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急性牵拉对兔正中神经内血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已建立了的家兔在体正中神经瞬时应力和应变定量的单纯性牵拉伤动物模型,对定量张力与神经内血循环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承受急性牵拉时,最先影响的是神经内静脉回流;随着牵拉的继续,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外渗;进一步牵拉,则发生神经内供血中断。文中还讨论了周围神经牵拉伤的主要致伤因素和神经内血循环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吻合断裂的正中神经返支的同时吻合其伴行血管,以提高神经修复的效果。方法对15例正中神经返支断裂的患者,确认正中神经返支、掌皮支及所对应伴行血管,用10~0无损伤缝线给予断裂正中神经返支进行间断吻合,同时对伴行断裂血管进行吻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半年,鱼际区外形饱满,拇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拇指、食指掌侧感觉恢复基本正常。结论对于正中神经断裂或返支断裂的修复,同时给予伴行血管吻合,能明显提高神经修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肌支转位治疗尺神经高位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10具共20侧上肢标本,利用游标卡尺测量正中神经各肌支的长度、神经入肌点处的直径、分支点到肱骨内侧髁以及正中神经主干在肘窝处距肱骨内侧髁的距离.结果 正中神经前臂的主要肌支有旋前圆肌支、桡侧腕屈肌支、掌长肌支、指浅屈肌支、指深屈肌桡侧半支、拇长屈肌支和旋前方肌支,其长度分别(46.3±12.5)、(44.5±9.7)、(43.5±4.1)、(53.5±7.2)、(62.4±19.8)、(64.4±7.8)、(109.4±14.9) mm;神经入肌点处的直径分别是(1.7±0.2)、(1.5±0.5)、(0.9±0.3)、(1.2±0.3)、(1.5±0.1)、(1.2±0.3)、(1.0±0.4)mm;正中神经主干距内侧髁距离为(35.4±3.3) mm;旋前圆肌支标本可直接与肱骨内侧髁上方尺神经主干无张力缝合.结论 正中神经肌支转位治疗尺神经高位损伤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旋前圆肌支和桡侧腕屈肌支是最佳供体神经.  相似文献   

4.
正正中神经返支损伤将引起大鱼际肌群萎缩,导致拇对掌功能丧失。目前对返支损伤功能重建的研究多集中在以肌腱转位为主的外科治疗方法和以带血管神经蒂的小肌肉移植及运动神经移位修复大鱼际肌支损伤为主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外科治疗方法对正中神经返支损伤大鱼际肌功能的重建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而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显示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周围神经修复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确立可靠的功能评价方法[1]。截至目前,对大鼠神经修复的功能评价仍然存在困难。传统的大鼠坐骨神经修复模型由于大鼠的自残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功能结果。基于此,设想能否建立新的动物模型,以改进评价方法,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根据有关文献[2],我们设计了大鼠正中神经修复模型并验证了有关评价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正中神经解剖学研究 将8只SD大鼠处死,在手术显微镜下,从臂丛神经分支到腕部对大鼠两侧正中神经进行解剖。观察正中神经的分支与比邻关…  相似文献   

6.
急性牵拉对兔正中神经内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已建立了的家兔在体正中神经瞬时应力和应变定量的单纯性牵拉伤动物模型,对定量张力与神经内血循环变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神经承受急性牵拉时,最先影响的是神经内静脉回流;随着牵拉的继续,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蛋白质外渗;进一步牵拉,则发生神经内供血中断。文中还讨论了周围神经牵拉伤的主要致伤因素和神经内血循环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正中-尺神经间变异交通支(Martin-Gruber交通支)的发生率及分型。方法:对新鲜上肢72侧(男30,女42;左35,右37)进行解剖观察。结果:17侧存在正中-尺神经间变异交通支,发生率23.6%。依解剖形态可分为5型:(1)交通支在骨间掌侧神经与尺神经之间。(2)交通支在正中神经与尺神经之间。(3)效能支在支配指深屈肌的肌支之间。(4)交通支在骨间掌侧神经与尺神经之间,支配指深  相似文献   

8.
对35侧成人上肢正中神经血液供应进行研究,并讨论神经干血供来源的分型,营养动脉的来源、分布、正中动脉与正中神经的关系,以及在神经移植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常儿童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健  许克铭 《中华医学杂志》1991,71(10):560-563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手针与电针(20Hz,1~2V)与(20Hz,2~5V)对正常人正中神经体感诱发电位皮层成分P45~N80波幅,潜伏时的影响.结果表明,手针与电针刺激N80波幅呈增高性变化,且弱电针与强电针刺激N80波幅增高显著(P<0.01,P<0.001);手针与电针对皮层成分潜伏时的影响未见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吴波以  石凯军 《医学争鸣》1989,10(2):97-100
对44只家兔做一侧腓总神经无缺损对端吻合术,另侧做3cm自体神经原位移植术,手术后4、8、12、16、20周进行神经电生理学,轴突、髓鞘、胫前肌组织学和伸跖展趾功能研究。结果表明:4周时各吻合口处均可见到再生轴突,8周时双侧胫前肌都可测出MAP,16、20周时再生轴交通过率和MCV,对端吻合侧优丁移植侧,MAP振幅、髓鞘化程度、胫前肌组织学改变及伸跖展趾功能,两侧无明显差别。实验结果提示,当修复神经伤有明显张力时,应采用神经移植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术后供体神经功能的变化,评价此手术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施行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术的82例患者(移位神经88例次)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包括:①感觉:神经单一分布区的两点辨别觉以及主观感觉;②运动:肌力、握力、捏力;③自主神经功能:排汗功能(溴酚蓝实验)。结果 大多数患者手术后肢体功能没有明显变化。部分患者术后感到手术的影响,主要表现有手指麻木感,两点辨别觉稍有差别;肌力有变化,握力及捏力测定稍有差别。但是,这些变化一般比较轻微,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并且在术后12个月后逐渐减轻、消失。所有患者手部排汗功能无变化,未出现营养不良改变或原有变化加重。结论 正中神经、尺神经部分束支移位术对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前臂部创伤修复及神经移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测量50例成人上肢前臂部标本的正中神经肌支的分布区段和类型。结果:正中神经发出的各肌支无典型的分布规律,大部分肌支集中在Ⅴ段、Ⅵ段。旋前圆肌(PT)肌支入肌点与指浅屈肌(FDS)肌支第1支、2支入肌点位置相近,肌支可分离长度、横径接近。结论:正中神经发出的肌支大部分集中在Ⅴ段、Ⅵ段,肌支共干的形式各异。旋前功能丧失,可转位指浅屈肌支1支~2支与PT肌支在入肌点处吻接,重建旋前功能。  相似文献   

14.
手正中神经返支100侧,共发返支143支,平均每侧143支,68±4.66%发自正中神经主干分叉处,28±4.48%发自外侧支,13±3.36%发自主干的绕侧缘分支形态:单干型69±44.6%,双干型21±4.07%,多干型8±2.71%,重复型8±2.71%。表面定位设计自舟骨结节中点与手掌第2指践中点连线为纵轴线(yy'轴),通过掌中纹桡侧端向纵轴线作垂线为横轴线(XX'轴),采用距纵轴线尺侧8-10mm设计掌侧纵行切口,可避免损伤反支。另,分别自yy'轴线的近侧端和xx'轴线的桡侧端开始将两条轴线各分为10等分,发现返支的起止点大多集中在xx'轴线的第3、4、5等份内和集中在yy'轴线的第3、4等份内,建议手术切口避开通过xx'轴线的第3、4、5等价点和通过yy'轴线的第3、4等价点分别作xx'轴线和yy'轴线的垂线相交所占据的区域,以免损伤正中神经返支。  相似文献   

15.
正中神经返支的这体表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9,19(6):628-629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声触诊组织成像定量技术(VTIQ)评估类风湿关节炎(RA)正中神经损伤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RA病人,按照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分为活动期(活动组)和临床缓解期(缓解组),各3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比较3组腕关节处正中神经前后径、横截面积及剪切波速度差异及与正中神经损伤程度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各参数的诊断效能;分析RA病人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与DAS28的相关性。结果:3组受试者腕关节处正中神经前后径、横截面积及剪切波速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活动组前后径、横截面积和剪切波速度均明显大于缓解组和对照组(P<0.01),缓解组横截面积和剪切波速度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RA病人正中神经前后径、横截面积、剪切波速度对正中神经损伤均有较好诊断价值,其中以剪切波速度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41,最佳截断值为5.075 m/s;联合诊断以剪切波速度联合横截面积诊断效能较高,AUC为0.883。活动组和缓解组病人正中神经剪切波速度与DAS28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  相似文献   

18.
毛鑫城 《海南医学》2011,22(1):79-79
目的探讨腕部正中神经为主的神经阻滞麻醉用于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手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臂丛麻醉组和正中神经为主的神经阻滞组,比较两组麻醉阻滞后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和术中疼痛例数。结果臂丛神经阻滞穿刺中产生3例局麻药中毒反应和4例神经阻滞不全,而正中神经阻滞组没有发生局麻药中毒反应和神经阻滞不全(P〈0.05)。结论腕部正中神经为主的神经阻滞是手部手术有效和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比较61例糖尿病患者和53例对照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3个参数。结果:①糖尿病组NCV、远端波幅值低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两组3个参数比较,除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糖尿病和正中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②检测正中神经的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能较早发现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正中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变化。方法:比较61例糖尿病患者和53例对照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3个参数。结果:①糖尿病组NCV、远端波幅值低于对照组,远端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两组3个参数比较,除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糖尿病和正中神经病变具有显著相关性。②检测正中神经的NCV、远端潜伏期、远端波幅能较早发现临床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