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黑质(substantia nigra,SN)内注射不同剂量的CuSO45H2O对大鼠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和左侧SN内分别注射10nmol、50nmol、200nmol CuSO。组,7天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pid chromotophotography,HPLC)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TH免疫阳性纤维的改变;半定量RT-PCR法检测黑质内TH,Caspase-3mRNA的表达量:用生化试剂盒分析大鼠中脑内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改变。结果在10nmol CuSO4注射组中,DA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别。但是从50nmol组开始,损毁侧纹状体内DA含量随注射CuSO4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显示出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F=34.16,P〈0.01)。注射50nmol CuSO4组大鼠纹状体内TH免疫阳性纤维明显少于对照组和未损毁侧(F=121.9,P〈0.01)。注射50nmol CuSO4组大鼠SN内TH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下降(t=3.12,P〈0.01),但Caspase-3mRNA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却明显增加(t=8.96,P〈0.01)。在注射50nmolCuSO4组中,大鼠损伤侧中脑内SOD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下降(t=2.33,P〈0.01)。结论铜离子可以导致大鼠黑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该损伤作用可能是通过破坏抗氧化保护系统和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尼古丁对帕金森病(PD)大鼠纹状体脑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多巴胺(DA)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注射到大鼠右侧中脑腹侧背盖部(VTA)和黑质致密部(SNpc),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生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不同剂量尼古丁对PD大鼠的作用,检测纹状体GDNF表达及DA含量的变化。结果 造模前及造模后皮下注射尼古丁的PD大鼠,纹状体GDNF表达及DA含量较PD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尼古丁可减轻6-OHDA对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伤,对PD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和酪氨酸羟化酶(TH)在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多巴胺(DA)能神经细胞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成年组(4—5月龄)和老年组(≥24月龄),取中脑黑质,分别进行TH和NCAM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免疫印迹检测蛋白表达,显微镜下计数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细胞,灰度分析电泳条带。结果:SNc的DA能神经细胞几乎都表达NCAM,老年大鼠SNcTH阳性细胞总数及蛋白量均无减少(P〉0.05),但尾侧段TH阳性细胞减少(P〈0.05);NCAM在阳性细胞总数及蛋白量均减少(P〈0.05),但各段阳性细胞的减少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老化后大鼠的SNcDA能神经细胞DA合成降低,并且NCAM可能参与了这种DA的合成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脑内多巴胺及代谢产物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6-羟基多巴立体定向注射制作PD大鼠模型,将成功模型随机分为4组未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谷胱甘肽加粉防己碱(GSH Tet)组,谷胱甘肽(GSH)组,左旋多巴(L-dopa)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上述药物共50 d,给药结束后观察大鼠旋转行为,测定各组大鼠脑纹状体单胺氧化酶B(MAO-B),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仪测定纹状体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水平及DA的代谢率(HVA/DA).结果 ①GSH合用Tet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旋转行为[(7.72±2.05)r/min vs (12.39±3.20)r/min,P<0.05].②GSH Tet组的DA、HVA、DOPA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且其DA,HVA含量与GSH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GSH Tet组的HVA/DA(11.48±1.08)及MAO-B活性[(10.5±2.50)U/h/mgprot]明显低于其他治疗组,与GS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粉防己碱合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增强对PD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 (PD)大鼠黑质多巴胺 (DA)能神经元和DA递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羟基多巴胺 (6 OHDA)制备部分损毁和严重损毁的PD大鼠模型 ,给两种模型口服不同剂量左旋多巴 /苄丝肼 3个月 ,通过观察大鼠旋转行为、酪氨酸羟化酶 (TH)免疫组化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仪 (HPLC ECD)检测纹状体单胺类递质 ,研究左旋多巴对PD大鼠残存的黑质D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  (1)左旋多巴对PD大鼠的旋转行为无明显影响 ;(2 )TH阳性细胞数损毁侧 /非损毁侧比值在左旋多巴喂药组和不喂药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3)在严重损毁组 ,大剂量左旋多巴使PD大鼠损毁侧DA和 3,4二羟基苯乙酸 (DOPAC)水平明显升高(P <0 0 1)。结论 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对 6 OHDA单侧损毁的PD大鼠残存的黑质DA能神经元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体外成功分离培养并扩增神经干细胞(NSCs)的基础上,研究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对N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1)分离培养新生1d SD大鼠脑组织NSCs,免疫细胞学方法测定NSCs特异性标志物神经上皮干细胞蛋白(Nestin)表达及其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能力;(2)按培养液中Ang Ⅱ的浓度不同,分5个浓度(100、200、400、600、800nmol/L)对第二代NSCs进行诱导分化。10d后采用免疫细胞学方法检测DA能神经元标志物酪氨酸羟化酶(TH)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半定量RT-PCR(SQ-PCR)测定分化细胞中TH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外源性Ang Ⅱ诱导提高NSCs向TH阳性细胞分化的比率,TH mRNA相对表达量亦增加,以Ang Ⅱ浓度为400nmol/L及600nmol/L的诱导效果最明显,TH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0.77%和11.34%,TH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023±0.0515)和(0.3971±0.0319),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00nmol/L Ang Ⅱ组分化细胞中GFAP阳性细胞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源性AngⅡ促进N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在400~600nmol/L浓度范围内AngⅡ的诱导效能更显著;AngⅡ促进N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的机制可能与同时促进星型胶质细胞(AS)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三种神经元谱系相关转录因子(Ascl1-Brn2-Ngn2,ABN)脑内转移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采用SD大鼠单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法建立PD模型并分为高剂量治疗组(n=11)、低剂量治疗组(n=11)和空载病毒PD模型组(空载病毒组,n=8),另设PBS阴性对照组(n=6)。应用立体定向仪将携带ABN基因的慢病毒(LV)注射至PD模型大鼠纹状体,观察行为学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巴胺(DA)及二羟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 PBS阴性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明显旋转行为;所有PD模型大鼠自术后第7~10d左右开始出现偏侧PD症状,动物自发向右侧旋转,肌内注射APO后出现快速向右侧旋转(10~17次/min)。基因治疗前空载病毒组大鼠与两治疗组相比,平均旋转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载病毒组大鼠在空载慢病毒注射前后未见有明显旋转行为改善(P0.05);而两ABN基因治疗组在治疗后3周有显著的旋转行为改善(均P0.05),其中高剂量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出现平均旋转圈数减少,趋势较低剂量治疗组更加明显。PBS阴性对照组术侧黑质内TH表达最高,空载病毒组大鼠TH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经ABN基因治疗后的两组大鼠TH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载病毒组,但仍低于PBS阴性对照组。移植后12周,空载病毒组DA及DOPAC水平均显著低于PBS阴性对照组(均P0.05);而ABN基因高低剂量组中DA及DOPAC含量均明显高于空载病毒组(均P0.05),但仍低于PBS阴性对照组。结论 ABN基因脑内转移可显著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再生、增加纹状体多巴胺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向多巴胺(DA)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进行MSCs的体外培养、传代扩增及纯化。bFGF预诱导24h后,依据加入的神经营养因子不同分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l)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组和GDNF+GMl组,以及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分别在预诱导第3d、7d进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计数NSE和TH阳性细胞数,并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结果对照组见少量NSE阳性细胞。实验组于诱导第3d、7d见较多数量的NSE、TH阳性细胞,GFAP阴性。bFGF预诱导各组中GDNF+GMl组NSE、TH阳性细胞率最高,GDNF组次之,GMl组最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bF—GF预诱导不仅可明显促进GDNF、GMl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表达神经元细胞标志物——NSE;还可促进MS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表达DA能神经元标志物——TH。  相似文献   

20.
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对帕金森病(PD)的治疗作用。方法 构建pN:ATH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用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阳性克隆,病毒上清感染神经干细胞,将表达TH的神经干细胞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测定:PD大鼠旋转行为改善,DA和DOPAC含量变化,以及TH在纹状体的表达。结果 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8周时能显著降低PD大鼠旋转行为,增加纹状体DA和DOPAC含量,TH在纹状体内的表达增加,疗效好于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结论 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PD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望为PD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