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性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及解剖特性,故外治法中运用较多的是脐疗法、保留灌肠法、贴敷疗法、阴道纳药法等.外治法较之传统口服给药法,具有作用直接、疗效快、毒副作用少等优点.目前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亦缺乏深入研究,故在治疗上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今后可考虑筛选有效处方.制成便于使用的剂型,并有效降低致敏性;还可考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采用透皮吸收效果好、无刺激性的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如氮酮),临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药、内外兼治、中西医结合外治三个方面综述了近五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阳痿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1 灌肠疗法曾倩等[1] 用自制中药灌肠合剂 (红藤、败酱草、黄柏、丹参、三棱等中药制成 ) ,保留灌肠 ,日 1次 ,经期暂停。治疗 30例 ,总有效率 96 .7%。郭志强等[2 ] 亦用此法治疗 2 98例 ,处方选择水蛭、附子、桂枝、三棱、莪术、赤芍、昆布、槟榔、败酱草等药物 ,结果治愈 10 5例 ,显效 116例 ,有效 6 9例 ,无效 8例。郑颂等[3 ] 则用双丹汤 ((含金银花、牡丹皮、连翘、蒲公英、三棱、莪术、赤芍、紫花地丁、皂角刺等 )同时治疗 2组病人各30例 ,治疗组水煎保留灌肠 ,对照组水煎服 ,均日 1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 96 .6 7% ,明显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复杂险恶的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危及患者生命.中医学认为,肿瘤是整体失调在身体局部的体现.治疗肿瘤,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辨证地处理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种给药方法,内外兼治,在运用内服药进行辨证内治的同时,运用中药外治法治疗和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医学药物外治法治疗癌症,是将药物施于体表皮肤或体腔黏膜,使药物透过皮肤、黏膜、腧穴、孔窍等部位直接进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脱失性皮肤病。该病病程长,易诊难治,影响美观,常常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悲观情绪和心理负担,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必要。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具有疗效佳、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白癜风的临床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故该文将近几年中医外治法在白癜风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路莉纳  潘月丽  袭雷鸣 《新中医》2014,46(11):218-219
<正>肾病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仍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药物,中西医联合治疗已被临床广泛接受。近年来,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的外治法在提高疗效、减少复发以及减轻药物副作用等方面也显示出较好作用,现综述如下。1穴位敷贴法张振中等[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康敷剂(丁香、肉桂、黄芪、黄精、大黄、甘遂、穿山甲、鳖虫等)外敷肾俞、涌泉、神阙,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0例,通过对比显示,该疗法能明显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浆白蛋白,并能较快的缩短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1],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如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2]。本病属中医学"头痛"、"眩晕"等范畴,并与心悸、中风有一定的联系。目前对高血压普遍采用降压药物治疗,但易出现头痛、腰酸、耳鸣及恶心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外治法具有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应用方便、操作简单等多种优点.由于妇女的特殊生理和经带胎产的特点.使妇科外治法成为治疗妇科病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医外治法在臁疮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圆  杨博华 《北京中医》2007,26(10):681-683
臁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下肢慢性溃疡,属难愈性溃疡范畴,为外科常见病。本病好发于小腿下1/3处,因其病程长、疗效差,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由于本病的病位表浅,局部用药可直达病  相似文献   

10.
陈圆  杨博华 《北京中医药》2007,26(10):681-683
臁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下肢慢性溃疡,属难愈性溃疡范畴,为外科常见病.本病好发于小腿下1/3处,因其病程长、疗效差,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差、病程迁延所致。病情较顽固,患者多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感,劳累或性交后加重,部分患者有精神不振、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慢性炎症导致盆腔淤血,患者常有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属于中医学的“带下”、“腹痛”、“瘾瘕”等范畴。一般用抗菌素治疗本病效果不很理想,中医中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其中的外治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痤疮的中医外治法述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年男女。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和感染、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心理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医外治法在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是指关节因劳损、外伤、先天或后天关节畸形所致的关节软骨变性,间隙变窄,而出现的以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为特点的退行性病变。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中的“筋痹”与“骨痹”范畴。其早期气血痹阻在皮、肉,后期则应在筋、骨。常见的证型有风寒湿痹型、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肝肾亏虚型四型,而疏通气血、扶正祛邪是其总的治疗原则。本病的口服药治疗,目前尚无理想效果,且疗程长、副作用大、患者痛苦大。而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本病中,因其具有疗效好、操作方便、感觉舒适、无…  相似文献   

14.
中医外治法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外治法在癌痛治疗中,因其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和成瘾性,疗效确切等特点而具有明显的优势.现按用药途径和给药剂型分类综述了近十年来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癌痛的临床报道,分析总结其应用规律,并针对存在问题与推广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外治法在癌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海林  董广星 《河北中医》2000,22(12):957-959
中、晚期癌症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中医外治缓解癌性疼痛的方法较多 ,且有独特的优势 ,亦获满意疗效。兹将癌性疼痛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如下。1 贴敷法将治疗癌症性疼痛的中药制成膏或糊剂敷于患处以达镇痛的疗效。李忠等[1] 将川乌头、草乌头、细辛、花椒、乳香、没药、丹参、急性子、姜黄、丁香、延胡索、冰片等 2 0味中药制成膏 ,涂贴外敷痛处治疗各种癌症疼痛 30例 ,2 4h 1次 ;对照组 30例痛时用强痛定 10 0mg肌肉注射。结果 2组分别完全缓解 10、6例 ,部分缓解 11、14例 ,轻度缓解各 4例 ,无效 5、6例 ,总有效率 83.3%、80 % ,镇痛…  相似文献   

16.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临床疾病多伴发痛经,而长期痛经易导致女性生活质量降低,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疗效确切,优势显著.探讨艾灸法、耳穴疗法、中药保留灌肠法、贴敷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痛经的疗效,以期为痛经的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失眠是指以睡眠时间不足或者质量减退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症状,临床疾病多伴发失眠,而长期失眠易导致疾病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疾病治疗及预后。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本病方面,存在显著的优势,且颇见成效。文章旨在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小儿哮喘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医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周世威  孔燕妮  陈华 《新中医》2022,54(7):28-32
回顾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研究,认为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遗尿有方便使用、依从性好、复发率低、改善伴随症状等优势,但其在治疗标准及疗效评估方面尚无统一标准,部分外治方法的安全性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20.
从中药灌肠、直肠滴注、外敷、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穴位封闭等方面总结了目前中医外治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认为中医药外治慢性盆腔炎疗效切实,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