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各种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43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0.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26例,占60.5%。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41例,占95.35%。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李东川  闫燕  张英 《四川医学》2008,29(5):568-569
目的 探讨官腔镜检查术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患者284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30例(10.56%),而宫腔镜发现宫内异常共254例(62.9%).活检内膜病理结果异常249例(87.68%).结论 官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的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很好手段,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杨元萍  张玉芳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8):3248-3249
目的: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8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取病理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2.4%;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55例,占62.5%;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71例,占80.7%。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任涛  熊小英 《海南医学》2007,18(11):72-73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4年2月-2006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0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常规阴道超声检查后行官腔镜检查,同时宫腔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51.4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184例,占91.09%.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病理结果异常166例,占82.18%.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官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手段.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裴景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09-221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对就诊的5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结果5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有47例得到了病理证实。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性高,在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其不能完全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联合病理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宫腔镜诊断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 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对136例绝经前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64.9%.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共131例,占96.3%,其中功能病变占12.5%(17/136),非功能性病变占86.0%(117/136),节育环异常引起的占1.4%(2/136).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王润萍  郝淑莲 《中原医刊》2004,31(18):29-30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90例异常子宫出血,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取组织送病检。结果:病理诊断与宫腔镜诊断的符合率为子宫内膜增生78.38%,子宫内膜息肉85.71%,宫腔内胚胎物残留83.33%。结论: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寻找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异常子宫出血妇女的病因及探讨宫腔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观例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进行病因诊断,在术中同时定位取活检及刮宫做病理检查。结果:观例异常子宫出血妇女的出血原因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40例、子宫内膜息肉34例、黏膜下子宫肌瘤24例、子宫内膜癌17例。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的敏感度为85.4%(111/130)。结论:异常子宫出血主要原因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肉。采用宫腔镜检查技术,可直视下观察子宫内膜的形态变化,与定位取活检、诊断性刮宫行病理检查结合应用是早期诊断宫腔内病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各种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官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98例,其中绝经后子宫出血22例,进行宫腔镜检查,术中行诊断性刮宫或定位取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敏感性为92.61%,特异性为86.33%。子宫内膜息肉30例,占30.61%;子宫黏膜下肌瘤8例,占8.16%;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9例,占39.80%。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萎缩占57.86%;子宫内膜癌占22.72%。结论:宫腔镜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率,并可早期确诊子宫内膜癌及癌前期病变。宫腔镜是检查官腔的最好方法,它直视宫腔,定位取材,诊断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出血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2006年150例子宫异常出血进行病因诊断,宫腔镜检查定位取内膜活检及诊断性刮宫病理结果联合术前B超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B超宫内异常68例,而宫腔镜发现宫内异常124例,宫腔镜的特异度及阳性率均高于B超及诊刮。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准确率高,是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很好手段,宫腔镜联合B超内膜定位活检、诊刮病理对诊断宫腔内病变的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 5 3例进行宫腔镜检查 ,术中行诊断性刮宫或定位取材。结果显示 :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 92 .68% ,特异性为 83 .3 3 %。宫腔内有异常病变占 77.3 6% ,绝经后子宫出血中 ,子宫内膜萎缩占 5 5 .5 6% ,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位原因 ,子宫内膜癌占 2 2 .2 2 % ,也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出血原因,并在镜下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内异常形态发生率为28%(85/300例),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内病变及形态异常发生率为69%(276/400),子宫内膜病检异常发生率为75%(300/400)。结论:宫腔镜检查能在直视下发现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性高,但不能代替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二者结合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联合定位活检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3例门诊异常子宫出血(AUB)妇女患者行官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活检术或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结果:宫腔镜诊断宫腔内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90.74%,其中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5%,子宫黏膜下肌瘤为100%,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50%,子宫内膜癌为66.67%。15例绝经后妇女AUB出血原因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居首位,占46.66%,其次为子宫内膜炎,占20%,萎缩子宫内膜占13.33%。子宫内膜癌占6.67%。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可靠,有助于鉴别子宫功能性或器质性出血的原因,直视下定位活检准确性高,是早期诊断官腔内异常病变的最好方法之一;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仍以子宫内良性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06例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梅 《重庆医学》2006,35(24):2269-2270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和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5年1月应用宫腔镜检查量,三宫出血疾病患者106例,同时宫腔镜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6例,符合率69.44%;子宫内膜息肉30例,符合率83.33%;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符合率85.71%。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5.
罗莉  王赛莉  陈霖  朱娇芳  孙静 《中外医疗》2011,30(30):26-2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结果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病变者110例,占80.9%。宫腔镜诊断的宫腔病变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内、子宫内膜炎、子宫粘膜下肌瘤、萎缩性子宫内膜、疑似子宫内膜癌、宫腔粘连、宫腔内妊娠组织残留。结论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是目前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佳方法,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妇女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妇科门诊521例异常子宫出血(AUB)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以明确出血原因.结果 宫腔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1.4%(476/521).宫腔镜下诊断内膜息肉226例、内膜增殖症117例、黏膜下肌瘤44例、内膜癌20例、内膜炎12例、妊娠相关疾病45例,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87.7%、81.2%、95.5%、80%、75%、97.8%.绝经前及绝经后妇女中,内膜癌、内膜息肉、内膜炎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内膜癌阴性预测值在绝经前妇女中较高(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的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是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异常出血病因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不孕的优势及价值,它非常适合检查宫颈管、宫腔占位性病变、内膜病变,以及发现干扰孕卵着床或发育的病变。方法2005年4月15日至2005年10月15日,在我科进行1020例宫腔镜检查患者,同时宫腔镜下取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内异常发生率为15%,宫腔镜发现宫腔内异常病变571例占56.2%,取内膜活检病理活检异常132例占12.9%。结论宫腔镜联合彩超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确诊率高,可作为子宫因素不孕症诊断的金标准,对女性宫腔病变的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宫腔镜检查及治疗100例(异常子宫出血90例,其它表现异常100例),查明其病因,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根据宫腔镜检查,结果病理检查及手术结果作出诊断并做相应治疗。结果。本组异常子宫检出率93%。宫腔镜手术24例。绝经后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萎缩占50%,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首位原因,子宫内膜癌占714%,也是绝经后子宫出血的原因。非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肌瘤(粘膜下,内突壁间),子宫内膜息肉,宫颈管息肉依次为3172%,2439%,1493%和976%。结论∶宫腔镜是一种很好的检查宫腔的方法,它直视宫腔、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异常子宫出血是宫腔镜检查的首要适应证,明确地诊断子宫内膜功能性疾病,早期发现子宫内膜癌。宫腔镜手术不开腹、损伤小、恢复快,保留子宫及卵巢功能,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宫腔镜检查明确成年妇女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因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的宫腔病因.结果 经宫腔镜检查确诊为宫腔内病变者142例,占71.0%.宫腔镜诊断的宫腔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息内、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宫腔内妊娠组织残留、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等.尤其年龄≥45岁的14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121例(86.4%)有镜下异常.结论 宫腔镜检查直观、准确、简便,可明确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宫腔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9月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同时镜下活检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22.85%;宫腔镜发现宫内病变及形态异常132例,占62.85%;取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异常170例,占80.95%. 结论宫腔镜检查结合直视下活检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