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我国老年人的死亡原因中脑血管病占较大比例 ,而急性脑梗塞的发病率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 0 %~ 60 %。该病的预后与梗塞面积关相性较大 ,若未能及时治疗 ,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因此 ,对我院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 60例急性脑梗塞病人的危险因素、分型、治疗作一些总结。临床资料 本文病例全部经头颅CT确诊。 60例中男性 4 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60~ 84岁 ,中位年龄 72岁。既住有高血压病史 4 3例 ,脑梗塞病史 8例 ,高脂血症 4 7例 ,糖尿病 9例 ,房颤病史5例。全部病例均为急性起病 ,在安静状态起病 37例 ,活动时发病 2…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过去急性期的病死率高达 30 %~ 5 0 %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病死率下降到 10 %~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不仅能改善病人预后 ,而且可促进病人心功能恢复 ,减少并发症 ,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本文对 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早期活动的康复护理 ,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 2 0 0 0年我科收治 1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采取早期活动的康复护理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2例 ,年龄6 0~ 80岁 ,平均年龄 70岁 ,发…  相似文献   

3.
<正>高血压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的变化与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1,2]。笔者动态观察了急性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的血压变化,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血压管理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是一种凶险的急腹症。病死率较高 ,国内统计资料表明该病病死率为 30 %~4 0 % [1] 。我院自 1989~ 1999年共收治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 5 6例 ,经采用内外科综合治疗措施 ,使该病病死率下降为 19.8%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0年间我院共收治急性胰腺炎病人 36 3例 ,确诊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5 6例 ,占急性胰腺炎病人总数的 15 .4 %。其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 2 2~ 81岁。 35例病人行B型超声检查 ,均示胰腺肿大 ,边界欠清 ,回声不均匀 ,胰腺周围有包裹性积液 ,并可见腹水及肠胀气。 2 1例病人行C…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的变化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发病在 4 8h内的急性脑血管病病人 ,其中脑梗死 4 0例、脑出血 2 2例 ,4 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及CGRP。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ET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GRP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脑出血组ET及CGR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治疗 3周后 ,脑梗死组轻中型及恢复较好的重型病人ET降至接近正常水平 ,CGRP也升至接近正常水平 ,而重型及恢复较差的中型病人ET虽有下降 ,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CGRP基本降至正常。脑出血组ET及CGRP均降至接近正常。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及预后与ET、CGRP的变化有关 ,监测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对于急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死的病情演变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总结了两个三级甲等医院临床资料完整的老龄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其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以期对老龄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预后走向作出早期正确的临床推断。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选择年龄 60~ 85岁 ,平均 68 3岁 ,其中男 85例 ,女 2 7例 ,共 112例 ;死亡 2 5例 ,死亡比例 2 2 3 %。1 1 发病至确诊后正规治疗时间与预后 发病至确诊后正规治疗时间 <12h者 85例 ,死亡 14例 ,病死率 16 5 % ;≥ 12h者 2 7例 ,死亡 11例 ,病死率 40 3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5 63 ,P <0 0 5 )。提示发病后及时就医、及早确诊和…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 ,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可留下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我们采用能量极化液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 2 2例 ,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2 2例病例均有明确的诊断。其中 ,男性 9例、女性 13例 ;年龄 4 1~ 6 7岁 ,平均年龄 5 2岁。缺血性脑血管病 15例 ,出血性脑血管病 7例。病史 3~ 2 0年 ,病史平均年限 5年。有偏瘫的 2 1例 ,语言不利的 18例 ,智力减退者 10例。2 治疗方法  能量极化液成份 :10 %葡萄糖 5 0 0 ml、普通胰岛素 8~ 10单位、10 %氯化钾 10~ 15 m l、辅酶 A5 0~ 10 …  相似文献   

8.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并发症 ,自 1989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 ,笔者诊治此类急症 5 0例 ,现结合文献探讨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性 32例 ,女性 18例 ;年龄 35~ 91岁。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 38例占 76 % ,缺血性脑血管病12例占 2 4%。 5 0例中 ,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或呕鲜血者 40例占 80 % ;仅有黑便者 7例占 14% ;两者兼而有之者 3例占 6 %。1.2 诊断标准 :有引起应激性溃疡的原发病存在 (急性脑血管病 ) ;既往无消化性溃疡病史 ;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生后 1~ 7天内出现上消化…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急性脑血管病是构成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来 ,脑梗死致残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研究认为 ,80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所致[1] ,早期开通闭塞的脑血管 ,在缺血脑组织出现坏死之前及时恢复其血供 ,有可能避免或减少脑组织的坏死。因此 ,早期溶栓是急性脑梗死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接诊发病 6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例 2 3例 ,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均为首次发作的急性脑梗死病人。①入选标准 :发病时间 <6h ,伴明确的肢体瘫痪 ,肌力在 0~Ⅲ级 ,…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脑血管病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预后关系 ,本文将我院住院病人急性脑血管病 (ACVD) 80例中心电图异常 5 0例分析报道如下 ,并对其机理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0例中 ,脑出血 4 8例 ,年龄 4 2~ 78岁 ;蛛网膜下腔出血 2例 ,年龄 35~ 6 8岁 ;脑血栓形成 18例 ,年龄 31~ 71岁 ;脑栓塞 12例 ,年龄 36~ 6 9岁。全组均在发病后 3天内行心电图检查。1.2 心电图改变 :80例中 ,心电图异常 5 0例占 6 2 .5 %。其中脑出血心电图异常 33例 (占 6 8.8% ) ,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 1例 (占 5 0 % ) ,脑血栓形成心电图异…  相似文献   

11.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消失与否将其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靶器官损害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脑损害、左室肥厚、心血管事件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影响不同,昼夜血压曲线消失与靶器官损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周建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581-2582
目的 了解老年人群血压变异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对非高血压老年人133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分析24h、白昼、夜晚收缩压变异与舒张压变异,根据变异程度考察其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老年人24h、白昼、夜晚收缩压变异标准差与舒张压变异标准差大于正常值上限的心律失常、冠心病与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以上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内的老年人(P<0.05或P<0.01).结论 非高血压老年人血压变异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相关性,血压变异可作为判断此类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及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术患者急性期血压调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1)急诊入院后即给予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监测控制血压低于150/90 mm Hg(MAP≤110 mm Hg);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术前治疗,监测控制血压低于180/105 mm Hg(MAP≤130 mm Hg).术后根据病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术后再出血率等并发症及近、远期疗效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死亡3例,无术后再出血;对照组死亡5例,术后再出血2例,两组病死率、再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近期GOS预后比较:观察组优7例,良10例,对照组优3例,良6例,两组总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5);两组患者远期ADL评分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急性期强化降压优于常规术前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3例,按照TOAST分型方法将其分为A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242例,B组(心源性脑栓塞)46例,C组(小动脉型脑梗死)83例和D组(不明原因脑梗死)32例,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者51例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脑微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为48.14%,远高于对照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脑梗死四个分组中,以C组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率最为显著,远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中,A组患者脑微出血在Ⅱ级、Ⅲ级、Ⅳ级均有分布,比例相当;B组、D组患者则以Ⅱ级脑微出血较为常见,C组患者以Ⅳ级为主.结论 脑微出血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发生风险不同,此外部分类型患者初发和复发过程中其脑微出血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不同类型患者其相关致病机制及危险因素不同有关,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46例急性多灶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MCH占同期脑出血患者的3.3%,主要病因为高血压(33例,占71.7%),脑血管畸形(2例,占4.3%),白血病(3例,占6.5%),脑淀粉样血管病(4例,占8.7%),原因不明(4例,占8.7%)。出血好发部位依次为基底节(25例,占543%),脑叶(17例,占37.0%),脑干(3例,6.5%)和小脑(1例,2.2%)。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结论AMCH病因多为高血压,其虽发病率低,但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需要临床医生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张慧  渠华  卞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195-2196
目的 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通过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60例脑出血患者(脑出血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三组血清hs-CRP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19.712、13.217,均P<0.01),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糖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登青  肖颖秀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59-1560
目的 探讨血糖在不同性质、不同程度急性脑血管病中的变化及其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意义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例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脑血管病时的血糖资料,并与临床进行对比。结果 196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死病例107例,脑出血89例。血糖升高在脑梗死病例中占42%,在脑出血病例中占45%;按部位丘脑内囊组与基底节外囊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患者意识状态和24h内死亡率在不同血糖浓度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可引起血糖一过性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病情性质无关,与病变部位、范围、病情程度有关,并且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相似文献   

18.
Cardiovascular events occur most frequently in the morning. The morning surge in blood pressur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ve target organ damage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 our prospective study o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defined as the increase from the lowest blood pressure during sleep to the average of the first 2 h after waking)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silent hypertensiv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subsequent stroke risk. This association was independent of age and 24-h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levels. In addition,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se factors and status of silent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remained significant, and a 10 mmHg increase in systolic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increase the stroke risk by 22%. A related factor is orthostatic hypertension, which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sympathetic activity, and which i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and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 possible implication is that, in addition to stric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tihypertensive medication that targets exaggerated morning blood pressure may achieve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的心电图特征和产生原因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12h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于3周内复查1~3次。结果132例被检者中,心电图异常有93例(70.5%)。132例患者中83例痊愈、44例好转、5例死亡。其中127例存活患者中88例心电图异常(69.3%);5例死亡病例(脑出血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梗死1例)中有4例心电图异常(80.0%),只有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患者心电图正常。结论急性脑血管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主要表现为复极异常及心肌损害.这可能与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受损及高血压病史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