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的要点及护理方法。方法:患儿手术完毕进入麻醉恢复室后,麻醉护士根据患儿的特点、病情评估患儿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复苏期护理计划。严密注意心电变化、血氧饱和度、血压情况、皮肤颜色、皮肤温度及足部动脉搏动强弱;重视呼吸道管理,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根据小儿不同年龄给予不同心理护理及安全护理。结果:本组326例患儿在复苏期间及时发现并处理喉痉挛2例,喉头水肿3例,窒息1例。最后通过严密观察配合医生及时处理,均安全度过复苏期送回病房。结论:加强气管插管全麻小儿复苏期病情观察、呼吸道的管理及心理护理,对降低小儿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复苏期安全和护理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漯河市中医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根据术后有无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86例)和无感染组(134例),对患者各暴露因子行疾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延迟>3 h、拔管指征不完全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高,可能与插管过深、操作不熟练、拔管时机选择不正确、指征不明确有关,因此,麻醉及术中各项操作均需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进行,以降低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李春萍  姜凤鸣  李大光 《吉林医学》2008,29(24):2296-2297
目的:探求合理安全的麻醉诱导和围术期的麻醉管理,降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围术期的麻醉风险及病死率。方法:OSAHS患者30例,采用丁卡因表麻+镇静健忘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给予适度镇静催眠药物使患者嗜睡,保留自主呼吸,能按指令主动配合气管插管。先行盲插,失败后喉镜明视,估计插管困难直接用纤支镜引导,病情重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拔管指征: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吸空气〉15min,SpO2〉93%,吸净气管、口腔内分泌物后拔管。结果:30例经鼻气管插管,19例盲插成功,9例明视,1例纤支镜引导,1例术前气管切开。诱导期有轻度呼吸抑制,经指令深呼吸和面罩吸氧后,SpO2迅速〉93%,无1例诱导期发生险情。25例术后30min内拔管,4例带管回病房于术后(6±2)h拔管,1例术后气管切开。结论:慢诱导保留患者自主呼吸,为困难插管提供了充裕的插管时间,术后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是预防OSAHS围术期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围术期麻醉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降低OSAS围术期死亡率 ,探求合理麻醉和管理。方法 :OSAS患者 14 2例 ,采用丁卡因表麻 +镇静健忘经鼻腔气管插管全麻 ,给予适度镇静催眠药物使患者嗜睡 ,保留自主呼吸 ,能按指令主动配合气管插管。先行盲插 ,失败后喉镜明视 ,估计插管困难直接用纤支镜导引 ,病情重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拔管指征 :患者意识完全清醒 ,吸空气 >10min ,SpO2 >90 % ,吸净气管、口腔内分泌物拔管。结果 :14 1例经鼻气管插管 ,1例气管切开 ,96例盲插成功 ,32例明视 ,13例纤支镜导引。诱导期有轻微呼吸抑制 ,经指令深呼吸和面罩吸氧后 ,SpO2 迅速 >90 % ,无一例诱导期发生险情。 2 3例术后 30min内拔管 ,115例带管回病房于术后 ( 10± 6 )h拔管 ,3例术后气管切开。 3例术后出血 ,其中 2例未拔管 ,1例拔管后 4 0min并发生急性呼吸道梗阻 ,经抢救脱离危险。全组无一例死亡。结论 :镇静健忘慢诱导经鼻气管插管全麻 ,术后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是预防OSAS围术期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研究插管全麻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期的安全护理,协助麻醉医生管理插管全麻患者,提高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方法回顾100例插管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躁动、血压、心率、呼吸、指脉氧饱和度波动、苏醒时间与静吸复合麻醉术毕停麻药顺序的关系,分析反馈信息给麻醉医生,选择较合理的停药顺序,更好的服务病人。结果在一般情况比较无差异时,手术即将结束前先停全身吸入麻醉剂的患者较先停静脉麻醉剂的患者较易出现精神躁动。结论建议麻醉医生在停麻醉药物时以先停吸入麻醉剂为佳,再以短效的异丙酚适当镇静,待病人拔管指征明确并清醒时拔管,病人安静舒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从而促使患者术后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全麻胸腔内手术中进行支气管插管且在手术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复苏期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患者在手术前、手术结束时,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10min这六个时间段的心率(HR)、呼吸(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数值。结果:手术前、手术结束时,四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的整个过程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压、呼吸、心率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拔管10min后,各项指标均恢复术前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重对双腔气管插管手术缓和麻醉复苏期气道管理,有助于患者手术成功率的提高,术后苏醒时间的减少,从而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气道管理,使术后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全麻胸腔内手术使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术后带气管导管进入麻醉后恢复室的患者285例,收集患者手术前(A)、手术结束时(B)、拔出气管插管前(C)、拔管时(D)、拔管后5min(E)、10min(F)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数值。结果手术结束时与术前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管过程中除脉搏血氧饱和度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心率、血压、呼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拔管10min后基本恢复术前水平(P〉0.05)。结论加强全麻术后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气道管理,对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复苏期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体会。方法:选择42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行各种外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准备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术后病人意识清醒,拔出气管导管未出现呼吸道梗阻。14例术后送ICU进一步呼吸支持,4例拔管后重新插管送ICU,全部病人康复出院。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须重视术前访视,正确选择麻醉诱导方法,加强术中管理,合理选择用药,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加强术后监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停麻醉药拔管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将该院12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停用麻醉药物后拔除气管导管,研究组在血药浓度在1.3μg/ml 的基础上,拔除气管插管后再停药。结果:研究组拔管后5 min 呼吸频率、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同期更为稳定(P <0.05)。结论:不停麻醉药拔管可以有效保证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术后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全麻手术后严重呼吸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麻醉恢复室(PACU)气管拔管后再次插管的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 PACU收治的7428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有9例需重新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治疗,发生率为0.12%.造成二次气管插管的原因有呼吸道梗阻7例、麻醉药残余作用1例、低体温1例.结论 拔管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全麻用药、患者年龄及患者呼吸恢复情况等决定拔管时机,并及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做到拔管指证个体化,可有效减少恢复室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小儿“鱼口状”口周瘢痕困难气管插管的经验和教训,为临床麻醉提供借鉴。方法分析2例瘢痕挛缩致小口畸形的困难插管病例,总结以往经验,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使插管困难患者顺利插管。结果病例1由于颈部瘢痕的牵拉,致小儿喉、气管的正常解剖位置异常,经两次盲探不成功后,立即改切开口周瘢痕明视下经鼻插管成功。病例2经口插管,一次成功。结论“鱼口状”口周瘢痕气管插管的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在术后拔管时,仍须注意严格掌握拔管指征,同时做好再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准备,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2.
张劲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489-489,488
目的 比较观察老年胆管手术病手术时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能否减轻在围插管期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胆管手术患者,每组20例,Ⅰ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Ⅱ组为全麻组,两组患者入室后,测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Ⅰ组患者全麻前行T8-9硬膜外麻醉起效后,开始诱导插管,Ⅱ组患者直接行静吸复合全麻。结果Ⅰ组患者插管后1-5min及拔管时HR、MAP较麻醉前低p〈0.05,II组患者比麻醉前高p〈0.05,两组患者插管后1-5min及拔管时HR、HAP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减轻老年患者存胆管手术中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基础术后护理与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对全身麻醉插管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全身麻醉插管手术患者140例,对照组(70例)行基础术后护理;试验组(70例)在对照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取自制的针对性、精细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复苏过程中的康复速度及躁动评分情况。结果:对照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开PACU时间均长于试验组;试验组拔管后按躁动值分类后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精细化护理可加快全身麻醉插管患者复苏期康复速度,减少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再次气管插管的原因及护理,以避免气管插管并发症,降低术后死亡率,缩短ICU时间,节约医疗费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1月至2010年11月间650例心内直视手术后17例2次或以上气管插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再次气管插管占同期手术患者的1.29%。再次插管时间为自拔管后1~13h。17例中,拔管后呼吸无力8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5例,意外拔管1例,心脏恶液质2例,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2次插管后顺利脱机10例(58.8%),气管切开后脱机5例(29.4%),死亡2例(11.8%)。结论:严格掌握拔管指征、避免脱机失败、实施程序化脱机是降低再插管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气管插管全麻下35例小儿扁桃体摘除术复苏期躁动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扁桃体摘除术复苏期出现躁动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小儿患者在全麻扁桃体摘除术复苏期间出现躁动的处理和护理措施.结果:35例躁动小儿患者中18例是由于伤口疼痛引起,7例是由于会厌水肿而引起的低氧饱和度诱发躁动,4例由于膀胱膨胀引起,6例是由于麻醉药物引起.结论:小儿患者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复苏期容易发生躁动,应针对躁动原因作综合而全面分析、对症处理和护理,确保小儿患者安全渡过麻醉复苏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停麻醉药拔管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复苏期的影响。方法:将该院120例行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停用麻醉药物后拔除气管导管,研究组在血药浓度在1.3μg/ml的基础上,拔除气管插管后再停药。结果:研究组拔管后5 min呼吸频率、心率与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同期更为稳定(P0.05)。结论:不停麻醉药拔管可以有效保证全麻气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为术后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全麻拔管后严重并发症呼吸抑制讨论赵文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全麻木毕时拔除气管插管,是保证病人顺刊康复及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一环。拔管指征掌握不严,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观察疏忽,拔除气管插管过早,常常是造成术后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的重要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和B组(单纯全麻),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后1min、进腹探查时、拔管后监测血压及心率。结果 A组插管后、术中、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明显低于B组(P均<0.01)。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瑛  王蕾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9):1070-1072
目的:分析和总结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急救和麻醉处理。方法:回顾近5年我院70例口腔、颌面部严重创伤及手术的急救与麻醉。结果:术前1例病人气管切开,术毕拔管后3例病人发生口腔颌面部出血,出现呼吸困难,2例病人术后气管切开。结论:此类病人急救的关键在于通过气管插管迅速准确的建立通畅的呼吸道;迅速吸净创面、口腔、呼吸道的血液、分泌物、异物;因麻醉机和麻醉医生远离病人的头部,术中时刻警惕气管导管的位置,有无脱落、梗阻;同时注意血容量,积极扩容抗休克治疗;麻醉苏醒期严格掌握拔管指征,注意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渗血,拔管后有无气道梗阻及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0.
董小枫 《重庆医学》2002,31(3):210-211
目的:在临床麻醉中,全麻拔管后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常被忽视,但它确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高度重视,方法:观察230例全麻病人,拔管前及拔管后1h内SpO2的变化。结果:拔管后1h内,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年老体弱,术前SpO2较低,手术时间长,创伤严重者,SpO2降低发生率高且持续时间长。结论:麻醉医生应掌握拔管指征,拔管后常规吸氧,并监测SpO2的变化,对病情危重者,应带管道ICU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