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肝开窍于目”是中医眼科发展史上最具影响的理论学说,它强调目的生理病理由肝所主,目病从肝论治。但从根本上讲,其视瞻活动由肾所主宰,所谓“眼虽属五脏,而五脏之中肾最为贵”。本文就肾在“肝开窍于目”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探讨。1“肝开窍于目”的渊源和含义“肝开窍于目”源于《素问·金匮真言论》,文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认为目是肝与外界相通的窍道。东方为阳气升腾之位,阳升而风生;目为人体阳气之会,所谓“清阳出上窍”,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2.
两目干涩是指缺乏津液而导致双目干燥、涩痛、视物模糊的一种临床常见症状 ,多由病毒与细菌感染、疲劳、干燥综合征、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引起。中医认为与外感风热邪毒、年老津液亏虚、肝郁化火、毒热内生、久病失养、劳倦过度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临床症状较轻者仅见泪液减少 ,两目干涩 ;严重者可伴有两眼疼痛 ,视物不清。西医学就两目干涩在实施对原发疾病治疗基础上采用对症措施。通过临床观察 ,对由感染、疲劳因素所致者疗效较为理想 ,而对慢性疾病引起者疗效欠佳。而中医经过观察患者临床证候表现 ,结合个体差异 ,通过审证…  相似文献   

3.
中医眼科传统的治疗思想认为“目病多从火论治”,“内障眼病以补益为主”,临诊中发现此治法并不能起到有益的疗效。《审视瑶函》作为中医眼科传承与发展的集大成者,很多治疗思想体现了推陈出新的新颖之处,认为目不因火则不病,但不能一味只用寒凉药物,当辨明虚实,实者用寒凉药物,虚者应辨清证候,过用易发生脉道凝结;内障病虽以肝肾亏虚为主,但也可合并有因虚致实的变证出现,因此提出“反对滥用寒凉,力主开通明目”的眼科治疗思想,对后继中医眼科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种“干眼”病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而长期遭致病痛并有逐渐失明的危险。据研究人员报告,将少剂量免疫抑制药物环孢菌素(Cyclosporine)直接滴于眼中可治疗此种干眼病。多数干眼病是由维生素A缺乏或面部神经损坏而致、  相似文献   

5.
麻痹性斜视是由于眼外肌麻痹而引起的双眼复视、眼位偏斜、眼球活动受限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早在中医眼科文献中有记载。如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目偏视》云:“目是五脏六腑之精气,人脏腑虚而风邪入于目……睛不正则偏视。”清代黄庭镜《目经大成·睑废》云:“此证视目内如常,致使上下左右两睑日夜常闭,攀开而不能眨。”这与动眼神经病变时引起上睑肌麻痹合并上睑下垂的症状颇类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养阴生津汤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病的疗效.方法 252例泪液缺乏型干眼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服用养阴生津汤中药(药物组成:人参、生地、玄参、麦冬、菊花、五味子、天花粉、薄荷),对照组局部滴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一个月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一个月后两组患者干涩感、眼疲劳、异物感等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干涩感、眼疲劳、异物感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眼痛感、烧灼感、视物模糊、畏光、眼红及客观指标的改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养阴生津汤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卜阿姨今年55岁,患有类风湿关节炎十多年,一直在服用氯喹类药物治疗。最近几年来卜阿姨觉得眼睛有些“糊”了,而且眼睛比较容易干涩,有时还会发红,甚至还有些怕光和疼痛。但卜阿姨从来没有去眼科看过病,觉得人年纪大了就这样。后来在类风湿科医生的建议下,卜阿姨来看眼科门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症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指导干眼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将2013年8~12月间首诊为干眼并愿意接受问卷调查的182例患者(364只眼)纳入研究,对患者进行详尽病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了解干眼的症状、加重因素、患者生活习惯等。结果:364只眼中蒸发过强型占70.0%,症状前三位的分别是眼干涩(89.8%)、异物感(50.0%)、视物模糊(48.9%);风沙天气和空气污染为主要外部症状加重因素。干眼患者中吸烟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显著小于不吸烟患者(P〈0.05),锻炼患者BUT值显著高于不锻炼患者(P〈0.05),长时用眼患者BUT值显著小于无长时用眼患者(P〈0.05)。患者是否饮酒、睡眠是否良好,其BUT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干眼症状主要为干涩、异物感、视物模糊;外部环境如风沙天气及空气污染会导致症状明显加重:吸烟、长时间用眼可能导致干眼病情加重,而锻炼能改善干眼病情。  相似文献   

9.
视疲劳干涩症主要表现有:两目干涩痒,视物欠清,不能久视,头胀痛,身倦乏力等症状,专科检查又无临床特殊病理表现,西药治疗难以获效。近年来笔者采用白菊地黄饮加减治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彬 《疑难病杂志》2002,1(1):45-46
<正> 麻痹性斜视是眼球运动受限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在中医眼科文献中有类似典型症状记载,如“坠睛”、“神珠将反”、“瞳神反背”等。庞赞襄教授认为:以眼位偏斜为主的称为“目偏视”或“神珠将反”;以复视为主的称为“视一为二”;合并上睑下垂则称为“目偏视”或“神珠将反”合并“睑废”。为此庞教授提出以下证治方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养阴生津汤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病的疗效。方法252例泪液缺乏型干眼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服用养阴生津汤中药(药物组成:人参、生地、玄参、麦冬、菊花、五味子、天花粉、薄荷),对照组局部滴用Q1%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二个月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一个月后两组患者干涩感、眼疲劳、异物感等主观症状和客观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干涩感、眼疲劳、异物感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眼病感、烧灼感、视物模糊、畏光、眼红及客观指标的改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养阴生津汤治疗泪液缺乏型干眼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在“视区”用头针治疗眼科疾病是在山西稷山县人民医院的头针治疗瘫病的基础上受到启发的。治疗的开展得到我院党委及革委会领导的积极支持,同时也得到眼科全体同志的协助。过去对于一些眼科疾病如:老年性青光眼、初起期白内障、青少年的近视、远视等眼病都缺少积极的治疗办法。对患白内障眼病只  相似文献   

13.
干眼病为泪液生成不足或泪液脂质的异常,致泪膜不稳定,或眼表上皮损害而引发。干眼病的主要症状:眼部干燥,异物感,畏光,视力模糊,视力不稳定,视力下降,重者眼干涩,烧灼感,眼红,眼疲劳,甚至失明(少数)。  相似文献   

14.
郑燕敏  张兵 《医药月刊》2008,29(3):132-136
眼科疾病主要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部感染性炎症、干眼病、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眼表过敏症等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现代人用眼过度,眼科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本文就眼科常见疾病用药及其研发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开窍于目,藏精于肝。”《灵枢·脉度篇》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说明肝与目在生理上有密切关系。临床上,目有病又多宜从肝着手治疗,故有“肝开窍于目”之说。这一论点,在眼科临床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现就个人体会,对这一论点略抒管见,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锋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8):155-155
眼科接诊中,很多人能接受青光眼、白内障是病,很少有人认同老花眼是病。患者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老花眼也是病吗?”“老花眼需要治疗吗?”“老花眼药物能治吗?”老花跟是病,而且是严重的病,不冶,后患无穷。又名老人眼昏。为肝肾衰耗所致,指年越心十而视近困难者。《外台秘要》卷十一指出:凡人年四十五岁以后,渐觉眼暗。  相似文献   

17.
干眼病患者人群分布特点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干眼病的人群分布特点,为干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西安市眼科医院确诊的300例干眼病患者(其中男143例、女157例)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在少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中,老年组干眼病的发病率最高,青少年人群中也有较高的分布;在成年组和老年组中,干眼病的发病有性别差异成年组男性发病率较高,而老年组女性发病率较高;三组中从事电脑电视等注意力集中的工作或活动者干眼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户外工作或户外运动(野外工作者除外)者。结论机体内分泌机能衰退等因素对老年性干眼病的发生有显著的影响;成年人和老年人干眼病存在性别差异;环境因素在干眼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明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红梅 《肝博士》2005,(2):31-32
肝脏与眼睛有着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中脏腑学说指出“肝开窍于目”。因此肝功能正常时,眼睛能看清物体、辨别物体的颜色和长短大小,且眼猜光彩奕奕。一旦肝脏病变肝功能受损时,眼睛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眼病,如“肝血不足,目失所养,常有视物模糊或夜盲;肝阴亏损,常有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肝经风热,可有目赤痒痛,迎风流泪。  相似文献   

19.
祛风法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眼科用之尤广。一、风与眼病的关系《素问·风论》曰:“风者,百病之长也。”风邪为六淫的主要致病因素,许多疾病都可因感受风邪而引起。盖风属木,木为肝,肝之窍在目,本乎一气,同类相召,故风邪最易侵犯目窍而致病。《素问·太阴阳明论》又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目位手人之头部,在上,风邪侵袭,眼首当其冲,所以对眼病来说,风的症状殊为多见,尤其是外眼病。风邪易兼夹他邪致病,眼科  相似文献   

20.
目暗是指两目昏暗,视物不清,或伴有眼前黑点浮动的症状,为眼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眼睛所以能发挥其视觉功能,是由于五脏六腑的精气,通过经络上行灌注于目,使眼睛得到营养的结果。所以《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精。”这后一个“精”字,便是指的视力精明。但在诸脏腑中,与目视关系最为密切的,要数肝、肾两脏。肝能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血养,方能视物正常。因此《内经》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肾藏精、主水。眼的瞳视(又称水轮,包括瞳孔及其后方眼骨组织,如晶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